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选择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选择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的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因此,要把培训工作作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尽快建立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其次,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权威统一的信息化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企业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信息化

4.4.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要紧跟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科学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避免孤立地设计或单一地实施某项管理,防止形成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整体规划要以综合性应用系统为重点实现主要业务流程电子化,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整体规划和健全信息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要循序渐进,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铺开,要从解决企业的焦点问题开始,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有重点地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2.应重视咨询工作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故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决策时,需要专家或专业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支持,最好的办法是与专业咨询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随时获取最新、最快的咨询服务。管理咨询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利益通常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中小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提高,薪酬制度的规范,激励机制的完善来实现。通过咨询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规范性、健壮性、有序性等,进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为企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3.领导亲自抓

中小企业应当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工程”。一方面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增强信息化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坚定推进管理信息化的决心,重大事项要亲自参与决策,重点工作要亲自推动,人力、财力上要予以充分保障。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并抓好落实。只有建立企业主要领导亲自抓、企业信息主管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才能切实防止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问题,才能杜绝搞“花架子”,才能不盲目“跟风”,才能杜绝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4.培训要先行

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人才是根本。当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的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因此,要把培训工作作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培养热心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化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性人才,努力培育和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应用和维护队伍。尽快建立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

5.效益优先原则

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要以需求为导向,务求实效,绝不能贪大求全。应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制定的同时,全面推进设计和营销环节的信息化;在管理环节上应侧重于计划、质量、库存、人力资源、财务等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每一个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都力求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6.要从核心业务入手

信息化建设对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小企业来说,不是“保健品”,而是“止疼药”。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一定要从核心业务入手。不同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不一样的,其核心竞争力就不一样:有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客户资源和供应链,所以它需要网络分销,CRM与SCM;有些企业关心的是制造能力,它需要的是一套功能完善的ERP,来控制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一个高科技咨询公司,需要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软件;一个资产密集型企业,它的采购和资产管理是最重要的任务,等等。

7.谨慎选择产品与厂商

产品与方案是实现信息化的工具和载体,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产品选择不当或未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是引发“信息化黑洞”的直接导火索。据赛迪顾问的调查显示,在大部分应用不成功的案例中,因软件选择失败的比例高达67%。而厂商作为软件产品的载体,无疑最为关键。由于信息化的长期性和战略性,在选择厂商时必须把这个厂商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战略伙伴来看待。这个厂商既要有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信誉,又要有成熟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思想,同时还应有同行业的信息化客户的成功的案例。

4.4.2 中小企业信息化基本步骤

1.信息基础建设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信息基础建设,而不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这一阶段企业首先要进行的是企业信息化准备,包括管理思想的更新、业务流程的重组、基础数据的规范、基础对象代码化、相关数据库设计等,其实就是企业的所有资源的信息化或者数字化。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在企业资源的数字化方面做得还不够。

2.信息化集成管理

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中小企业应确认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和业务处理一体化,是否具有一个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特别注意的是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仅仅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的只能是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最初级的阶段,不能认为电算化就是对企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在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动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改革的话,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造成投资浪费。

3.外部资源利用

建立中小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使得企业在有效的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外部的工作,跟踪客户的情况,开发市场,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以保证对市场变化的第一反应,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

4.建立电子商务社区

当信息化到了一定的程度,中小企业需要完成的已经不单单是自身信息化问题,而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业社区的问题。所谓电子商业社区就是许多中小企业基于互联网进行结盟、交易和业务协同,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互,完成协同式的商业运作,减少中间过程,使交易可以一次完成。

以上四个步骤是中小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必须经过的历程,这个历程非常艰难,国外的一些企业用了20~30年的时间,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最多用`5年的时间必须完成,因为时不待人,因此有条件地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尤为重要,力争用较短的时间让信息化效能最大化。

4.4.3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点

1.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首先,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机构设置、业务流程重组及深层次管理等多方面问题,绝不是靠企业某一部门能够推进的,需要企业领导下决心、定目标、提要求、做决策,方能组织和协调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其次,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权威统一的信息化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企业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信息化规划,协调信息化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信息化项目的申请、论证和审批以及检查、督促和考查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负责企业信息化的人才培训。最后,在该部门应设一个信息主管,或者叫总信息师,统筹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没有信息主管,企业信息化就缺少统帅。

