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闲情的美乐人生

闲情的美乐人生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禅的一个着重点是闲情,承接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天地的广大在其生生不息。不同的乐器发出的美音对人亦产生不同的效应。孔子是钟爱生命本体的,他的长寿说明他重视闲情。这一段说明,孔子所赞赏的生活模式十分简朴自然。确实,中国人所重视的性情温良和快乐人生,其价值出自儒家的审美观念。这样,人的外与内、社会与个人、限制与自由,被视为对抗冲突的动力。

闲情简说

禅的一个着重点是闲情,承接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闲情可以作为一个形容词用,指得闲或休闲的情趣。该词又可分开来看,其一是闲,即不忙碌或者不工作的意思,甚至不重视工作的意思。而情则是爱、情绪、关心、着意(重视)等意思的多种结合。在中华文化传统中,闲情是积极的,一如陶弘景所说:“任性灵而直往,保无用以得闲”。上句说心灵自由的人可以积极创造,没有顾忌或恐惧;下句说不用心计就可以得闲而不操劳了。

研究比较文化的学者一致承认,中国人性情温良,是长期文化赋予人生以实在快乐观念所培养出来的。古人沉溺于闲暇,散漫优游,把种种闲情的活动当做人生的最高形式,以绚烂的“轻”的生活来拯救“重”的功业的严峻。通过种种中国特有的玩乐形式,中国人忘情于大自然的怀抱,畅游于清旷的故乡。历史学家可以在充满抗争的历史天空,以平明闲放的悠景,加述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优雅和瑰丽人生。

我找不到英文的闲情字词。比较近的是leisure一字。然而,它虽然涵义甚多,却都不是闲情。它的意思有自由、空闲、休息、懒散、退休、减轻、安静等(freedom, free time, rest, idle, retire, relieve, tranquility)。在日常生活中,这些都含有被动或者恩赐的味道,不像闲情的积极而自然自在。最值得注意的是leisured一字的意义,它指的是“富有”,直接与金钱挂上关系。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一些士大夫心中产生一种“出世”的生活形式。积极的是“不争世事”,消极的是从正常生活中“退隐下来”。不过,即使是出世的闲情生活,也往往配上十分积极的创造,好像写闲情诗的许多诗人陶潜、王维、苏轼等等。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给中华文化增添了独有的影响迩远的美的观念。还有画家、建筑家、园艺家、书法家和博弈家等,都在闲情中创造了惊人的佳作,以他们的作品调适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精神境地,造生美丽人生。

禅的审美和闲情就在这样的景况中呈现出来,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生活形式的多样表现,同时又是生命意义。

时代变了,我们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忘记了自己文化的宝贵闲情,跟从了西方现代生活的“忙碌”。记得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中学的时候,暑假是悠闲自由的时光,让学生们自己相约一起打球、游泳,或者独自闲读小说、做手工、绘画,或者无所事事地过日子。那年代没有逛街、旅游、移民及千奇百怪的由父母苦心安排和重金买来的“补习”。今天,多数中小学生的暑假比平日更忙,以致一个暑期过去了,竟没有一天由自己发动或组织的自由活动。

这样的“忙碌”是为什么呢?我听许多家长说,是为了增强子女的竞争能力,不落人后。更往前看,他们说,为了考进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优厚的工作。然后,我们不必再问,这样成长的子女会在工作的竞争上“忙碌”下去,不识闲情,有的甚至连闲暇也没有。

孔子的闲情

一般人不知怎的错认孔子为一位只讲道德伦理而缺乏趣味的“老套”人物,使他蒙冤不算,使我们漠视他的审美智慧,则是我们自己的损失。

孔子继承古代文化,十分赞赏《易》的智慧。他认为它给我们呈现了宇宙生命的玄秘,洞见入微。天地的广大在其生生不息。天德施生,好像云雨的滋润,茂育人与万物……天地之心,其德日新,人类合德,中正同其情。所以,他在《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指出只有那些欣赏文艺而领悟其纯美的,方能体道修德,成为完人。

