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工贸易的结构变迁与调整

加工贸易的结构变迁与调整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加工贸易的结构变迁与调整(一)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在货物贸易中,制成品成为主要的对外贸易产品。但是,将货物贸易分为农产品、矿产品和制成品的划分过于粗糙,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是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相适应的。

四、加工贸易的结构变迁与调整

(一)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

1.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产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产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一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贸易结构最重要的内容。

表7-6 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贸易额及比重

单位:亿美元

img160

续表

img161

资料来源:WTO网站。

从贸易类型来看,货物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始终占有绝对地位。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很快,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也不断增加。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也有小幅增加,但是货物贸易却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如表7-6所示,自80年代以来,货物贸易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的份额开始虽然有所波动,但最终保持在90%左右;相对来说,服务贸易进口占全部进口的份额有所增加,在1985年服务贸易进口的份额只有5%,到了90年代后期达到了16%,2000年之后逐步回落到10%。

在货物贸易中,制成品成为主要的对外贸易产品。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在我国货物出口中,农产品占24%,燃料和矿产品占27%,制成品只占48%。1985年制成品出口在货物出口中的份额降至36%,达到了最低点。这主要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石油出口量增长很快。1986年之后,农产品和矿产品的出口份额开始减少,特别是燃料和矿产品的出口份额快速下降,制成品出口开始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2002年以来,制成品在货物出口中的比重达到90%。

img162

图7-3 我国货物贸易出口产品结构

img163

图7-4 我国货物贸易进口产品结构

中国货物贸易进口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则比较稳定,自1980年的61%增加至1985年的78%之后,制成品进口在货物进口中的份额一直在80%附近小幅波动。农产品的进口所占比重大幅度减少,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以上降至2004年的8%。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改革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产品的产量大幅提高,基本满足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外开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其他产品的进口迅速增加,导致农产品的进口份额相对减少。燃料及矿产品的进口份额从1980年的5%上升至2004年的16%,这是因为我国持续的高速增长引致原材料需求的增长,国内的供给无法满足增长的需要。此外,我国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造成的原材料的高消耗也是重要的原因。

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大致反映出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即从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步向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转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工业生产尚处于恢复之中,很多产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都与世界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进口生产设备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成为当时我国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当时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的起始阶段,国内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还并不旺盛,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对于农产品来说,我国本身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先从农村开始,并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农产品和矿产品的出口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矿产品的比较优势很快消失。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开始得到利用和发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主要品种。

但是,将货物贸易分为农产品、矿产品和制成品的划分过于粗糙,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根据SITC2位数水平的产品分类,考察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表7-7列出了不同时期进出口排在前10位的产品。

表7-7 我国进出口前10位产品

img164

注:表中数字是SITC2位数产品分类,括号中数字为该产品所占份额。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署。

从表7-7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特征。

(1)进出口产品构成发生变化。从进口产品结构看,1984年我国主要的进口产品是5、6、7三类产品,第6类产品所占比重最高,在前10位进口产品中67(钢铁)占17%,排名第一,65(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和68(有色金属)分别占4%。有些类别的产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04(谷物及其制品)、65,反映出在这些部门存在中间产品贸易。到了2004年,主要进口产品则变成5、7、8类,第6类产品的进口只有67还排在前10位,但其位次已经从1984年的第1位降至第10位,所占份额下降至4%。而1984年出口排位第一的33产品(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则成为2004年排位第二的主要进口产品。从出口产品结构看,1984年的出口产品主要是0、2、3、6、7、8类,产品种类比较分散,而2004年主要出口产品集中在6、7、8三类。其中,出口份额居于首位的是75(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占货物贸易总出口的比重是15%;76(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所占比重为12%,位居第二;84(服装及衣着附件)和77(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的比重均为10%,位居第三和第四位。

(2)对外贸易的产品集中度很高。自1980年以来,我国进口产品的集中度逐渐提高,2004年首位进口产品的比重达到了20%。排名前5位的进口产品所占的比重一直占全部进口的45%左右。出口贸易的产品集中度要高于进口贸易,首先是主要出口产品种类减少,集中在6、7、8三大类;其次是出口主要依靠这些主要产品。1984年至今,我国最主要的5种出口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始终在50%以上。2004年60%的出口是依靠7、8两类产品实现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是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相适应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资源性产品(石油、农产品)和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比较优势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国内工业部门的发展,对石油、矿产等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资源性产品逐渐从比较优势转为比较劣势,特别是石油产品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蕴含的比较优势被充分利用,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部门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对外出口的主要部门。90年代初,主要是靠纺织品、服装和传统的机电产品的增长来支撑。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55%。进入21世纪以来,进出口产品构成迅速升级:小屏幕的彩电、传统的光学照相机、钟表、VCD等的所谓传统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增长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跌幅超过30%;而以IT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都在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30%。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视、液晶显示器、集成电路、微电子组件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以60%~260%的速度高速增长。

2.市场结构

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口市场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总体来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主要是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美、日、欧就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而且其所占份额不断增加。1984年我国向美、日、欧三地的出口占总出口的39%,至1994年上升到49%,三地作为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地位不断增强。之后我国向三地的出口一直保持在50%左右。如表7-8所示。

在发达国家作为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同时,美、日、欧对于我国出口的相对重要性却发生了变化。美国和欧洲市场对于我国出口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日本占我国出口的比重却不断下降。1984年,日本占我国出口市场的21%,美国和欧共体各占9%。至2004年,美国和欧盟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21%和18%,而日本则降至12%。中国香港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对香港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一直在27%左右,之后虽然逐渐下降,但在2004年仍然达到17%。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中国香港完成的转口贸易。尤其是在90年代中期之前,香港贴近国际市场的优势与大陆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和庞大的生产能力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带动了大陆和中国香港的转口贸易。之后,由于欧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大量进入我国,中国香港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才略有下降。

