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晁迥白体诗歌的地位与影响

晁迥白体诗歌的地位与影响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晁迥的白体诗歌创作在艺术成就上不很突出,前期的闲适、讽谕之作具有同时代其他白体诗人相近的特征,即以清新朴实、明白易晓为主。晁迥晚年的部分闲适之诗,也与太平宰辅李昉、李至所钟爱的白居易闲适诗有很大差别。晁迥对宋初诗坛的影响与其崇高的政治地位有密切的关系。晁迥的白体诗歌在宋初具有独特的地位,但其影响却不大,其晚年学习模仿白居易的道情之作,创作出具有佛道情结与理趣特征的悟道诗,诗歌语言也甚是枯燥乏味。

(一)晁迥白体诗歌历史地位

晁迥为人乐易宽简,曾说:“自然之分,天命也;乐天不忧,知命也;推理安常,委命也,何必逆计未然乎?”[145]这是他亲近白居易的思想基础。在诗歌方面推崇白居易闲适讽谕与遣怀悟道之作,他说:

唐白氏诗中颇有遣怀之作,故近道之人率多爱之。予友李公维录出其诗,名曰《养恬集》。予亦如之,名曰《助道词语》。其词语盖于经教法门,用此弥缝其阙,而直截晓悟于人也。余爱其诗云:“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荣销枯至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予今拟其句语,聊加变易,入于别韵,前述时景之迅迁,后述世态之不一,而终篇亦断之以“不惊”也。诗云:“羲和走驭趁年华,不使人间岁月赊。春正艳阳春即老,日方亭午日还斜。时情莫测深如海,世事难齐乱似麻。已共身心要约定,古今如此勿惊嗟。”[146]由此可见一斑。但晁迥的白体诗歌创作在艺术成就上不很突出,前期的闲适、讽谕之作具有同时代其他白体诗人相近的特征,即以清新朴实、明白易晓为主。中期也有部分诗作兼具白体与昆体的双重特征,富赡之中也略带平淡之美,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共性。

如何在宋初白体诗人群体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这就与他晚年学习模仿白居易诗作的选择上下功夫,在白居易诗歌接受上晁迥可谓另辟蹊径,专选遣怀悟道的诗作,使其诗作也具有较为独特的佛道情结与理趣特征,虽然这种诗歌语言甚是枯燥,诗情也十分寡味,但这毕竟是他的独特之处。

晁迥晚年的部分闲适之诗,也与太平宰辅李昉、李至所钟爱的白居易闲适诗有很大差别。李昉、李至等朝廷名宦,他们更多的是推崇白居易诗酒宴乐、吟咏情性的闲适之诗,更多的是模仿白居易通俗浅易的诗风,追求白居易次韵酬唱的创作方式等等,对一味地阐发佛理、悟道参禅的诗作则甚是罕见。而晁迥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则不然,晚年唯独对白居易的参禅悟道、抒发人生感悟的作品青眼相加,当然,这也不是晁迥故意标新立异,更多的是与白居易晚年的嗜佛与三教汇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晁迥晚年退居开封昭德坊,深居简出,几乎谢绝一切来客,更不用说酒宴唱和了。他自己也对白居易闲适的物质性与世俗性表示不满,他曾作诗道:“白氏先生耽醉吟,衔杯洒翰恣欢心。樽空才尽若为计,释闷遣怀功未深。愚称居士名醒默,清思忘言求妙德。习此功成道更高,不到诗魔兼酒惑。”[147]自己的闲适之作更多的是注重精神的愉悦,这也不同于李昉诸人。当然也与时刻战战兢兢的南唐降臣徐铉的清丽精工不同,与刚直之士王禹偁的集大成更是不一样,正因为晁迥接受上的独特,使他在宋初白体诗坛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晁迥白体诗歌的影响

晁迥对宋初诗坛的影响与其崇高的政治地位有密切的关系。真宗景德二年,晁迥由知制诰拜翰林学士,自此开始近二十年的翰苑词臣的生涯,成为真宗朝主要的指掌天下文柄的文臣。这期间,他又先后于大中祥符元年、五年、八年三知贡举,选拔了数以千计的英才,杰出士子如夏竦、晏殊等也久居知制诰,位列宰辅,从而扩大了晁迥对宋初文坛的影响。

晁迥的白体诗歌在宋初具有独特的地位,但其影响却不大,其晚年学习模仿白居易的道情之作,创作出具有佛道情结与理趣特征的悟道诗,诗歌语言也甚是枯燥乏味。他晚年曾说:“昔予方壮,乐游文苑之洪丽。今老矣,唯于微言妙道,回响深切。文章中有白乐天《求玄珠赋》、高迈《长明灯颂》、一宿觉《证道歌》,每一读诵,非但忘饥,有如食其品膳,侑以国乐,比较安国所好类乎。野人美芹,以为至味也。”[148]甚至说“追思壮年筮仕之初,秉笔作气,好为张皇奋发之词”的现实讽谕之作有后悔之意,他说:“今兹大耋,以道眼观之,是何颠倒想,是何虚妄言!此自知非之深者也。”[149]把文章当着佛事看待,晚年好“四事”,他说:“予自引年退居,日用有定,酒药随宜,扶衰养疾,身心随时,息缘反照,以经论为智地,以文章为佛事,止此四者,余无所云。”[150]笔墨不再触及社会的中下层。

晁迥以“道言”来审视诗作,自然诗文的情感色彩与艺术技巧都被排斥在外。这也大大削弱晁迥诗文在当时的影响,同时这种重“道”(更多的是佛道与人生感悟)轻文的言论对同时代的道学先驱柳开等“道统派”古文家的“文道一元说”及其后世道学家们的“作文害道”观念的形成应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只注重阐发三教之理,绝少顾及诗歌语言特性的白体悟道诗对甚似现代打油诗”的击壤体及其宋代的理学诗体都有影响。吕肖奂先生说:“邵雍朱熹是理学诗派两个成绩突出的代表诗人,在理学诗派中,他们现存的诗歌最多,都在千首以上。邵雍是理学诗派的开创者,他的《伊川击壤集》是第一部理学诗集。”[151]

晁迥一生经历宋初数朝,仕宦起伏,诗风屡变,接近白体则似白,接近昆体则似昆,在某种角度上也反映出晁迥诗歌创作的复杂性与阶段性。

晁迥的诗歌现存50余首,当然这不是其创作的全部。太宗朝晁迥经历颇为曲折,应有一些真性情的诗作,惜其散佚。自古“文章憎命达”,[152]但自真宗朝后,晁迥官运亨通,优游馆职,所作多以制文居多。晚年的晁迥更是沉浸于释道禅悦之中,关注视野极窄,笔端丝毫未触及当时的社会现实,而是视文章为“禅家偈颂”,这些都使其无法在王禹偁之后扛起诗坛大旗,成为文坛的领袖,其诗歌散佚的原因很多,当与其诗歌本身之乏味有一定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