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了解企业财务信息

如何了解企业财务信息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决策有用性”衡量会计信息质量,也是考核和评价会计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但“决策有用性”是一个十分笼统而广泛的名词或概念,在评价信息的效用时,要更多地注重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即所有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在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质量要求。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财务报告目标在于提供会计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财务会计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保证决策者的决策有用至关重要。以“决策有用性”衡量会计信息质量,也是考核和评价会计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但“决策有用性”是一个十分笼统而广泛的名词或概念,在评价信息的效用时,要更多地注重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即所有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在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质量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因此,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可就其三个组成因素加以衡量,即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1.真实性

它是指一项计量或叙述,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一致或吻合,即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可核性

它是指信息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即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人,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能得出相同或相似结果。

3.中立性

它是指会计信息应不偏不倚,不带主观成分。中立性与无偏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些区别。中立性意味着对预知的结果不掺杂偏向,而是由使用者自己去判断。

(二)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与决策有关,具有改变决策或导致决策差异的能力。相关信息是指与正在处理中的事项具有某种关联的信息。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由两个因素所决定,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1.预测价值

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决策者预测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则此项信息就具有预测价值。决策者可以根据预测的可能结果,作出最佳决策。因此,预测价值是相关性重要因素,它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

2.反馈价值

一项信息能使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期结果,即具有反馈价值。把过去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使之与当初作决策时所预期的结果相比较,即知过去的预期是否有误,将来再作同样决策时可将其作为参考。因此,反馈价值有助于未来决策。

反馈价值与预测价值往往同时并存或交互影响。例如,一家公司所提供的季报,对于该季的绩效具有反馈价值,而对该年度的绩效则具有预测价值。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理解,即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信息若不能被使用者理解,即使质量再好,也没有任何用途。信息是否被使用者理解,受下列两个因素的制约:(1)使用者的特点,如掌握经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愿意钻研与否;(2)信息固有特征,会计人员应尽可能传递表达易被人理解的会计信息。只能为少数人所理解或使用的信息应不予提供,但也不能仅仅由于有些人理解有困难,而把重要的有关信息排除在外。

(四)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为了达到可比性,企业对相同的经济事项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原则或方法,而不同的经济事项则采用不同的会计原则或方法。

可比性包括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横向可比是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会计准则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即统一性。而纵向可比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前后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即一贯性。因此,统一性和一贯性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但一贯性并不意味着企业绝对不能变更会计原则或方法。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在会计实务中,有诸多的交易或事项需要进行会计判断。然而,大多数交易或事项具有相同的形式,却具有不同的实质。例如,融资租赁、销售回购等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体现。

(六)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影响依赖该信息的人所作出的判断,简言之,该项信息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决策。

企业的经济业务纷繁复杂,如果将所有零散的经济数据全部转化成会计报表中详细罗列的指标,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冲淡重点,有损于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甚至影响决策。因此,强调重要性,就是达到既要提高会计核算效益,减少不必要工作量,又能使会计信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的目的。

一项信息是否重要,是否应单独提供或揭示,应视其本身的性质及相关情况而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但一般来说,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从质上讲,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量上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额达到总资产的一定比例(如5%)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

(七)谨慎性

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不确定的结果,应确认可能的损失,而不确认可能的收益;对确定的结果,如果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应当选择使资产或收益低、负债或费用高的方法。企业经营业务处处有风险,因此,谨慎性要体现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的全过程,从而使各期的经营成果更加真实。但是,谨慎性原则的使用必须合理,要审时度势、谨慎小心,从保护企业的前提出发,而不是为蓄意多计费用、少计利润寻找借口,否则将会影响会计确认、计量的客观性,造成会计秩序的混乱。

(八)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信息应在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之前提供给决策者。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作出决策,失去时效,成为历史资料,会时过境迁,无助于决策。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及时性,它是附属于相关性的,及时提供的信息如不相关,就成为无用的信息;但相关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提供,相关的信息则肯定会变为不相关的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