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

时间:2022-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是指侵权人行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时,根据何种标准、原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其次,减少和预防侵权行为发生。过错责任原则通过教育和惩戒的手段达到预防或减少侵权行为的目的。如果侵权事实的发生是双方过错或受害人一方过错引起,不应适用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依法处理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原则。

第三节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是指侵权人行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时,根据何种标准、原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在侵权行为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减责免责条件、举证程序、赔偿原则等。根据我国先行立法和司法审判实践,确定侵权行为责任主要适用的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1.过错责任的概念与意义

过错责任是指以行为人主观过错作为构成侵权和确定侵权责任依据的责任制度。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侵权行为法中确定的基本归责原则。

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对于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的财产和其他合法利益,保障公平交易,维护社会经济秩序都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维护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诚实有信、遵守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尊重他人利益是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共同追求的目标。过错责任原则将社会主义道德纳入其内容,适用道德标准贯穿于确定法律责任的过程之中。因此,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对于醇化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义重大。

其次,减少和预防侵权行为发生。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确定法律责任,表明法律对行为人行为的否定,适用法律责任体现法律对行为人行为的制裁。过错责任原则指导人们正确行为,要求人们“合理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给予一定的惩治。过错责任原则通过教育和惩戒的手段达到预防或减少侵权行为的目的。

再次,协调当事人利益关系。过错责任原则在协调侵权行为人与被侵权人之间利益关系时,根据侵权行为人过错的大小,强加于侵权人一种“反向利益”,适用过错责任,使被侵权人的财产和非财产利益得到补偿或满足,以此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

2.过错责任原则特征

(1)以过错为确定责任的必要要件。按照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在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行为人没有过错,即使其行为在客观上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或其行为与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也不为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反之,只要行为人有过错,即使侵权行为未发生损害结果,或其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以过错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过错责任原则中,过错不仅是法律责任“定性”的必要条件,也是法律责任“定量”的重要依据。根据行为人过错的性质、大小以及行为人对过错认识的程度等,来确定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范围和具体形式。

(3)确定过错的标准多样化。过错责任原则中,由于过错是认定行为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最重要的条件,因此,确定过错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关于对过错的认定,一些法律文件中有所表述或解释,我们称之为法律标准。但事实上,认定过错的标准具有客观性、社会性的特点,国家政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都可作为判断过错的标准。因此,在没有法律标准的情况下,应适用社会标准来确定行为人行为是否有过错。

3.过错责任原则的局限性

任何法律制度和原则都不会十全十美,过错责任原则也有其缺陷。过错责任原则的根本规则是“无过错无责任”,由于过错判定标准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在适用时出现主观任意判定的情况。加之该原则要求被侵权人对侵权人的过错负有举证责任,不能按法定证据形式证明侵权人有过错的,则推定无过错。因此,过错责任原则对权利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过错推定原则

1.过错推定概念

过错推定是指如果被侵权人能够证明行为人侵权,而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合理推断行为人有过错并承担法律责任。过错推定分为一般过错推定和特殊过错推定。一般过错推定是指只要行为人不能证明其行为无过错的,按过错推定;特殊过错推定是指行为人对法定抗辩事由不能证明无过错的,按过错推定。

2.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

过错推定责任在条件上,仅适用于法律特别规定的侵权行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建筑物、悬挂物致人损害,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损害,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等侵权行为赔偿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在适用程序上,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即根据侵权事实和法律规定,先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若行为人不能提出自己没有过错“反证”,则应承担侵权责任。

3.过错推定与过错责任的区别

首先,适用条件不同。过错推定适用法律特别规定的侵权行为;而过错责任适用一般侵权行为。

其次,举证责任不同。过错推定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而过错责任采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再次,承担责任方式不同。过错推定侵权行为人一般仅承担赔偿责任;而过错责任侵权行为人往往要根据过错的性质和程度,承担竞合责任。

三、公平责任原则

1.公平责任概念

公平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对其之间发生的损害事实均无过错,根据公平原则,加害人对被害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公平责任体现了法律的衡平原则,也是对社会道德内容的规范。

2.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

公平责任原则适用涉及以下几方面。

(1)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侵权法律事实与过错责任原则相同。如果侵权法律事实按法律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则不应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2)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基本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对侵权行为均无过错。如果侵权事实的发生是双方过错或受害人一方过错引起,不应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3)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责任方式主要是经济赔偿。侵权行为人的赔偿包括受害人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赔偿。

(4)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结果是当事人双方分担因侵权行为发生的实际损失。双方分担损失并不一定平均承担,而是要根据损害事实和双方经济状况,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失。

四、无过错责任原则

1.无过错责任概念

无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行为致使他人财产或人身受到损害,行为人虽无过错,但依法也应给予受害人赔偿的法律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依法处理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原则。

2.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

(1)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的侵权法律事实是法律专门规定的,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条件适用该原则。按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侵权损害的行为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2)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的赔偿范围,是因侵权人行为而发生的全部实际损失,而不是给予适当的补偿。

(3)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时,一般有最高赔偿限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