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德均民俗学与俗文学研究述略

叶德均民俗学与俗文学研究述略

时间:2022-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德均先生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研究涉及民俗学、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神话学、小说史、戏曲史、俗文学等多个学术领域。纵观叶德均的民俗学研究,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民俗学思潮的接受始终贯穿于其中,他的研究为我国早期民俗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叶德均重视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尤其是重视从古代文献中辑录民间文学资料。

关家铮[1]

叶德均(1911—1956),江苏淮安人,别名叶子振,笔名均、子振、云君、匀君、玄明、永明、柏森、振之、德均、叶云君。1925年,淮安中学初中时期,他开始民俗学方面的收集整理工作。1927年加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为第一批民俗学会校外会员。1929年编辑《淮安歌谣集》并出版,成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的代表当时民俗学研究最高成就的三十六种丛书之一。1930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赵景深先生,1934年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辗转扬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及俗文学研究。1944年任浙江湖州中学教师,1945年在浙江青年中学任教。1947年在长沙湖南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俗文学”及“宋元明讲唱文学”。1948年应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徐嘉瑞先生邀请,任云南大学教授,讲授“中国戏曲史”“历代散文”“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等课程。1956年7月6日含冤去世。

叶德均先生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研究涉及民俗学、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神话学、小说史、戏曲史、俗文学等多个学术领域。由于其著述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杭州、广州、福州和上海的小型期刊和报纸副刊上,而如今这些报刊或毁或佚,因此其成果对于今日学界而言,显得颇为陌生和隔膜。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对叶先生著述年表的整理,对其学术研究进行初步的评述,以期增进学界对于这位杰出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的理解,促进中国俗文学学术史的研究。

一、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和蔡元培的《校长启事》,正式揭开了中国“歌谣学运动”的序幕。1920年,“歌谣研究会”在北京成立。1922年12月创刊发行《歌谣》周刊,明确说明“歌谣是民俗学史上的一种重要资料”,在全国公开征集歌谣。1923年1月,歌谣研究会决定扩大搜集范围,除歌谣外,还要收集研究神话、传说、童话故事、风俗、方言等。“歌谣学运动”的兴起,使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受到人们的热情关注,一时间研究者云集景从。[2]

叶德均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开始走上学术道路的。叶德均早期的民俗学活动主要是对地方民俗的搜集整理,尤以他的家乡淮安的民间谚语、歇后语、歌谣、故事传说等为对象,著有《淮安风俗杂掇》《淮安歌谣集》《淮安农谚》《“歌谣零拾”补》《淮安方言录》《淮安谜语》《淮安旧俗》《淮安地名谜》《淮安东岳庙》《淮安旧俗》《淮安医学的迷信》《民俗杂谈》《淮安赌的迷信》等。1929年叶德均的《淮安歌谣集》作为“民俗丛书”之一,由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出版。该书的出版,极大地激发了叶德均的研究热情,此后数年他一直致力于民俗学(民间文艺)的研究,陆续发表了《关于二郎神的诞日》《绍兴歌谣》《中国民俗学书目》《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及现在》《山海经中蛇底传说及其它》《民俗学的意义及其变迁》《民俗学之史的发展》《关于八仙传说》《明代撒帐歌钞》《清代歌谣的采集》等。即使在后来他研究戏曲、小说时,往往也会借用民俗学或民间文艺学的研究方法和资料。其中,《关于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及现在》两文是对我国民俗学运动的概括性总结,是研究中国民俗学运动和民俗学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在《民俗学之史的发展》中,叶德均系统地阐述了西方民俗学各派的观点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比较能够集中反映他民俗学思想的一篇重要论文。纵观叶德均的民俗学研究,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民俗学思潮的接受始终贯穿于其中,他的研究为我国早期民俗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叶德均还发表了很多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论著,主要有《民间文艺的分类》《为“民间文艺的分类”答绍原先生》《中国民间文学概说(杨荫深著)》(评论)、《民间故事书目》《李调元故事集》等,其中《民间文艺的分类》一文,通过对沈杰三《民间文艺的类别》、徐蔚南《民间文学分类》和周作人的歌谣分类(为民间文艺的一部分)等分类的分析和比较,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主张:(1)故事类:A故事、B传说(普通传说、地方传说)、C童话、D神话、E寓言、F笑话;(2)有韵的:G歌谣分为:情歌、生活歌、滑稽歌、叙事歌、仪式歌和儿歌分为事物歌、游戏歌、拗口令和无意思。H小调、L莲花落;(3)片段的:J谜语、K俗谚,分为谚语、歌诀、歇后语。其对于歌谣的划分,在当时民间文艺的分类问题上是很有影响力的。而《猴娃娘型故事略论》一文,较系统地梳理了古籍中的“猿猴盗妇型”作品,并分析了二十余篇本类型民间故事材料,论述了“猴娃娘型”故事发展演变的情况与原因,这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研究“猿猴抢婚型”故事的专论。叶德均指出:猿猴抢婚故事乃是原始图腾主义的产物。这一观点颇有启发性,尽管论述尚欠精细,但其开拓意义值得充分肯定。《民间故事的前人记述》对“现在流传的故事”如“螺女型”“老虎外婆型”“灰娘型”“天鹅处女型”“水灾型”进行了纵向的追溯。这些研究都是具有开创性的研究,至今仍不失其价值。

