首页 理论教育 个体特征智慧的偏向与层次

个体特征智慧的偏向与层次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特征智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个体特征智慧的偏向和智慧的层次上。我们强调,人类的特征智慧符合钱学森的大成智慧理论。风雨60年铸就了钱学森独具特色的综合型特征智慧,这就是潜能发展学说的创造大智慧,也是钱学森的大成智慧。
个体特征智慧的偏向与层次_智慧信息

人类特征智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个体特征智慧的偏向和智慧的层次上。

一、个体特征智慧的偏向

“人类的特征智慧”三角结构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描述,“当它反映到个体身上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具体的特征智慧”。[17]我国学者陈向明等人将教师的智慧分为“理论性智慧”和“实践性智慧”两类。理论性智慧可以通过系统传授或学习而获得,通常呈外显状态,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将教师的教学由经验水平提高到科研水平的重要前提;而实践性智慧具有默会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和不同的教学情景中使用和体现出来的深藏于教师内心深处的、通常呈内隐状态的知识。实践性智慧教师通常都是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情景中处理偶发事件时表现出了机智。机智的行动是充满智慧的、全身心投入的。没有智慧就没有机智,而没有了机智,智慧最多也只是一种内部的状态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机智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形式,还不如说是一种行动。智慧必须在实践中、行动中得以体现。正因为实践智慧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与教师的思想、行动有着共生关系,因此它必须由教师在特定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中不断建构和生成,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家庭,一个个体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达到差异化的发展目标。如从一开始就选择某一种特征智慧大力开发,使该个体的某一个特征足以与群体的特征相区别,以实现个体特征智能的特殊化。如台球天才丁俊晕和钢琴大师郎朗的发展都是这样。但还是要强调在进行这样的个体发展战略的选择时,家长一定要慎重,没有超越常人的努力和坚持,没有正确有效的方法,没有顶尖的专业人才培养,将很难培养出特殊的顶尖人才。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特征智慧三角结构会因传承重点不同,环境教育影响不同而不同,这种不同构成了个体之间千差万别的色彩。有偏运动的,有偏音乐的,有偏言语的,有偏绘画的、有偏操作的,有综合发展的。但无论如何,好的特征智慧,一定不仅表现在传承上,更表现在创新上。

我们强调,人类的特征智慧符合钱学森的大成智慧理论。钱老认为,基础层级的十一个部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和文艺理论等,而在这个知识体系之下,还有诸多应用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等。显然,这是一个科学知识的金字塔形架构,这个架构最适合于大成智慧教育,它对我们广泛培养大成智慧建设人才,具有重大的深远的社会意义。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由于其侧重点不同,其理论架构便会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大成智慧学的理论架构,除钱老提出的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正金字塔形结构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四种:以认知进化为核心的阶梯式层级结构;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立式橄榄形结构;以社会实践为核心的多元融合式结构;以多智互动为核心的立体螺旋形结构。这五种建构模式,其规律和功能也各有其重要特征。任何一种建构模式都具有极大的潜能空间,潜能范围为人类个体在这一领域的差异空间。

我们知道,不少人在探索智慧或大智慧,有的在探索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的智慧,有的在探索国学大智慧;有的在探索经商、创业、做官的智慧,有的则在探索某个伟人的大智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大成智慧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很重要,也很有用,但它们却不是建构大成智慧学体系的整体性架构。它们虽也有自己的系统,但它们只是局部的个别的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然而,它们的应用价值却是不可低估的。正是由于多元智慧存在潜能空间,使得每个个体的智能结构不尽相同。在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来。可以是偏音乐型的、可以是偏言语型的、也可以是偏运动型的或是综合型的。图1-3就反映了这三种偏好。

图1-3 人类特征智慧传递形成的个体特征差异(程跃,2010)

图1-4 个体综合型特征智慧(程跃,2010)

也有个体综合型特征智慧,钱学森本人就是典范。钱老文理知识都很扎实,文学艺术都很爱好,他从工程控制论走到系统工程,再由系统工程走到系统学,由系统学走到复杂性科学直至开放复杂巨系统、大成智慧学,这是钱先生学术思想的一条主线;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乃至哲学高度,从工程技术到思维科学、人体科学乃至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正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学术思想不断发展的自然历程。风雨60年铸就了钱学森独具特色的综合型特征智慧,这就是潜能发展学说的创造大智慧,也是钱学森的大成智慧。

二、个体特征智慧的不同层次

特征智慧的差异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从智慧的横断面上来看智慧的层次性;另一个是从智慧的“种”与“类”的关系上来看智慧的基本类型。前者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在于揭示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样式”之间的差异;后者旨在说明智慧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智慧到底有多少种,仍可对之归类,找到共同特征。

按照问题的类型和针对问题的智慧特点,我们把个体特征智慧分为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三个层次。

