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规划,优化布局,推进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完善规划,优化布局,推进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关于学科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及其实施,是目前学校学科布局基本具备综合性大学的构架,学科建设形成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推进态势的重要基础。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始终走在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并成为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在我省科技自主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浙江工业大学的要求和信任,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完善规划,优化布局,推进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

完善规划,优化布局,推进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 负责人:盛颂恩

联络人:李小年

参加部门:研究生院(筹)、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科研处

与我们国家整体发展特点相一致,从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言,浙江工业大学正处在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过渡期,学校的规模扩张表现在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张、专业数量的大幅度扩张、研究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学位点的快速扩张、科研到款的大幅度扩张等方面,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质量、社会服务质量、人力资源质量、专业建设质量、学位点质量、学科建设质量等必须尽快提高,以适应学校发展的新目标。(www.guayunfan.com)

本调研报告意在查找与科学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思想观念和突出问题,查找问题、解剖原因,提出突破障碍、促进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学科建设工作总体回顾

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历史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第一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以任务带学科,以学科促进学位点建设”的指导思想;1995年第二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位点—研究所—学科性公司三位一体”学科建设模式;1999年第三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人人进学科,人人有学科归属,构建新的学科建设体系”、“建立学校—学院—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运行模式”。2001年《浙江工业大学中长期(2001—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又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方针,强调了“学科建设的标志是学位点建设,基础是科学研究,核心是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按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的方针和原则。学校关于学科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及其实施,是目前学校学科布局基本具备综合性大学的构架,学科建设形成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推进态势的重要基础。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学校以创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导向,目前,学科建设在全省高等教育中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占9/40,占省属高校博士点比例为14/32(浙江省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8所,拥有博士点262个),占省属高校硕士点比例为71/433(浙江省具有硕士点750个)。学校在全国招收研究生的450所院校中稳居百强之列(2003年第100位,2008年第75位)。学校的一些学科,如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机械电子、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际贸易学、技术经济与管理、药物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材料化学等已经成为浙江省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部分工科学科的研究方向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已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含自主设置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1个。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授予权。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覆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等十大学科门类,其中博士研究生教学覆盖了工学、医学、经济、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学校现在建设的学科中涉及37个一级学科,包含了180个二级学科,分布在全校的16个学院和1个部。

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9个、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拥有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制药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制药工程、光纤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联合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永康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等5个浙江省创新服务平台。学校有激光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脉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催化剂工程科学开发研究中心、制药工程研究中心、纳米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塑料工程研究中心、加工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环境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结构与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与嵌入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校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司法与人权研究中心、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竞争研究中心、认知语义学中心、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心、中国文学演变与传播研究中心和开放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等9个校级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本涵盖了全校的各个学院(部),为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基础。

二、学科建设存在问题之思考

虽然学校学科建设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以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新要求来衡量,学校现有的体制以及相应的运行机制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下面从“主动适应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应学校定位和发展总目标”、“适应学校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三个视角,分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国家、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是省属高校的领头羊,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学校,理应在经济强省、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始终走在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并成为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在我省科技自主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浙江工业大学的要求和信任,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科如何在科学研究方面对浙江经济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如何主动把握住产业发展的主流,积极引领浙江省的主导行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以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攻方向,增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003—2007年的5年间学科承担横向项目年平均800多项,到款经费7500余万元(见表1)。虽然总经费不算少,但每个项目平均科研经费只有约10万元。由此可见,学科较多地局限于提供局部、散、小的技术服务,对浙江经济社会的影响力还不够大,人文社科学科的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采纳的数量也比较有限,产业发展的主流参与不多,行业引领谈不上,针对行业和主流产品的比较技术优势并不明显。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海洋科技、山水资源、公共安全、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城市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领域,我们参与深度不够,有些参与很少。

表1 2003—2007年浙江工业大学横向科研项目情况

(二)与学校定位和发展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

(1)学科发展不平衡。学校的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比较,各个学科发展是很不平衡的。目前,在71个硕士点中,工科学科有38个,理科有8个,人文社科有18个;在14个博士点中,工科学科有11个,人文社科有2个。虽然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基本框架,学科涵盖理、工、文、法、农、哲学、经济、医药、管理、教育等十大门类;总体而言,学校工科相对比较强(即使是比较强的工科学科中,依然存在明显的发展水平的差异),理学、人文社科等学科总体实力偏弱,与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的要求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整个学校的建设如果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高度来看,综合性大学色彩是不够浓的。省内外兄弟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总体上依然认为我校是以工科见长的学校,相对而言,理科和人文社科是明显偏弱的。

