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当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还是允许国际收支差额在一定范围内延续或波动,就成了一个需要选择的问题。因此,采取措施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减少不平衡的程度或改变不平衡的方向,就成为国际金融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下一节中,我们以国际收支逆差为代表来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按贸易收支、经常收支、基本账户收支、综合账户收支或外汇收支衡量,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经常发生。有的国家发生的频率高、程度严重,有的国家发生的频率低、程度较轻;根据口径不同,同一个国家收支差额的性质也会改变。国际交往的主体(企业、居民、政府)成千上万,影响交往的因素也成千上万,以各种口径衡量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必然的。在实践中,只要不计入平衡账户下的收支活动,一国在任一特定年份中的国际收支都不可能做到正好收支相等,有些国家甚至会发生连续的收支逆差或顺差,而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又会对国内经济的其他变量产生影响。于是,当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还是允许国际收支差额在一定范围内延续或波动,就成了一个需要选择的问题。

从国际收支余额和其他经济变量的比例来看,如果收支余额与其他经济变量的比例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譬如,国际贸易赤字占GDP的比例在2%以内,外债余额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在50%以内,并且能够长期保持不再继续增长,那么这种收支状况就是能够持续的。只要经济维持增长,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一定程度的国际收支差额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善,或者,在未来可以通过成本较低的调节而得到消除,不至于对经济稳定造成影响。

从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如果用哈罗德—多马模型来看待经济增长的过程,则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的积累,而资本积累又来自本国的储蓄。如果一国的储蓄率较低,而又要以较高速度增长,就需要超出本国储蓄水平的投资,从而出现经常账户的逆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也就是说,特定的国际收支状况是特定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发展阶段的反映,而且,在收支顺差或逆差不至于危害经济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一定时期内的收支逆差或顺差,可能比长时间的收支平衡更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验表明,尽管存在连续的逆差或顺差,但其中有些国家仍然同时经历了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可维持的国际收支差额”

所谓可维持的国际收支差额(逆差或顺差),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在不采用危害国内均衡措施的前提下,国际收支差额可以被下一段时间内的国际收支反差额所弥补或某类账户的差额可以被另一类账户的反差额所弥补。例如,一国在某年借了巨额外债来建造一个项目,分十年归还本金,借款当年其资本账户中进入大量外资,形成顺差。其后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因为要归还本金又产生连续逆差。但该项目5年建成后会产生大量出口或进口替代,其出口所得外汇或进口替代所节约的外汇足以抵消以后每年的还本付息额,那么,该国在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出现的逆差就是可维持的。

国际收支差额的可维持性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只要国际收支差额是可维持的,那么,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紧迫性就可以降低,国内政策目标相对于国际收支差额就可以得到更优先的考虑。

虽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是较优的选择。但是,一般而言,连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意味着本国支付能力和信用水平的下降,连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本国将大量的实际资源提供给外国消费,而不增进本国的福利水平,这都会损害本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采取措施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减少不平衡的程度或改变不平衡的方向,就成为国际金融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下一节中,我们以国际收支逆差为代表来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