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论》的哲学意义

《资本论》的哲学意义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重新发掘《资本论》的哲学底蕴。《资本论》是马克思作为“千年思想家”、“最大哲学家”的主要思想见证,一生智慧的结晶。1.《资本论》4卷本。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论》的书信共有400多封,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哲学意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资本论》创作相关的,是与马克思哲学相关的。

资本论》的哲学意义

如何看待马克思《资本论》的哲学意义?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远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两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只是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一生只是一个经济学家,马克思《资本论》谈不上有什么特殊的、重大的哲学意义,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著作、西方哲学史论著基本上都持这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只在于证实了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哲学观点,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哲学创新。这两种流行观点,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都忽视了马克思《资本论》在哲学创新中的特殊意义。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重新发掘《资本论》的哲学底蕴。

(一)《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著作,而且是他一生哲学创新的主要著作

《资本论》是马克思作为“千年思想家”、“最大哲学家”的主要思想见证,一生智慧的结晶。马克思曾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把《资本论》称为自己的“主要著作”,而把自己的其他论著称为“小东西”。足见在他本人心目中,《资本论》是他一生的主要代表作,40年心血的重要结晶,一生哲学智慧的主要成果。

过去往往把《资本论》仅仅当成经济学著作,如果谈到它的哲学意义,最多也只是论及它对唯物史观现成原理的检验与论证。实质上,《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著作,而且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著作——马克思毕生哲学思想、哲学智慧、哲学创新及哲学体系,最为集中地展现或蕴涵在《资本沦》哲学之中,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

通常认为马克思哲学创新在19世纪40年代就一劳永逸地最终完成了,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或《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中。实际上,《资本论》哲学才是马克思一生哲学创新的中心点与制高点:19世纪40年代的哲学创新还只是初步完成,只是《资本沦》哲学创新的奠基与铺垫;马克思晚年笔记也不是《资本论》创作的中断与放弃,而是《资本论》续篇的准备材料,它是《资本论》哲学的续篇与升华。

(二)应当注意发掘《资本论》文本群的哲学意义,全面把握支撑这个思想大厦及其哲学意义的四大支柱:《资本论》4卷本——6大手稿——相关笔记——相关书信

《资本论》哲学比较难于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自身的存在形式多半还分别蕴涵在经济学论著之中,不是现成的、系统的、完整的东西;同时,它不是体现在易于把握的单篇论著中,而是潜藏在四大基石组成的《资本论》文本群中:《资本论》正卷的4卷本——《资本论》6大手稿(包括3大手稿与3卷手稿)——作为《资本论》及其续篇准备材料的笔记(尤其是晚年笔记)——《资本论》相关书信。正是这样一个庞大的文本群,支撑着博大精深的《资本论》哲学,然而也因此导致至今鲜见有全面系统的哲学开掘。

1.《资本论》4卷本。包括理论部分3卷以及《剩余价值学说史》,尤其是马克思本人亲自反复加工的《资本论》第1卷,具有特别重要的哲学意义,值得我们加以重点研究、重点开掘。

2.《资本论》的6部手稿:3大手稿与3卷手稿。“《资本论》手稿”到底有几部,是哪些?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少有明确共识。这里在综合国内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新说法——《资本论》主要有6部手稿。

首先,按创作过程来把握。1867年《资本论》第1卷出版前,主要留下了综合性的、不分卷的3大手稿:《1857—1858年手稿》是哲学色彩最浓的第1手稿;《1861—1863年手稿》是《资本论》最完整的第2手稿;《1863—1865年手稿》是深加工性的第3手稿。

其次,按《资本论》各卷结构来把握。1867年《资本论》第1卷发表前后,特别是发表以后,又留下分卷式的、再研究式的《资本论》3卷手稿:《资本论》第2卷手稿;《资本论》第3卷手稿;《资本论》第4卷手稿(唯有此手稿,主要包含在1867年第1卷发表以前写成的《1861—1863年手稿》中)。

3.与《资本论》相关的7大组、134本笔记。在《资本论》创作文本群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与此相关的读书笔记。

究竟哪些笔记与《资本论》创作相关,都起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除了 1850—1853年写的24本《伦敦笔记》之外,马克思哲学和《资本论》的研究者还很少问津马克思在《资本论》创作过程中留下的其他大量读书笔记。

