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理论依据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理论依据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保持理论生命力的需要,是理论创新的题中之意,是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的要求。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不仅是因为其所揭示的真理的力量,还因为其所蕴含的道义力量。马克思主义具有吸引力,散发永恒的魅力,因为它所代表的主体人民是永恒的。

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保持理论生命力的需要,是理论创新的题中之意,是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的要求。

一、保持理论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一种理论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只有具有吸引力,才能被群众所接受,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物质力量。没有吸引力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可能成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武器。理论无论是什么样的理论,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关键在于这一理论与实际的契合度,对实践有多大的解释力。具有吸引力的理论,它一定是对社会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当然,这个反作用是正向作用而不是破坏作用,这与理论的人民价值取向性有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自由解放的学说,它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拥有魅力,并能够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同和信仰,理论上的主要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真理性和人民利益价值性相统一的合理性。它既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尺度与人民群众主体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确保了对社会经济研究和社会发展前途预测的科学性。与以往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其他哲学所无可企及的科学性质,这一科学性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自身: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前提是唯物辩证法。“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慌,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的批判精神成为保证其自身科学性和纯洁性的方法论前提。马克思主义不仅勇于批判一切错误的思想和触犯当权者,也勇于批判自己曾经做出的已经过时的个别结论,这就是所谓“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这一逻辑的和理论的彻底性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真正的生命力的重要根据。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就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所有哲学的根本任务:它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更要改造世界、创新世界。要完成改造和创新世界的重大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内在地包含着冲破一切理论框架的自我反省力的批判精神和汲取一切时代哲学精华的兼容精神;就必须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实践的基础和辩证的方法使科学真理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流派和哲学体系最鲜明的特点。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论上具有崇高性即为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不仅是因为其所揭示的真理的力量,还因为其所蕴含的道义力量。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合理性充分表现在以劳动优先、人民至上、共同富裕、集体主义、基于阶级消灭基础上的事实平等、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具有吸引力,散发永恒的魅力,因为它所代表的主体人民是永恒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原始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继承和时空延伸,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衍生态理论。它坚持和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同时它又充满了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的鲜活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经验、新观点和新方法,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具有吸引力是由其理论自身内在规定性决定的。在中国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系统地回答了中国革命是场什么样的革命、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革命,以及革命胜利后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体系,最终实现了革命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表明,毛泽东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因而才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才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信仰。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现相结合,构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是当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为逻辑起点,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主题作为逻辑展开。为了实现这一中心主题,中国共产党又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主题进一步展开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理论课题。这三大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座架,指导中国从独立走向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明确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通过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明确中国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对于人们关心的现实问题,它不但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还能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因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正是由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解释与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现实问题的能力,才使之成为凝聚人民群众、投身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简而言之,增强吸引力是理论自身的内在规定要求。理论只有具有了吸引力才能实现理论的彻底性、实践性、革命性,反过来才能推进理论的不断发展。

二、实现理论不断创新的题中之意

理论的吸引力既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过去具有吸引力不代表当前一定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现在具有吸引力也不意味着今后永远具有吸引力。理论的吸引力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结合时代的特点发展进行创新。因此,任何一个理论要保持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马克思主义不但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而且具有开放性,它总是在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全球化、网络化及社会转型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和革命性,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去理解事物,否认任何所谓的终极真理和独断论的观点;它不是一个封闭保守的体系,而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广泛汲取前人思想,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最终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结论,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列宁分析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及其基本矛盾,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胜利后又从实际出发制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十月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以非凡的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江泽民、胡锦涛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特别是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各种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具有从宏观角度观察、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问题的世界眼光,紧跟时代进步潮流,认真对待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全球化浪潮促进了不同文化思潮的传播与交流,同时也使不同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突与斗争更加复杂和激烈。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国际敌对势力的攻击、漫骂和诋毁。西方资本主义的卫道士扬言要在21世纪用西方意识形态“重塑世界”,号召“西方各国要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我们将有可能融化掉社会主义,从而建立起一个以我们西方文明为指导的新世界”。在苏东剧变之后,西方敌对势力继续对社会主义中国实施“分化”“西化”战略,通过各种渠道,兜售传播资本主义的制度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重新焕发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生命力,才能抵御西方势力的“分化”“西化”,才能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只有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

三、推进理论大众化的逻辑前提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命题,这是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需要。

所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党的创新理论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和通俗易懂,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化为广大群众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在群众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升华,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同时,又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继续追问下去,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怎样更好地使马克思主义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驻群众的心里?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靠多层次、立体性的大众宣传媒体,需要各种机制,从本质上讲,更重要的是其理论本身要有吸引力。从接受论的角度来看,一种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是由理论观点影响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和由理论观点掌控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体意识两种过程交互作用相统一的结果。一方面,某种理论或价值观的最初受传者总是表现为个体,形成个体意识与行为动机。而当个体意识超越个人领域进入群体领域或公共领域,就会形成群体意识或社会意识。这种“超越”或者是指一定群体中的人们经过讨论形成理论共识,或是组成群体的人们接受与赞同他们中某些先行者的个体意识。因此,理论自身具有吸引力,才能征服个体,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群体意识,包括“共同体感”。[3]空洞的理论再如何宣传也不会被人民所接受,更不可能成为人们的信仰。只有科学的、彻底的理论,才有吸引力;只有满足人们需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才能被人们接受、认可并成为行动的指南。事实上,增强理论吸引力与推动理论大众化是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推动理论大众化首先其理论要有一定吸引力,然后才能更好地实现大众化;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进理论的大众化,从而使理论的吸引力更加彰显。

四、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的必然选择

理论要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拥有强大的吸引力,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价值性更能被群众所掌握,变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工具。因此,增强吸引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的必需选择。

马克思最早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的思想,他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在这里,马克思既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又揭示了理论转变为物质力量的关键——掌握群众,即理论的大众化。这就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要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关键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引导广大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毛泽东认为,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他身体力行,积极在人民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显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反对把自己的理论学说当成“书斋里的学问”和“纯粹思辨的观念”,而是将其视为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认为理论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一个正确的理论,能否回到实践中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关键在于它能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为人民群众所内化成自身的一种思想和行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而所谓的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是要把握住那些反映了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的正确理论。因此,衡量一个理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彻底,就要看它是不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符合不符合人民群众革命实践的需要。

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不是有强大的吸引力,就取决于该理论符合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不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代表没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理论与现实需要的契合度来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其对现实需要的契合度,即满足社会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如果一种理论无力回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人们就会放弃对它的信仰转向其他理论。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理论与人的需要的契合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及时反映现实需要的变化趋势,并根据这种趋势调整自身,不断进行理论更新;另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导思想,它引领和整合人们的需要,对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进行引领和整合,并对社会保持一定的批判,而不是完全认可现实中的种种变化。可以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是实现理论与现实需要的契合,“理论掌握群众”,才使其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