我国进口来源地结构变化有两个特征。一是从发达国家在我国进口中占有绝对份额,转变为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共同成为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进口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1984年我国前5位进口贸易伙伴中除中国香港外均为发达国家,排位前3位的进口贸易伙伴日、美、欧合计占中国进口总额的58%。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从中国台湾和韩国的进口逐渐增加,与美、日、欧共同成为我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2004年,从日、美、欧的进口所占比降至38%,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比重上升至24%。二是美国和日本在进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但是其在我国进口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从1984年的31%降至2004年的17%。美国在我国进口中所占比重则从1984年的15%降至2004年的8%。

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些特征。第一,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主要是与发达国家之间根据比较优势形成的垂直型产业间分工。第二,我国的进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对于美、日、欧等主要市场的依赖性较强,使我国经济面对的外部市场风险较为集中。第三,进出口不平衡。一方面,美国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从美国的进口占我国进口的比重却不断减少,造成了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差额。另一方面,我国从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大量的产品,但是对其出口却相对较少,从而产生大量的贸易逆差。进出口市场的不平衡与我国加工贸易的流向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加工贸易所需的零部件主要来自于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而加工后的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则是美国和欧洲。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流向并非是回流,而是单向的,这也就必然会产生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不平衡。

表7-8 我国主要贸易伙伴

img165

续表

img166

注:1.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各国所占的比重。

2.1994年欧盟成员国为15个,2004年成员国扩大到25个。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2004)。

3.贸易主体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是专业外贸公司和国有企业。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由国家统一管理,产品出口及进口都需要通过12家国营专业外贸公司经营,其他企业没有外贸经营权。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逐渐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渐次放开外贸经营权。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加之外贸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因此专业外贸公司和国有企业仍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1992年之后,外资企业(包括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的发展极其迅速。不仅流入的FDI数量激增,使我国连续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FDI的投资主体由之前的日、港、台企业转变为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产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

表7-9 我国对外贸易不同性质企业贸易额及比重

单位:百万美元,%

img167

续表

img168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1994~2004)。

与不同性质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变化相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主体也随之转变,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提高。199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结构的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贸易主体地位的变化。国有企业的绝对主体地位迅速下降,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明显增强。如表7-9所示,1994年我国对外贸易中,按企业性质划分,国有企业占出口的70.2%,进口的52.1%,远远高于其他性质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到2004年,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在出口中的份额大幅下降至25.9%,进口份额降为44.8%;外资企业则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导力量,出口份额从1994年的28.7%上升到2004年的57.1%,进口份额从45.8%上升到57.8%。同时,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尤其是私营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其贸易总量仍然较小。

(2)贸易盈余地位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国有企业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创汇部门,除国有企业是净出口外,其他类型企业都是净进口。1994年我国对外贸易盈余是539200万美元,其中国有企业的贸易盈余是2467500万美元,而外资企业的贸易赤字是1822500万美元。之后的一个时期内,这种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国有企业逐渐由净出口部门转变为净进口部门,而外资企业的贸易逆差逐渐减小。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在进出口份额增加的同时,也由净进口部门转变为净出口部门。

(3)在各性质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成为第一大出口部门,而国有企业仍然是最大的进口部门。在三种类型的外资企业中,中外合作企业和合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变化不大,而外商独资企业则发展迅速。外商独资企业占总出口的比重从1994年的9.3%快速攀升至2004年的36.1%。

4.贸易方式

贸易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相对地位的变化。第二章中对其已经作了简要介绍,不再赘述。

(二)我国加工贸易结构的变迁

1.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产业内的产品分布结构。由于产品的多样化和产业内分工的发展,在同一产业内存在众多有差异性的同类产品。由于不同产品在产业内所处的位置的差异,在同一产业内进行国际分工的国家和企业所面临的情况可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服装业这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虽然在国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出口的服装主要是低档产品,经济效益不高。而我国服装市场的高档服装,却大多是进口品牌。二是产品内的分工结构。产品生产过程的细分使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被分解成若干独立的生产环节,并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水平和要素投入的差异,各个环节所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不同的。例如微型计算机制造业,我国主要从事鼠标、键盘等简单零部件的生产和整机组装,而高附加值的CPU和高速内存等核心零部件,属于典型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环节,我国尚不具有生产能力。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产品结构具有明显的高级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之前,加工贸易主要产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经营主体是与港、台、澳比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要从事港澳地区转移而来的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进料加工成为主要的加工贸易方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为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将本国逐渐丧失比较优势的服装、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生产,成为这一时期推动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份额迅速提高,加工贸易的产品机构有所提升。1992年以来,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地区迅猛发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加工贸易由此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重的态势。

表7-10的数据显示出了加工贸易主要产品的变化特征。1992~2000年,机电、车船设备、化工、纸制品、木制品、塑胶制品和仪器仪表的加工贸易出口都获得了两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增长近6倍。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机电、车船设备的增长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长速度则显著下降,表明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加速状态,而皮革、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明显减速状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朗。

表7-11和表7-12显示了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变化。1992年,占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纺织、机电、鞋帽、杂项制品和皮革,其中,纺织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支柱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总的比重分别是27.9%和21.72%。1995年,仪器仪表替代皮革进入前五位,机电和纺织产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上升到28%,而纺织品的比重下降至21%。到了2000年,机电产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纺织产品的比重降至15%。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若将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那么这部分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长到2000年的54.37%,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表7-10 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增长状况

