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工贸易企业

加工贸易企业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现代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初,在借鉴国外加工贸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进行加工贸易试点。两省的加工贸易额在我国全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一直超过半数。FIE之所以在中国加工贸易中承担重要角色,和中国政府鼓励FIE从事加工贸易,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紧密相关。

二、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我国现代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自国务院1978年制定《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以来,加工贸易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谱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发展历程。1996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成为对外贸易中的居于主导地位的贸易方式。

改革开放之初,在借鉴国外加工贸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进行加工贸易试点。1979年7月,中央决定给予广东、福建两省以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两省试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79年9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在特殊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再加上毗邻港澳地区的地理优势,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地区。两省的加工贸易额在我国全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一直超过半数。随后,全国其他地区也都借鉴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投资者到当地投资办厂,极大地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1979~2004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从2.35亿美元增至3280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300多倍,加工贸易从业人员也达到了3500万人左右。

(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

进行阶段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利于各个阶段的相互比较,总结各个时期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加工贸易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经验。在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加工贸易的发展可以被划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按照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划分,大致可以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冯雷、王迎新,2001):第一阶段是新生期,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至1985年,表现为加工出口的比重稳步增长,年增长率在2个百分点左右;第二阶段是高速成长期,1986~1991年,加工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加工出口在总出口中的份额快速增加,从1986年的18.2%增加到了1991年的45.1%;第三阶段为调整期,1992~1995年,这几年加工贸易增幅不大,而且出现上下起伏,属于快速发展后的盘整阶段;第四阶段则是稳定增长期。1996年加工贸易的发展实现了决定性突破,在总出口中的比重由上年的49%上升到55%,从而使加工贸易成为了首要的贸易方式。此后,加工贸易的份额始终在这一数字附近小幅波动,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第二,按照加工贸易中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的相对地位来划分,可以划分为80年代中期以前,1988~1991年,以及1992年之后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以来料加工装配为主,作为利用外资、扩大出口的启动模式,显示出与吸收外商投资的相关性。第二阶段,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向中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区域分布和产品构成上与外商直接投资更加趋于一致。第三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国直接投资为特征,成为推动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产业特点和技术档次以及分工层次上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第三,按照加工贸易政策划分,可以分为试行、鼓励、规范、调整四个阶段。1978~1985年的从试行到鼓励加工贸易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工贸易的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1986~1992年之后则将加工贸易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阶段。1988年12月初在北京召开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并为实施这项战略作出一系列部署。会议指出,必须千方百计争取1989年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努力提高“两头在外”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1988年沿海地区的外贸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不小的步子,出口额有了明显增长。这次的会议正式将加工贸易提上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第三阶段是1993~2000年,主要内容是整顿秩序和加强管理,这一阶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于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等进行严厉打击。第四阶段是2001年之后,主要内容是结构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从鼓励出口向促进结构优化转变。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

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是与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密切相关的。

1.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

中国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FIE)实现的。近几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一直占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七成左右。到1998年,全国范围内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大约有227807家,迅速增长的加工贸易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FIE之所以在中国加工贸易中承担重要角色,和中国政府鼓励FIE从事加工贸易,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紧密相关。1998年,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额达6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66.2%;进口额为48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占加工贸易进口额的70.4%。[2]

从近年数据看,外商投资企业仍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但加工贸易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进料加工比重不断上升,来料加工比重逐步下降。1988~200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中进料加工的比重由44.7%上升到70%左右,而来料加工的比重则由55.3%降至22%。这一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利用外资模式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从事加工贸易的生产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不断增强。

我国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主体的原因,在于FIE比国内的企业更有竞争力。首先,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国内企业。虽然,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一般来说是发达国家将已经不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标准化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通过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降低生产成本。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跨国公司通过FDI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子公司,其技术水平仍然要高于当地的企业。其次,FIE比国内企业更加贴近国际市场。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逐步面对国际市场,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因此在改革初期国内企业对于国际市场的了解不深,业务渠道有待于逐步拓展。外商投资企业则具有先天的优势,对国际市场更加熟悉,拥有比较稳定的业务渠道。很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本身就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产物,在母公司的指导下安排生产和销售。第三,FIE一般比国内同类型企业拥有更加完善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人员培训和研发体系,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2.中国的加工贸易在地理分布上既有遍地开花的特点,又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任烈、马传杭,1999)

一方面,与其他一些国家专门设立加工贸易区的方式不同,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并未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从事加工装配生产,而是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另一方面,中国加工贸易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FIE的数量、加工贸易额以及在FIE的从业人数等方面看,东部沿海地区都占据着绝对地位,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和江苏等沿海省份。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1432.87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7.2%。另外,中国加工贸易的国际市场也相对集中:加工贸易进口主要来自日、韩、台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加工贸易之所以呈现这种地域特征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东部沿海地区与国际市场有距离上的优势。国际贸易的重力模型认为,贸易的流量和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具有类似的特征,即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与两国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市场距离成反比。东南沿海地区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相邻,更因为沿海的优势,到欧美市场的海运也相当便捷。因此,与必须经过陆路运输才能将货物运抵港口的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在距离上的优势非常明显。第二,东部的基础设施条件优于中西部地区。众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供应、交通状况、通信设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与东部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与我国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东部地区主要是平原,而中西部多是山区,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第三,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具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第四,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次序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的改革开放采取的是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递进的方式,首先是把福建、广东作为试点,之后在东部地区扩大范围,然后才推进到中西部地区。开放的优先次序使东部地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先发优势。

