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谓“大国形象”

何谓“大国形象”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半个世纪以来,整个东亚“去中国化”倾向十分严重,“汉字文化圈”已经被“美国文化圈”取代。当前,文化战役早已经打响。南海一些国家唯美国的马首是瞻,因此,只有恢复和重建“汉字文化圈”,诸多问题才能得到良性解决。可以说,大幅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立中国文化战略和国家话语,迫在眉睫。于是,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推认中国的成功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对美国统治

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不断创造神话,到目前为止,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打中国不断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开始崛起,出于对于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和威胁到其本国利益的担忧:一方面,不断从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恐惧”、“黄祸论”等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而美国更是将其国家战略重心调整到环太平洋地区,要求重返“亚太”,其背后的真正意图在于孤立和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原来属于汉文化圈、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的一些亚洲周边国家,也开始对中国表现出敌意,周边摩擦不断。日韩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最近,日本在公布其国家安保战略、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中期防卫力量建设计划》等文件发表谈话时,鼓吹“中国威胁”,大肆渲染地区紧张气氛,打着维护自身安全与地区和平的幌子为其扩充军备制造借口,中日在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出现摩擦。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看待中国的时候出现了心理上的落差,随着两国经济贸易等方面交往频率的加快,两国民众之间的情感纠葛却越来越令人担忧。中国渔船和韩国海警之间的冲突不断,而韩国运动员在中国本土参加比赛时,竟公然打出了“白头山是韩国领土”的标语。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韩国知识分子为了宣传韩国文化,不惜接二连三地歪曲中韩之间的历史关系,甚至把中国的一些历史人物、风俗文化等,生拉硬扯为韩国的,连孔子、司马迁等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都成了韩国的了。

岳川兄,咱们前面谈到过的,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学者就以韩国庆州的佛国释迦塔发现的雕版印刷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1966年10月)为据,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属活字印刷是韩国人的“发明”,声称韩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有的韩国学者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公然质疑中国雕版印刷和金属活字印刷的发明权……今天,我们只要打开网络,就经常可见两国民众在网上骂战的文字,互相丑化和指摘对方,个中的误解和成见,必将深刻影响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历史上一直是我们属国的越南,与我们的冲突也不断。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发生冲突和摩擦,宣称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并在未与中国协商的情况下,擅自勘探开采争议海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与中国海军对抗。而这样做的,也远非越南一国,还有菲律宾、老挝、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也非常复杂,两个亚洲人口大国之间的“龙象之争”从未消停过……

王:近年来,中国遭遇的东海和南海危机,表面上是西方国家搅局南海,使得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问题日益复杂化。而深层原因,是中国“汉字文化圈”长期以来已经失效。半个世纪以来,整个东亚“去中国化”倾向十分严重,“汉字文化圈”已经被“美国文化圈”取代。不难看到,在军事上的打压,经济上的竞争,文化上的战争已经出现新的动向。作为大国崛起的前提的中国文化创新,无疑被相当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前,文化战役早已经打响。新世纪美国调整战略走向,文化强势进入亚洲,并提出重返亚洲,甚至想当然地喊出“新世纪亚太是美国的世纪”。南海一些国家唯美国的马首是瞻,因此,只有恢复和重建“汉字文化圈”,诸多问题才能得到良性解决。中国文化对“汉字文化圈”的辐射力已经基本消失,中国对韩国、日本的影响微乎其微,对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的影响基本上不存在,相反这几个国家都变成了“美国文化圈”的追逐者,而和中国则成为若即若离的仇人,形成大国文化亲和力丧失后的对峙状态。还记得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后,中国对地震后的日本抱有同情心,给予了不少支援。但是,日本的调查却显示:仇视中国的达到78%,这比二战以前还要厉害,而且日本还在处处触及中国的底线。如果没有文化交流的可能性,这个仇视的数据还会上涨。韩国对中国的误读也是如此,越南更加厉害,侵占中国西沙和南沙群岛。就连新加坡李光耀也公开表示:只有美国可以抗衡中国。中国的周边国家有很多华裔,甚至新加坡75%都是华裔,他们对中国文化并不亲和,相反是冷漠或隔膜的。

