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 “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译文:鲁定公问道:“君主使用臣下,臣下服侍君主,该怎样做?”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来对待臣下,臣下应该尽心尽力去效命君主。”君臣关系是儒家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之一。在当时的各种社会和人身关系中,君臣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私人性质关系,而且还是一种关系到社会稳

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原文: “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译文:鲁定公问道:“君主使用臣下,臣下服侍君主,该怎样做?”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来对待臣下,臣下应该尽心尽力去效命君主。”

君臣关系是儒家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之一。在当时的各种社会和人身关系中,君臣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私人性质关系,而且还是一种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社会关系,所以君臣关系得到历代儒学者和统治者重视。儒家在讨论君臣关系时,涉及到君主和臣下的关系如何进行定位、君主和臣子应当共同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君主如何对待臣子、臣子如何面对君主、还包括当君臣关系发生矛盾是应该如何解决等方面。

儒家认为“天下为公”,无论是君主还是臣子都是为了方便百姓而设立的,所以君主和臣子应该是一种分工关系。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说, 天下是君主的天下,臣子的天下,更是人民的天下,不时某一个人的天下。王夫之就说:“若夫土则天地之固有矣。王者代兴代废,而山川不改其旧,其生百谷以养人,王者亦待养焉,无所待于王者也,而王者固不得而擅之。”(《读通鉴论》)。意思说土地非王者一个人私有,而是为天人所有。这正是“大同社会”之理想,但儒家思想认为一个掌权的君主不可以置天下于不顾而把国家和社会纯粹视为自己私人财产的。就是孟子所谓“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孟子 万章上》)。这个论点也基本能被多数君王和统治者接受。例如明代的樊玉衡就曾上疏万历提醒道:“皇上牵于皇贵妃体貌难处之故,优游隐忍,甘以宗社为戏,不知天下者非我皇上皇贵妃之天下。”。一般说来,历代统治者不仅不排斥这些思想,还往往自觉地运用它、利用它来调节政治或变革政治。中国古代的天下为公的讨论,还回答了设君之道、为君之道等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它既论证了人类实行君主制度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又为君权的存在与行使设置了条件和规范。

万民立下君主是为了更有利于人民和维护政治秩序。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要求是:“天生民而立之君,以利之也。”和 “保民而王” 。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 以为民也”(《荀子 大略》)。《左·文公十三年传》中说:“苟利于民,孤(邾文公自称)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在其中)焉。”意思是说,上天之所以为民立君主,是为了让人民更好的生活。 《尚书 仲虺之诰》中说:“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就是说,人民天生是有其意志和欲望的,那么,不同人在自己意志和欲望下的行为就产生了相互关系中的矛盾和秩序问题,所以,如果没有君主出现那就会混乱。君主的职责是节强扶弱,任贤除奸,尚义兴利,安民怀远,保疆卫土。立君为公、君位为天下之公器、君道尚公等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儒家看来,君主只是依据天道扮演的一个职务性的政治角色,臣子是辅助君王完成利民惠民职责的,君主和臣下是一种分工关系。孟子认为,君臣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同的社会分工,因此,他把君臣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分工来看待,指出君臣之间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承认对方的独立人格的基础上,赋予君臣之间以一种崭新的政治关系。君主必须本分地遵守法则下的秩序和规则,遵守为君之道,他不可肆意妄为,否则,他将面临批评和反对。臣子必须以礼来忠君,维护君主的威严,完成君主交给的任务。在君臣关系人格平等的框架下,按照不同的社会分工,为君为臣者都要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端正自己的品行。孟子站在儒家伦理政治立场上,把君主的行为和臣子责任建立在个人道德的修养与提高上,并以此来实现国治民安! 黄宗羲认为,天下之大,事务纷繁复杂,并非一个人能够治理得了,而必须由众多臣工共同治理,于是有君臣的分工。而君臣关系并非像父子那样是不可改变的亲情关系,而是像师友那样可以选择的平等关系。人们出来为臣做官,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即并非为君王一人一姓做奴仆,而是对人民负责,为大众服务。而天下的根本大事,“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所以,君臣之间应合舟共济,共同“以天下万民为事”,忧民之忧,乐民之乐。

儒家认为,处理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应该共同遵循一个原则——“礼”。《论语》中记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段话强调了“礼”的重要作用,“礼”是先王所遵守的原则,“礼”是一种仪范,是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秩序和行为规范,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的起居往来言行举止都有一个规矩并且以它为标准,都要遵守礼的规定。“礼”是尽善尽美的,无论家事国事只要照“礼”的精神去处理,做事以礼义为先,做人就不会出问题。有子告诉我们,“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维持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上下左右,亲友邻居,人与人之间言语谦和,举止得体。互相之间相处都彬彬有礼,那是一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以说,要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礼仪文化的倡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论语》中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思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仅仅用政令来禁止,用刑法来惩治,百姓会因害怕而避免受罚,却没有廉耻之心;但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君臣间的关系的处理和办理其他事情一样,都要遵守“礼”的规定,达到“以睦君臣”的目的。因为“礼”是君臣应该共守的,所以“礼”必须体现“仁”的精神,这样才能保证“礼”的正义性!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样就需要注重在制定和实施中,君臣之礼要发挥“仁”的精神。在“仁”的精神下,君臣之礼包括两方面,一是君如何待臣,一是臣如何待君!