单位:百万美元,%

img169

表7-11 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变化 单位:%

img170

续表

img171

表7-12 加工贸易出口前5位的产品及比重 单位:%

img172

2.加工贸易方向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在60%左右,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加工贸易方向与对外贸易方向基本一致。根据海关的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市场为美、日、欧。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来源地依次为:日本、中国台湾省、东盟和韩国,占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65%。同期,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分别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出口468亿美元、281.5亿美元和261.4亿美元,对美、日、欧三个市场的出口合计占到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56.2%。2004年,来自以上4个主要进口来源地的进口占加工贸易进口的比重上升至66.1%,对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欧盟的加工贸易出口达到2604.5亿美元,占全部加工贸易出口的79.4%。

表7-13显示了2006年1~5月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方向。我国加工贸易来源地的区域分布没有显著变化,仍以周边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中国台湾取代日本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在加工贸易进口中的占比为19.83%;韩国紧随其后,占比为15.34%、日本和东盟则降至第3和第4位。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一直是美国、中国香港、欧盟和日本,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的份额高达76%。其中,美国的占比为25.67%,而来自美国的加工贸易进口所占份额仅为5.34%,从而产生了中美之间的巨大的贸易逆差。欧盟具有与美国相似的情形。相反,在加工贸易方式下,中国台湾、韩国、东盟与我国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尤其是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香港主要是进行转口贸易,不是最终的目标市场,大多数从大陆进口的产品经过包装、分类等加工程序后,最终出口到欧美市场。

表7-13 2006年1~5月加工贸易进出口国别统计 单位:美元

img173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向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单向的贸易流向:即我国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和东盟进口大量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经过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加工装配等生产环节后,再将加工后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

3.贸易主体

在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贸易主体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1)从改革初期以国有企业为主变为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加工贸易始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早期主要是以国内企业为主。虽然很多从事来料加工的国内企业实质上是由外商投资机器设备并进行生产管理的,但这些企业都挂靠在拥有外贸权的外贸公司下,由外贸公司负责其进出口手续。20世纪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0年才达到28.8%。1992年之后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进入高潮,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1994年即超过一半,达到56.1%。到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超过80%。

表7-14 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img174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4)。

(2)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其结构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一是外资企业从港台企业为主变为以欧美跨国公司为主。20世纪80年代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港商,90年代初中期大量台商到大陆投资,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超过400家已经在我国进行了投资。二是外商投资企业中从以合资企业为主转变为外商独资企业为主。1994年在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比重最高,到了1999年,外商独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力,其所占份额不仅超过了中外合资企业,而且超过了国有企业。2004年,外商独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分别达到了60%和55.7%,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企业,主导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4.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方式经历了从来料加工向进料加工的转变。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可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料加工为主,这一阶段以对外的来料加工和装配作为利用外资、扩大出口的启动模式。进入80年代后期,进料加工方式超过来料加工,成为主要的加工贸易方式。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亚洲“四小龙”向我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1992年之后,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激增,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进料加工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普遍采用的生产和贸易方式,从而使进料加工方式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

表7-15 加工贸易方式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img175

注:加工贸易其他方式因比重极小,此处予以忽略。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4)。

表7-15给出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中主要的加工贸易方式。1992~2004年期间的进出口额及各自所占比重。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料加工已经在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992年加工贸易进口中,来料加工的比重为40%,进料加工比重接近60%,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来料加工占38.6%,进料加工占61%。此后,进料加工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至2004年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高达79.1%,占进口的比重达到75%。进料加工完全主导了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

(三)加工贸易结构调整的必然性

1.加工贸易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

21世纪的初叶正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过去20多年,我国经济一直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过多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导致了效率不高、效益相对低下和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以及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性。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发展中大国,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走到了临界点,现实的国情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增长的发展道路,否则能源、资源将加速枯竭,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将越来越大,经济结构将更加走向低端化,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和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然要求加工贸易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对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60%左右,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贸易则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超过60%,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的转变,加工贸易部门必然要包含其中,努力提高国际分工位置和产品附加值,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加工贸易结构调整是加工贸易自身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样,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其发展模式也是粗放型增长。正如前文在讨论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时所阐述,我国加工贸易模式是按照静态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宏观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庞大的非熟练劳动力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加工贸易发展必然走上粗放增长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我国加工贸易整体分工层次的低度化和数量迅速扩张两个发展特征。

加工贸易分工层次的低度化表现为:从产业间分工的角度,加工部门集中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从产业内分工的角度,集中在相同产业内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集中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生产环节。加工贸易部门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而专业化于部分资源密集型产品则是因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的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的资源性产品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然而在粗放型经济增长中,能源、资源性产品和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价格被严重低估,从而人为地降低了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相对价格,使这些加工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了价格优势。

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数量迅速扩张表现为加工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而产品结构和分工层次没有明显的提升。不可否认,从产业间分工的角度来看,20多年来,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加工贸易在20世纪80年代以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90年代机电产品加工贸易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2000年以来,计算机、医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快速增长,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份额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从发展的角度而言,我国加工贸易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细化,现在早已深入到在产品过程内的不同生产环节间进行分工的层次。因此,仅仅按照产业层面分析问题过于宽泛,甚至得到相反的结论。事实上,从产业内及产品内分工的层次来说,加工贸易部门这20多年来仍徘徊在低端。就主要的加工贸易产品——机电产品来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零部件生产和装配,高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基本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近几年让很多人感到惊喜和欣慰的高新技术产品更是如此。首先,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独资企业,我们不能将这些全资子公司的生产等同于我国的企业。其次,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中同样集中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零部件生产和组装环节,加工贸易企业根本没有涉及真正的高新技术部分,例如计算机和生物医药产品就极为典型。