今天的日本、韩国、东亚和南亚都造成了对中国的文化冲击,汉城改名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性的问题,是一个深层文化的问题,是对“汉字文化圈”中国文化中心地位的拒绝。从这个角度看,今天“中国文学性”或者“诗性中国”的消解,表征出东方文化身份的正在丧失,折射出汉语文化圈在西化浪潮中忽视中华性的倾向。可以说,大幅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立中国文化战略和国家话语,迫在眉睫。

中国需要更为清醒地认清西方“去中国化”在一个世纪以来对中国形象的种种严重危害,弄清其根本问题的深层症结之所在。在我看来,“去中国化”现状隐含了一个严重的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横加干预的文化政治问题,同时也直观表征着中国文化在东亚的退缩。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的霸权主义开始急速升级,在其不断干预下,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了“去中国化”的恶性进程。“去中国化”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黄祸论”。也即妖魔化中国,就是让中国不再美丽、不再令人神往。所有的妖魔化中国的叙事都可追溯到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提出的“黄祸论”。几百年来,西方人把给欧洲带来破坏和威胁的“蒙古西征”看成“黄祸”,并将中国描画成恐怖的国家。在19世纪,西方更进一步将中国看作愚昧暴力的“黄祸”,目的在于为将中国分裂成为多个国家张本。在巴枯宁、皮尔逊、老罗斯福等人的言论中,几乎到处都是蔑视中国人的殖民主义观点。这种西方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种族敌视和文化偏见,导致整个世界对中国的敌视和隔膜。其实,西方也有明白人,美前驻日大使顾立克就认为:整个人类近代史上只有“白祸” ——白种人欺凌有色人种的历史,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贼喊捉贼的所谓“黄祸”。真是一言中的!

其二,“中国威胁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褫夺中国文化的和平精神,人为地将中国视为火药桶,或者避之唯恐不及的邪恶国家。新中国刚成立,那种自强自立、和平民主、国家独立的形势使得美国称霸世界的幻想破灭。于是,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推认中国的成功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对美国统治全球形成“红色威胁”。可以看到,中国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之时,加速了经济起飞并逐渐显露大国崛起气象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再次动用“威胁论”的冷战思维,攻击中国的富强会导致世界的战争。其实,这种基于“冷战模式”的意识形态差异、历史文明差异、社会制度差异攻击是无效且短视的。说到底,这是西方对西方中心主义衰落的本能恐惧和非我族类的狭隘心理作怪,没有认清中国崛起是现代性普世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文化智慧对整个世界提供“和平共处”方略的福音,而西方把“非西方”崛起看成“文明世界”威胁是一种“有意误读”。

其三,“中国崩溃论”。中国动乱无疑可以使西方受益无穷,因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且可以上演新殖民大戏。问题在于,凭什么你美国不崩溃,而让中国崩溃呢?为什么不想一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其实,“黄祸论”已经不攻自破,“威胁论”早成笑谈,而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提出的“中国崩溃论”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虚幻想象而已。美国认为中国国内失控而即将崩溃。但是,中国不仅没有像苏联一样解体,反而在十年间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于是“威胁论”再度响起,同时“崩溃论”不绝于耳。可以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直都没有调整好自己称霸世界的心态,没有摆正东方与西方的位置。然而,这个世界的未来不只由西方人说了算,而是由包括东方和西方的人类共同说了算。

其四,汉字文化圈(或者儒文化圈)的“去中国化”趋势。1945年,朝鲜半岛从日本统治中解放出来,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朝鲜教育审议会通过了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废除汉文全部使用韩文的决议。其后制定了《韩文专用法》,在小学教学中完全废除汉字教育,仅仅在初高中教一些常用的生活汉字。在朴正熙时代,韩国进一步颁布了韩文专用企划案,全面废止了在小学和初中的汉字教育,同时韩国公共机关全面禁止使用汉字。从仁川机场到首尔(原名汉城)市内几乎看不到一个汉字,仅仅在几家中国书画店铺可以看到中国字。受惠于中国文化的韩国“去中国化”可谓非常彻底。

