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的复杂性

知识的复杂性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知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不同角度对知识的理解不同,知识的分类也多种多样。例如,柏拉图认为,知识是经过证实的正确认识。对组织内复杂的隐性知识进行共享,从而增强对隐性知识的获取能力,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也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形象地来看,组织中显性知识大约只占10%,另外90%则是隐性知识。

第一节 知识的复杂性

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知识是什么?这是讨论知识管理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然而,知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不同角度对知识的理解不同,知识的分类也多种多样。

一、不同时代的知识观

人类对于知识这一概念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里介绍有关知识概念与分类的几种观点。

1.知识是自我经验的认识与感知

早在工业社会出现以前,知识就被视为是对自我的认识,往往与个人的反思与内省能力有关。当时的哲学家认为,所有的知识来源于个人的经验,知识仅仅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没有绝对意义的知识。

例如,柏拉图认为,知识是经过证实的正确认识。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经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三大类: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技艺。纯粹理性,是指这个时代的几何、代数、逻辑等可以精密研究的学科中产生的认识;实践理性,则是指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用来做选择的方法,用来确定命题之真假、对错,如伦理学、政治学等的原理和规则;技艺,则是指那些无法或几乎无法用言辞传达的,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把握的知识,如木匠的好手艺就无法通过书本知识来传授。在他看来,知识主要是通过直觉来把握。

2.知识包括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实用性受到了知识学研究者的重视,知识更多的与实用技能联系在一起。因此,对知识的描述,常常走向两个方向:一个是指哲学意义上的“理性知识”;另一方面,也指生活实践中林林总总的实用性知识。

3.知识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

对知识概念认识的“第三次飞跃”,则是源于“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开始被视为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根本动力。于是,“显性-隐性知识”的两分类的观点,成为了当代知识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1966年,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对显性(explicit)知识与隐性(tacit)知识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从而使隐性知识成为了现代知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他认为,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书本、语言等方式来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通过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是嵌在具体的情境之中,不可言传的知识。为了说明隐性知识的存在,波兰尼举例说明:“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说的。”

(2)知识的四分类。如前一章所述,经济合作组织(OECD)将“知识”分成know-what(是什么)、know-why(为什么)、know-how(怎么样)和know-who(谁知道)四类。该报告还将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归结为“可编码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将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归结为“可意会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将知识与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强调“可意会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这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重要性的一个很好的描述。对于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本书将在后面章节里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揭示难于言传的隐性知识是知识研究历史上的进步,复杂的隐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隐性知识无法系统地归类,隐性知识根据拥有者的最新经验,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和重塑之中,这就增加了知识具有的复杂性。对组织内复杂的隐性知识进行共享,从而增强对隐性知识的获取能力,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也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4.知识包括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

随着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展开,研究者从个人与组织两个层面对知识进行分析,将知识分为员工个人的知识(employee knowledge)与内含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knowledge embedded in physical system),也就是组织知识。

(1)员工个人知识。是指员工自己的知识,包含技能、经验、习惯、直觉、价值观等,属于员工可以带走的东西。例如,某些员工的计算机维修能力,员工在软件开发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这些知识都是属于员工自身的,它可以随着员工的流失而被带走。

(2)组织知识。指内含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例如,组织内优秀的作业流程、信息系统、组织文化与团队协调合作,这些都是员工无法带走的知识。员工虽然离职了,但组织优秀的作业流程依然存在,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个人知识是组织知识的基础,经过组织的学习与知识分享,员工的个体知识可以转化和升华为组织知识,组织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二、隐性知识

1958年,波兰尼在其《人的研究》(The Study of Man)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两种知识的分类。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说的知识是书面或地图、数学公式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可以认出任何一张脸上的表情,但是我们一般情况下说不出我们究竟是根据什么符号来认识的。如果非说不可,那也是含糊其辞,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隐性知识。

1.隐性知识的定义

可以认为,显性知识是可以表达的,容易用数据、科学公式、编码过程和普遍规则来传播和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高度个人化的、难以形式化的知识。例如,直觉、预感就是隐性知识的直接表现。

后来的研究学者,如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他还认为,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

综合来看,隐性知识指人类知识体系中,难以言传的这一部分知识;与之相反,显性知识通常意义上是指已经过编码或格式化,可以用公式、定理、规律、原则、制度、法规、软件编制程序和说明书等类型的知识。形象地,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形象地来看,组织中显性知识大约只占10%,另外90%则是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的“默会性”