2.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依据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战略联盟的优势,实现各企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企业信息化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中确定信息化的宗旨、目标、资金投入计划、人力资源安排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步骤;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寻找合适的信息化切入点。

3.夯实企业管理基础

完善的企业管理基础,进行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创新,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只有同完善的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相匹配,其强大的信息化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则其信息化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上,信息化成功的可能性就难以保证。只有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确保信息完整、及时、准确,企业信息化方能成功。

4.合理规划资金投入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信息化设备投入之外,还包括应用软件购买或开发费用、安装、调试、维护费用、人员培训费用、咨询费用等,因此,要保证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必须对项目经费进行全面、准确的预算,否则很容易使信息化实施计划由于经费不足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5.全方位培训人员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条件是保障。没有可靠的、专业的技术做支撑,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很难有序开展。加展中小企业信息化人员培训是解决技术问题的第一要务,培训内容要全面,主要涉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正确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和整理的能力;灵活有效的应用信息为企业创造附加值的能力;信息化平台的管理能力;数据综合分析与管理决策能力;信息平台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等。同时也要加强培训的考核工作,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提高培训的效率。

6.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支持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与支持,政府引导得力,中小企业信息化开展效率就高,就会少走弯路。政府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引导。

(1)制定企业信息化统一规划、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发展建立法律保障体系。

(2)出台支持信息化的优惠政策。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可考虑设立“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基金”、“中小企业信息化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进行税收减免或提供优惠贷款等措施。

(3)创造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规范社会经济秩序,完善网上营销配套信息系统、物质系统、支付系统,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如数据库的建设,保证中小企业获得全面、及时、准确的国内外信息。同时,强化有效的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和技术手段。

(4)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引导,组织实施各种推进工作。做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案例演示,提供背景情况,召开各种研讨会、培训班、推广成果展览,编制中小企业信息化指导手册等,进而引导中小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增强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4.4.4 互联网+中小企业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使其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引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掀起一阵旋风。当前,受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尽管互联网对传统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互联网+”也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力量。全国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加上一些个体私营经济,要学会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企业自身服务,包括咨询、培训、信息化的服务和商务等。

如何推进“互联网+中小企业”?如何发挥“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最大效用?要知道“互联网+”不是一个标签,也并非想加就能加。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互联网+”到底加什么、怎么加?能否产生化学反应并从根本上获益,进而实现企业腾飞,已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互联网+”不仅表现为一种经济形态、一种技术手段,还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思想方法,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均有多重效应,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全面把握。在“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求企业技术手段的突破,而且还要求企业发展战略的突破。对中小企业来说,“互联网+”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粘在一起,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互联网+”的实质是把互联网融入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以用户为核心,设计并生产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采购、生产、销售成本高;去库存化难;用户黏性不高等问题,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业竞争能力以及保证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互联网+”正在对零售、金融、教育、医疗、汽车、农业等几乎所有传统行业产生深刻影响,现在市场尚处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早期,中小企业应主动进行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的自我颠覆与变革,加速行业的互联网化程度,实现行业+互联网的深入融合,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互联网+”的本质是再造质变。目前,国内许多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集中在认为开辟了电商平台,或者进行了网络营销就等于实现了“互联网+”,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互联网+”需要中小企业做脱胎换骨式的体制改造,倘若中小企业仅仅把电商当成一个新生业务渠道,或者把互联网业务当成一个新业务模块而非战略方向,则难免跟自身线下渠道恶性竞争,产生左右手互搏现象,导致内部资源耗损巨大,难以让新业务度过有投入无产出的成长期。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必须适应“互联网+”发展模式,加快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将互联网与区域优势相结合、与企业优势相结合、与专业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融入企业的生产、采购、储存、营销全过程,融入企业管理和文化之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中小企业尽快通过“互联网+”实现三个方面的创新发展:①通过“互联网+”与其他行业融合,创造新的产业模式;②通过“互联网+”在互联网平台上扩展企业技术,产生集合效应;③通过“互联网+”,扩大企业的商业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