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小乘《阿含经》声闻四圣谛证有如来藏

依小乘《阿含经》声闻四圣谛证有如来藏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尊说此四圣谛者为小乘人依五蕴说,若离五蕴即无四圣谛。五蕴空故四圣谛空,无有一法可得。故佛为遣声闻证我空后所执四圣谛法及外境法等实有,遂说大乘般若空,遣一切法相,说无一法可得。谓依四圣谛真实之理,修三十七道品可出轮回生死,其能出轮回生死者,当知即是如来藏也。

第十二章 依小乘《阿含经》声闻四圣谛证有如来藏

四圣谛者谓:

一、苦谛:吾人一期生死中,有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等八苦。此八苦则归结为一苦——五蕴炽盛苦,一切苦皆因五蕴炽盛而有故。或云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身受苦、意受苦、服药苦,皆名苦苦。有生必有死,世间一切法终归坏灭,是名坏苦。诸行无常,剎那变易,是名行苦。

苦之现象本来存在,乃是事实,非因假名施设而有。众生不了苦之真义,贪着眷属及五欲等,此等贪着便生诸苦。佛子学佛,不能了知定中定外一切能知能觉之心皆是识蕴,故不离行苦;了了常知之心,虽无妄想语言,仍是念念变易,无常生灭,佛子多半不知此理。若执此心,便致轮回。能了知此者,名为“知苦圣谛”。

二、苦集谛:知苦圣谛后欲得灭苦,应知苦集之真义。苦集者,贪求五尘境,于顺逆境中起诸憎爱,造诸业行,谓身三口四意三。以此集诸异熟果报种子,集诸种子故,复生后有。若于一期生死中,造诸十恶不善业行,即是集聚未来世再受三恶道五蕴之种子;若于一期生死中,造诸十善业行而执有为福德善报,则是聚集后世三善道五蕴种子。此二业行,皆名聚集轮回苦种,是名苦集圣谛。

修道之人若未解了定中定外能知之心剎那生灭,复未了知作主之心剎那异缘、念念无常,将此二心内执为我;复以此二妄心无形无相,矫辩为无我空性,不信善知识语,恒执不舍,亦是苦集,名为集“有爱住地烦恼苦”,若不断此恶见,永劫不出轮回。若能了知,名为“知苦集圣谛”。

三、苦集灭谛:知苦集之理后,应知苦灭相。苦灭者,贪爱灭故苦灭。有情贪求五尘境及其所生诸法者,实因贪爱内六根;贪爱内六根者起于执自内我,执自内我者恒执能知能觉之心及作主之心。执知觉作主心故不甘寂寞,时时处于五尘境及其所生诸法中,欲觉知自身所受,欲觉知自心受想。

若于自内我之执受能断之理了知,则知此执受断者不贪觉受,则知不贪觉受者必不着五尘境及定境,则知有情若有灭世贪爱者,想受阴灭,便出三界。知此理者,名为“知苦集灭圣谛”。

四、苦集灭道谛:知苦集灭圣谛后应知苦集灭之道,谓修四念处观、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行此三十七道品,能断苦集。苦集已断则知苦灭,自知不受后有,是名灭苦集之道。

世尊说此四圣谛者为小乘人依五蕴说,若离五蕴即无四圣谛。然五蕴非真实有,暂有似有、假合而有,故非真有,终归于灭。五蕴空故四圣谛空,无有一法可得。故佛为遣声闻证我空后所执四圣谛法及外境法等实有,遂说大乘般若空,遣一切法相,说无一法可得。

然大乘般若空于遣除一切法相后,若真一无所有,是谁证四圣谛?遣除声闻乘一切法后,若一切皆空,何异断见外道?故云:“声闻证空,不证不空。”世尊多时多处说四圣谛法,必非无的放矢。谓依四圣谛真实之理,修三十七道品可出轮回生死,其能出轮回生死者,当知即是如来藏也。谓前七识不离六入法尘,即使修得非想非非想定,皆是意识境界;若不肯灭却定中知觉心之自内执,依旧不出轮回。若能灭却知觉心所生受想之贪爱,则自内执断,能入灭尽定,舍报便入无余依涅槃。入无余依涅槃者,非定中能知受想之心,亦非定中不觉外境之能知心,乃是无始以来便离见闻觉知之如来藏;否则一切阿罗汉入灭,皆应同于断见外道论议,由是依佛说四圣谛灭苦之理证有如来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