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对企业贷款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银行对企业贷款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贴现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筹措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最终影响一国货币的供给。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再贴现,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政府及其他部门进行放款的行为。在现代经济中,与再贴现业务一样,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不仅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渠道,还是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

3.3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银行业情景

张然对比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了解了什么是“最后贷款人”。这时,同事调侃她:“现在金融危机了,大家都穷,可是国家外汇储备这么多,你同意把这笔钱分给13亿国民吗?或者全部注入股市带动股市飘红,多好啊!”这时,张然纳闷了,什么是国家外汇储备?这笔钱到底有多少?可以用来做股市投资吗?

3.3.1 再贴现业务

●再贴现的概念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借此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

●再贴现业务的作用

再贴现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筹措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最终影响一国货币的供给。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且具有一定的告示效果。若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就意味着中央银行银根收紧,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放眼看世界

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再贴现的对象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支行结构开立存款账户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再贴现,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

第二十六条 再贴现的操作体系:

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立再贴现窗口,受理、审查、审批各银行总行的再贴现申请,并经办有关的再贴现业务(以下简称再贴现窗口)。

二、中国人民银行各一级分行和计划单列城市分行设立授权再贴现窗口,受理、审查、并在总行下达的再贴现限额之内审批辖内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再贴现申请,经办有关的再贴现业务(以下简称授权窗口)。

三、授权窗口认为必要时刻对辖内一部分二级分行实行再贴现转授权(以下简称转授权窗口),转授权窗口的权限由授权窗口规定。

四、中国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和未被转授权的二级分行,可受理、审查辖内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再贴现申请,并提出审批建议,在报经授权窗口或转授权窗口审批后,经办有关的再贴现业务。

第二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金融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定期公布再贴现优先支持的行业、企业和产品目录。各授权窗口须据此选择再贴现票据,安排再贴现资金投向,并对有商业汇票基础、业务操作规范的金融机构和跨地区、跨系统的贴现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

第二十八条 持票人申请再贴现时,须提交贴现申请人与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各授权窗口的再贴现操作效果实行量化考核:

一、总量比例:按发生额计算,再贴现与贴现、商业汇票三者之比不高于1∶2∶4。

二、期限比例:累计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的再贴现不低于再贴现总量的70%。

三、投向比例:对国家重点产业、行业和产品的再贴现不低于再贴现总量的70%;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再贴现不低于再贴现总量的80%。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各授权窗口的再贴现实行总量控制,并根据金融宏观控制的需要适时增或减各授权窗口的再贴现限额。各授权窗口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不得逐级分配再贴现限额。

3.3.2 贷款业务

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政府及其他部门进行放款的行为。与商业银行类似,中央银行贷款既可采用信用贷款方式,也可采用担保贷款或抵押贷款方式。在现代经济中,与再贴现业务一样,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不仅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渠道,还是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

●对商业银行贷款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又叫最后贷款,并不能无限制地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各国的中央银行通常都对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限额加以限定,以防止商业银行利用中央银行低利贷款转手进行高利贷款。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有信用放款、担保放款和抵押放款三种形式。

●对政府的贷款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贷款是为了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收支失衡,一般为短期信用贷款。为防止财政透支行为导致中央银行货币的财政性发行,从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许多国家均通过立法禁止从中央银行透支,并通过法律或协议限制贷款的额度。

●其他贷款

除了对商业银行和政府贷款外,中央银行还对外开展一些其他贷款业务。如对政策性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或者对老少边穷地区贷款,或者对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等。

3.3.3 证券买卖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卖证券在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配合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这两个政策工具的运用,起到稳定经济的目的。证券买卖业务由于可以随时买卖,不存在到期问题,因此流动性较之贷款强。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卖证券,一般不在一级市场买卖证券,只能在证券交易市场即二级市场买卖证券,因为中央银行资产必须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在公开市场被中央银行买卖的证券通常只能是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市场流动性极高的有价证券。中央银行不能购买没有上市资格、在证券交易所不能挂牌的有价证券,不能买卖国外有价证券。

3.3.4 储备资产业务

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资本借贷以及各种赠与和援助都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债权债务需要使用国际通用货币进行清算,如黄金、美元等。一个国家持有可作为国际清算手段的储备资产,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进行债务清偿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绝大多数国家将外汇和黄金以及其他国际清算手段作为储备资产委托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形成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业务。

放眼看世界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还能维持多久?

据美国财政部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闻名天下的外汇储备目前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中国持有超过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过去几年里,为了避免人民币升值过快,中国的外汇储备通常用来吸收中国经济中的美元。中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总额甚至比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经济总和还要多。中国的人均外汇储备达2,500美元左右,超过了印度的人均收入。这是一笔巨额资金。但中国央行照这样吸收外汇究竟还能维持多长的时间?

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的经济学家们试图在一份长达44页的报告中回答上述问题。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中国作为一个巨型“美元吸收机”的日子已经接近尾声,其“电池”即将耗尽。中国很快将停止囤积大量国际储备,而人民币和美元的斗争将会结束。这一切很可能会在未来短短三年内发生。

促使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到2014年转为赤字有四个关键因素。加上净资本流入不断减少,这应会导致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到2015年也会由盈余转为赤字。在野村证券看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从本质上讲相当于中国政府的支票簿)将因外汇储备的积累减少而受到影响。收入的钱越来越少,而支出的钱越来越多。会少多少呢?他们估计,中国的国际收支盈余将从2011年的3,340亿美元下滑至今年的2,670亿美元,然后到2013年下滑至1,890亿美元,到2014年下滑至430亿美元,最后到2015年出现320亿美元的赤字。

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其国际收支盈余所推动,因此其外汇储备存量(截至2012年3月份达3. 3万亿美元)可以被看做是其国际收支盈余的积累。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它们不仅表明中国的外汇干预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在海外固定收益市场上(尤其是购买美国国债)的投资规模。外汇储备的变化还可以为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总体状况提供一个有用的概要性描述——即与支出相比中国引入直接投资及出口收入的状况。中国目前正在增加支出,因为它试图为其趋向老龄化的人口建立一个此前没有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发生变化,其现金流也在发生变化。野村证券预测,到2014年,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将转为赤字。请注意,随着中国近年来进口增速超过其出口增速,中国商品贸易及经常项目盈余的美元价值均在2008年达到峰值水平。在贸易方面,野村证券预计,中国的出口增速在2012年将为11. 6%,而在2013至2015年期间每年将为11%。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之中。但曾关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投资者已逐渐习惯于中国经济更为温和的增长。而且在某些方面,其增长甚至可能失灵。投资者将不得不坚持投资那些立足于中国本地市场的公司,而不是那些出口企业。

(资料来源:《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pbc.gov.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