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几个理论

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几个理论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学说在国际分工层面上的深化。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会发生加工贸易,这同样也是基于相互之间存在的不同加工环节的比较优势差异。随着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加工贸易实践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处于产业加工链中的上游,攫取高额贸易利益,是因为它们在这些领域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

第二节 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几个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的加工贸易

李嘉图认为贸易双方在比较优势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贸易双方应该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相对较低成本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具有相对较高成本的商品,通过贸易交换为双方带来收益。赫克歇尔和俄林以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和生产各种商品所需这些要素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的依据与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俄林认为,国际分工和商品的流向应该是各国生产并出口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以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两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两国之间贸易是如何发生的,会在哪些产品之间进行,他们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贸易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从而为国际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学说在国际分工层面上的深化。与传统的一般贸易不同的是,参与一般贸易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体现在不同商品上,诸如制造业产品与农业产品、矿产品之间;而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参与加工贸易的产品,其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渗透到不同的生产环节上,在此基础上,不同国家参与到同一个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中,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共同生产出一个产品来。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非常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并为确定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各国应该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和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生产环节安排在国内,以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将产品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劳动力的加工环节置于中国,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优势和生产率优势(或成本优势),扩大就业,获取国际贸易利益。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不仅具有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发达的销售渠道、成熟的商品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且这些生产资源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因此,在一个产品的加工链条中,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承担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销售等生产环节;而我国则应该进行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的生产,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或承接高新技术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提出了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以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比如,我国的制鞋、制衣、电子等行业的加工贸易,基本上都呈现这种格局。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会发生加工贸易,这同样也是基于相互之间存在的不同加工环节的比较优势差异。当然,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具有的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的,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渐弱化,而资金、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强的话,那么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得重新调整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由现在的OEM(贴牌加工)向具有研发、设计功能以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高端产品迈进,争取成为ODM(设计制造商)或OBM(自有品牌制造商)。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我国的加工贸易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提出“产业规模经济是国际产业内贸易产生的主要动力”,也就是说,在资源禀赋相似的情况下,各国出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来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也必然产生国际贸易。一国的贸易结构不仅仅受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影响,还会受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影响,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干预获得产业规模经济优势来调整产业结构。该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战后大量出现产业内贸易的新格局,并为各国调整产业结构,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战以后,世界分工从国家之间产品的专业化发展到零部件的专业化再发展到工艺流程的专业化。各个国家集中资源大规模地生产较少的产品品种、较少种类的零部件或只从事部分工艺流程的加工,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并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其他产品、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即产生了产业内贸易。而加工贸易是一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如果我们把加工贸易双方所处的产业分布作一个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上处于一个产业内部或产业分类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加工贸易是产品制造链中上、下游加工环节的伙伴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更多地出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部门内部的合作正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基于生产工艺分工的加工贸易必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以比较优势作为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致使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一直处于比较低端的加工环节,很难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加工增值率和经济效益都很低下,导致我国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恶化。如果一味奉行比较优势论,将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落入“贫困”陷阱。随着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加工贸易实践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明确表明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可以转变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由于一国的自然禀赋是很难改变的,故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贸易产业结构也是基本固定的。那么,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必须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才能在贸易中获利。事实表明,我国在这种贸易格局中获得的几乎是一种“贫困化”增长。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吸引高端产业的加工项目,从而调整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指明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处于产业加工链中的上游,攫取高额贸易利益,是因为它们在这些领域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那么,为了提高加工贸易的经济效益,必须占据加工链的上下游,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因此,该理论明确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逐步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扩大传统加工行业,如自行车、纺织品、玩具、简单的电子元件等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配套优势和规模优势,并逐步走自创品牌和自行营销的道路;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配套环境,拓展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装配业务,发展核心技术,设立研究开发中心,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指出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途径

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实施战略性的加工贸易政策,扶持战略性加工产业,从而使这些产业获得规模经济。目前我国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还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重点领域,是因为这些产业的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均不明显。据此,我国应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提高我国在产业加工链中的地位。其一,政府要制定长远的、合理的产业政策,制定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强化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引导。其二,政府借助研发补贴、税收、高新技术产业基金、信贷等政策手段,给予本国战略性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以重点支持;也要建立产业评估机制,由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对加工贸易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对符合标准的加工贸易产品、零部件给予优惠政策。其三,要以产业为依托发展出口加工区,引导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向出口加工区内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共享资源或生产要素,推动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从而能够在企业自身规模不变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利益,提高我国基础加工工业和高端加工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跨国公司理论与我国的加工贸易

二战后,相继出现的许多跨国公司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对外投资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降低各阶段产品的成本,攫取更高的利润。跨国公司理论从三个方面给我国发展加工贸易以理论指导。