《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鲁定公以一个国君的身份请教孔子,问,做为一个君王,应该怎样对待臣下;作为臣下又该如何侍奉君主?孔子从道德修养方面回答了鲁定公的问题。孔圣说,只要领导对下属真诚地礼敬、爱护、礼贤下士,臣下就会对君王尽心尽力、忠贞不二。孔子认为君礼臣忠。君应当以礼使臣,凡事当依国家所定的规矩而行。臣应当以忠事君,要尽其应尽的职责。君臣相遇,各尽其道。儒家认为,君主与臣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对等,并不是单方的义务。

在君臣关系上,首先臣下要以礼侍君。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孔孟强调了一种有条件的命令与服从关系,在常态下,人当然要尊老、自谦、礼让,要下级服从上级。没有这样的秩序,社会就无法运转,也不可能和谐。

《论语》中就详细记载了一则孔子面见君王时的样子:“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意思是:“进入朝廷大门时,曲身鞠躬而入,敬畏似无容身之处。不站在大门中央,因中央为君出入之处,立中门为不尊。行不踩踏门槛,踩门槛则不恪。过位,门之中位即君之出入位,不可穿越。君虽不在,过之必敬,足不可轻入之;同时说话声音低微,好像力气不足的样子。进入朝廷议事大堂,先要提起衣服的下摆,使之离地而不止于绊脚栽倒而失礼。侍立于大堂听君令,静心屏息,不喘粗气。这是近临君身当有的气容肃穆。议事毕出大堂之门,下了一级台阶后,才舒气解颜,恢复平日的怡然愉悦。下完台阶之后,快步走着,像鸟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复其常态的从容,但仍存有敬谨之心。”

《论语》中还一则:“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夫子事君极其敬谨。君主所赐之熟食,必先正坐而尝之,再分赐于他人。正席先尝如面对君食一般敬重。君所赐之生肉,煮熟之后,必先进供于天地祖宗。君王所赐之畜生之类,必念君之惠,念生之怜,不敢杀之,而当精心畜养。周礼有“王日一举,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故服侍于君王,君祭祀前不能食,而己不祭则先食之,似若为君食也。或若有疾,而君来视,则移身于南牅下东首,使君得以南视之。东为生气之方,首向东以受生气。病卧不能着衣束带,又不可以亵服见君,故加朝服于身,又引大带于上,犹如着朝服面君一般,敬之至也。夫子身为大夫,若君有命召见,则即刻赴命,不等驾好车马就先步行走了。

这些当然都是记述孔子对君主的一种礼节,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孔子对君主的尊敬。这样做是不是一点过分了呢?孔子也曾自己说过:“事君尽礼,人以为诌也。”意思是说,对君主尽忠,人们认为是在谄媚。做人难,做一个忠臣更难。一个人有时候想作一个好臣下,对君主尽忠合礼,而别人会认为你是诌媚拍马。所以孔子告诉学生,做臣子就要有个臣子的样子,与君王相处必须讲究礼仪规矩,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只要你的内心是真诚的,不是故意讨好巴结就行。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儒家还认为臣对君还需要尽忠。 何谓忠?查《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昭公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这是春秋时代人们对忠的解释。忠,是一种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因为它必然要通过人事才能表现出来。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尽心)。间接地,也便成了待亲、待师、待友、待君(都应该忠(尽心),当然这忠并非无原则的忠。 在孔孟那里,"忠"隶属于"仁",忠是诚实的表现,它所传示的精深内涵本身便是仁义。《荀子·君子》篇里:"忠者,敦慎此者也。"把办事敦慎称为忠。忠是做人的原则,更是侍奉君主的原则。

君主对待臣下也要以礼相待。

当君主与臣子发生矛盾,君王有违天道人伦、发生错误时,臣下应该坚持正义,“从道不从君”。儒家从来不认为忠君就要卑躬屈膝,没有自我。《孝经》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孔子回答说:“ 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意思是当忠君就会陷于不义的时候,就可以与君争,不从君命!

儒家反对无原则的“愚忠”,《左传》是儒家经典教材, 儒家对于是不是应该死于“君难”的看法是:“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就是说国君为了社稷国家去死,死得其所,我们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如果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那么大臣们就可以不为其殉难。

儒家还认为当君主不能善待或者迫害臣下时,不但可以不忠与他,还可以起上司、君主之命。《孟子·离娄》篇中,"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意思是: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腹心;君主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臣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孟子还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意思是,当君主残暴不仁,就完全没有必要在忠于他,而是应该讨伐他,而不被视为弑君,如果再为暴君效力,则是助纣为虐。君的原意是群,君的职能是维护群的利益,残害仁义的纣王只是独夫民贼而已,没有资格再被视为君。

儒家后学认为,臣子应该“从道不从君”,发展了“道统”思想,为臣子怎样侍君提供行为的原则。韩愈、二程和朱熹等人开创的宋明理学或称道学,演绎出一个“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原道》,《昌黎先生集》卷十一),以后又经韩愈、朱熹传之后世的儒家“道统”。道统思想中所表达的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把“道统”从“政统”、“皇统”中独立出来甚至凌驾于后者之上,臣子可以挺直腰板,不卑不亢以浩然正气面对君主的过错,可以用“圣人之言”来拒绝和匡正当朝执权柄者的悖谬之言和随意之政。道统也体现为古来贤君良臣面临各种情形时的行为举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