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类解放的追求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类解放的追求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领导下,仍旧继续进行着人类解放的活动,并开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类解放事业。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赋予了人的解放以新的内涵,认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实现人的思想解放与经济解放,并探索了人的解放的条件和途径。

第二节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类解放追求

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在这个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领导下,仍旧继续进行着人类解放的活动,并开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类解放事业。

一、邓小平对人类解放的追求

邓小平对于人类解放的追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初期展开的。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赋予了人的解放以新的内涵,认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实现人的思想解放与经济解放,并探索了人的解放的条件和途径。他通过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已经逐步地把人民群众从贫困和落后中解放出来;通过培育“四有”新人,使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首先,邓小平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提出打破僵化思想、解放思想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思想僵化,会造成人的思想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随风倒的现象等严重危害。因此,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打破僵化思想,使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得到解放。

1978年,邓小平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所谓解放思想,在邓小平看来,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不要固守一成不变的框框。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需要突破。

对于解放思想的重要性,邓小平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进行了分析。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于解放思想,邓小平进行了反复强调。他认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还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思考。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他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给出了明确回答。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这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论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此,他曾经指出,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最根本的利益。在邓小平看来,不断地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而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就此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表现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他曾多次强调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它与资本主义比较存在的优越性,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在邓小平看来,在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本身并不是目的,为全体人民谋利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才是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各项政策和措施,都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为了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个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占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其中,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之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财富属于人民。

邓小平还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体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不仅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要、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且也使整个社会财富极大增长,加速人民实现小康目标的进程。

据统计,从1977—1999年,我国居民、农民和非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分别达到7.1%、6.7%和6.4%,各比1953—1978年提高了2.2倍、2.9倍和1.21倍;1978年—200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500万;到2000年,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实现温饱,并迈向了小康,这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邓小平也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功能。

对于人的培养,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局面发生了巨大变动的时期,邓小平根据现代化建设对于人的素质要求,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他指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

所谓“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邓小平看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体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邓小平之所以注重培育四有新人,是因为在他看来,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的塑造。因此,培养“四有”新人,就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对于这一点,党中央曾在多次会议上提到过。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在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国家再次颁布了一个专门的文件,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件指出:“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在这之后,党中央又在多次会议中对此予以了强调,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对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作出了说明。

在邓小平看来,一个人,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只有依靠理想和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如果没有理想和纪律,我们就会如同旧中国那样像一盘散沙,那么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邓小平所说的理想,包括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理想两个方面。他认为,必须教育我们的后人,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过去之所以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原因就在于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一个人在具有远大理想的同时,还要具有现实理想,把远大理想和现实理想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实现现实理想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远大理想。

道德对于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来说,也能够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道德通过人的自我约束、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力量,来发挥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作用。所以,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新人,要有道德。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邓小平看来,有道德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它要求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邓小平认为,对于不同的人,要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要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对于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要用共产主义的道德来进行规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都属于共产主义的道德要求。它的实行,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广大群众,必须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而不能只讲牺牲精神。在邓小平看来,对于少数先进分子,可以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于广大群众,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但时间久了就不行了。当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应该使人们能够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四有”当中的有文化,指的是具备文化知识。大家都知道,知识很重要——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对于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邓小平非常重视。他认为,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就无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此,他曾指出,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别说攀登高峰了,就是中峰甚至连低峰也攀登不上去。我们要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知识和人才,没有知识和人才是不可能把现代化建设搞上去的。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搞建设,行业非常多,每一项都需要有专门知识,还要不断增加新知识。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而且是一支宏大的队伍。

在邓小平看来,通过文化教育这个途径,能够使人成为有文化的人。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就要抓教育。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教育事业,绝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个部门都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在“四有”中,邓小平对于有纪律同样看重。他认为,要搞四个现代化,使中国发展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中国要发展起来,要实现四化,政治局面不稳定,没有纪律,没有秩序,什么事情都搞不成功。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否则我们就绝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也绝不能实现现代化。纪律是统一行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在我国,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

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这四个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人的素质要求。在“四有”中,崇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生的动力,引导着人生前进的正确方向。高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则是崇高理想在道德观和道德行为上的体现;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实现崇高理想的必要条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树立崇高理想、培养自觉的纪律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必要前提;高度自觉的纪律性,则须以崇高理想为思想基础,同时又是实现崇高理想的保证,也是高尚的道德境界的一种具体表现,而纪律性的强弱与文化素质的高低则往往存在着正比关系。因此,四个方面都要落实到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二、江泽民对人类解放的追求

新世纪伊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各方面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对于党的七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与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任务与方向。

首先,对于如何建党、建什么样的党的这个重大问题,江泽民进行了思考,确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三个代表”,第一个代表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二个代表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三个代表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和中国共产党所肩负历史使命出发,提出来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最终目的。

这正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理论,予以了继承与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江泽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他从多个方面,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阐述。江泽民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对此,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上述观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将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江泽民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在这里,江泽民指出,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并认为它们作为两个历史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江泽民还指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他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发展得越全面,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会发展是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内容。对此,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论述表明,人民是全面发展的主体,素质的提高是全民发展的内容。具体来说,江泽民这里所说的人,包括了全部社会成员,即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等在内的全体人民群众。对此,江泽民说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而人民素质的提高,是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等各种素质在内的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江泽民曾明确指出,为了挑起振兴中华的重担,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应该有崇高的理想,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献身精神,有丰富的知识和真才实学,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高度的纪律修养和高尚的道德风尚,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

江泽民认为,开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三个文明的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开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江泽民非常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认为只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促进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他指出,要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不仅看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同样看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搞好。并且,他认为,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抓好,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条件。他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要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必须开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是对以往政治文明的扬弃和质的飞跃,因此是一种更高类型的政治文明。在江泽民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权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人在社会政治领域提高政治素质,发挥政治参与、政治主动性的具体表现,它标志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际尺度。因此,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三、胡锦涛对人类解放的追求

在21世纪初,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特征,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论在中国的又一次重大发展。

关于“以人为本”,在中国和西方很早就有人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社会,主要强调的是一种“民本”的思想。这种思想,看到了百姓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与维护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作用。人们认为,暴君桀纣之所以失去了天下,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民心;君主如同船舟,百姓如同水,百姓能支持君主,也能推翻君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等。这些都是对人民巨大力量的肯定,它使民本思想成为古代君主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

但是,这种民本思想的提出,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它把人民仅仅只是视为维护统治者阶级统治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对此,毛泽东曾指出,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在,剥削阶级的生活离不开老百姓。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除了耕田之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因此,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仅仅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这种民本思想,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学说。

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强调一种人本主义思想。这种思想理论,提倡自由、民主、博爱,主张人人自由平等,弘扬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呼吁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追求幸福。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虽然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于人的束缚和压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时代性和阶级性的原因,它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质上,西方人本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要为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服务。因此,人本主义所看重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满足的是资产阶级的需要和要求,并不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人的平等、自由与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或无产阶级是深受资产阶级压迫的阶级,他们处于被奴役的、不自由的不幸生存境遇中。

而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根据新的时代精神确立起来的治国理念。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以人文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后来,他又在十七大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目标,就是为了造福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发展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主要是讲发展的问题。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胡锦涛根据中国的现实发展情况,提出“以人为本”的近期目标,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此,他曾多次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胡锦涛看来,所谓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没有人的发展,不能被称之为全面的发展。因此,胡锦涛指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胡锦涛还曾多次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2002年10月,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期间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认为,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重视群众的利益,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要做到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胡锦涛认为,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胡锦涛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提出,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出我们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