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外均衡调节理论新探索的基本原则

内外均衡调节理论新探索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前述各章有关中国国情的描述、汇率重要性的分析,以及西方经典理论的介绍,在构建一个以国情为基础,以汇率为核心手段的调节框架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四条原则。内外均衡实现的过程就是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权衡的过程。因此,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框架时,我们既要做到基于基本国情,从国情出发,又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实现知识的传承。

一、内外均衡调节理论新探索的基本原则

根据前述各章有关中国国情的描述、汇率重要性的分析,以及西方经典理论的介绍,在构建一个以国情为基础,以汇率为核心手段的调节框架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在内涵上,基于国情来确定内外均衡的目标

经济学意义上,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人均收入水平低,劳动力丰富。这一国情表明,我国既有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也有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从而,内外均衡的调节需要以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

另一方面,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实际占有资源水平都较低,因此,内外均衡的长期调节应当在就业增长、国内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率提高间达到平衡。内外均衡实现的过程就是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权衡的过程。

2.在视角上,综合考虑汇率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

汇率既是其他宏观经济因素决定的两种货币的比价,又是影响其他宏观经济因素的重要杠杆。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调节需要充分利用汇率这一相对价格工具,并将汇率决定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加以综合考虑。从比价角度看,内外均衡是由多个经济变量共同决定的,在汇率之外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如果只对汇率进行调整,就会带来其他变量和其他经济关系的失衡。以21世纪初的人民币汇率调整为例,若以单纯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的,人民币就需要发生较大幅度的升值,但人民币大幅度的升值会造成就业减少,造成新的经济失调;另一方面,从杠杆角度看,只要愿意放弃政府目标中某个次要方面的平衡(譬如国际收支的即期平衡),就可以在内外均衡的调节中,把汇率这个重要手段“解放”出来,使之成为调节其他变量、实现主要目标(如经济增长或就业扩大等等)的工具。再通顺一点讲,从比价属性的角度看,国际收支顺差决定人民币应当升值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而从杠杆属性看,人民币升值又会损害国内就业和经济的数量增长。这时,汇率水平究竟应该如何决定就需要同时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考虑。这就是本书将汇率核心作用用于模型构建时的基本思路。

3.在方法上,以相对价格调节为切入点,以汇率为核心

价格是经济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在国际金融学中,价格包括国内的物价水平和汇率水平两方面,后者反映的是国内和国外的相对价格。适当的国内物价水平是内部均衡实现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汇率水平是外部平衡实现的必要条件,这说明,价格因素与内外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关性。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影响物价水平,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外汇管理等手段影响汇率水平。因此,价格因素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我们的模型以相对价格调节为切入点,以汇率为核心。

4.在内容上,注意经典理论的利用和传承

虽然我们指出了西方经典调节理论的不足,但西方经济学家有关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调节的学说中,仍然有许多内容具有参考价值。例如,购买力平价说是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出发来构建的、在一定条件下货币贬值具有扩张经济的作用,供给不变条件下需求增加会带来物价的上升、经济增长的来源可区分为劳动投入的增加、资本形态的资源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等等。因此,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框架时,我们既要做到基于基本国情,从国情出发,又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实现知识的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