(一)日常生活的智慧

人们以为日常生活的智慧,一般是简单的、粗陋的、低级的。其实恰好相反,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是最复杂、最多样,并且具有高度的复合性。因为日常生活是一个涵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个人的日常生活,又包括如家庭、亲友、社会组织、民族等群体的日常生活;既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消费,又包括某些生活资料和某些生产资料的生产活动;既包括人们日常的物质生活,又包括日常的精神生活;既有正式的交往活动,又有非正式、休闲式的个人活动,等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所思考和所要解决的对象、问题绝不是单一的,而必定是多样的、多层次的,不仅有具体感性的生活常识性问题要处理,而且还有关于人生的价值、意义、情感、心理、信仰以及交往关系等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慎重思考并作出选择。如此多的人群,如此多的问题,就不可能按照同一种智慧来解决,它必然造成智慧的多样性。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活动常具有经验性、形象性、模糊性、情感性和习惯性等多重特征。

(二)科学智慧

科学智慧,与日常生活智慧和哲学智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思维目标、方法和原则等方面。科学思维的目标是完整、准确地认识、把握对象的真面目和变化的内在规律。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的目的,相应地就利用诸如归纳、演绎等一系列逻辑手段和方法来解析对象,思维活动按照“假说→经验材料的搜集→检验、论证、修正假说→命题、原理→形成理论”的程序推进,在思维活动中遵循着知性认知的种种原则。

20世纪40年代以后,蓬勃兴起的现代科技革命在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思维的巨大变革,剧烈地冲击着一切不适应现时代发展的旧的思维方法,创造着一系列新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些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创立,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深化原有的思维方法,使它更加完善,从而具有现代功能。二是各种方法的移植和杂交。三是创造新的思维方法,这是思维方法变革的主导方面。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择优化方法等,都是适应现代科技革命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新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人们在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中对客观世界辩证性质的更深刻的反映,它不仅没有偏离辩证思维的轨道,反而在更新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上展示了思维方法的辩证性。

(三)哲学智慧

哲学智慧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思辨性、超越性、高度抽象性、反思性,或最大的综合性、终极性、无限性、超验性和规范性等。“我们称之为哲学的东西,不是以所谓实证科学样式存在的科学。哲学并不是拥有一批并列于其他科学的规范研究领域的实证材料,可以据之进行单独的研究,因为哲学研究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并不像其他任何限定的整体一样,仅仅是包含了它的一切部分的整体”[18]。哲学思维既不同于经验实证性的科学思维,也有别于数学的和纯逻辑的形式科学思维。如果说,经验科学思维是在经验领域或经验空间中活动,它必须始终保持在经验的层面,时刻都必须与经验事实相一致、相符合,从而必须得到经验的不断支撑或证实;而数学、逻辑学等形式科学思维在逻辑领域或逻辑空间中活动,它可以不顾经验内容,或与经验内容相对地、暂时地分离,在纯粹形式空间中运动,那么,哲学思维则是一方面可以在整个逻辑空间中运动,另一方面又必须与经验事实紧密相联接,同时,还要以经验空间为归宿,其结果必须再回到经验世界中去。哲学思维不仅具有了对现实加以认识的认知功能,而且还具有超越性的特点和品质。哲学超越具体的科学,并不是脱离具体科学,只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对有关存在的最基本问题作非任意的、非武断的思考”。黑格尔在科学思维与哲学思维的比较中道出了哲学思维的本质特点。他说。“一切科学方法总是基于直接的事实,给予的材料,或权宜的假设。在这两种情形下,都不能满足必然性的形式。所以,凡是志在弥补这种缺陷以达到真正必然性的知识的反思,就是思辨的思维,亦即真正的哲学思维。”[19]

智慧的这三个层次与思维的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或层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思维活动的“样式”上,即思维规则和特点上。正如黑格尔在区分哲学智慧与别的智慧时所说的那样,“哲学思维无论与一般思维如何相同,无论本质上与一般思维同是一个思维,但总是与活动于人类一切行为之中的思维,与使人类的一切活动具有人性的思维有了区别。这种区别又与这一事实相联系,即:基于思维、表现人性的意识内容,每每首先不以思想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情感、直觉或表象等形式而出现的—一这些形式必须与作为形式的思维本身区别开来。”[20]

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三者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将它们完全区分开。但是,这并不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对问题特别是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采取不同的智慧来进行。如,“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对万千事物概括总结而形成的最基本的观念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我国古代人的思想和观念之中,并积淀为一种特定的智慧。当古人习惯于从天人同质、同构的角度或层面来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时,他们的智慧显然是哲学的智慧;当古人以阴阳消长、五行相克相生来揭示自然现象,解释人体的结构以及病理机制和修性养生时,就成为科学的智慧;当人们用阴阳五行观念去求神占卜祭鬼神天地、看相卜宅、观察风水时,又表现为日常生活的智慧。日常生活的智慧、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之区别,是与日常经验、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差别基本上一致的。但是,它们在人们的精神结构、思维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功能,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又是各不相同的,更不能将它们简单等同起来。

总之,日常生活智慧、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在不同的层面上对人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作出不同的解释,达到不同的目的。日常生活智慧在解决生活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时,按照“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而进行,强调功利性与现实性。科学智慧则是以追求对具体事物本质和规律把握为根本的思维目标,以获得“真知”为目的;哲学智慧则是从具体思维中抽拔出来,从总体上对世界进行把握,建构出新的世界图景、形成新的宇宙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以及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分析,予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予社会以信仰,予人生以智慧。[21]

日常生活智慧、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分属三个领域或层次,个体智慧一般都内涵在这三个领域或层次,但侧重不一,高度不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