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各国货币当局的金融监管只限于境内的本国金融机构,对国际化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则鞭长莫及。金融风险增大的现实,客观上要求更加有效的金融预警机制与之相匹配。2.金融风险一旦演变成金融危机,将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是预防和对付危机的关键。IMF早就试图建立一套宏观经济与金融预警指标的预警体制。国外也有专家对金融预警体系进行研究。

三、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事件屡屡发生,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巴林银行倒闭,再到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的风险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对银行的稳健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金融业是高负债行业,金融稳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稳定。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其自有资金在全部资产中只占很小的一个比重。因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行为、业绩对社会公众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银行的正常经营依赖于社会公众的信任;另一方面银行的高负债经营特点决定了银行公共信任的脆弱性。不仅如此,以货币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还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功能,金融业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一般企业亏损倒闭只不过影响与这个企业相关的员工,可是,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全社会相当多的民众。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众多风险中,任何一项风险都会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成败产生重大影响。一旦银行风险暴露过大,会严重影响负债的安全性,银行挤兑现象就会发生。当社会债权债务的支付链条中断时,会迅速波及其他银行,引起金融恐慌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全球金融一体化使得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更加突出。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促进了全球金融一体化。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提高了资本的配置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大了金融业的风险,使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更加突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一步加深。金融全球化之所以增大了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①全球金融一体化加剧了资产价格尤其是利率和汇率的过度波动。金融机构越来越难以把握利率变动的规律,以至于日本在1990年和1991年,竟然两次出现了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现象。②全球金融一体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开放的进程,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吸引了大量短期私人资本进入,且这些资本基本上流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在短时间内使资产价格迅速升高,造成金融泡沫。一有风吹草动,这些投机资本便会迅速逃离新兴市场国家,使有关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到重创。③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各国货币当局的金融监管尚未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各国货币当局的金融监管只限于境内的本国金融机构,对国际化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则鞭长莫及。④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使得危机跨国传染的渠道变得更加通畅,但世界各国在金融预警方面的合作并未随之加强。因而一国范围内发生的危机,就更有可能引发成其他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危机。金融风险增大的现实,客观上要求更加有效的金融预警机制与之相匹配。

2.金融风险一旦演变成金融危机,将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金融危机往往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衰退,给政府带来巨额的预算支出,甚至可能引起政局的动荡。自70年代末以来,已经有93个国家发生超过112次的系统性银行危机(Caprio &Honoham,2000)。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超过15次的银行危机中,公共部门为化解危机所投入的成本达到或超过有关国家GDP的10%。有人推算发展中国家自1980年以来为化解银行危机所投入的救援总成本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而且这还是在亚洲危机爆发以前。对于亚洲危机国家来说,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的成本占到GDP的10%~60%。除了大量的财政成本外,金融危机还会加重经济萧条,增加贫困率,阻碍国民储蓄流向最有生产力的领域,限制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增加发生货币和外债危机的可能性。基金组织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发生银行危机之后,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使产出增长恢复到原来的趋势水平,累计的产出损失平均达12%。另外一项研究也发现,发展中国家发生的银行危机中,每三次就有一次导致产出损失累计达到或超过GDP的20%。

3.现代金融危机的突发性要求我们将对付金融危机的重点放在对危机的预见上。危机的预测与防御要比危机产生后的处理更为有效。以往的几次金融危机几乎都是在某一时点突然爆发,危机国都处于一种“措手不及”的状态,来不及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是预防和对付危机的关键。金融风险预警管理可以在业务经营的全过程中预测风险、预控风险,把风险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积累资本,壮大实力,稳定金融秩序。通过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设置测度风险的指标体系和进行坚持不懈的监测,密切观察本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动,一旦危机苗头出现,金融当局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加以处理,及时制定预防性的有效方案及措施,并适时调整总体经济政策,降低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乃至避免其发生。因此,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对于防患风险于未然,尽可能将发生危机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点,保障一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可行性

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但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一系列量化的经济指标反映出来。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危机爆发前总有许多征兆,常常以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值的恶化为先兆,且距实际爆发一般有一些前置时间(Lead Time),前置期一般有1~2年。金融危机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宏观经济现象,在发生前,与其相关的宏观经济与金融指标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异常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主要的经济指标如实际汇率、实际利率、M2的货币乘数等发生变化超过临界值,至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差,期间的范围介于12个月~17个月(见表1—1)。在前置期内,如果能够及时发现有关宏观经济预警指标的异常反映并及时进行调控,是可以防范或避免金融危机发生的。这里的关键是要建立比较完善和灵敏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IMF早就试图建立一套宏观经济与金融预警指标的预警体制。最近IMF总裁康德苏在题为《一种金融建筑风格的要素》专访中强调,IMF将在全世界努力强化银行部门,加强对所有国家的监控,如果发生动荡,将及时提醒有关国家的政府。国外也有专家对金融预警体系进行研究。有的选择上百项指标,建立预警计量模型。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关于“东亚经济的兴旺,是因为不断投入大量的劳工和资金所致,而不是每单位投入的产出(即生产力)的迅速增长所造成的”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人们对预警模型进行了拓展,这些拓展模型考虑了财政和信贷政策的膨胀导致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更多需求,甚至引起贸易平衡恶化和非贸易品的价格升高而致使的货币升值。它也考虑了对将来金融危机的预期在价格黏性条件下引起的名义工资的增加和出口竞争力削弱。它还考虑了信贷政策的不稳定性。一些新的理论研究认为,一个有效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广泛的指标,这是因为金融危机通常是以多个经济指标异常变化和某些政治问题为先导的。因此金融危机的先行指标,获得充分的统计数据支持非常重要。这些变量包括:国际储备下降、货币升值、信贷扩张、持续的通货膨胀率、贸易账户恶化、实际GDP增长率、出口表现、实际汇率、实际利率、经常项目差额、货币攻击增长速度上升等。

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1995年采用实证比较的数量分析方法,选择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进而金融在世界经济和金融环境中的状况与地位的10项指标(实际汇率、实际GDP增长率、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国内利率差、国际国内利率差变化、实际利率、国内储蓄率、国际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及外国组合投资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比例),以墨西哥为参照国,比较成功地预测了东亚一些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

表1—1 经济指标发生变化与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差

img1

资料来源:Kaminsky,Graciela,Saul Li Zondo,Caman M.Reinhart,“Leading Indicators of Currency Crises”,IMF,July 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