叶德均重视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尤其是重视从古代文献中辑录民间文学资料。如《歌谣资料汇录》一文,辑录了前人著述中有关宋代以来歌谣的资料,其辑录目的是给研究口头文学的人提供帮助,“为研究中国口头文学史提供一些歌谣资料,以免别人检书之劳”。文中辑录了瑶歌、僮歌、苗歌等少数民族的歌谣,十分珍贵。该文章分上、下两辑:上辑是从宋代以来的笔记、诗话、地方文献和通俗小说等书辑出;下辑是从元、明、清的南戏、传奇中辑出,所辑作品以反映人民痛苦、揭露社会黑暗的“民谣”和“歌谣”为主,其中劳动人民的“情歌”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该文的引言、凡例中,集中地表达了他的民间文学观。他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口头创作遗产的丰富,认为“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歌谣,不仅产量丰富,而且质量也是优良的”,“这些口头文学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针对一些人认为古代的口头创作早已全部在现代人民口头上消失了的看法,他指出:“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恰当的事实说明,古代人民的口头文学,有一些仍然保存在现代人民的口头上。”[3]

叶德均重视对民间的俗曲研究,著有《俗曲史料钞》《元代俗曲》《高念东的俗曲》《关于俗曲的传流演变——读俗曲小记》《清代小说中的俗曲》等。他对俗曲的整理并非简单的搜集汇总而已,而是有着学术研究的大局观。《明代的俗曲》一文,他根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和顾起元《客座赘语》“这两书重要线索,并钩稽他书涉及俗曲史料的记载,做一个通盘的考察。其目的是为明代俗曲作一笔总账”。之后他陆续写作了《明代俗曲序论》《明宣弘间的俗曲》《明嘉靖间的俗曲》《明隆庆前后的俗曲》《明嘉靖间的俗曲》《明万历间的俗曲》《明末的俗曲》等,其目的就在于“只是把明代俗曲做一次结账式的整理”,“希望以后有机会写成一册明代俗曲志”。

叶德均对说唱技艺和说唱文学的研究格外值得我们重视。对宋代说唱艺术的论述,他著有《“鼓子词”杂话》《说词话》《宋元的女“说话人”》等。由于对清代的弹词女作家的关注,他陆续写了《〈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梁德绳夫妇年谱》《郑澹若与周颖芳》《陈端生的世系》《邱心如的生平》等,对说唱文学作者的生平和家世进行了详尽的考辨。

《宋元明讲唱文学》是叶德均民间文学研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和俗文学研究史上较早的一部关于讲唱文学的专著。该书全面清理了宋元明(实际涉及清代)时期包括乐曲系、诗赞系及两系兼用在内的说唱文学体系及其发展。该书首先概要论述了乐曲系和诗赞系讲唱文学的特点、区别及联系,还分析了韵文唱词在讲唱文学中的作用。其次论述了乐曲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和流变,介绍了宋元以来的小说、叙事鼓子词、覆赚和诸宫调、驭说、说唱货郎儿的情况,指出明代流行的陶真、叙事乐曲道情、叙事莲花落等,虽不属于乐曲系讲唱文学范围,但其中也有少量的用乐曲和散文构成的叙事的讲唱文学作品或技艺。再次论述了诗赞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和流变,宋代的涯词、陶真,元代的词话,明代的弹词和鼓词等。最后着重论述了词话的特点以及从词话到弹词、鼓词的发展演变过程。叶德均对宋元明时期民间讲唱文学所做的分类和许多论述,至今仍很有启发意义,本书也成为俗文学尤其是说唱文学研究者最重要的参考书目之一。