向:未来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世界局势和周边环境,已然发生改变,中国的崛起引起了诸多狐疑猜忘的目光。但实际上,中国的崛起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依靠海外殖民、侵略扩张的道路完全不同,中国有其自身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和发展理念,五千年古老的文明能延续、发展、繁衍至今没有中断,这与中国以和为贵的理念密不可分。但我们自身在发展经济和科技的同时,并未及时将自身的文明理念和态度及时、有效地传递出去。当年中国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宣传起了很大作用。但我们党的这一法宝和经验在新时期的国际形象宣传、建构我们的文化象征资本 ——也就是文化软实力方面,远远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虽然中国是联合国最早的一批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话语权缺位,在运用上更是乏力,甚至不如日本和韩国对本国形象的宣传和建构力度,在面对扑面而来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恐惧症”、“黄祸论”等不利舆论环境时,显得很被动,我们在经济上是当之无愧的大国,但是不是成为经济大国,就一定能成为获得举世公认的真正大国呢?我看这个很成问题。

王:云驹兄所言甚是。要想成为真正的强国、大国,经济指标不是唯一的指标,应该看综合实力。如果按世界银行的估算,今天的中国算是已经崛起了。有人认为富国就是大国,富人就是贵人。但我想说的是,富人离贵人差得十万八千里,富国离大国差得更远。

当前中国经济日益崛起,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并不决定一切。历史上中华民族在最富的时候,往往就是它灾难来临的时候。羊养肥了,狼们会更眼红。南宋的时候,中国是GDP最高的国家,一直到清朝中叶中国的经济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比今天美国占世界的比重还要大。但是富国不等于大国,大国不等于强国,强国不等于霸权之国。南宋的GDP虽然很高,但是却被元朝灭亡了;明朝的GDP也很高,但是清朝入关又灭了;到了康乾盛世以后的中国的GDP又一度很高,但不久就被英国打败,并且是败仗不断。一个富国在丛林法则的狼群战术中是更危险的,一个真正击不败的民族,一个打不垮的人,必定是精神的强悍,而不是只有财富盈门。中国今天的文化软实力如果上升到国家的国策并落实到微观的战略实施中,中国的文化气象将在复兴之后而获更新。“发现东方、文化输出”,应该说从文化的意义,已上升到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今天的国泰民安,仅仅靠军事、靠技术、靠经济是不够的。有史为镜,秦始皇奉行法家吞并六国,秦朝却仅二世就灭亡了。汉朝独尊儒术,却延续了四百年。我们不能忘了“武能平天下,文亦安邦”的祖训,所以,富国一定要走向强国,前提是必须要创新,要有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形象,至少应该包含四重形象——经济形象、政治形象、军事形象和文化形象,就目前而言,中国形象中的经济形象是辉煌的,政治形象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信任,军事形象也正在崛起和获得认同,但是文化形象却处于不利之境。可以说,大幅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立中国文化战略话语,强化东方强国的文化软实力,迫在眉睫。

当代世界对于文化领导权的争夺,使中国面临多重危机。美国文化、快餐文化导致的整个社会群体急功近利、麦当劳化,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消极影响。欧洲文化的整体复兴,德国、法国文化扩张或侵略更具有主动意识。在我看来,当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确实很软,所以文化强国提得非常及时,是一个文化战略。我说一个数据,我辛辛苦苦做了将近半年,做出英、法、德、意、西班牙、俄文六种文字在20世纪1900年到2000年中华民族究竟翻译了多少?100680多册。我做了一个反向研究,西方诸强列国,20世纪翻译了中华民族多少著作,800多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得出的结论跟我一样,而《中国出版年鉴》数据表明这一状况近年来仍很严重……文化在当代日益重要,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保障。但在最近的一个多世纪,中国文化急转直下,沦落为世界文化的边缘和西方文化的末流。对中国的正面诠释与充分说明一再被延误,导致无视、误读与曲解中国不断。究其原因在于,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国拿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而对西方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输出,其间的文化逆差、落差等问题触目惊心。

向:岳川兄这个文化进出口逆差的反向研究统计确实非常有意思。这让我想起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兴起一阵“文化热”。那个年代人们对文化高涨的热情和激情,成为一个精神高地,至今引人怀念。当时的“文化热”曾一度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古老文化与文明前途的思考。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此神速,我们是如此迫切地需要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所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文化渐渐褪色,文化界的思考仿佛戛然而止,从大众话语中销声匿迹。这种现象曾引起国内一批精英分子的担忧,一批知识精英和学者曾展开了一场“人文精神大讨论”[1],探讨生存价值、文化理想、生存立场等问题,最终是悬而未结。但80年代的“文化热”,一方面是对中国古老文明的探索和追问,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在多年思想禁锢之后,国门重新打开,国人对西方各种思想和思潮大面积的“观念横移”,中国的文化知识界成了西方思想的跑马场,而对本国传统却所知甚少,或者是所知甚浅。在有的国家不择手段来伪造和粉饰历史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文化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审父”意识。

