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国最受欢迎的第一夫人

韩国最受欢迎的第一夫人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陆英修的伤势牵动了国民的心,许多人自发赶到医院献血。20时10分,青瓦台新闻发言人公布了陆英修的死讯。无忧无虑的时光很快中断,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全面爆发。12月12日,两人在大邱溪洞的天主教教堂里举行婚礼,陆钟宽未到场。

记者/陈祥

1974年8月15日,是韩国社会由喜转悲的一天。这是第29个光复节,耗资600亿韩元的地铁首次开通运行,总统朴正熙和妻子陆英修计划上午10时参加光复节纪念仪式,11时出席地铁开通典礼,18时30分现身光复节庆祝晚宴。

总统夫妇准时出现在国立剧院,朴正熙向台下的人群挥手致意,身着橙色韩服的陆英修坐在丈夫身边。大家向国旗致敬、唱国歌、为独立运动的革命先烈默哀,然后是总统发表《和平统一三阶段的基本原则》的主题演讲。10时23分,礼堂一层的后排突然响起一声枪响,没有听到枪声的朴正熙继续演说,一袭黑色衣服的男子迅速冲上前继续开枪,朴正熙立即躲在讲台下面。行刺者用手枪在不到20秒内开了7枪,射中了陆英修的左脑静脉。凶手文世光当场被抓,这是一名日本的朝鲜族人,受平壤之命来行刺朴正熙。

陆英修被紧急送往首尔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朴正熙继续演讲,直至闭会。朴正熙走向染满妻子血迹的椅子,捡起妻子的手提包和鞋子后走出会场,赶赴医院。随后去地铁通车现场,他在庆典上沉默不语。陆英修的伤势牵动了国民的心,许多人自发赶到医院献血。20时10分,青瓦台新闻发言人公布了陆英修的死讯。

至8月19日早晨,已有30万人前来青瓦台的灵堂吊唁。当天上午,灵车拉着陆英修遗体前往国立墓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做最后的送别,告别仪式上响起她生前的一段录音,还有她最爱的歌曲《秋千》和《故乡的春天》。13时40分,陆英修下葬,朴正熙在青瓦台观看了葬礼直播。

韩国政坛风云变幻,陆英修时至今日依然是史上最受国民欢迎的第一夫人。

1973年5月17日,身为“第一夫人”的陆英修视察一家职业训练中心。

“新郎陆英修,新娘朴正熙”

1925年11月29日,忠清北道沃川地区的首富家有了一个女婴,便是陆英修。父母有四个孩子,陆英修排行第三。父亲陆钟宽是大地主,他曾用一半家财买下当地一座典型朝鲜传统特色的官府豪宅,它依山傍水,由十多栋房屋组成。

陆英修的母亲李庆龄,是高丽王朝末期著名文臣李齐贤的后人。她深受传统儒学教育,笃信女人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服侍丈夫、无微不至照顾家人。“我只是把从小在父母身边学到的东西教给女儿罢了。”李庆龄在手记里倾诉,“女人要担负起一半以上的家庭重任。”母亲接着把传统的价值观原封不动灌输给陆英修。陆英修端庄文静,礼节周全,从小被称为“心地善良的校东府二小姐”。

8岁那年,陆英修进入竹香小学。她并未炫耀家境,反而乐于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常赠送新铅笔给穷同学。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45人中名列前五,她在毕业前夕告诉朋友,未来想当一名教师

1938年,小学毕业的陆英修进入汉城的培花高等女子学校,她在同届105名入学新生里位居第6名。父亲在汉城体府洞买下一栋豪宅用于安置妾室,陆英修便居住于此,与母亲之外的女主人平和相处。李庆龄一直在老家,母女频繁用书信沟通。1942年,结束学业的陆英修回到沃川。她深得父亲的信任,受托掌管家族的金库钥匙,并继续如小学时那样给父亲整理账簿。

转眼间迎来了1945年,日本战败,韩国独立。陆英修在10月受邀担任沃川女子中学的家政课老师,她在社会上的第一份职业实现了小学毕业时的梦想。此时的韩半岛被一分为二,南北对立的政治气氛自然波及到校园角落里。为了阻止极端思潮影响学生,学校决定在音乐、书法、手工等课程上消耗学生的精力,陆英修教授手工和书法。15个月后,因不满男教师的无礼玩笑,这个温柔亲切的年轻女教师离开了学校,回到舒适的家里。