孔子又说他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他听了《韶》这首音乐以后,三个月内都迷恋在它的美音里,以至于吃肉也不知其味道。原因是这音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还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是说,读诗有助人们兴业,认识世界人生,交结朋友以及抒发情感。

后来,《荀子·乐论》解释,孔子之所以那么爱好音乐和诗歌,原因是:“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不同的乐器发出的美音对人亦产生不同的效应。荀子继续说:“君子以钟鼓道志,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

这样看,儒家学者欣赏艺术,是体贴生命的伟大、和合以及充满生生不息的希望。我们认定,不论生命及环境如何变化,总不至于陷溺在穷途末路之上,而是像四时一样,变化发展,欣欣向荣。

孔子自己活到高寿而终,没有文献详载他怎样度过晚年。书载他一生劳碌,为生命的重(进取,为人,为国,为名),疏忽生命的轻(温情,悠闲,放下)。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好像把道德(理想社会和谐兴盛)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其实不然。孔子注重责任心,亦同样注重做人情趣。

孔子是钟爱生命本体的,他的长寿说明他重视闲情。《论语·先进》有一段话写孔子与他的学生谈论个人志向。他听完几位学生分别陈表“重”的志向,像“辅千乘”,“足民生”和“相宗庙”以后,反而称赞那“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愿。就是说,一个人做好事情以后,约朋友及小孩一同郊游,在河里游完,倦了唱歌归家。

《论语·述而》载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段说明,孔子所赞赏的生活模式十分简朴自然。他赞爱徒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即借用学生的生活模式说明,做人只要有自信,不论物质条件如何,可以乐在其中。用另一角度说生命,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他用大自然的山水说明人生,把“知”的理性和“仁”的感性说清了,也把动和静、乐和寿的相互关系说明了。确实,中国人所重视的性情温良和快乐人生,其价值出自儒家的审美观念。

老庄的美与闲

儒家传统的发展曾经“走火入魔”,致使它的优点给耗费了不少。由于历朝皇帝过分强调儒家的伦理道德,用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它的审美与性情被掩盖了。这样,人的外与内、社会与个人、限制与自由,被视为对抗冲突的动力。于是,世用被视为“形役”、“尘劳”和“无可奈何”的生命困苦,变为相对轻快人生的“重负”,对娱乐人生的累苦,对时间压迫人心的病虐。

可幸儒家以外还有道家和禅宗,给中国人喘息和发挥自由创造的机会。

道家提倡的“任性灵、却尘累、超物象”思想,影响中国人及中华文化至深至远。因为它,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注重闲暇,散漫疏放,优游自如,把闲情当做人生的一种最高表现形式。

这种思想着重用绚烂的生命之“轻”,来平衡严肃的功业之“重”。就是说,它主张人们在进取事业的同时,注重过着悠闲和美意谧然的生活。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古人热心甚至迷恋于各种闲情活动之中,让每一天的每一时间和空间都充满美的心境和物境。

于是,屋里屋外的泉石花竹,室内的诗书棋琴和音响器材,旅行中的自然景观和玩乐设备,使人风雅自任,在熙攘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感到一片古老常青的天空,平明闲放的悠景,瑰丽优雅,丰富生命。这种精神品貌的实现,又反过来调适大小烦恼,并且陶铸美善的高尚人格。

老子认为,天地之间充满自然大美,是一切美的泉源。《老子·十四章》这样描写它:“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他认为美如同大道,是一种不易看见、听得和摸着的东西。然后他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概括地说,天地的大美是通达宇宙万物的表现,又是天地万物和谐的展现,是人们对自然运行秩序的感受。

人们可以怎样体悟大美呢?《老子·四十一章》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即是说,大美是浑然天成的。它有很大的方域却无狭小的边角;它虽然慢慢完成却是完美无瑕的大器;它虽然不能用耳听见却是最大最妙的音乐;它像天一样崇高广阔却没有形彩;它受到大家赞美却难下定义。这种大美善于开创和成就最新最妙的东西,比如科技的发明、艺术的创造、和谐安定社会的维持等人间福祉。