并不是说反省历史、为历史翻案不好,而是有的人纯粹是为了标新立异,罔顾事实,生搬硬套地去否定一些既有历史事实,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或许是我们的历史太久远、太漫长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我们这么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有的人眼里,这些传统成了难以突破的包袱和压力,借助西方的解构主义和后解构主义的思潮,很多人拿传统文化开刀 ——不管是远的传统还是稍近的传统,以此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这与我们古人强调的“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的主张大相径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新”事物的追求、对经济利益的过度强调,使我们的文化迷失了方向,被我们自己不重视的东西,反而成为别的国家、别的民族视若珍宝的东西。

王:确实,我们太了解西方,而西方对中华民族完全是隔膜的。所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黄祸论”不绝于耳,不断地出现。什么原因?就在于各位没有真正把中国思想和西方平等对话。中国目前处于被动应战的多重危机中。

西方通过全球化让世界变成“地球村”,中国崛起让西方霸权日益变小,这使西方开始产生危机感,对我们的崛起坐卧不宁。在看似和平的环境中,我们必得注意国家形象在国际化语境上的“水桶定律”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引申开来,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对外形象面临的共同问题,即构成国家形象大国形象的各个部分往往优劣不齐,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水平。近几十年来,中国四大发明屡屡受到挑战:韩国1966年发现了《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竟然据此否定中华民族为雕版印刷的原创国。韩国一位女博士到法国发现一本1377年的活字印刷书《直指》,进而要直接否定毕昇的活字印刷。印度哥沙伊否定中国蔡伦造纸,认为他们印度比中国提前了374年造出了纸。日本考古神手藤村新一长期作伪达28年,将日本的历史从3万年延长到了70万年。如此蚕食中国文化的文化战争,不得不重视!

我们再看看中华民族遭遇的问题域:1985年日本东京大学一位学者提出,中国将在20年以后成为世界强国,有一个办法可以终止这个强国进程,那就是“七国论”。李登辉曾出版一本书叫《台湾的主张》,在海外影响比较大。他在书的第七章明确提出“七国论”:“希望中国大陆摆脱大中华的束缚,让文化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地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如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东北等,大约分成七个国家。”实际上,早在1887年,日本军国主义参谋部提出的《征讨清国策》中,就曾明确地提出要把中国分成7块,这就是东北、华北、江南、蒙古、西藏(含青海)、新疆(准噶尔)、甘肃。有资料显示,日本右翼学者中岛岭雄,在1993年曾发表文章,主张把中国分割成12国,除了上面7个地区外,还包括香港、澳门、广东、山东、四川等地区。同时,日本右翼政客宫奇正弘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又抛出《中国的大分裂》一文,鼓吹中国应在邓小平以后“分成16个小国”,其中增加上海、福建、广西、宁夏、云南等省市,甚至把不是中国的新加坡也列入其中。在台湾岛内则有一个叫王文山的人,他1996年12月在台湾出版了一本书叫《和平七雄论》,是又一个妄图肢解中国的“七块论”。这7块包括满洲(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含黔、滇、桂)、江北、江南。他认为,台湾已经分割出来了,不必将其列入。不难发现,“七国论”是反华和分裂势力的一次整合和显现,并非李登辉一人所为。可见身处当代世界之中的中国,其未来处境并非可以高枕无忧。苏联就是由世界第二大国被撕裂为五个国家,普京宣布俄罗斯已经放弃了作为一个大国的姿态,因为其GDP只有中国的七分之一。

中国的文化形象正被日益妖魔化:“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不绝如缕。文化冷战模式中,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加以污蔑和有意误读。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美国军方把前面那四个字翻译成“把爪子和自己的利齿藏起来,适机反扑”,把中国的龙翻译成“中国恐龙”或“中国蜥蜴”。中国的文化如果再不努力的话,形象的妖魔化肯定不可收拾。“美国之音”美国主持人卡夫蒂发表辱华言论,他说中华民族、中国人是一个很卑鄙、劣等的民族。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法国在埃菲尔铁塔上张挂巨型张贴画,上面是脚镣、手铐,说中国是专制独裁。韩国的一个巨大商业招贴画,把天安门上的毛泽东画成一匹狼。日本一本《中国入门》发行量居然占人口的2/3,里面极其恶毒的漫画,把中国的计划生育、中国的选民制度、中国的养老制度、中国的医疗、中国的教育都丑化了,使得西方已经不能真正理性地看待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更加厉害,她说了一席让我们永远难忘的话:中国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推进自己权力、削弱西方国家、具有国际播撒性的学说,今天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即使中国经济崛起,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物质生产大国,在精神文化创新输出上,仍是一个无须重视的小国。