笔者认为,马克思在19世纪40-80年代所作的经济学读书笔记,实际上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准备材料,是《资本论》创作过程的重要方面,也是《资本论》文本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创作过程,大体上可把这些读书笔记分成7大组:为《资本论》最初手稿作铺垫的 40年代第一组笔记——为《资本论》第1大手稿作准备的50年代的《伦敦笔记》——《资本论》第2大手稿的相关笔记——《资本论》第3大手稿的相关笔记——60、70年代为继续出版《资本论》第2卷、第3卷而作的笔记——晚年马克思为写出《资本论》续篇而作的笔记。

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论》的书信共有400多封,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哲学意义。《资本论》书信,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论》创作的相关书信,至今是一个尚待深入开掘的巨大思想资源。马克恩、恩格斯之间的通信约有1545封,如果再加上马克思、恩格斯给他人的书信近3000封,这个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资本论》创作相关的,是与马克思哲学相关的。

1913年9月,《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首次问世后,列宁立刻作了读书笔记,从1500多封书信中摘录批注了352封,写满了一个长达76页的大笔记本。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的《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则收集了相关信件410封,看来并不完全,还有一些相关信件并未收入,但主要的还是收录其中了。因而,这里讲“《资本论》书信400多封”,是一个有一定根据的模糊数据,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总体判断。

也许有不少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些通信大都是私人信件,日常琐事,无关宏旨,谈不上什么理论意义、哲学意义,即使有也仅是星星点点,沙里淘金,微不足道,事倍功半的。

实际情况绝非如此。列宁当年一语破的式地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书信的巨大理论意义和哲学意义:“如果我们试图用一个词来表明整个通信集的焦点,即其中所抒发所探讨的错综复杂的思想汇合的中心点,那么这个词就是辨证法。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修改整个政治经济学,把唯物主义辩证法运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治和策略——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关注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做出最重要、最新的贡献的领域,这就是他们在革命思想史上迈出的天才的一步。”(1)

今天,或许我们更有充分根据、理直气壮地说:马克思、恩格斯书信尤其是《资本论》相关书信,不仅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理论意义,而且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哲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资本论》创作以及马克思理论创新、哲学创新的历史背景;(2)能使我们更好地洞见《资本论》与马克思哲学创新的创作过程及内在创作活动;(3)只有通过《资本论》书信这条思想渠道,我们才能真正弄清其理论体系,即“5篇构想——6册构想——3卷构想——4卷构想”的演化过程及其内在关系;(4)只有通过《资本论》书信,我们才得以理解《资本论》逻辑的哲学底蕴,它同黑格尔《逻辑学》的内在渊源关系与重大哲学创新;(5)只有通过相关书信,我们才能找到一把思想钥匙,真正理解《资本论》的理论创新及其哲学基础。

因此,整个《资本论》体系,真可谓体大思精,很难一下把握其思想精髓。在这一点上,又是《资本论》书信为我们指点迷津。

(三)今天我们必需注意发掘《资本论》手稿的独特哲学意义,尤其是作为《资本论》第1大手稿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其哲学意义并不次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者结合堪称“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内外篇

有些西方马克思学家认为,只有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与哲学思想制高点。事实上,这一手稿是《资本论》的最初手稿与最初雏形,它与作为《资本论》第1大手稿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可以看做马克思哲学与经济学综合创新的“姊妹篇”、“上下篇”或马克思哲学创新的两部主要代表作,而后者比前者更成熟、更丰富、更深刻,比如后者不仅讲了异化劳动原有的四个规定,而且还补充了本质上非常重要的四个新规定。(2)

也有些前苏联东欧的马克思学家认为,只有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才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制高点。实质上,蕴涵在《资本论》及其3大手稿、3卷手稿中的唯物史观,才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正制高点,在总体结构、范畴序列、基本原理、整体内容上,都有超越前者的重大发展。因此,这个手稿非常重要,在整个《资本论》创作中起了有决定意义的奠基作用,并且有完全独立、非常独特的哲学意义。

1857年8月写成的《导言》,是写作这一手稿的直接铺垫,甚至可理解为包括这一手稿在内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导言集中探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包括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文中提出相应展开的“5篇计划”:一般的抽象规定——现代资本主义三大基本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国家——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的危机。