老子和庄子认为,美是朴素的。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中,看到茫茫烟波,莽莽沙漠,皑皑雪地和隐隐云霞,往往被感动得不能自然呼吸,甚至禁不住想哭。这种情景给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为:“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老子则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实在,美可以叫人感到自己渺小,在感受中提升个人的善性和审美情操,认识到无限的长久壮美。

静而智生

在大自然中,虚、静、淡都是美的境态。在人的心中(mind and heart),虚、静、淡则是体会美的心灵素养,可以由闲情培养而成的。

“虚”是实体,又是心态。大家都知道“虚怀若谷”的成语。它说明一个人的心胸要广大到像山谷一样,可以藏万物,孕育万物和承接万物。不论怎样大的河流,都可以在山谷中流动,最后把水倾注入海。从实物看,虚是实的反面;虚是无,实是有。从心态看,虚是谦,是执着和成见的反面。从人际关系看,虚是退让,是进攻和掠夺的反面。道家说美,用虚来形容大美的一个维面,其意包括很深很远,劝人用“虚”作为处世立命的原则,是美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静”是不动,却不指谓“不生”或“不发展”。一棵大树可以静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它在生着长着。人比树复杂得多了。成语说,“平心静气”“宁静致远”“静能制动”,分别说明心理状态、世事的运行以及物理原则。看武侠小说,有说太极拳大师与蒙古大汗比武。大汗可以选择飞得最快最高的大鹰,用弓箭把它射下。太极大师则把最凶猛的大鹰放在掌上,叫它不论怎样用力扑翼亦不能起飞,结果惊至哀鸣。理由简单,大师的掌上每于神鸟腾飞之时,立即用眼不能见的动力消除它的强大动力,使它在“静”中不能发动。

“心静”就更为复杂了。它是“无求”“寡欲”“不躁”“无争”等心理状态。特别是在今天,心静也往往牵涉到我们对时间的处理。一个人如果事情又多又急,譬如主妇清早起来必须在儿子的校车到来接送以前,一面催他梳洗穿衣和收拾行装,一面又准备早餐喂饱他和检查他是否带齐应有的种种东西,怎能保持心静呢?

《老子·十六章》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根”是根本,“静”是道,宇宙万事万物,由有归于虚,由动归于静,都是复归于道的自然过程。一个人明白并依从这种自然过程做人,就是明道了。

道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人生法则。佛陀用“无量无边”形容人的生命力量。它在宇宙中运转,不生不灭,亦即老子的“复”的观念。老子认为“复命曰常”,指一个人回复本性(命),就是依循大自然的法则了,依照这法则做人,生命再没有什么不明的地方,意义明,目的明,生死明,可以安心幸福。

庄子在《在宥》篇里讲述一个养生长寿的故事,说黄帝跪地而行,请教活到1200岁的广成子怎样可以长生不老。后者说:“至道之精……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后来,唐代名医孙思邈写《千金方》,用通俗可行的指示说同样的道理。他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于老人也。”

承接这种长期行之有效的养生妙法,清朝的丁国钧在《荷香馆琐言》中说,养生要注意克服五难,即:“名利不去,一难也。喜怒不除,二难也。声色不去,三难也。滋味不绝,四难也。神虑精散,五难也。”

最清晰的劝说发自诸葛亮。他在《诫子书》里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把虚、静、淡的达道养生方法,在一言中说尽了,可以做21世纪各行各业人们的生命座右铭。

寂静与大爱

认识到上述传统中华文化的审美智慧以后,我们容易明白,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它很自然便本土化了,融入中国人原有的对宇宙人生的看法和运作,增添了由生命轮回所生的禅的寂静和慈悲,令我们与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和亲共处。