3.中国加工贸易的很大部分经由香港转口完成

香港在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80年代之前,通过出口服装纺织品、玩具、鞋类和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香港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绩效。当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由于大陆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制造方面比香港更具优势,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行业开始向大陆转移,而香港本地逐渐转向提供与大陆相关的贸易和投资服务。大陆的出口加工部门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的加工贸易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这与香港在广东的投资有直接的关系。香港具有和广东相毗邻的地理优势,很多香港的企业纷纷把工厂转移到广东,向大陆的工厂提供原材料进行加工,并负责制成品的销售。中国加工贸易的很大部分都是经由香港完成的,尤其是对于广东加工贸易的发展来说,香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加工贸易方式主要是以进料加工为主,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以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

来料加工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起点。在20世纪80年代,来料加工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形式。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额占我国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了70%。由于外商投资企业采用的加工贸易方式主要是进料加工,进料加工逐渐取代来料加工,成为最主要的加工贸易形式。总的来看,虽然我国本土企业的加工贸易的绝对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相对份额却逐渐缩小,处于边缘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在数量上我国本土企业处于劣势,而且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也同样处于被动地位。我国企业主要从事来料加工,原材料的进口和最终产品的销售都由外国企业所掌握,本土企业更像一个加工车间,多半丧失了经济自主权,成为跨国公司在整个产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生产环节。外商投资企业则主要从事进料加工,在国际市场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性。

5.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

所谓产业集聚,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或者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经济地理现象。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某些行业在一些区域内形成了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聚的动力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或者规模经济的存在,一个地区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会吸引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当地聚集;另一方面,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可能只在某一环节或中间产品上进行专业化生产,需要其他的配套企业提供所需的其他零部件或者服务,从而上下游的相关配套企业也会集中在这一地区。以东莞的美能达打印机、复印机为例,先是开展来料加工,以后发现当地生产成本很低,总装厂随后进入,并带来了更多的配套厂家。美能达在东莞的生产成本比在日本至少低30%,人工成本仅为日本的1/13。[3]在竞争压力下,美能达的主要竞争对手佳能、理光也陆续进入这一地区。

(三)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动因

中国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有着直接的关系。

1.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

传统贸易理论中,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决定贸易的主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两国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造成产品相对价格之间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中国加工贸易的超速发展同样要归功于劳动力资源异常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我国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非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几乎是无穷的。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降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我国加工贸易的现实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服装、玩具)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如计算机机箱、组装)。

2.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新材料、生物和电子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曾经以加工工业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亚洲“四小龙”,不同程度地面临本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导致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在本国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原来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的企业纷纷转向海外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地。我国抓住这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会,制定了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引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向我国转移。

3.我国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加工贸易优惠政策

关于企业生产率和FDI的实证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价格具有直接的影响,也是影响FDI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的基础设施与周边的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条件比较完善,为加工贸易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此外,我国长期推行的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于加工贸易的发展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由多种不同的政策措施构成,包括加工贸易的进口免税、出口退税、地价优惠、对外资企业的减免税等。加工贸易优惠政策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有利于企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竞争力。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长期的加工贸易优惠政策增加了我国对于FDI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外资来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4.我国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

中国大陆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毗邻而居,同时又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具有深厚的联系,降低了各经济体之间进行贸易和投资的成本。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在吸引日本、亚洲“四小龙”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之后,除了东亚地区继续向大陆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也将部分标准化的生产环节和加工工序转移到我国进行生产,使我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分工体系,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本国的价格体系向国际市场看齐,从而纠正本国的价格扭曲,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实行自由贸易后,一个国家的资源会向最具比较优势的部门流动,使优势出口部门的生产能力扩张,而不具比较优势的部门则会萎缩。自由贸易引致的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流动,能够纠正国内扭曲的价格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加工贸易的发展充分利用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有效提高了我国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实行的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工业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的重化工业,由于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工业化发展战略不可避免地造成价格体系的扭曲,大量的资源集中在不具有优势的重化工业部门,资源的配置效率很低,导致经济总体的低效。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找到了出路,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在过去28年的时间里,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正是得益于紧紧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有利时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工业中又以重化工业为主,轻工业被置于次要地位,产业结构失衡。我国进行改革开放时,恰逢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和东亚新兴国家因为收入的持续增长,工资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我国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迅速增长,带动了我国轻工业部门的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之前,东亚新兴经济体在我国通过直接投资开展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欧美等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情况与此不同。欧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很多的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将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90年代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初级产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层次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如手机、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规模生产,就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约90%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

3.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

实现充分就业宏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各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其置于优先地位。加工贸易产生的最初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我国在鼓励发展加工贸易之初就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扩大就业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也证实了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因为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加工贸易部门的扩张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为促进我国的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达到了3000多万。[4]其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特点: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对于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我国加工贸易集中在东部地区,然而加工贸易部门吸收的劳动力很大部分来自于中西部地区,促进了劳动力的地区间流动。在加工贸易部门工作过的部分人员回流到中西部地区,或者是独自创业或者进入其他的企业,利用在加工贸易企业学到的技能和知识,促进这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几乎是无穷的,除高级人才外的其他层次的劳动力供给也相当丰富。因此,我国加工贸易对于劳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就业的吸收,对工资的影响微乎其微。据报道,在珠三角地区近十多年来非熟练劳动力的平均名义工资只增加了100多元。[5]

4.对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

加工贸易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技术外溢。加工贸易部门要直接面对国际竞争,企业的产品必须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因此加工贸易企业与当地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尤其是跨国公司投资的子公司在技术和管理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通过溢出效应扩散到其他企业,带动了其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二,随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深加工程度逐渐提高,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