因此,这些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增长仍是以数量扩张为主。几乎近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和扭曲的自然资源价格为这种低水平数量扩张提供了动力。我国庞大的劳动力供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数量扩张的保证,只要能够找到销售市场,我国就能提供市场。2004年发生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民工荒”充分显示了我国的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作为中国加工贸易最为发达的两个地区,近十多年来加工贸易额不断增长,但民工的名义工资却几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自然资源价格的低估则为资源消耗型和高污染的加工贸易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只是低水平的数量扩张。

当前,加工贸易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由量变到质变,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和专业化层次,提高对国内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自1985年加工贸易开始进入高增长阶段以来,我国加工贸易无论贸易总量,还是在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数量扩张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从市场容量来看,我国很多主要的加工贸易大类产品,如服装、玩具、鞋类等已经在国际市场占有了绝对份额,这些产品的扩张空间已经相当有限。从国内资源来看,经过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我国已经进入资源短缺阶段,资源性产品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原材料紧缺的局面。从国际竞争来看,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将开展加工贸易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展开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数量增长不能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总量增长,其中经济结构升级尤其重要。加工贸易的数量扩张不仅不能促进产业结构提升,反而有使经济结构保持低度化的惯性。因为贸易模式一旦形成,那么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作用下,出口部门的生产成本会降低,生产经验和技术将提高,从而比较优势得到强化;而本来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品则会因为变成进口部门,部门内的资源流向出口部门,从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显然,这对于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的总体竞争力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加工贸易要更好的发展,并为产业结构的提升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从注重数量扩张转向结构提升,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技术,提升产品结构,实现结构优化和升级。

(四)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现阶段对加工贸易进行调整,转变现有的增长方式已经势在必行。但是加工贸易应当怎样调整,今后应当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将是加工贸易结构调整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明确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首先就要明确加工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

1.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观点

自20世纪90年代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时,关于加工贸易在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就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工贸易发挥的作用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密切相关的,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适应的。一方面,对于加工贸易的定位直接影响到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工贸易能够发挥的作用也直接影响对于加工贸易的定位。应当注意的是,关于加工贸易的定位必须与其实际所能发挥的作用相适应,否则,对于加工贸易适当的定位——无论是定位过高或过低,最终都将会损害加工贸易和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定位过低,那么加工贸易原本应该能够发挥的作用就会因缺少空间而受到抑制,从而限制加工贸易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如果定位过高,加工贸易的作用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无异于拔苗助长,也不利于加工贸易自身和整体经济的发展。

然而关于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及发挥怎样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争论之中,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大体而言,关于加工贸易的定位和作用有如下几种观点:

(1)加工贸易补充地位论。这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只是一般贸易的补充,不能将其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刚刚开始萌芽,当时加工贸易就被定位于作为一般贸易的补充。在当时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下,这一定位是符合实际的,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随着加工贸易迅速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加工贸易份额超过一般贸易而成为首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后,关于加工贸易地位和作用的争论越发激烈。有的观点认为,由于加工贸易方式本身的特点,能作为一般贸易的补充,不能越俎代庖取代一般贸易。他们认为,加工贸易是一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中方获得的仅仅是加工费,加工贸易对我国外汇收入的贡献远远不及一般贸易,而且加工贸易不适度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对加工贸易的发展应加以限制(王成林,1999)。

第一,倾轧一般贸易。相比一般贸易而言,加工贸易由于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只能作为一般贸易的重要补充,但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不限企业、不限地区、不限产业的准入政策,所以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从事加工贸易,同时由于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渠道的长期不畅,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在进出口税收上存在的政策落差,使得众多一般贸易企业纷纷转而从事加工贸易,倾轧了一般贸易领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例如关税收入减少,国内基础产业受到重创等等。并且由于中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结构层次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中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持续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可能导致经济体系断裂。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中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加工贸易是按照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国际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产品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失去生产能力,那么经过较长时期后,该环节的生产能力将无法重建,从而造成生产体系的割裂。并且从长期发展的眼光看,许多加工贸易对环境破坏大,对土地等资源消耗多,而且大多是受控于外国企业,“依附性”特征明显,对经济发展难以形成长久推动力。因此,有学者甚至指出,如果不改变这种依附性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拉美化”效应的危险。

第三,引发国外反倾销浪潮。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去10年里,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加工贸易产品出口依靠低价格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快速上升,已经引起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使中国的出口贸易成为众矢之的。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复苏的背景下,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商品进口,而且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提出反倾销调查,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起诉案件明显增加。1995年1月1日至2004 年6月30日,中国出口产品被其他WTO成员提起386起反倾销调查,占全世界反倾销总数的15.21%;同期,中国出口产品被采取反倾销措施272起,占总数的17.36%,占发起数的70.47%。2005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1]

第四,产业带动效应有限。评价加工贸易的作用,必须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相联系。通常以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其产业带动作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是指加工贸易净出口值与进口值之比,它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如果加工贸易的链条较长,即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国内生产供给,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则该增值率较高,反之则低。结合加工贸易增值率可大致判断出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引进质量和对产业结构提升的力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增值率徘徊在1.2~1.53之间,并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的发展阶段,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对经济的贡献有限,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逐渐失去了发展后劲,因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大。

第五,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贸易自由化,加工贸易的比重将逐步减少。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增长速度很快,增幅很大,但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增幅和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平稳。随着入世后外贸关税的降低和有关贸易壁垒的减少,有些加工贸易方式将向一般贸易方式转化,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将会逐渐增多,加工贸易方式会减少。由于加工贸易是一种低水平层次上的生产活动,技术含量很低,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加工贸易不应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在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减少是一种必然趋势。