我们原有的智慧类似哲理。它可以帮我们醒觉(aware)宇宙人生的奥秘。而佛教作为宗教,则可以帮我们超越生命,开拓一种高过生命的“极乐”可能。通往极乐世界是有条件的,多数人可以做到,即抱着慈悲的善心做人,与万物同春。轮回教人认识,人在此生是“万物之灵”,最高贵而有创造权能的生物。他掌握着宇宙间的许多东西,但是,一旦他违反本性(善性),下一世可能变为一条蚯蚓。这不是“罪罚”,而是一种“提醒”,叫人爱惜自己的善性,平等看待一切生物。

禅宗唯美唯静,本安宁自得为修身目标。禅宗绕过人的种种矛盾和困苦不言不理,旨在排除世俗的尘累以达安宁。不为什么,只因为人只有在安宁中方可见到大美及实行慈悲大爱。因此,寂静作为安宁景况的必需条件,成为禅的人生所锐意缔造的境界。

寂是精神空灵,在寂静中,我们不但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运作,而且可以生出芳菲蓊勃的意境,将物质世界点化成空灵胜境,安顿心灵。也许太多人把禅寂解为“孤寂”,生出禅家出世或者只顾自己不关心他人的错觉。其实,禅既然源于佛陀的悟,当然关爱大众,甚至舍己亦在所不惜。

情缘任运

《易》说:“生之心原本于爱,爱之情取象乎易。故易以道阴阳,建天地人物之情以成其爱。”宇宙在一阴一阳的体道中建立万有之情,只有优美的生命方能实现。

中华文化重情,把情和爱放在宇宙人生的全面空间去了解和立论。这与西方文化的爱的观念十分不同。西方文化的爱只有两个层面,即神的爱和人的爱,前者十分严厉,后者建基于人欲的满足。中国式的爱有六相四义,包括甚广,另有专文说明。放在以佛教为源的禅宗,“缘”是很重要的观念。缘包括“缘”和“缘分”。前者是偶然亦不偶然的际遇,民间说“拂衣便是缘”便是。后者则渗入社会伦理,牵涉到夫妇、同事、亲朋等种种关系。

中国禅讲“随缘任运”,把人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自由自立,而且负责自己的行为。它又讲“触目而真”“即事即真”。前者叫人务实生活,不多讲理论或者戒条,由个体决定真假。后者教人凡事都放在宇宙人间的大环境中合拢地辨认,不要把事情零星来看。

历史发展到明朝中叶(16世纪),所谓“世俗之情”占据了中国的思想、审美及文学,产生巨大的变化。主要由封建思想转向个性解放。旧日纯属士人官家的诗词和艺术,为小说和戏剧逐渐取代。情与爱的言说,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东西,再不是只供特殊阶级少数人士把弄玩赏的东西。

禅的发展得到普及而成为中国人心的重要部分以后,汤显祖写《牡丹亭》。他写有情人一往情深,甚至可以超越生死,所以爱情可以成为理想。元好问的《摸鱼儿》,一开头便写下千古名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他以雁喻人,写被人杀了伴侣的单雁自杀之情,再问:“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诗人对雁如此关怀,对人更关切备至。

汤显祖主张“唯情”,冯梦龙主张“情教”,把“世俗”的观念放在反理学和反封建的政治和社会平台之上。他们主张,“情”字维系天地万物,就连国家大事亦由情所影响。汤显祖深受禅宗的熏陶,长期与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禅师交流禅趣。

综观人类历史发展,不论中西文化,思想解放和对情的重视都由小说戏剧和乐曲所直接推动。在中国,相继出现的著名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西厢记》《金瓶梅》《三国演义》《三言二拍》等,均以浓厚的禅味贯穿人物和情节,通过这许多小说和戏曲的传播,中国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把禅融入日常生活,积极求取安宁、和谐、关爱及浓情。

也许《红楼梦》染禅最深最明显。这部旷世巨著写情入微,更从反照情的千万动力中,折射一个封建时代的自灭,以及另一个重情轻理的现代的将生。难怪一部小说可以衍生为一种名为“红学”的学问。

