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现实诉求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现实诉求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不仅是理论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现实要求,更是一种历史使命。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研究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由之路。作为执政党的理论,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执政党获得政治认同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就是其不断获得长期执政的合理性资源和合法性依据。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不仅是理论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现实要求,更是一种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6]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时期,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现实必然性。

一、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必需选择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与经济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点、观念、概念的总和,其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马克思主义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影响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和支持。只有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由于当前思想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凸显,再加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更加突出了巩固其指导地位的紧迫性。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在这样的境遇中,西方思潮的涌入和国内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变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评判标准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涌现出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也会趁机大肆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致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造成很大冲击。胡锦涛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7]现实经验告诉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8]。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仅仅停留在少数精英掌握的层面,马克思主义必将缺乏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指导地位也是不牢固的。要保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使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帮助人民大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

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研究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由之路。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通过宣传普及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民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行的价值理念,并进而成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共同思想基础;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进一步坚定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实现公民信仰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统一。因此,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要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机地融入大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提高人民群众认同度,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出书本,走向民众,并进驻广大群众心里,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在社会心理层面深入普及。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

(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突出标志和根本特征

它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就内涵而言,党的先进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政党在思想、理论、纲领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二是指一个政党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步中所起作用的性质。[9]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主要是看它的理论、纲领、路线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论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综合概括,是指导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作为执政党的理论,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执政党获得政治认同的现实需要。任何一种政治统治或社会治理,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一方面是由于公众对于以合法暴力为后盾的国家强制的敬畏,另一方面在于存在着一个精神共同体,即意识形态。因此,它也是执政党获得政治认同的客观需要。“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10]这表明,作为价值判断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理念必然会以一种大众化、普遍化的形式出现,其最终实质是与其社会制度紧密相连的,并将极力维护其制度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就是其不断获得长期执政的合理性资源和合法性依据。所谓“合法性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国家存在的理由并且证明国家的存在。此外,它还是证明特定的社会秩序和等级以维持这些秩序和等级的手段”[11]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一种或隐或现的形式渗透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从个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取向,到社会群体赖以集体行动的价值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对党的忠诚、信仰、服从的伦理基础,进而形成对统治秩序的心理和价值认同,这是中国共产党获得政治认同、赢得人心向背的最原始、最持久的因素,是我国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推动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反之,当意识形态对党员和普通民众影响力开始下降,便是执政党认同危机的起点,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向心力,对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执政党实现社会整合的必然要求

多元化的利益格局背景下,能否实施有效的社会整合成为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高低、执政绩效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社会整合就是要在协调和保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促成社会活动目标的一致,使各种社会力量相互联结,凝聚合力,达到推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由于其观念体系所具有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公众影响力,使它具备聚合人心、化解矛盾、激发才智、产生力量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整合,另一方面是通过其社会和政治的理想引导、动员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目标达到高度统一,从而获得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的”[12]。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分化日渐剧烈、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的条件下,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向心力,必将有助于消解社会冲突、观念对抗和权利差别,促成人们内在精神生活的有序化、合理化和归属感,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社会意识的整合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施本党的政治纲领或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采取特定的方式将社会分散的、多元的、异质的要素纳入到一个既定的结构性框架之内”的一个重要过程,拥有它,将为党的政治动员能力的提升提供可靠保证,进一步弥合和淡化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差距和裂缝;忽视它,社会纷争必然不断扩大,政治稳定毫无可言,更谈不上为党的执政提供合理性辩护。[13]