无忧无虑的时光很快中断,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全面爆发。朝鲜军队一路南下,羸弱的韩国军队节节败退,韩国政府在8月18日退至釜山,已无退路。陆钟宽决定把家人和财产转移到釜山,他派陆英修带着两亲戚去釜山探底。她费尽周折找到一套没有厨房的空房,随后在忧心忡忡中等来了全家人。时值酷暑,双方大军正围绕釜山防御圈苦战,陆英修则全力协助父亲重新创业。

8月中旬,陆英修的表哥、陆军本部情报局少尉宋在千前来说媒,他介绍了自己在大邱师范学校时的校友、现为同事的朴正熙少校。保留贵族传统思想的陆钟宽不太喜欢军人,况且对方大女儿8岁兼离过婚,但陆钟宽还是在宋在千的劝说下决定见个面。一个周六下午,朴正熙和宋在千走进陆家,陆英修端上茶水。“相亲那天,他脱去军靴站在屋里的背影,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踏实感。人的脸可以撒谎,但背影绝对骗不了人。”陆英修在多年后的一次记者见面会上,回忆对丈夫的第一印象,“之后几次见下来,证实我当时的直觉的确没有错。他是个非常可靠、朴实和深情的男人。”

9月15日,朴正熙晋升中校,联军登陆仁川,双方在釜山的攻守之势逆转。随陆军本部迁往大邱前,两人在一家西饼屋见面并许下婚约,但陆父依然反对婚事,支持婚事的陆母为此和丈夫不断发生矛盾。战局好转,陆家回到沃川,搬家卡车经过大邱时,陆英修带着母亲下车找朴正熙,他们在一家日式餐厅举行了简单的订婚仪式。不久,陆军本部搬回汉城。

陆英修的哥哥陆寅修在汉城见了朴正熙,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个子有点矮,不过人长得精神,面相也挺和善。”陆英修的姐姐陆寅顺的女儿洪昭子回忆起姨母和姨夫婚前在汉城的情景,“姨母见到朴正熙先生时没有表现出特别害羞和忸怩作态,她的表情非常自然和愉悦。后来我才开始明白,那应该是一种成熟人格之间的碰撞。”

10月,朴正熙升任第9师参谋长,驻地大田离沃川不远,朴正熙经常去看望未婚妻,只是陆钟宽连正眼都不瞧朴正熙一眼。“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父亲在女儿婚礼前夕冰冷扔下一句话。12月12日,两人在大邱溪洞的天主教教堂里举行婚礼,陆钟宽未到场。大邱市市长许亿担任证婚人,“新郎陆英修先生和新娘朴正熙女士……”他的口误引起全场爆笑,多少弥补了陆父缺席导致略显冷清之气氛。

1974年8月19日,陆英修葬礼,30万人前来青瓦台的灵堂吊唁。

从穷军嫂到第一夫人

婚房是大邱市区里的出租房,共三个房间,新人夫妇、母亲李庆龄和妹妹陆礼修、驾驶兵和副官各一间。此时中朝军队发起第二次战役,对手则一路撤退,就在朴正熙婚礼翌日,对于双方都是艰难考验的长津湖战役结束,联军忙着兴南港撤退,故这对小夫妻不可能有新婚旅行。

住处没有厨房,陆英修把玄关改成厨房,慢慢添置厨房用具,就平平静静开始新婚生活。母亲早在老家豪宅里堆满了女儿的嫁妆,但因为丈夫的愤怒,她只能跟着二女儿夫妇过因陋就简的日子,她感到很悲伤和内疚。陆英修继承了母亲对待家庭生活的传统价值观,每天早起为丈夫准备洗脸水,每晚为丈夫准备饭菜。勤俭持家的她把每天的开支记在本子上,她向妹妹解释:“他是个军人啊,工资不高,得节省着点过日子才行。”

结婚第5天,朴正熙调到江原道平昌地区的第9师司令部,两人只能以信件倾诉衷肠。后勤参谋金在春出于好心,托去大邱出差的宋在千把陆英修接到军中,她在韩服外套上丈夫的野战夹克,戴上军帽,搭吉普车来到前线。不善于表达情感的朴正熙见到妻子时显得木讷,而他还得隐藏喜悦之情以免刺激部下。陆英修走进丈夫安排的简陋小屋时,发觉被子下铺着干净的白毛巾,丈夫内敛、细腻的爱让她感动、铭记终生。翌年4月中旬,朴正熙晋升上校,率部队驻扎在江原道江陵地区,他派通讯兵开救护车把陆英修接到身边,两人在江陵度过甜蜜的一周,权当做新婚蜜月旅行。

