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时间:2022-10-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了一部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大国崛起》开篇即是《海洋时代》,足见海洋战略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而这些国家争夺海洋的实战,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对其交通海权的影响。[37]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

15世纪(中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和竞争。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2006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了一部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该片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强烈反响和广泛讨论。

《大国崛起》开篇即是《海洋时代》,足见海洋战略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讲述了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并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的殖民帝国历程。之后,海洋、航线、船舶便反复出现在荷兰、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发展壮大的历史当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而这些国家争夺海洋的实战,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对其交通海权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逐鹿海洋、竞争海洋、深度开发海洋、和平利用海洋乃大势所趋。进入被誉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后,海洋划界、海洋渔业资源、海底油气资源、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利用的竞争更加激烈。

目前,海洋已经成为维持全球经济发展运行的“蓝色大动脉”,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和全球第三大货物贸易进出口国的中国,已经成为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大国。

【注释】

[1]上海市海上律师事务所:《船舶交通管理的目的和方式》.http://www.haishang—law.com/Article/haishanghaishi/haishangyanjiu/201101/5699.html,2011—1—4.

[2]《现代交通的概念》,http://wenku.baid u.com/view/6a1d5d80b9d528ea81c7795e.html.

[3]王生荣:《海洋大国与海权争夺》,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6页。

[4]鞠海龙:《中国海权战》,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5]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东南亚海上冲突与合作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6年。

[6]刘小军:《关于当代中国海权的若干思考》,北京,《中央党校》,2009年。

[7]王生荣:《海洋大国与海权争夺》,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8]Gorshkov(戈尔什科夫):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New York:P.J,1979.

[9]张文木:《论中国海权》,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10]娄成武、王刚:《海权、海洋权利与海洋权益概念辨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1]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东南亚海上冲突与合作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6年。

[12]娄成武、王刚:《海权、海洋权利与海洋权益概念辨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3]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东南亚海上冲突与合作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6年。

[14]刘小军:《关于当代中国海权的若干思考》,北京,《中央党校》,2009年,第17期。

[15]张文木:《论中国海权》,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16]巩建华:《海权概念的系统解读与中国海权的三维分析》,《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18期。

[17]娄成武、王刚:《海权、海洋权利与海洋权益概念辨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8]巩建华:《海权概念的系统解读与中国海权的三维分析》,《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18期。

[19]潘泽雯:《海洋权益争端解决机制研究》,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

[20]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第12~14期。

[21]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第12~14期。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1996年5月15日签署的《关于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决定》中明确地重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领海内无害通过的规定,不妨碍沿岸国按其法律规章要求外国军舰通过领海必须事先得到该国许可或通知该国的权利。”

[23]梁芳:《海上战略通道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24]梁芳:《海上战略通道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25]张炜:《国家海上安全》,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26]艾·塞·马汉著,安常容、成忠译:《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27]王生荣:《海洋大国与海权争夺》,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6页。

[28]梁芳:《海上战略通道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29]《学习时报》,2009年第5期。

[30]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35页。

[31]张文木:《论中国海权》,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32]梁芳:《海上战略通道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33]陈明:《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与我国海洋权益的保护》,兰州,《兰州大学》,2007年。

[34]同①。

[35]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梅然译:《海权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

[36]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37]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

[38]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39]梁芳:《海上战略通道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

[40]梁芳:《海上战略通道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79页。

[41]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42]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东南亚海上冲突与合作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