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

时间:2022-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一、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1.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归责原则是指追究相关违法主体的法律责任的一般准则。

第二节 经济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

一、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

1.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

归责原则是指追究相关违法主体的法律责任的一般准则。在深入探讨经济法归责原则之前,有必要对归责原则的先置概念——归责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归责基础又称归责原因,是指为什么对相关的违法主体可以追究法律责任,违法者为什么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这涉及归责的正当性、合理性和确定性的问题。传统部门法领域对此已有一定的研究,例如在法律责任根据方面,学者们提出了“道德责任论”、“社会责任论”、“规范责任论”等学说,这些学说对说明归责基础问题都有一定的解释力。(23)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法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根据经济法自身的体系要求对相关理论做出进一步的拓展,即从成本补偿的角度来深入探讨经济法的归责基础。

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中,与二元结构直接相关的特殊性假设,在主体方面,主要是利益主体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事实上,违法主体也都是有限理性的利益主体,当然会考虑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在其从事违法行为时,在客观上会对他人和社会带来成本。(24)经济法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既可能基于弥补私人成本而产生,也可能基于弥补社会成本而产生。因此在发生私人成本即私益受损时就应考虑如何弥补私人成本;在发生社会成本即公益受损时,同样应考虑如何解决“公害”问题。可见基于对两类利益的保护及经济法基本矛盾(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解决,对于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必须通过规则来补偿,这就是经济法责任制度产生的原因,也是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

2.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的历史演变

归责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主观到客观,从结果论到行为论的过程。一般来说,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过错责任是指以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为必要条件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发端于罗马法的“无过错而无责任”的理念,发展和完善于自《拿破仑法典》起的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典。过错责任的确定,对于保护财产所有权、契约自由及权利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行为越来越过度,这给人类带来了一个矛盾的世界:一方面是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日益面临着工业经济所必然带来的损害,而且这些损害有许多是在行为人没有过错的情况下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固守过错归责原则,就难以有效地保护人的权利。于是,无过错责任应运而生。无过错责任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的存在为追究责任的必要条件,即行为人即使无过错也要对自己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这种情况在经济法中成为一个越来越广泛存在的现象。无过错责任的普遍采用,无疑有利于更充分地保护人的权利。可以预料,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并将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之中。与此相应,一些不可预见的,且行为人无过错的损害也将越来越多的出现,无过错归责原则适用的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泛。例如,知识经济必然要求对知识产权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护,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仅仅依据过错归责原则显然不够,因为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其权利人的专有权范围被他人无意及无过失闯入的机会和可能性,比物权要大得多、普遍得多(25)。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充分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公平是所有法律的共同价值取向。一个法律是否实现了公平,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法律责任的构造是否做到了公平。在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过错,且依照现行法不能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但又确有必要追究一方的责任时,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责任,即公平责任。所谓公平责任,是指双方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责任的一种责任形态。这种归责原则,民法可以适用,经济法也可以适用。例如,某一洗涤剂产品对大多数人没有造成损害,但对具有特殊体质的某个人却造成了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没有过错,且依照法律规定,这属于可以作为“开发风险”而予以免责的条件,但是法官在自由裁量时,考虑到不给受害人以补偿就不足以体现公平精神,就可以说服有关各方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由制造厂家和销售者对受害者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以减轻受害人的损失。又如,某生产厂家按照国家标准制造某种产品,由于国家标准本身存在问题,致使该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由生产厂家和销售者对受害者承担一定的责任。只有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同时存在,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受害人,这种责任的设定从根本上表明了道德、社会责任和法律的有机统一,是社会法治文明的体现。(26)

3.经济法的归责原则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侧重于过错责任,在特殊情况下也适用无过错责任;经济法责任侧重于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尤其侧重于公平责任。所谓公平责任是指在加害人和受害人都没有过错,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以公平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当事人公平地分担损失的归责原则。其中,实际情况是指受害人的损失程度、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舆论等。公平是最基本的法律价值之一,也是法律发展的奥妙和源泉,经济法应当以保障公平为原则,同样,与经济法实施直接相关的经济法责任也必须实现公平的理念。公平归责原则是现代立法的产物,在经济法中广为适用,在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宏观调控中,更是如此。经济法责任以公平责任为主要归责原则是因为经济公平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经济法主体在主体地位、权利享有和义务承担、交易机会、利益成果享有和责任承担等各方面都应该体现公平。

二、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行为人据以承担法律责任或者能够满足国家机关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法定条件。由于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在各国的法律中并没有据以判断所有法律责任的共同条件。不同的法律部门之间,同一法律部门的不同责任主体和形式之间,在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学界一般从责任主体、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等多个方面去把握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加以认识。

1.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是指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当事人。经济法责任主体必须是经济法主体,非经济法主体是不能成为经济法责任主体的。经济法主体可以分为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它们要成为经济法责任主体需要具备法律规定的相应条件,只有符合经济法规定的政府机关和其他公共组织,才能成为经济法的调制主体,只有符合经济法规定的市场主体才能成为经济法的调制受体。

2.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承担经济法责任一般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例如,现代各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基本上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只是在特殊条件下才实行过错责任。基于严格责任原则,权利人无需就侵权人的过错进行举证,侵权人也不得以其无过错为由进行抗辩。严格责任原则的出现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密切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条件下,消费者根本无从知道生产商制造、销售产品的活动情况,尤其是技术性较强的产品,受害人要确切地知道产品缺陷和损害发生的原因是非常困难的,而过错原则限制了消费者获得法律保护的机会。于是各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宗旨,确立了新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并将这一原则推广至高度危险作业、环境污染等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案件。(27)

3.行为的违法性

承担经济法责任的首要前提是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或符合经济法规定的某种特定事实状态。调制受体承担经济法责任是由于其违反经济法规定的强制义务或符合经济法规定的某种特定的事实状态。调制主体承担法律责任是由于违法行使职权,包括主体违法、程序违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等违法情形。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经济法责任并不以违法的存在为前提,故行为的违法性有时对于责任的承担和追究并非必备条件。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时,在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因而占用、征用或损害他人财产时,即可能出现这种情形。

4.损害事实

民事责任的追究和承担通常须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为条件,无损害则不承担责任。而经济法责任的构成,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以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为必要,行为人即使没有给特定人造成具体损害,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煤矿的管理者不遵守国家对煤矿安全设施的法律要求,不装备必要的、合格的安全设施,虽然煤矿尚未发生重大事故,仍需要承担经济法责任;工业企业不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时,没有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环境的污染虽然尚未形成,也要承担经济法责任。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判决主要是判令被告履行经济法所规定的义务,并进行罚款,而不是赔偿损失,这样做是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利益不受违法行为的侵犯。因为一旦社会利益受到损害,违法者难以有足够的财产来弥补损失,况且很多损失是不能弥补的,如人的生命、健康等。鉴于违法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法律必须防微杜渐,把经济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5.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联系。由于民法主要是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作为追究责任的前提,因而它特别强调损害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但是就经济法责任而言,行为即使未造成损害事实,也要追求行为人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责任就不以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作为构成要件,这决定了在有的情况下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某种按照法律规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就可以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追究行为人的经济法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