朴正熙调任陆军情报学校校长后,单位离家不远,他又可以每日回家,享受家庭的欢愉。这段时间内,陆英修怀上了第一个孩子,他俩的大女儿在翌年春季诞生。朴正熙花了三天翻阅韩国的汉语字典《玉篇》,选择了国花木槿花的“槿”和古语寓意智慧的“惠”,朴正熙不知道自己将当上总统,更难以想象襁褓中的朴槿惠也将子承父业。朴槿惠诞生初期,可能是朴正熙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他每天按时回家吃饭,亲自给女儿洗澡,还用照片记录女儿的成长瞬间。

只是经济依然窘迫,日本占领时期将工业集中在北方,南方仅发展农业。朝韩对立后,韩国的经济基础远不如北方,更何况战争让韩国成为一片废墟,韩国人战后初期的岁月极度煎熬。上校朴正熙的月薪不够买一袋米,陆英修默默卖掉嫁妆以补贴家用,还得更加精打细算。朴正熙调到汉城后租的第一套房子在东崇洞,那里酷热难耐,且房子门槛太高,朴槿惠为此经常绊倒。4个月后,一家人搬到高砂北洞,终于享有独门独院的房子。然此屋没有井,陆英修不得不去邻居家打水。这位邻居经常与陆英修一起去买菜,他观察到朴太太只买蔬菜和豆腐,买得最多的是豆芽,他一度以为这家人吃素。

朴正熙晋升准将后去美国学习炮兵,怀有二胎的陆英修去上英语培训班,还每天整理报纸上的要闻,三天一封信告诉丈夫国内局势。因为男主人的缺席,经济上雪上加霜,准将夫人四处找人借米。“我的贤妻英修,你是我心灵的母亲。出租房生活、一无所有的日子、院子里连一口井都没有的寒酸的家,但那却是我惟一的乐园,是比太平洋还广阔的心灵栖息地。它让清澈的心灵之泉喷涌而出,还有什么无法满足呢?”朴正熙无比感恩妻子的付出,他在1954年6月回国的船上记录日记

直至1955年4月,一家人靠积蓄和贷款买下第一套房子,位于忠岘洞的这套房子采光糟糕。陆英修买来油漆和墙纸,自己动手做简单装修。不久下暴雨,朴家在巷子最里面且地势最低,下水道里的污水涌向朴家,陆英修整晚都在往外舀水。而朴正熙这段时间任第5师师长,只能每月回家一两趟。一年后,他们卖掉这套倒霉房子,跟陆礼修借钱买了新堂洞的一套敞亮房子。陆英修到新家后怀上了第三个孩子,她买了一台留声机,这是结婚后的第一个“大件”。

1961年5月15日22时,朴正熙让妻子拿来手枪,他接过枪就要出门。“等一下,你能帮槿惠看下作业再走吗?”陆英修预感到这天有非常之事发生。朴正熙不假思索地说“好”,朴槿惠正在埋头写作业,父亲看了一会儿就接到电话,他立即动身,出门前告诉妻子:“明天早上5点注意听收音机。”

午夜过后,焦虑的陆英修做起针线活,一旁沉睡着老母和三个孩子。她终于熬到了5点,收音机里韩国放送公社(KBS)的波段全是杂音,突然在5时7分响起国歌,随后传来播音员朴钟世的声音:“亲爱的爱国同胞们!我们的军队今天早上终于一起开展行动,完全掌握了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继而组建了军事革命委员会。”这便是韩国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宣言》,它由金钟泌起草、朴正熙校阅,最终将让几代国民背得滚瓜烂熟。

“五一六军事政变”成功,陆英修仍像平时一样准备早饭,把孩子送到学校。洪昭子听闻姨夫政变成功,兴奋地上门,没想到陆英修一脸淡然。她回忆这段非常时刻,说姨母身上无丝毫变化,还是和以往一样生活、穿着打扮,一如既往完成一个主妇的职责。

7月3日,朴正熙任国家重建最高会议议长,一家人搬进了议长公馆。陆英修开始扮演第一夫人的角色,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她重新拾起书学英语,还广泛学习社会学、新闻学、哲学、考古学、国际政治、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她立志要做一位得体的、知识渊博的第一夫人。

朴正熙在1962年8月底退役,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在1963年10月的选举中获胜。“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守护好自己的家庭,不给国家和邻居添任何麻烦。当初和总统结婚的时候,也没有期待自己会当上总统夫人。”陆英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他还不懂政治,只是个纯朴的军人的时候,他作为一家之主是个满分的好丈夫。现在变成总统,就要减去15分,给个85分吧。”