(2)主流贸易方式论。与加工贸易补充地位论相反,主流贸易方式论认为,加工贸易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主流的国际贸易方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加工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快速增加,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更是其最主要的贸易方式。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快速发展,1996年之后加工贸易方式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一直占半数以上,客观上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首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今后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较快发展在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一方面,加工贸易是技术进步引致的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是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一国与其贸易伙伴国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双向依存”(贸易对象国经济和贸易政策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国经济和外贸的发展,但同时也增强了该国对其贸易对象国的抗御能力,即贸易对象国对该国的依存关系相应提高),加工贸易的较快发展,并不会给我国经济和外贸的发展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在现阶段应大力发展(顾建清,200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分工层次不断深化。当代国际分工实际是包含着不同产业之间、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等多个层次的分工。当前国际分工已经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深入到产品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价值链各环节所需要素的比重不同,因而才产生同一产业同一产品的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二是分工主体从国家转变为企业,国际分工从国家间分工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揭示了国家间产业分工,并进行相互贸易。直到20世纪末,对国际分工格局的理论论述仍然是以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进行垂直分工为基本特征。当前,传统分工的国别边界已明显弱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成为分工的主体。跨国公司和主导企业通过业务外包或者企业内部实行生产过程垂直一体化等方式,实现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之间的生产分工。其核心表现是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倾向于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的专业化,而将越来越多的外围生产环节安排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

由于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垂直分工转变为产品内生产环节分工间的垂直分工,一个国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国内形成某个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只有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发展中国家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参与国际分工。

(3)经济发展战略论。这种观点是近几年开始出现的,认为加工贸易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对外贸易方式,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这种观点给加工贸易赋予了极为崇高的地位,也将加工贸易的作用推向了极致。他们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创造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是全球化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捷径。其原因是:

第一,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对外转移产业是分步的,而不可能一次将某个产业的上下游生产环节全部转移出去。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决定了转移进来的产业的市场不可能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而必然有一部分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因此,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当大的比重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如果没有适合开展加工贸易的条件,即高效率的进出口体制、投入品与产品的价格不受扭曲,发达国家的企业就难以向这样的国家转移产业。可以说,加工贸易是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相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第二,加工贸易可以迅速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尽管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初期,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加工贸易生产大多是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是却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比重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促使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初级阶段的过渡。而且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必然会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会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此外,随着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上下游产业之间的配套能力加强,使加工贸易部门能够和本国其他部门紧密结合,从而改变加工贸易通常具有的“无根工业”或“飞地工业”的特征,使加工贸易企业不会因为工资上涨等原因而轻易地迁移至其他国家,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

第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工贸易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如我国IT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正是得益于加工贸易。据调查,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原有水平。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出口结构的优化,机电产品已经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幅一直高于其他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加工贸易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机电产品出口的约3/4是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取得的,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约90%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第四,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溢出效应”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第一条途径是产品的扩散与竞争。由于大量加工贸易企业是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由加工贸易企业带来的大量新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培育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移动通信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发展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第二条途径是加工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国内企业之所以难以借助加工贸易进入国际市场,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与交货期达不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

2.加工贸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显然,理论界关于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能够找到加工贸易的正确位置,以便更好地制定加工贸易发展战略,使其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这一问题,对加工贸易的地位及作用给予适当的评价。对加工贸易的定位将不仅直接影响到加工贸易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那么,加工贸易究竟应处于何种地位,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呢?

(1)加工贸易是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贸易方式。

在对加工贸易定位的三种不同观点中,认为加工贸易是当前主流贸易方式的观点较为准确,其他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之处。加工贸易补充地位论明显低估了加工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加工贸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方式,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占有较高的份额。从中国的情况看,加工贸易自1980年以来飞速发展,1996年之后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以上。因此,认为“加工贸易仅仅是一般贸易的补充”的观点与经济现实相悖。

第三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则有过度抬高加工贸易地位之嫌。加工贸易只是诸多对外贸易方式中的一种,本身并不具备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虽然亚洲“四小龙”通过加工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绩效,但是加工贸易却并不是他们经济奇迹的决定因素。正如前文所说,加工贸易本身并不具有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作用,相反,甚至会阻碍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可否认,在经济起飞的最初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借助了加工贸易,将其作为进入国际市场、摆脱资本、技术短缺的手段,并取得了成功。然而,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这些国家都遇到了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目的国对进口加以限制等问题,使出口受阻。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和地区采取措施,成功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因此,亚洲“四小龙”的成功案例与其说是加工贸易战略的成功,不如说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成功。

(2)加工贸易的根本目的是增进社会福利水平。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加社会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向循环型转变提供了战略指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新阶段我国从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②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④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加工贸易是一种对外贸易方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加工贸易发展应当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相一致,其最终目标也必然是为了增进社会福利。事实上,国际贸易理论中始终把贸易的福利影响置于重要地位。早在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就曾经指出,进行对外贸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本国的福利。传统贸易理论的分析采用的是静态方法。静态的福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每个国家都更多地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世界总产量增加,消费者可以消费更多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证明,在静态理论框架内,自由贸易必然能够提高各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即使这种自由贸易是单边的。正因为肯定了贸易能够增加国民的福利水平,李嘉图等贸易理论家才积极宣传和推动自由贸易。

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根据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反而有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因而,对于贸易产生的福利影响的判断标准逐渐从静态角度转换到了动态角度。与静态贸易理论相比,动态贸易理论拓展了贸易理论的时间维度,使理论分析更加贴近现实。首先,对于贸易导致的福利分析不再局限于短期的静态层面,而是从长期动态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避免了在理论分析中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的缺陷。其次,动态贸易理论关于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机制的分析中更加注重动态影响。在动态贸易理论中,一国的比较优势不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存量、技术水平、产品的产量和种类都将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到原有的比较优势,甚至发生逆转。虽然贸易理论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对于贸易利益进行的分析却始终坚持以福利水平为标准,并没有发生变化。

