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点认识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点认识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主题,它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和各阶层的差别,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只有经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才有可能基本实现现代化。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点认识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决心经过本世纪头20年的努力,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目标,使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欢庆雀跃,深受鼓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主题,它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就范围来说,应是全国人民都过上小康生活;就内涵来说,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都达到一定高度,因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

回顾旧中国,国弱民贫,一穷二白,饱受列强欺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啼饥号寒,企盼安定、富裕的小康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1949年,我国人均的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及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亚洲44美元的平均水平。

新中国诞生、经过三年恢复时期之后,国民经济曾有过较迅速的发展,如从1953—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但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尤其是1957年以后日益加重的“左”倾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经济迭遭挫折,特别是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人均GDP始终在300美元上下徘徊,虽然不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但仍属低收入国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我国的GDP每年平均递增9.3%,世无其匹,引人瞩目。2000年,我国的GDP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900多美元。全球反响强烈,德国《经济周刊》惊叹谓“1988年,中国的GDP只有俄罗斯的一半,10年之后,情况恰恰相反。20年前,中国的人均GDP与印度持平(310美元),如今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两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国已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一个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

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那么“总体上的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它们的差别在于:

一、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共有16项指标,到2000年,有13项指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但尚有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三项指标尚未达到。

二、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9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水平。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三、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人们的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就消费而言,不光是温饱,而是有更多的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

四、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和各阶层的差别,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力争2020年的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35万亿人民币以上,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里,特意加上“重要战略”四字,寓意深刻地表明了这20年的机遇期,对我国今后发展的重大、深远影响,不容错失。因为这20年是我国介于小康和现代化之间、承先启后的重要阶段。只有经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才有可能基本实现现代化。

机遇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以史为镜,鉴往知今,我国多次错过机遇的历史教训,以及因此付出的惨重代价,使人沉痛。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英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相继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效法西方,急起直追,终于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已走完“康乾盛世”的清王朝,仍然以“天朝帝国”自居,夜郎自大,不思进取,终于坐失良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西方列强生产力的进一步迅速发展。而当时的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以后的军阀混战,终于再次错过机遇。

这两次的错失机遇,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贫穷落后,濒临灭亡边缘。1949年,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华夏神州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以微电子科学、原子能利用和空间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并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使得许多抓住机遇的国家和地区,能够乘势而上,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如50年代的西欧,60年代的日本,7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就是明显的例子。但我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国内外的种种原因,并没有充分利用机遇。

斗转星移,机不可失,我们再也不能重蹈历史覆辙。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综合国力的大角逐,刀光剑影,闪闪逼人:竞争非常激烈,不进则退。现在国内外的新形势,为我国充分利用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党已经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在国际上,世界日益多极化,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使我国可以在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下,利用国际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沿着十六大指引的方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载《东南烽火》2002年12月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