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确保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的支配性和强制性决定了任何权力都存在着变异的可能,为防止权力被滥用,就需要建立健全一定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可以说,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权力运行机制和反腐败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各项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权力制约体制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是,从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效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还远没有建立起来。一是权力配置不合理。权力往往过分集中于主要党员干部手中,有的部门和岗位权力过大,权力的运用比较随意,有的党员干部什么事都管,什么权力都敢用。二是权力制约不到位。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缺乏应有的相互制约,权力边界不清晰。有的权力不是依法设立,或者不是依法行使,有的党员干部常常因为程序违法而使工作陷于被动。三是权力运行过程不公开。暗箱操作和“潜规则”问题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大量存在。四是权力监督不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民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权力没有受到有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以致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通过建立制度体系,可以有效地约束和监督权力在制度的框架中运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确保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仅要加快建立限制权力的完善的法律制度,包括一整套的监督机构、制度和机制,而且要通过与权力相对应的责任在法律上的确定,抑制权力在分流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上可能发生的扩张和滥用,确保一切腐败犯罪都能及时曝光和查处。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要特别注意惩治制度建设,因此,要建立健全滥用权力的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检察、审判、司法、审计等部门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要防范权力过分集中。邓小平曾经指出:“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政府由过去的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逐渐向有限政府转变。一方面,对属于市场经济、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能自行解决的问题,逐渐将权力下放或还给市场经济或公民社会,实现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行使权力方面,也要从服务而非管理的角度,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发挥服务对象的主体作用,并在权力主体进行监督考核方面,充分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保障服务对象的权利、发挥服务对象对权力行使活动的监督作用。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需要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权力体系。在权力运行体系中,决策是核心,执行是关键,监督是保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之间的制约和协调,须以“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基础和保障,在健全的机制和程序的基础上,坚持三者相互制约与监督的有效性。首先,加快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使政府决策和领导决策在充分完善重大决策的形成机制和程序,协商、论证、听证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其次,进一步提高执行力。作出决策,就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就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言而无信、行而无果。最后,要健全监督机制。要健全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真正做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要完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机制。一是强化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和执行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监督权的前提,党政各级组织及党员干部的一些重大活动或决策,除必须保密的以外,均应在党内公开、面向群众公开。另一方面,进一步保障党员群众的控告、批评、申诉和信访等监督权利。要建立健全上访的调查处理机制,严禁对群众正常上访进行一刀切地拦截甚至处罚,对举报行使权力过程中的违纪违法现象的党员群众进行奖励和保护,要通过完善保密保护制度,避免举报者、控告者等监督者受到报复。二是发挥新闻舆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作用。要利用舆论监督针对性、广泛性、时效性、公开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把有限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要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把权力的运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逐步建立并完善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体系。三是充分发挥网络的突出作用。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具有信息容量大、受众广、传播速度快、开放度高、交互性强等特点,是信息传播领域中的新兴媒介。利用网络监督党员干部滥用权力的行为,是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权力监督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网络监督党员干部滥用权力行为的引导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