为了说明隐性知识的“默会性”,波兰尼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如你正用一把锤子把一根钉子敲到墙里去,你的注意力是在你左手持着的钉子上,还是在你手握着锤子的右手上?显然不是在你的右手上,否则你一定会失锤打在钉子以外的地方。从心理学上说,你此时的注意力是直接关注于钉子,但是你仍然间接地意识到你的右手的动作、力度,以及与右手的准确性相关的所有因素。我们看到,一个不熟练的人,如小孩或妇女,就不会集中注意力于钉子,他们往往分散他们的目光于手和钉子之间,无法顺利完成操作。换句话说,关于你的右手应当怎样使用锤子的各种知识,与对于钉子的注意力,这两方面必须经过一个练习的过程才可以协调起来。协调之后的情况,就是你关于右手和锤子的知识都转化成了“无意识”、“条件反射”,或其他类似的状态,用波兰尼的术语就是“支持意识”(sub-sidiary knowledge)。波兰尼论证说,这类知识在我们身上就如同我们的其他本能一样,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感官的一部分。这些知识的运用,如同视觉和嗅觉一样,已经不再需要通过我们大脑的思考了。

(资料来源:余光胜:《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隐性知识的特性

综合来看,隐性知识具有这样几个特性:

(1)环境依赖性。隐性知识在产生过程中,对个体的性格、经历、价值观和组织文化、环境具有依赖性。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下来的带经验性质的知识,是个体和组织在工作、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通过反复纠正错误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或习惯。

(2)模糊性。隐性知识以一种非格式化的、未编码的形式存在于人的脑海或一定的组织形态之中,由于它非结构式的表达,它难于与人交流与共享。

(3)个体性。它是个体的心智感悟与判断,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观与心智模式。

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如表2-1所示。

表2-1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

img2

续 表

img3

(资料来源: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avard Business Review,69/6)

3.隐性知识研究的意义

波兰尼认为,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是对原有知识理论的“决定性变革”。他认为,长期被我们忽视的隐性知识,在人类知识系统中极为重要,隐性知识事实上支配着我们的整个认识活动,是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 J.Sternberg)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隐性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性的向导作用,也可以干扰和阻碍与之不一致或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知识管理所研究的知识,应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总和。正如达文波特(Davenport &Pursak)对知识的界定: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信息及未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专家独特的见解、新经验的评估和整合等。

三、知识概念的文化差异

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在《知识创造公司》(The Knowledge-Creation Company)一书中,认为知识概念的认识,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他比较日本人和西方人进行创新的不同方法,对东、西方有关知识的概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东、西方经理人对于知识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如果从单一的文化角度定义知识,就不会领会知识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

1.西方人的知识观

野中郁次郎等认为,西方哲学家一般都遵循希腊传统,认为知识就是“经过证实的正确的认识”。“证实”的意思是:只要个人认为是正确的,都能被称作“知识”(只要这种观点有足够的证据)。对知识的这个定义,来源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而且即使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这种现象。比如,突然有一种冲动,想组建一个由各界名人组成的“专家小组”调查,并解决法律、技术或社会道德等领域的复杂问题。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为自己的信仰辩护是一种心灵活动,以使自己的认知合理化,并形成体系。

与此相对应,他认为西方经理人对于知识的定义,以及如何利用知识这两方面的观点都太狭隘。西方经理人相信唯一有用的知识是“硬性”(意即可量化)的资料,即显性的知识,他们把企业当作处理信息的机器。

2.东方人的知识观

与西方观点形成对照的是,日本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主要强调思想活动,而是注重把人的思想、身体和灵魂综合成一个整体看待。例如,在西方人看来,一位推销员对于是否能赢得新的商业机会的知识,就等同于推销员头脑里的想法。日本人考虑的远不止是推销的几个步骤、随后的过程,以及通常采用的程序等,他们还强调推销员本人从体力、道德和精神方面是否愿意接受这项任务。主观信仰也是个体隐性知识的构成部分。

东方的经理人习惯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方式来思考和评价知识在商业组织内的角色。成功的日本企业普遍采用这种观点,如本田、佳能、松下、夏普等世界著名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经理人懂得,创造新知识不只是机械性地处理客观的信息,更要掌握员工中潜藏着的,且往往是高度主观性的见解、直觉和理想。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往往是“软性”的,即隐性的知识。例如,透过口号、暗喻、象征等,这些都是持续创新必备的工具。

3.完整的知识观

整合东、西方对知识的认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知识概念才算完整。野中认为,日本公司似乎特别擅长这种整体性的知识创造,尽管原因很复杂,不过对于经理人最重要的启示却很简单:全球各地的制造业向日本学习制造技术,获益良多,同样地,想要靠知识来竞争的公司,也必须学习日本式的创造知识技巧。

综合来看,在知识概念跨文化比较的基础上,野中郁次郎对波兰尼的知识观作了深入探讨和发挥,以日本企业管理中引入人文关怀的事例为证据,强调了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强调让企业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的“知识整体”,从哲学的观点即人与世界的“合一”,在西方管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