饮食之情

曹雪芹写《红楼梦》,有一回讲起宝玉、黛玉和宝钗在妙玉室里喝茶,经历了一次人生难得的享受。古代至今,出家人最讲究喝茶,一方面为僧人养精神,同时亦与俗人一起,发展茶禅的风范。如今,大都会里的“忙人”,多数已经“没有时间”静坐下来品尝一杯热香的清茶,从而心游大自然的轻快风貌了。但是,我们坐车经过中国大地的大小乡镇,都可见到三两人群闲坐在茶具面前,一面喝茶,一面谈天,暂时放下人生的大小事情。

喝茶是中国人发明的,种类繁多,不限于我们今天在茶市里见到的。喝茶的方式也多,其中涉及的从讲究的茶具,到烹水冲茶方法,到吟诗斗茶,到以茶养神养生,都不是本篇短文所可以叙述千分之一的。我要说的是,中国人饮茶是一种艺术,用意不单为解渴,主要为审美及精神提升。人们借着喝茶片刻的静,在大脑中开拓阔大的空间,反省一天或一时的行为和得失,然后用清明之心继续生活。

所谓“茶禅一味”,说的是茶与禅精神相通,带人进入一种清远、冲和、幽静、心安的化境,获得省悟。用现代语说,这是最富生机的身心“充电”。

古人品茗太不简单了,不是我们今天一般人所可以仿效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欣赏他们的“入迷”,作为欣赏中华文化的一个侧影。试看诗人杨万里说: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遇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假如你一时看不懂诗中所说的全部妙处,可以暂时留着,等到你有机会亲见品茗者煮水冲茶之时,就可以拿来鉴证了。

由品茗到品食,中华文化都十分注重和讲究,所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优秀长久。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中华民族有上万年烹饪食物的经验,积存了独特而丰富的方法。食在中华早就超越了生存需要,升华到礼仪、审美以及哲理的层面。如今,中华厨艺正以其妙着影响全人类,它所注重的细食、和食和补养,将是21世纪城市人解救痴肥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方法。

用禅智和禅情剖析,今天流行的快餐食用及“无饭家庭”,直接造成人们健康欠佳及家庭欠缺恒定幸福。在中国,现时20至45岁的城市族群的婚姻失败及不生育子女的比率节节上升,虽然离美国的败象仍有距离,却不是社会发展的好现象。我们若真想实现小康生活社会之梦,最好从此着手解梦。

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家庭幸福,人们在煮食的每一环节都注重人与生态的和谐。在日常生活中,厨房是家人聚乐的一个温暖的地方。长者司厨,了解到每一样食材的生长特点和素质,它的结构、味道和营养价值,然后选用适当的烹调方法,使之和味滋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有机会学习,同时又得到慈爱,三代之家在饭桌上礼仪有致,得到温饱和爱的满足。

现代生活条件也许不容许这种温馨的家庭乐,但是青年人普遍抗拒动手做饭的趋向,正蚕食着人与宇宙共相生息的大前提,以及环保和正常健康家庭生活的维护和发展。对此,多数人以“没有时间”作为理由,当然更难营造家人每天定期在一起共度闲情的机会了。

忙碌中的闲情

且让我们借用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和诗词,来做自我反省,悟出忙碌中的闲情生活,美好人生。

苏轼生长于宋朝,一个内忧外患重重的时代。他熟读诗书,爱好幻想,擅长文学、艺术和饮食文化。他深受儒、道、佛三家智慧的感染,实践儒家乐山乐水的逸情,道家包容无为的豁达,以及禅家知己求安、自由自在的闲情。

宋朝宗室受到北方强悍民族的入侵,节节南迁,开拓了中国南方的大好河山。人民又同时通往外国,引进了新的信仰、艺术和饮食文化,成为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代。宋词的出现,便是这时的自由抒发爱与情感的新文学体裁。