(一)跨国公司理论充分说明了国际加工贸易的发展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息息相关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调整生产链条或增值链条,利用各国的资源以同时满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攫取高额利润。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是通过跨国公司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在各个环节或各个部件上分工进行生产的,产品从一个环节流向另一个环节,其各子公司之间的经营关系表现出产品生产环节在国际的分工,并以贸易的方式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各国子公司之间实现,也就使得跨国公司各国子公司之间的经营关系具有加工贸易的特征。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与我国大规模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外生产能力进行加工装配出口有着密切关系,表现了后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独有的特点,也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配置资源的结果。跨国公司往往凭借其对核心技术、管理技术、品牌等的垄断优势,大量投资于中国,在中国设立子公司从事加工贸易,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使用成本偏低的土地资源在中国加工组装,降低已进入标准化阶段的产品的生产成本,攫取更高的利润,以满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条件而获得高额利润。这些子公司就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它们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利用国外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贴上外国的商标及品牌,再通过国外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将加工产品销到国际市场。目前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攻势已全面展开,加工贸易及其实施主体正在向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领域扩展,也就是说,未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仍然要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为依托,充分利用其转移成熟产业(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机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二)跨国公司理论说明以低工资水平为比较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只能导致我国经济贫困化的增长

弗农认为新产品的生产要经历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产品的要素(技术、资本、劳动)密集度不同,使得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国家间有规律性地转移,比较优势总是从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技术较先进的国家转移到资本较充裕的国家,再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技术较落后的国家。跨国公司会根据产品不同时期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将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安排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进行生产,使得国际贸易流向发生变化。据此,跨国公司一般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标准化阶段的产品置于中国生产,而低工资对于标准化阶段的产品贸易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目前中国承接跨国公司加工项目的比较优势产生于低工资水平,这种优势也将随着我国工资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弱化。据统计,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仅相当于日本的1/24,美国的1/20,可见,中国工人的收入和福利并没有随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高,仍然处于非常低下的水平,而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地反映为利润的增长或者竞争带来的价格下降,前者利于外资企业,后者利于国外消费者。即便如此,我国加工工业还面临着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更低工资水平的竞争压力。此外,标准化阶段产品的加工贸易还会带来贸易粗放式增长,是我国贸易条件、贸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没能很好地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进步,因此,廉价劳动力是不能打造国家竞争力的。要继续扩大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一直将生产的比较优势建立在以牺牲国民福利为代价的低工资水平上,而应该打造新的生产优势。

(三)跨国公司理论认为: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而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也就为我国重新打造比较优势指明了方向——建立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扩散,使产业技术优势发生转移,从而使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即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可见通过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既促使技术创新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也推进技术进口国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目前,我国这种外资主导型的加工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推进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我国的加工贸易一直以来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大多采用贴牌生产方式,在我国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60%—90%。国内部分企业虽然开始出自主品牌产品,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的附加值依然不高,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DVD、摩托车等产品的第一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大部分关键零件都来自海外,仅仅是世界的一个“加工车间”,仍处于垂直性分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没有真正掌握核心价值模块,在核心技术和部件上受制于国际品牌制造商和全球供应商。近10年来,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在我国的布局日益系统化,应抓住价值链模块化的机遇,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提高加工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创新的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从整体上推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将建立在低工资水平基础上的比较优势转换成产业技术优势。努力推动大中型企业不断向具有研发、设计功能以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高端产品迈进,争取由OEM成为ODM(设计制造商)或OBM(自有品牌制造商)。一些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品牌制造商的合作、结盟以及并购重组,逐步发展成具有集成服务功能的零部件企业集团。因此,要调整加工贸易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价值模块化的机遇,重新确定我国国际分工地位,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使我国企业由跨国公司的OEM向ODM或OBM迈进,是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必然选择。

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的加工贸易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国家和国家环境是支撑企业和产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基础,该理论通过研究一国的经济环境、组织、机构与政策在产业竞争优势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一个国家可以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诸多因素,认为一个国家在某一行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变量,即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及行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该理论在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新格局方面具有巨大的说服力,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实现和挖掘比较优势的主要指导理论。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按照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要建立和保持我国加工工业和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要充分发挥先天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国家还要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产业环境,建立创新制度,以培育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之一是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通过加工贸易,海内外企业在华投资办厂,带动上下游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共同生产和装配,并吸引采购、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以及金融机构、大学、律师事务所等支持性机构落户,集结成群,形成包括研发、生产和供应在内的产业链,可形成产业集群,同时,集群推动企业相互学习与模仿,并不断产生新的企业,持续创新,又推动加工贸易升级。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新企业的加盟带来新的活力,新企业从老企业中裂变出来,带来技术创新,集群内其他企业不断学习、效仿,从而提升集群的技术水平。同时,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将海外的先进制造技术、管理经验,特别是国际营销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并不断创新,通过集聚式发展来增加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竞争,形成对关键价值模块开发创新的群体优势,掌控产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是一种以比较成本及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体现产业内贸易特点的、在国际分工深化过程中的、体现了未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跨国经营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我国来说,它是一种参与全球经济的方式,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但必须转换加工贸易的发展思路,在主流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新确立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利用跨国公司大量对外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有效发挥我国的传统比较优势,建立国家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