1977年5月20日,朴槿惠瞻仰母亲陆英修的塑像。

“青瓦台的在野党”

入青瓦台后,陆英修立志让自己成为“青瓦台的耳朵”,广泛听取国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意见。她每天都收到大量民众来信,便把信件分为三类,回信能解决的、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自己无法解决的。她甚至会回复第三类信件,寻求谅解并鼓励对方坚强面对困难,故民间有说法“只要给青瓦台写信就能够得到帮助”。

为此,她每日需要花费两个小时,一年能处理超过5000封信。而通过群众来信,陆英修也能更广泛、细致感受到社会的贫穷落后。她相信这些诉说民间疾苦的信件是“我这个‘革命家’妻子和国民之间的宝贵对话”,“可以解开民众对政府施政方针的不满和误解”。

“我身为他的妻子,就必须带头把国民的诉求如实转告给他,摸索出一条始终和穷苦的国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道路。”陆英修在随笔里提醒自己。朴正熙则跟她半开玩笑说:“你知道我最怕身边的哪个人吗?就是你啊,我最怕你这个青瓦台的‘在野党’了。”朴正熙身后存在争议,但陆英修几乎没有敌人,著名的反对派、“亲北者”金大中对朴正熙恨得咬牙切齿,妻子李姬镐却承认:“陆女士性格温和、端庄,她就像潜伏在青瓦台里的‘在野党’一样,非常担心丈夫的独裁举动。”

第一夫人的时间非常紧张,每天半夜1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她在睡前和早起后习惯读报纸。读到特别穷困者的悲惨报道,她会亲自去慰问,送上日用物资和慰问金,鼓励对方不要放弃希望。她的出行很低调,有好几次都没通知警卫室。工人集体宿舍、难民村、养老院等场所,是她频繁光顾的目标。

陆英修在1964年倡导成立了慈善团体“阳地会”,由高官的夫人们组成。“在这以前,搞政治的人和国民之间总是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为了消除这种隔阂,我们想要帮助中产阶级以下的国民,和他们一起探索改善生活的办法,在国民身边亲眼目睹和体会他们的真实情况,为政府和国民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1967年,陆英修创办儿童月刊《同龄人》,并亲自抓编辑和发行环节,这是韩国的第一份儿童杂志。从1967年1月到1975年4月,共发行500多万册,陆英修将其中的1/10免费寄到乡镇、偏远山区、孤岛上。孩子们的感谢信纷飞至陆英修,伴随而来的还有贝壳、兰花、蘑菇、鱿鱼等小礼物,陆英修必回信表示感谢和鼓励。如在一封给某岛上儿童们的信中,她勉励对方要为家乡正在进行中的新村运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陆英修办的另一份刊物带有女权意识,是面向农村和渔村女性的文化启蒙杂志《希望的灯火》,由阳地会于1968年5月发行。她在卷首语里许愿:“相信我国会变得更加富强,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为那些每天期盼着自立自强的人们点燃希望的灯火。”杂志每年印10万册,免费赠送到全国各地的农村、渔村。杂志在1972年发行第5期后停刊,至此共发行38万册,因为政府在1971年开始力推新村运动,杂志的用意已经实现。“一个国家的富强取决于女性。”陆英修在创办杂志前夕表态,她正是一直强调女性对于国家和家庭发展的重要作用。

陆英修关爱麻风病人的往事,亦成为一段佳话。1965年春的植树节,她给几个麻风病村各送一箱花种子,这一措施从此成每年惯例。1970年6月,她去一个麻风病村,不仅与村民握手,甚至还给患病儿童擦鼻涕。

朴正熙给妻子写了不少情诗,还曾在回国的客机上画妻子的肖像,以此传递心意。一道出外视察时,朴正熙偶尔用拍立得相机记录陆英修。每逢春季,夫妻俩在青瓦台散步,观赏陆英修最爱的玉兰花,这算是难得的片刻休闲。朴槿惠经常通过房间的窗户看到父母漫步花丛,她回忆起这段幸福时光:“母亲挽着很久没和自己一起散步的父亲,脸上的笑容就像盛开的玉兰花一样静逸、祥和。”这样的日子随着陆英修入土而一去不返,留下日夜沉浸在哀伤和孤独中的朴正熙。凤凰标志

□  编辑  陈祥  □ 美编  黄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