向:对,文化的力量既是精神的力量,也是经济实力一个特别重要的增长点和价值源。仅以后者而言,如果说,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以前的经济形态是低附加值、低文化含量的纯经济时代的话,那么,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和世界趋势则是综合经济与高附加值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文化产业甚至迅猛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标尺。更重要的是,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智力支持,更要对经济主体 ——劳动力 ——的素质提高担负教育和培养之责,要为经济中的文化产业开辟新思路、新天地,要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性的动力、推力。经济问题,在深层实际是文化问题,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时代”之中。

文化素质的高下,文化激活力的大小,文化凝聚力和穿透力的深广程度,决定着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能否把我们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从而获得巨大的创造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赶上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关键。文化力是社会发展合力中的一种积极推力。恩格斯有过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在历史事件、历史进程中存在着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中,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文化是社会结构的重要一翼,文化模式制约和影响政治制度,文化差异影响经济活动和经济模式。文化推力的大小,影响着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伟大的论断。科学技术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的成果。文化知识、文化积累、文化创造、文化综合力、文化进步速度、文化创新的广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力是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此外,在经济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商品文化等经济现象中,在文化经济、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商品等领域里,文化已直接成为经济的重要内容。经济竞争最终将演化为文化竞争。被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民族是具有无比的生命活力的,充盈着先进文化智慧光芒的创造活动是有无穷伟力的,为先进文化而激昂着民族精神的民族是具有巨大凝聚力的。

文化制胜在今天和未来都已日益成为现实而非神话。今天,我们提到90后、00后这两代时,都不无担忧,这两代人从小就生活在由电视和互联网构成的生活世界之中。他们所接触到的文化和信息极为丰富多元,这是其优势。但同时,他们也成为当前国内“哈日”、“哈韩”一族的最大“粉丝”构成群体,其思想行为观念深受日本、韩国影视剧和影视明星的影响。在当前“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国内的“哈韩”、“哈日”一族迅速带动了日本韩国相关产业的繁荣,而中国产品却备受冷落,用国货甚至被嘲为“老土”。有的国产品牌在做广告时,甚至打出了爱国主义式的悲情台词,“万里长城永不倒,爱用国货菖菖菖”,企图以此来挽回国内消费者的心,让人不胜唏嘘。受影响的远远不止是90后、00后,随着韩国影视剧在大陆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国内形成了一股强劲的“韩流”,红遍大江南北,几乎男女老少通吃,吸引着众人的眼球。不少人深陷其中,为之如痴如醉。尤其是年轻人,以韩国时尚为前卫,成为模仿学习的对象。

看到“韩流”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之后,韩国对文化产业给予极大的支持,将包括影视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来对待。“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韩国原文化观光部长官南宫镇曾经如是说。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提出“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1999年至2001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政策和战略规划,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来大力推动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并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将其文化产业的目标瞄准国际市场,积极进行文化输出。“韩流”的流行,正是韩国以“以文化立国”战略向海外市场推进的结果,也体现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更是将韩国的国家形象借助形象生动的形式春风化雨般的推向海外,同时也增加了本国的软实力。正是由于及时认识到了文化形象对国家发展的这种积极作用,韩国政府才创造了将本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有机融合的新文化。西方人提到东方,往往会想到韩国。韩国虽然疆域面积很小,却成为亚洲和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近些年来,韩国不断地同中国争夺历史文化名人,大有取中国而代之的图谋,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本民族文化形象的反思。而韩国的经验,也确实反映了古老的东方文化进行现代转化的有效经验,值得我们中国进行借鉴。