这部手稿整体应当称做《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写于1857年10月至1858年5月,共包括7个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写了308页。手稿按3章结构展开:

开篇就是第2章货币章,作于1857年10月至年底之前,占了7个笔记本中的第1本(48页),加上第2本的前7页,共55页。该章主旨是借批判蒲鲁东主义“劳动货币”概念,提出自己的商品货币理论。

中间是份量最大的第3章资本章,从第2个笔记本第7页起,一直到第7个笔记本的第63页为止,共252页。实际上这是此部手稿的主体部分,在308页中占了252页之多,占去了7个笔记本的几乎绝大部分,主要作于1857年底至1858年5月。“资本章”是“章中有篇”,包含3大篇:第1篇“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篇“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篇“资本是结果实的东西(信息、利润、生产费用等等)”。这里形成了《资本论》的核心范畴:资本与剩余价值。

在第3章结尾,在第7个笔记本的第63页上,也就是这一手稿的最后一页(第7个笔记本是最长最厚的,有独立编的页码“1-227”,但63页以后是另外的笔记了,主要作于1859年2月至1863年6月)上,马克思思想有一个闪光式的顿悟,就是应在“第2章货币章”前边,加上“第1章价值章”,当时虽叫“价值章”,实际上却是从商品及其二重性开始作为逻辑起点:“这一篇应补充进去。表现资产阶级财富的第一个范畴是商品的范畴。商品本身表现为两种规定的统一。”(3)[3]这一章只写了一页就戛然而止,预先留下了转向以商品货币章为起点创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思想契机。这一手稿有两大突破、两大创新,从而为整个《资本论》的创作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两大基石:一是第一次明确形成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分析了物化在商品二重性中的劳动二重性,从而为整个马克思经济学提供了一把钥匙、一块基石;二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展开了资本范畴,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区分了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为《资本论》核心内容乃至整个体系奠定了基础。

这一手稿的重心在“第3章资本章”,而这一章又包括3大篇“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是结果实的东西(利息、利润、生产费用等等)”——实际上,这是《资本论》理论部分3卷结构的最初萌芽和雏形,几乎是浓缩式的《资本论》3卷本。它首先在第1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上(约当后来《资本论》第1卷的相关内容)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从而为整个《资本论》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上可见,《资本论》第1大手稿在创立经济学体系的同时,还探索了哲学方法论问题,因而在《资本论》3大手稿、乃至6部手稿中,哲学色彩、哲学底蕴、哲学比重、哲学意义都是最突出的,堪称“中年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或叫《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它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上下篇、姊妹篇,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其哲学意义绝不亚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东西方对这一手稿的哲学底蕴却至今都还发掘不够。

这一手稿的独特哲学意义,在于把“人的劳动实践活动自我创造过程——社会发展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现实的人的发展过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升华出现实的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或许这便是贯穿这部手稿的一条哲学红线,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在哲学上的一大创新。

(四)马克思哲学创新40年的三部曲

马克思哲学创新不是19世纪40年代中期一次完成的,经历了1843—1883年长达40年的三部曲,其中《资本论》哲学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是思想制高点与当代重要生长点。

不少国内外研究者认为,马克思哲学创新是一次性完成的,具体体现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1845、1846年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中。实际上,马克思哲学创新贯穿在他一生之中,是长达40年的探索过程,是以《资本论》哲学为中心的三部曲:19世纪40年代是哲学创新的初步奠基;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论》创作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思想重心、理论高峰;晚年笔记主题是《资本论》续篇的四组准备材料,哲学创新又有新的升华、新的高度、新的阶段。

《资本论》哲学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要代表与思想高峰,体现了“自然存在前提的发展过程——人的劳动实践、社会交往活动自我创造过程——社会发展自然历史过程——现实个人的发展过程”这四大世界历史过程的有机统一。《资本论》哲学也是透视马克思“写出辩证法”的哲学宿愿,他关于唯物辩证法“大逻辑”的构想,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与历史作用。《资本论》哲学还是马克思哲学创新在当代最富于活力的主要生长点、当代哲学思想交锋的聚焦点、哲学发展的前沿问题,是我们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的首要源头活水。

(本文发表于《哲学动态》2008年第11期)

【注释】

(1)《列宁短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2)孙承叔、王东:《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80-8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