(五)加工贸易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我国加工贸易进行结构调整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全局稳定,重点突破

所谓“全局稳定,重点突破”是指我国的加工贸易应当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部分产品成功升级后,其他产品逐步跟进,从而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的梯次升级,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分批递进的产品结构优化模式,可以避免剧变式的整体调整对经济带来的冲击,也可以降低结构调整中的不确定性风险。

首先,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应该稳步推进。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如表7-16和图7-5所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经有所下降,但总趋势却是经济增长的对外依赖性逐渐增强。贸易依存度从1980~1994年是稳步上扬阶段,从1980年的12.65%上升到1994年的43.63%,达到中期高点。之所以将这一阶段描述为稳步上扬,是与后期贸易依存度的迅速攀升相比较而言的,相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来说,我国经济贸易深化的速度是非常突出的。此后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一个为期4年的短期回调,降至1998年的32.56%。1999年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贸易依存度以惊人的速度飞速上升。有两个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各危机国在短期内实现了复苏,欧美等主要经济稳定增长,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增长;二是中国于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极大地拓展了出口增长空间,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这一超速增长阶段,贸易依存度从1998年的34.23%跃升至2004年的70%。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贸易深化的速度和深度世所罕见。

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崭露头角的一般贸易的补充成长为首要的对外贸易方式。1980年加工贸易战GDP的比重仅为0.55%,至2004年已经高达到33.33%,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加工贸易部门的任何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表现。因此,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必须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

表7-16 加工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img176

续表

img177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联合国统计署网站。

其次,我国加工贸易结构调整应该采取梯次递进的模式,避免全面铺开、一哄而上的局面。要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档次提升需要一定的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准备,并且必须符合我国的潜在比较优势。当前,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环节,这样的产品结构是与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相适应的。由于我国拥有大量的人口,劳动力比较优势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因而,我国加工贸易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生产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已经遇到了增长“瓶颈”,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同时,我国的比较优势并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力,在人力资本上同样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甚至某些生产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我国可以选择一部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或者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品和生产环节作为突破口,首先实现技术和产品升级,这些产业(产品)有可能发展成为今后重要的加工贸易产品。一是我国在一些人力资源密集产业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比较优势,对于这些产业应鼓励其发展。二是我国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才的增加仅仅形成了潜在的比较优势,并没有构成现实的比较优势。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比较优势的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img178

图7-5 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和GDP中的比重

2.加工贸易结构调整与产品结构调整并重,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

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包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两个不同的层次。因为国际分工已经由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了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因此在贸易结构调整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产业结构的提升,而且要更加注重产品结构(尤其是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的提升。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细分,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产业结构的概念已经显得过于宽泛,无法充分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因此,在关注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考虑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产业内的产品分布结构。由于产品的多样化和产业内分工的发展,在同一产业内存在众多有差异性的同类产品。由于不同产品在产业内所处的位置的差别,在同一产业内进行国际分工的国家和企业所面临的情况可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服装业这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虽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我国出口的服装主要是低档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大,但是效益不高。而我国服装市场的高档品牌服装,却大多要依靠进口。二是产品内的分工结构。产品生产过程的细分使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成若干独立的生产环节,并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水平和要素投入的差异,所以其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不同的。例如微型计算机制造业,我国主要从事鼠标、键盘等简单零部件的生产和整机组装环节,而附加值较高的CPU和高速内存等核心零部件,属于典型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环节,我国尚不具有生产能力。

加工贸易结构调整除了产业结构的层次外,还包括产品结构的提升。一是在产业内提高产品的档次,注重技术进步和自主知识产权,使我国的加工贸易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二是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无论是在传统产业还是在高技术产业,我国的加工贸易都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是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体现。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结构提升必须提高企业在产品价值链的位置。但是,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价值链中的提升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从具有一定基础的相关生产环节开始,逐步向产品价值链中更高的环节转换。不顾自身比较优势的状况,试图不切实际地从价值链低端跳跃到高端,不仅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在跳跃的过程中会使我国经济付出巨大的转换成本。

3.重点产业和产品的选择标准

在众多的产业和产品中,选择哪些作为重点,一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中的焦点问题。自保护贸易论提出以来,针对选择战略性产业出现了不同的判断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兴起,战略性贸易政策成为贸易政策的热点,但是其产业选择标准仍然没有脱出产业内部、外部效应的范畴。

贸易保护理论对于幼稚产业的选择有以下几种判断标准:

(1)穆勒标准(Mill’s Test)。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如果任其自由竞争,该产业必然会亏损。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以致最终该产业能够完全面对自由竞争,并且获得利润,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以扶植。穆勒标准本质上要求幼稚产业在经过保护期后比外国更具成本优势。

(2)巴斯塔布尔(C.F.Bastable)标准。比穆勒标准更进一步,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该产业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二是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高于保护成本。如果未来预期利润小于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该产业就不能作为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反之,如果未来预期利润大于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加以保护才有利可图。因此,巴斯塔布尔标准(Bastable’s Test)也被称为利益补偿标准。

(3)肯普标准(Kemp’s Test)。穆勒标准与巴斯塔布尔标准注重产业自身的利益,肯普标准更加强调产业的外部效应。肯普认为,被保护的先行企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对国内其他企业具有溢出效应时,对先行企业的保护才是正当的。由于先行企业投资所取得的知识、技术、经验等存在外部性,可能被其他企业“搭便车”,所以企业不愿意进行投资。但是,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较强的外部效应,那么该产业的发展就会对其他经济部门带来额外的好处。在此情形下,即使该产业不符合巴斯塔布尔标准,仍应作为幼稚产业加以保护。