(三)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执政党确立价值导向的有效途径

在现代社会,一般是政治权威通过社会化将自己所倡导的政治意识形态传递给每一位社会成员,并使其经过后者的认知过程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观念结构而起作用的,其结果是可以消解或抑制非同质的意识形态,批判敌对的意识形态,为社会提供理想信念的标向、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引导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尽管在多元文化条件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整合不再具有强制性,但是它仍然是执政党巩固信仰、激发动力的基本力量和重要手段。事实上,当这种社会意识由于其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而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和认同时,便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符合目标的引导并对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阻滞,帮助人们坚持某种价值选择或放弃另一种价值理念,进而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但是,如果这种主导地位发生动摇或者丧失,思想价值领域必然会出现混乱,甚至丧失已经取得的所有成就。20世纪东欧国家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背离甚至是放弃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价值实现方式上的多样化,而是要在一元与多样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在当今世界,文化被称为软实力。这极其明显地表明,无论是对一个国家社会自身的发展还是国际交往,文化都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而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质和作用取决于文化的根本属性和内涵。因此,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着重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并不是单纯基于意识形态需要的论断,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既有科学标准也有价值标准。它的科学性不仅体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本质,而且表现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以科学态度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吸收外国文化的积极成果,才能引领国内多姿多态多样的文化思潮,使其有利于而不是妨碍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发展。[15]在价值取向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内容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内容的先进文化。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四、应对国际政治新动向的应然需要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处于历史性的巨变中。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严重的曲折发展之中。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和往来日渐密切。全球化在促进世界各国联系与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以及“和平演变”图谋始终没有放弃,新殖民主义现象有所抬升。西方发达国家借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将其价值观念、民主方式向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对社会主义中国尤其明显。为了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自觉抵制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这是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全球化所导致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互渗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面临挑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大特征。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时,就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16]全球化作为一个现代性概念,它提出并揭示世界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状态是一种“破除疆域”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技术的、商品的和文化的交流互渗,逐步达到全球性的“互相依赖”。当然,全球化包含经济、技术、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当前全球发展形势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主要指世界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内的经济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和密切,在资源开发、配置以及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应用方面,国际的分工和协作达到高层次水平。从根本上看,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生产社会化的扩展,也是社会分工在国际上的延伸。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2005年,胡锦涛参加在雅加达举办的亚非峰会时,第一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2006年,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再次指出要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既是我们党开展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潮中,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强大物质力量,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对全球化既要看到它带来的机遇,更要看到它带来的挑战。全球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融合互动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整合的过程。单从政治维度看,全球化的过程,表现为全球政治协作与政治斗争的趋势深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整合的过程,即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互渗。正是这种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冲突与互渗,使得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社会”对传统价值体系的根本性置换,一方面,意识形态在其政治性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呈现出科学性与价值性、先进性与层次性、时代性与民族性、批判性与建设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的图景;另一方面,全球化在打破意识形态霸权即传统“非资即社”二元式研判的同时,逐渐走出“历史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的幻境,走向多话语体系的理论生态。这样的一种根本性的置换在消除文化霸权、解放思想钝化、拨开意识形态迷雾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它着实也带来“诸神争位”“非意识形态化”“个人的无意义感”以及“生存的孤立”的危险。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当代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也是全球化进程最为迅速、全球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冲击当代中国最为猛烈的时期,突出表现在西方文化霸权的扩张。据统计,当今世界80%~90%的新闻被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通讯社垄断,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基本主宰了全球的国际新闻报道。美国控制了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超过30万小时。如今,好莱坞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出口部门,好莱坞国外市场的赢利占其总赢利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0%,等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控世界话语权,正在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西方模式和价值观的强势传播。它们把众多发展中国家当作“文化殖民主义”的对象,进行政治价值、政治模式、文化理念以及文化产品渗透,以控制或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连他们自己都认为:“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打了败仗,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关系都将毫无意义”,“归根到底,是思想而不是武器决定历史”[17]。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把中国视为“主要的新崛起的大国”和“潜在对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与“价值侵蚀”,企图摧毁和动摇作为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精神支柱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进而使共产党丧失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种渗透和侵蚀是以表面上的淡化政治,甚至是以经济生活方式的参照性来实现的,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这种“非政治化”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演化比过去的直接军事打击、政治和经济的围剿更为危险,不易引起人们的反感,且贴近人们的生活,容易让人失去警惕性。文化的不平等交流以及由全球化引发的文明冲突和价值碰撞强烈地冲击着中华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动摇着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基础。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就会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丧失文化主权,丧失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多元性和复杂性;要时刻警惕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反渗透;要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宣传教育,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抵御西方大国的文化侵略和文化强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从而增强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动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面临挑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涉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深思。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因,就是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导致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失与错位,引起了社会全体性思想混乱,进而导致动荡和政治剧变,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进入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旧秩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美国仍然处于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仍然有所抬升。在世界范围内,以道义为借口,以“新干涉主义”为价值取向,逐渐成为西方大国干预别国政治的新手法。由于西方大国具有实力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因而它们在国际干预中充当着必不可少的角色。然而,正是因为如此,现实中的国际干预就带上了浓厚的西方国家政治色彩。

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形势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更进一步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极。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并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主导性作用。但是,由于我们与西方大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于是它们就经常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以及“和平演变”的政治图谋,企图通过与我们开展经济活动,同时也把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过来、强加给我们。针对这样的国际政治局势,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破坏、颠覆以及“和平演变”,我们党必须要高度警惕,认真分析、沉着冷静、从容应对。这就需要我们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吸取教训,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宣传教育活动,必须要深入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断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寻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的有效措施,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而推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过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不断以改革求发展,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党和国家的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取得胜利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了人们绝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做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1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也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科学方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在于,它是实践的产物,产生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是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中国的实践需要它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回到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当中去,实现实践创造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只有依靠真理的力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当中坚持统领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身掌握群众的理论诉求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基础之上,通过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目标,阐明群众的实际利益,才能让人民群众懂得自己的利益所在,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使命,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件“精神武器”为自身利益和理想而奋斗。江泽民指出:“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19]同样,人民群众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的认识工具指导自己的实践,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发展它、应用它,他们才能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这样,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有吸引力,进而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要而言之,一种理论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只有具有吸引力,才能被群众所接受,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物质力量。没有吸引力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可能成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武器。在理论的层面,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推动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需要,是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前提。

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时期,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现实必然性。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应对“和平演变”、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党执政合法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

【注释】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3]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1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07.

[9]阎德民.党的先进性:涵义、价值与实践[J].中州学刊,2002(6):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85.

[11][美]弗里德.国家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7.

[12]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4-215.

[13]刘明.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9(1):65-69.

[14]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15]陈先达.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指导地位的若干思考[J].党建,2011(11):19.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7.

[17][美]理查德·尼克松,著;王观声,译.1999:不战而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98,331.

[18]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9.

[1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