二、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是叶德均为自己确立的主要研究方向,他对此用力最勤,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的戏曲研究,王国维(1877—1927)有《曲录》(1908)、《宋元戏曲考》(1912)等著作,吴梅(1884—1939)有《奢摩他室曲话》(1907)、《顾曲麈谈》(1914)、《曲学通论》(1919)、《南北戏曲概言》(1923)、《中国戏曲概论》(1926)等著作,他们的著作对当时的学术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戏曲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与王国维大约同时,还有一位戏曲研究者姚华(1876—1930),他的词曲理论主要见于《菉漪室曲话》(四卷,初刊于1913年《庸言》杂志,后被收入任二北编《新曲苑》),该书以辑佚和考释的文献研究方法探讨词曲的流变与传承。他的另一著作《曲海一勺》(初刊于1913年《庸言》杂志第5、8、15期,后被收入任二北编《新曲苑》和文集《弗堂论稿》),分为“述旨”“原乐”“明诗”“骈史”四章,完整而系统地呈现了姚华一生词曲理论的精髓。叶德均在《姚华的〈菉漪室曲话〉》一文中,称赞:“他的著作中却有精密独到之处,如用治经史的校勘、辑佚的朴学方法来治戏曲,虽其成就不及近人,但首先运用这方法治戏曲的,当以姚氏为第一人。”

“用治经史的校勘、辑佚的朴学方法来治戏曲”也是叶德均本人的戏曲研究所最常使用的方法,《地志与戏曲家传记》《白朴年谱》《元代曲家同姓名考》《读曲小纪》《清代曲家小纪》等专门研究古代戏曲家的论文代表了他的治学理念和意趣。他在戏曲版本和目录方面用力颇勤,希望以此来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他认为:“编印古书,最低限度是必要举出所据的版本,并以古本为主。”[4]为此,他专门写了《曲目拾零》《曲品考》《曲目杂识》《曲目钩沉录》《祁氏曲品剧品补校》等文。《曲品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作者在比较《曲品》的各种版本异同后认为,“暖红室本及吴本是今日流行的诸本中改易原文最多的二种,其价值反不如次序错乱的三种《曲苑》本。因为从那几本中尚可约略窥见《曲品》的本来面目”;(2)《古人传奇总目》和吕天成无关,但《总目》的作者却是有心补《曲品》之失的。至于作者的时代,大约是清初或清中叶,最迟也应在乾隆四十六年以前。这位作者是《曲品》的读者或传抄者,所以将所作附于《曲品》中,后人因移写之讹,误认为吕作;至刘世珩,又误以为高奕之作,遂使近人堕于两重迷障之中。(3)《曲海目》和《曲录》都曾引用过《曲品》,但只注意到眉目清楚的191种,对释曲部分的曲目则视而不见。在中国古代戏曲目录中,《曲品》无疑是特色极为鲜明的一部著作,它与后来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以“品第”式著录方式为后世研究者关注。《曲品考》还对《曲品》版本异同、错误、相互影响及其与王国维《曲录》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考察。

《曲目钩沉录》所录,“大抵取材于诗、文、词集、诗话、杂著、方志、书目、小说、戏曲诸书,以未见著录且尤传本者为限”,共钩沉出明、清两代戏曲(包括“杂剧之属”“传奇之属”“杂剧传奇未明之属”及“不知剧名之杂剧传奇”)曲目176种。此录着力于汇集各种文献上所载戏曲曲目资料,补充已出曲目记载之不足,钩稽戏曲总集选本之遗漏,并适当作考辨以明此曲之来源、内容等,并对各种曲目记载材料相互比较,以明别出。所以,它的价值在于可补历代各种曲目著录之不足,是从事戏曲目录研究价值较高的材料。

《祁氏曲品剧品补校》是补充黄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一书之疏漏和不完备而作的校正材料,发现了《曲品》《剧品》本身的特点、错误及《校录》本存在的问题,“择其可补充、商榷者二百四十余则,为之补校一过”。文章认为,《校录》的错误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已为其他曲目著录或有传本的,《校录》以为没有著录;一种是《校录》认为已见其他曲目著录但事实并未著录,属于这种情况的最多。《补校》是叶德均继《曲品考》《曲目钩沉录》之后对戏曲目录的又一次钩沉和考证。

叶德均的戏曲研究重考证,因此在一些名家的作品中能检出不足和疏漏。《关于〈新曲苑〉》编录了大量传统戏曲曲目,对任讷(1897—1991)《新曲苑》(1940)的得失作了学术商讨。他肯定“近人治戏曲而有所成就者,首推王国维,其次便是吴梅”,但也发现吴梅《霜厓曲跋》里许多违失与错误,“其原因当为吴氏写跋文时,亦与往日传统文人作序跋相同,是漫不经心随意一挥而就的”[5]

《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论述明代南戏声腔,探讨明代南戏源流的问题。考证了明代南戏五大声腔——温州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的源流,五大腔调的兴衰演变及五大唱腔的支流,各种滚唱腔的戏曲。认为一些传统上被认为是“雅调”“官腔”的文人传奇,其腔调归属应该受到质疑,汤显祖戏曲的“写作腔调”问题正依托于这一学术史背景。