包容乃大

那个年代国家“以文治国”,所以优卓的读书人多数当官,苏轼也不例外。然而,苏轼不是一般官员,他早就立志为人民服务。受庄子和佛陀的思想影响,他说自己“早岁便怀齐物意,微官敢有济时心。”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以博爱、热爱和专爱处理人生。

在学术上,苏轼与他的学生共同兴起“蜀学”,融合儒、道、释三教而成,崇尚儒家的政治理想,援道入儒,宣扬老庄宇宙人生的善性美景观念,体现佛禅的自由、包容,悠然自在。蜀学重情颂性,与二程的“洛学”所主张的“文以载道”的文学风格互相抗庭。结果,苏轼输了,主要因为当政的权势惧怕自由,并且用政治手段大兴文字狱,多次贬放苏轼到边区,最严重的一次他被监禁在死狱之中,幸得皇后的挽救,才捡回性命。

全面来看,苏轼虽然积极参政,却淡薄功名,注意保持心态宁静和逍遥自在。他即使在遭贬的时候,亦坚忍不拔,过着随缘任运的生活,创造美食、佳酿、美景、高志及震撼人们心魂的诗词和绘画,乐在其中。像他这样忙碌的一生,留给我们三千首诗、三百首词、八百篇书信,所过的是悠然自得的生活,用达观闲情的思想安慰自己。他的《泗州僧伽塔》有两句说:“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今天,我们分析苏轼的一生,宦海浮沉,经历着多变和自由与道统相争的大时代,支撑他的为人和成就的,就是中国禅所特有的闲情态度和超拔智慧。他曾写下像《汲江煎茶》那把弄宇宙万物于生活情趣的名句,气势磅礴。诗云:“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在国际文坛中,法国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读过莎士比亚的诗后,曾写下这样的赞言:“就像一切神通广大的才智诗人一样,随意把整个大自然都斟在自己的酒杯里;他不仅自己饮,而让你来同饮。”假如雨果有机会读苏轼的诗词,他的赞言也会相同。

苏轼很爱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弟弟,不论在何时何地,他都关爱着弟弟。为此,他写下千年传诵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其中的四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谦虚亲和

禅人自由,诗人亦然,苏轼终生参禅写诗,是一位十足的自由人。他开拓内心世界,使如广合,充满幻想,他又开拓心外世界,纳入自心,养成谦虚亲和的人格。这些都表现在下列两首诗中: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书双竹湛师房》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乐观、豁达、无怨的苏轼,曾经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被他放逐。但是,他追求言幻之味和象幻之象的美的境界,彻悟象外,对王写下禅意十足的《次荆公韵四绝》,其中之一诗云: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我们今天学禅赏诗,可以通过诗作(读诵),视宇宙万物为自己的亲友,爱惜大自然的林林总总的生命力量和美的表现,用来反照人生的各种际遇,掌握时空的变幻,缔造生命意义,纾解困难,放下心理压力,安顿生命。这,就是禅的闲情,足以帮我们在“万忙”的生活中梳理大小障碍,迈向幸福长寿。

美好快乐的人生叫人钟爱和积极参与。苏轼对生命的乐观和豁达还表现在他浩瀚的散文之中,字数盈二百万。这些文章有政治和历史评论、游记、笔记、艺评、诗品、书法论和书信等,抒发表达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的情感和幻想,他的融情于大自然及他的友情与禅悦。

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美学成就,融入了古文疏宕萧散的气魄,更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韵。试读《前赤壁赋》写景的一段: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的艺术营养来自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幽深雄放、庄子的自然恣肆和丰富的联想,加上他自己的自然文思。对他来说,写文章是一种闲情享乐,一种生活中各方面实践的情思表现,是禅的表露。他于《自评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就是说,他为文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畅达,美在自信与人沟通传情。

传情不是可以凭空臆想的,应出于真情。我们细读他的《记承天寺夜游》,即时感到他的纯情、坦真、意境超越及韵味隽永。反复读多了,自己也感到一种无名的安谧与澄澈,美乐其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