(4)小岛清标准。小岛清认为,一国应根据要素禀赋比率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选择幼稚产业,幼稚产业的选择准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要有利于对潜在资源的利用。第二,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一国的要素禀赋是动态变化的,要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选择幼稚产业。第三,要有利于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开发一种新产业意味着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如果一种幼稚产业在保护下成长起来以后,能对其密集使用的要素加以大规模的节约,从而能在既定的资源下维持其产量的增长,那么该产业就能实现自给甚至出口。

但是,对于所选择产业采取的保护扶持措施却是个关键问题。一般来说,对于产业的保护扶持政策有两类:一是通过贸易措施加以保护,使本国企业免于进口竞争;二是补贴措施,即不限制进口竞争,而是通过财政补贴等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经济效率最优的保护政策工具应是针对国内生产直接进行补贴,而不是征收关税,更不应该是采用配额、许可证、自愿出口限制等保护成本很高的非关税壁垒。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依靠贸易措施的保护很难保证幼稚产业变得成熟起来。多数情况下,由于有了关税等贸易保护,企业没有了国际竞争,失去了改进技术、增强竞争力的动力,最终反而是越保护越落后。因此,如果要保证被选择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国际生产效率作为参照,使扶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而所选用的措施则应该是财政补贴。在国际竞争作为效率参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在扶持过程中观察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确定补贴的程度。

有一点值得注意,对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进行补贴时,应当主要采取功能性的补贴政策,而产业生产补贴政策作为补充。

(六)加工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

1.增强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

若要使加工贸易在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有所贡献,就必须增强其产业关联效应,即波及效应。

目前,这种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既有非政策方面的,又有政策方面的,而后一个原因,是政策制定者必须着重考虑的。如何引导加工贸易向着更深层次、与国内产业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的方向发展,的确是一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重大意义的课题。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大致地将这种引导分成两个方面:第一,如何使加工贸易的本地化率得到逐步提高,以发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中间投入品行业的连锁效应;第二,如何延长加工贸易在东道国的加工链条,以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并且发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相关深加工环节的连锁效应。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建议如下:

(1)提高国产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这应该是一条解决发展中国家中间投入品产业薄弱的根本途径。具体的措施则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方式;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工人;对国产料件企业给予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增加对国产料件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于投资中间品生产且具有先进技术的外资方给予政策优惠等。

(2)为国产料件提供与进口料件相竞争的公平合理的外部环境。目前,加工贸易企业实际上被鼓励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即使是国内已具备生产能力的中间投入品往往也由国际市场进口,有时甚至是我国出口的产品经海外市场后再复进口。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的料件生产企业由于国家税收政策不当而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对待进口料件的“超国民待遇”状况不加以改变,将会继续对我国加工贸易生产料件的本地化率提高发生不利影响。政府需在加强国内原材料生产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沟通方面更多地发挥作用。比如建立加工贸易需求料件信息库,给予本国料件生产企业以信贷支持,为本国料件生产企业在海外设立宣传展览等。

至于加强延长加工贸易的加工链,以提高增值率,增强其波及效应则主要体现于转关深加工政策之中。现有的加工贸易转关深加工办法执行过程中存在手续繁冗,耗时较多的弊病,令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对“转厂”望而却步。因此,应对加工贸易品“转厂”的政策予以适度的简化。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长在我国的增值环节,以改变我国加工贸易效益低下的现状。

2.以积极的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升级

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使加工贸易产品的结构升级,逐步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产品转向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二是使加工贸易加工环节采用的生产技术逐步升级,唯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加收入,并促进我国整体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目前,我国给予低层次加工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及采用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加工贸易几乎是同等的政策,这导致了外资大部分投向简单加工贸易,有违我国利用外资的初衷。因此我们建议对加工贸易,尤其是外资从事的加工贸易给予产业政策的引导,在鼓励外资从事上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以外,取消对从事简单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部分优惠,以此来刺激外资从技术层次较低的加工贸易领域撤出并投入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中去,从而发挥外资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也许会引发人们对加工贸易能否继续如从前那样快速增长的担心。确实,实行上述政策可能使一部分外资因无力从事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而退出我国,甚至会因此导致加工贸易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减弱。但也必须看到,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在两者的取舍上,并不能厚此而薄彼。关键是政策上要把握适当的“度”,即使牺牲一部分加工贸易创造的就业机会,若能换来我国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也是值得的。相反,若一味强调就业目标而忽视加工贸易的升级,这样的加工贸易势必会失去后劲,其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不能长期保持。

3.提高加工贸易中的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一国总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体现。根据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创造性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传统的知识产权是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的总和。知识产权包括的权利有:①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②对演出、录音、录像和广播享有的权利;③对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享有的权利;④对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⑤对工业品外观设计享有的权利;⑥对商标、服务标记、商业名称和标志享有的权利;⑦对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⑧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的一切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享有的权利。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产权的内涵不断演进。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作为现今WTO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RIPs协议规定知识产权包括:①版权与邻接权;②商标权;③地理标志权;④工业品外观设计权;⑤专利权;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⑦未披露的信息专有权。其中关于“未披露的信息专有权”,协议第39条提出,要求成员在依《巴黎公约》为反不正当竞争提供有效保护的过程中,应保护未披露信息和向政府或政府的代理机构提交的数据。并规定了未披露信息的构成条件、侵犯未披露信息的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然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国知识产权局2005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有2000多家,即总数的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加工贸易的问题同样严重。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被动地位,不仅在产品价值链中只能获得微薄利益,而且随时面临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替代的风险。据统计,中国出口加工贸易中,约85%使用国外的品牌和技术。目前国际市场上名牌数量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个别行业超过90%。而我国世界级名牌少。目前我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却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在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49个,法国有46个,日本有45个,而我国只有4个,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同时品牌价值也很低。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尚不足10%,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称得上世界名牌的更是寥寥无几,部分企业虽然开始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的附加值仍然偏低。[3]