三、小说研究

小说研究也是叶德均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德均长于对小说史料的发掘和作者生平事迹的考证,如《凌初事迹系年》一文,根据凌氏后人凌廷华嘉庆乙丑本《凌氏宗谱》及《湖州府志》《乌程县志》等资料撰写而成,钩稽出凌初的家世及其生平概况,成为研究凌初家世的重要参考文献。[6]《西游记研究的新资料》从陈文烛《淮上诗》、丁晏山《山阳诗征》中发现了三首有关吴承恩的诗歌。这些对研究吴承恩及《西游记》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瞿佑史料辑》一文,汇录所辑有关《剪灯新语》作者瞿佑生平及著述的史料七条。《小说考源》《古今小说探原三则》《三言二拍来源小补》以及《聊斋志异的本事》等都是对小说本事的研究,为小说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典小说与唐宋以来的说话、评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名著的产生,大都经历了先在民间广泛流传,然后再由文人写定的过程。在流传过程中,作品会掺入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民俗意象,这就为研究者探讨其作者和成书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叶德均《水浒传和宋元风习》一文,选取《水浒传》中关于“灯市”“酒库”“锦体(文身)”“圆社(踢球)”等社会风习的描写,将其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耐得翁《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粱录》等文献中的相关描写对照,印证《水浒传》中的这类灯市等习俗的描写,大致符合宋元时期的实际情形。这种用民俗资料与小说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对于探讨《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成书时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增添了新的角度,开阔出新的视野。

《无支祈传说考》一文广征博引,用力甚勤。文章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淮涡水神无支祈故事发展演变的过程,认为“即使其他猴子故事和印度相似,但与无支祁传说毫无关系,更非同源一类”。《释“砌”》一文揭示出,诨砌、使砌、点砌、打砌、诸杂砌、砌话等语,皆为插科打诨、诙谐调谑之意。《释“常卖”》一文认为原来“常卖”是宋代俗语,指沿街叫卖零星实物者,“尹常卖”是他曾经的职业称谓:“说三分是讲‘三国志’平话,五代史是讲‘五代史’的平话——这两种都属讲史的一家,霍四究和尹常卖是讲史的两个‘说话人’。”修正了在此前一些学者的误读。

四、结 语

叶德均先生一生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和戏曲、小说、民间文学等所谓的“俗文学”研究,在现代文史研究学者中,他称不上鼎鼎大名,原因并不在于他不够多产,更不是因为他的论著缺乏深度。在研究成果的质和量两方面,叶先生都堪称当时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诸家中的佼佼者。可惜其学术盛年却遭逢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动荡,以不满半百之年遽然辞世,可哀可叹!加之其著述多发表于2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杭州、广州、福州和上海等地的诸多小期刊和报纸副刊,如今这些报刊或毁或佚,今日难得一观,学界对其人其文的陌生和隔膜是可以想见的。叶先生著述年表的整理,以及对他学术研究的评述,对于我们了解这位杰出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加深中国俗文学学术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附:叶德均先生致关德栋教授信札两通

德栋兄:

奉读大扎,快慰奚似。频年以来,衰弱不堪,行年未及五十,而疲惫甚于他人。故疏懒亦日甚,更无成绩可言。今后之计,将任较轻松之研究工作或退休耳。近年以来授历代散文及俗文学史。本学期授文学史(三),止负十分之七的讲解,余为他人助讲,然亦疲惫不堪。

“口头创作”及文学史之提纲,如有可能,乞赐一二。

文史哲”第四期有《季布词补校讨论》一文,可否代补一份,乞示知。

俗讲至宝卷之间的一段历史,近已略知梗概,惟此类资料殊无整理必要也。

月前曾将拙稿一册寄冯沅君先生,不知收到否?

德均上10/29病中倚枕书(1953年)

德栋兄:

大扎奉悉,承示王文大纲感甚。拟致函北京宣武门王君处索取。

关于拍案惊奇序,见另纸。此间口头文学另有他人讲授。以前曾辑宋至清歌谣史料一册,去岁曾整理一次,补充后或可刊行。今后不拟再作此等事矣。去夏曾将黄校《曲品》《剧品》,作一补注,约二百五十则。今年正搜罗明代戏曲史料,拟致力于弋阳等地方戏曲之研究。弟于教书一事尤感厌倦,本拟参加戏曲研究院曲目整编工作,迄未能行。短期内可能改为研究工作也。

孔尚任晚岁所作之《长留集》(非《湖海集》),不知山大有此书否?

弟德均上  

1956年1月13日

(本文原载于《民俗研究》2016年第5期。)

【注释】

[1]作者简介:关家铮,山东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

[2]关于这一时期“歌谣学运动”的详细情况,可参看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35~746页。

[3]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8页。

[4]叶德均:《关于〈新曲苑〉》,载《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7页。

[5]叶德均:《吴梅的〈霜厓曲跋〉》,载《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84页。

[6]徐永斌:《凌初考证》,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