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文化也是一种无形的资本。这种资本能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效益甚至超过了有形的资本,而这种效益不仅仅只是经济效益。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就是它立足于国际世界的文化象征资本,不仅是它的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而且是其软国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文化建设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是绝不容忽视的。不能不说,同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对国家形象中的文化形象的认识和觉醒要比我们早得多、深刻得多,也比我们起步得早、走得远。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方面,日本、韩国几乎已经超越中国,成为西方人眼中东方文化形象的代表,他们也俨然以东方文化的代言人自居。而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汉唐曾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大国,中华文明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在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可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逐渐缩小,甚至有被日韩取代的危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未与社会文化发展成正比。相对于经济方面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对滞后,二者一直存在强烈的反差。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和人们畸形的求新求变观念的冲击下,越来越失去生存的土壤。一味地模仿西方,也使中国文化艺术越来越亦步亦趋地跟随他者的足迹,缺乏原生性和创造性,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眼球经济”,追求哗众取宠的娱乐效果,使得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越来越脱离人们的生活和真实情感,文化呈现出轻飘飘的状态。一会儿刮“港台风”,一会儿刮“西风”,一会儿又是“韩流”、“日流”……成为各国潮流时尚跑马圈地的场所,却很难看到有什么东西沉淀下来。

目前国内出现了一种颇有争议的现象,就是一种有影响的文化被几个地方跨县、跨市、跨省争夺 ——关于这一现象,我和岳川兄在之前的对话中曾进行过讨论,我对此现象不持否定态度。我认为,这正是国内对本地域文化形象、文化象征资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自觉意识的一种表现,值得肯定。但我们的这种自我意识、自觉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内,而且不能是同质化发展和争夺。从更深的层面来看,不只是各地方政府,而是国家层面在顶层设计上要从大局出发,有一种国际视野,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定位于世界舞台,并从这个层面出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本国的文化形象,增加本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象征资本,提升大国和平崛起的软实力,实现软着陆。

王:毫不客气地说,中国近些年来在经济的崛起并没有相应地带来文化上的崛起。相反,传统文化却正在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所取代,以加速度消失。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幅度推进中的中国,却越来越难以见到传统文化的痕迹了 ——而很多日韩影视作品中却呈现了传统文化、礼仪、风俗人情温情脉脉的一面,这让中国人在观剧的过程中,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我想,这也是“韩流”滚滚的原因之一吧。尽管有人在重提“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经典,社会上也一度兴起过一阵“国学热”,但这和整体社会的变迁又显得很不协调。很难相信,在文化传统的根基都在被连根拔起的环境下,这类努力能够真正起到作用,更不用说是复兴文化了。可以说,中国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变成一个失去文化传统的文明。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时间和机遇。如果抓不住时间和机遇,中国的崛起将遥遥无期。我们不仅需要国防的军队,还需要文化的军队。但中国真正的对手,不是美国而是东亚。全世界有五大洲,北半球有三大洲,欧洲统一了,美洲统一了,唯独亚洲四分五裂。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等,相互摩擦,各不服气,难以形成“亚洲共识”,都想成为东亚甚至亚洲的领头雁。文化的争论事关文化战争,事关文化安全和大国形象,不可小看。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在经济振兴和强大的同时,文化建设变得空前关键。从经济到文化的崛起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只有经济和文化同时振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时并重,才能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创造有价值的新思想新体系,其大国形象才能春风化雨般和谐服人。最近十年是中国全面认真制定文化战略,开始进行世界的文化联盟和文化输出的时代。如果中国失去了这个机会,被动挨打就在所难免。因为国际不允许一个重经济和重军事的中国崛起,只允许重文化的中国的崛起。此时,中国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善于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发现是困难的,因为要认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自我。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文化自信与自觉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快速积累的精神基础。

文化需要去“化”,宗教需要去“传”,国家冲突需要“解”,当代思想战略需要“行”。然而,在大众媒体的炒作和平面化中,今天满地的“文化侏儒”和消费享乐主义者,却少有能够担当“天下”的大气象者,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有可能处在不利的地位。事实上,文化殖民、语言殖民、精神生态失衡是当代最大的文化病症。这种病症造成了国人的文化自卑主义和文化失败主义情结。这一局面必须花大力气加以改观。否则,文化软实力竞争就落不到实处。

[1]20世纪年代初,由 《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发表的一篇对话体文章《旷野下的废墟 ——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而引发的一场中国知识界的全国性大讨论,由文学面临的危机延伸到人文精神,从1993年持续到1995年,北京、南京等地的学者陆续加入,使之发酵为一个“媒体事件”,国内外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都加入了讨论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