以制鞋业为例,在珠三角,几乎整个制鞋业都是贴牌生产模式。广州番禺的创信鞋业年产鞋超过1000万双,年出口额1亿多美元,是国内最大的制鞋出口企业之一,专做世界著名品牌的贴牌加工,如美国米老鼠、史努比、台湾知名童鞋品牌魔术屋、运动名牌耐克等。但是,近年来一些鞋业生产企业已开始对贴牌生产的模式忐忑不安。一方面贴牌容易因为加工出口量大而遭遇国外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极易受影响。如耐克由于越南工资水平低于我国,已于2005年在越南设立新厂,计划产量将超过中国。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耐克最大的境外生产基地。[4]

4.调整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

中国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加工贸易,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仅占极小的份额。2004年,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福建五个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4.5%,而西部地区仅为0.80%。

加工贸易有必要进行区域结构调整,发挥各地区自身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推动东部腾飞、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在技术、资本、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等要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经济带已经初具规模,鼓励东部技术先进的企业将非熟练劳动密集的工序外包到中西部地区,既能带动西部的产业升级,也能推动东部地区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制定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加工贸易进行区域重组,实现“珠三角和长三角努力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先进生产制造基地;京津唐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东北地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资源产品、农产品和优势工业品”的战略布局。

5.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自1998年中央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已经开始了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尝试。目前我国境外加工贸易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①从数量看,从事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少,经营规模不大。②从行业分布看,由于我国各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行业的技术水平、管理经验以及国内市场的状况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各行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情况也高低不等。轻工、纺织服装、机电等传统行业仍是我国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重点行业。除1个农业项目外,其他项目均集中在这3个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这些行业中已形成了一批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目前,我国境外加工贸易比较成功的是家电业和纺织业。③从区域分布看,亚洲、非洲和苏联东部地区是我国企业投资的重点地区。在这三个地区投资的项目数、协议投资总额和中方投资额占90%以上。[5]④从投资主体看,“十五”期间,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达3万多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800多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600多家。国有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非公有制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部分优势企业正在发展成为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跨国企业。[6]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贸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与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贸关系,加快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对外经贸合作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也有利于加工贸易自身的发展。①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能够拓展加工贸易的增长空间。因为出口增长空间有限,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数量增长已经呈现减速的迹象。在加工贸易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要保证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辟新的思路,开拓新的领域。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境外加工贸易,可以改变加工贸易产品的原产地,减少我国承受的贸易摩擦,扩大加工贸易出口。②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以促进加工贸易的结构优化。通过境外加工贸易可以将我国比较优势已经下降的部分产业和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如一些资源性产品和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制鞋、低档服装生产),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出的资源可以转向设计、精加工等更高端的生产环节。这样既可以利用国外的资源,减轻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瓶颈”压力,也可以带动加工贸易的结构优化。③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能够推动本土企业的成长壮大。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以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同时,我国有不少很好的企业由于国内市场空间和容量的局限,发展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面向广阔的国际市场,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这既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6.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快,1980~2004年,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3600亿美元扩大到21000亿美元,增长了5.8倍。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正在走向高级化。2004年,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特许权使用和许可、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的贸易已占到整个服务贸易的将近一半。发达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居于绝对主导地位,进出口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75%以上,其中,美、英、德三国就占了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30%左右(WTO Annual Report2005)。

从各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一直在60%以上。1996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全世界平均为63.5%,其中,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9%,中等收入国家为53%,低收入国家则达到37%。所有这三类国家服务业所占的份额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都增长了5~10个百分点(高文书,2002)。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明显落后。1998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2%,美国则是70%,中国不足美国的一半。1993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8%、51%和65%,即使和低收入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比重也明显偏低,甚至达不到低收入国家1970年33%的水平(黄胜强,2000)。如果和平均收入与中国相近或者比中国更低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是比较低的。1998年,按购买力评价汇率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为3320美元,服务业的比重是32%,而人均GDP和我国相近的国家的情况分别是:约旦,服务业比例为50%;牙买加,服务业比例为58%;摩洛哥,服务业比例为54%;菲律宾,服务业比例为52%;印度,服务业比例为45%(华而诚,2001)。

与服务业的发展滞后相对应,一是中国的服务贸易远远落后于商品贸易。2004年,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明显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呈现逆差的状态。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达108亿美元。三是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中国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6年春季》)。

中国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不仅有广阔的空间,而且具有潜在的优势。①低成本优势。我国不仅拥有充裕的廉价劳动力,而且相当大一部分工农业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也很低,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②相关基础设施完善。与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铁路、公路、邮电、通信等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发展服务加工贸易提供了保证。③拥有丰富的服务资源。服务贸易离不开提供服务的资源,我国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都非常丰富,为发展服务加工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总体上我国的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保险、物流、信息、会计、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降低农业和制造业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对外劳务输出、承包工程等服务出口可以直接带来就业机会。

【注释】

[1]新华网,2005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居世界之最,http:// news.xinhuanet. com/fortune/2006-01/13/content_ 4049390.htm,2006年1月13日。

[2]“加工贸易政策研究”课题组:《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的新道路》,国研网。

[3]李钢、李俊:《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础与必要条件》,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 cn/aarticle/s/200607/20060702710425.html。

[4]《自有品牌全球范围持续增长我国进展缓慢》,《消费日报》,2005年11月10日。

[5]《我国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成倍增长》,《市场报》,2004年11月12日第4版,http://www.people. com.cn/GB/paper53/13380/1199302.html。

[6]《“十五”期间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回顾》,商务部,2006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