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君臣臣的事

君君臣臣的事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告诉齐景公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正名”之意。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欲正旧秩序之名,反映了他政治思想保守性的一面。1919年7月14日,青年毛泽东受五四运动风潮影响,创办的《湘江评论》创刊。在创刊号上,毛泽东发表通讯、评论多篇。难道定要留着那“君为臣纲” “君君臣臣”的事,才算是“民国所宜”吗?

“君君臣臣”,是孔子周游齐国时,提出的建立封建社会政治秩序的主张。据《论语·颜渊篇》第十一章记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本章大意为:

齐景公向孔子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的样子,臣要像臣的样子,父要像父的样子,子要像子的样子。”

齐景公说:“很好啊!果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积蓄的粮食,我能得到而享受吗?”

齐景公,姓姜,名杵臼。鲁昭公末年,孔子周游到齐国。当时齐国大夫陈氏专权擅政,而齐景公多内嬖而不立太子,所以孔子如此答其所问。

春秋时期社会变动,西周以来制定的等级名分等制度发生动摇,以至名存实亡,弑君杀父之事屡见不鲜,出现了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孔子认为“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他力图“名正,言顺,事成”(《论语·子路篇》第三章),每个人都在自己应在的位置上尽自己的责任,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政治就会清明。“正名”是孔子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措施之一种。孔子告诉齐景公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正名”之意。

所以,齐景公感叹如果君臣父子都不能各行其道,国家必然大乱,即使有丰富的物质,也没有命来享受啊!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欲正旧秩序之名,反映了他政治思想保守性的一面。在整个封建社会,它的作用在于维护封建纲常,虽然在社会平缓期是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因素,但在社会变革期、转型期则起着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作用。

五四运动时期,青年毛泽东曾经在批评康有为时批判了孔子“君君臣臣”的思想观点。

1919年7月14日,青年毛泽东受五四运动风潮影响,创办的《湘江评论》创刊。在创刊号上,毛泽东发表通讯、评论多篇。其中有两篇时事评论,是批判康有为遵孔行为的,一篇是《各国没有明伦堂》,另一篇是《什么是民国所宜?》。

事情的起因似乎很简单:广州市在修马路对,要折毁孔庙中的大殿明伦堂,康有为知道此事后,大动肝火:打电报给广州护法军政府主席总裁岑春煊和广州护法军政府七总裁之一并兼外长和财长的伍廷芳,发了一通“维孔”的议论。

毛泽东就此写下时评,两篇文章都很短,迻录如下:

各国没有明伦堂

康有为因为广州修马路,要折毁明伦堂,动了肝火:打电报给岑伍,斥为“侮圣灭伦”。说,“遍游各国,未之前闻。”康先生的话真不错,遍游各国,那里寻得出什么孔子。更寻不出什么明伦堂。

什么是民国所宜?

康先生又说,“强要折毁,非民国所宜。”这才是怪!难道定要留着那“君为臣纲” “君君臣臣”的事,才算是“民国所宜”吗?(《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26—327页)

康有为(1858—1927),一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故人称“康南海”。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后,他联合1300多名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要求“变法维新”,主张改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维新运动失败后,逃亡海外,组织保皇会,和孙中山所代表的革命派相对立。他的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岑伍”,指岑春煊与伍廷芳。岑春煊(1861—1933),原名春泽,字云阶,广西西林人。曾任北京政府官员。时为广州护法军政府主席总裁;伍廷芳(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时为广州护法军政府七总裁之一,并兼外长和财长。

曾经写有《孔子改制考》并要“变法维新”的康有为,最后堕落为保皇党,在他的思想里面,孔子可以“改制”,但对孔子不能“改制”,拆毁明伦堂是“侮圣灭伦”,“非民国所宜”。毛泽东用杂文笔法,对“康圣人”冷嘲热讽,反问康完全封建专制化的“君为臣纲”“君君臣臣”才算是“民国所宜”吗? 也就是说,把以孔子“君君臣臣”为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拿到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来合适吗?!

这是毛泽东还是非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对孔子思想的清算。那时,他批判的武器还是激进的旧民主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