(2)学科方向凝练不够,学科特色不够鲜明,学科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不够强,学科整体水平还不够高,与建设国内知名大学这个发展目标有差距。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学校的学科“体量”已经比较大,从省内而言,浙江大学除外,我们总体水平具有一定优势,但我们缺少“学术高峰”,即使在省内比较,也缺少“本地相对高峰”。无论从校内还是校外比较,除少数老学科外,多数学科无明显优势。

(3)学校现行的体制、机制曾在推动学校快速发展、促进学科快速成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当学科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时候,同样的体制、机制已不适应学科向深度发展的要求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学院、学科利益壁垒越来越刚性化,学科与学院间关系不顺,内部利益博弈机制得以强化;学校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学校意志的执行趋于弱化;资源越来越紧张,而资源分配矛盾越来越大;引导方向不清晰,规模扩张与提高质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等等。

(三)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在学科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情况下,如果要进一步持续地、又好又快地发展,必然要求学科建设的模式从自发向自觉转变,要从惯性发展向主动规划转变,从重点引导个体发展向着力引导团队发展转变,从面上的科研服务向深入产业主线转变。目前,在学校不同层次学科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个体的、不稳定的、零散的惯性仍然较大,科研力量不能有效整合,方向不能有效集中;局部关系不够和谐,力量凝聚不够,存在内耗,导致丧失机会;学科间存在壁垒,过于刚性,弹性、包容性不足,尚未形成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的科技自主创新的组织管理体制、工作评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因而难以做大、做强;科教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各类平台的开放和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支撑条件作用下降。

三、学科建设问题成因之分析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原因有着重要影响。

(一)学校绝大部分学科尚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

我校的学位点形成期主要是在2003年和2006年,这两年申报成功博士点12个,占学校学位点总数的86%;硕士点50个,占学校学位点总数的71%(见表2)。尤其人文社科学科和理学科建立相对较晚,许多历史不足10年,总体上学校成熟的学科偏少。

表2 浙江工业大学历次申报硕、博士点情况

(二)人才引进缺乏政策优势

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同兄弟院校相比,在人才引进上学校曾经是比较有优势的,其优势来自学校在省属高校范围内的声望比较高,而在政策上兄弟院校之间也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最近几年,这种优势在逐渐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吸引人才的调控手段开始处于劣势。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近年来高水平人才引进偏少,尤其人文社科高水平人才引进不够。

(三)资源共享的引导机制不够有效

现存校内管理体制使得各个学院、各个学科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非常明确,过于强调各个学院、学科独立性和个体性,在学院、学科之间形成了比较刚性的利益壁垒,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跨学院、学科的合作、力量整合和资源共享。

(四)缺乏对于学科方向的引导机制

学科建设中、学术团队构建中、开展科研工作中在学科方向的主动设计方面做得很不够,学校没有建立推动形成鲜明特色学科方向的引导机制,在这方面学科建设管理缺乏抓手。教师研究方向的选择基本上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判断,个人作选择,个人做个人的,结果在学科中就使得研究方向非常分散。即便对个体成员来说,今天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明天又从事另一个方向的研究,这种情况也很普遍,导致积累不多,难以形成系列成果、大成果。这样一来,出现学科特色不显著、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团队建设的引导机制不强

学校现存的各种评价体系、职称评定体系、岗位聘任和考核办法都过于强调个人的工作业绩。在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只能偏重以个体为中心,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团队建设多数是形式多于内容。

(六)生师比偏高

最近几年,学校办学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在校本科生学生数量从2000年的11000多人增长到2008年的2万多人(不含之江学院),在校研究生数量从2000年的240多人增长到2008年的5500多人,分别增长1.8倍和22倍。教职工规模虽也扩大了,但教职工规模的扩大速度远低于学生增长的速度,生师比高达19∶1(按教育部教学评估的计算可能更高)。目前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大,不仅需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而且学校对每个教师的科研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学科建设中,教师的精力与所要承担的责任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的趋势。

四、思路和对策

(一)基本思路

“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是学校的发展定位,目标是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家“211”学校的要求。任务是明确的,同样也是艰巨的。我们要厘清思路,明确努力的方向。基本思路如下:

1.“增强工科优势,拓展理科基础,做优人文社科”

这是针对我校现有工科、理科和文科的发展现状提出的总的建设要求。学校现在建设的学科中涉及37个一级学科,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覆盖了十大学科门类,博士研究生教育覆盖了四大学科门类。学校今后的学科建设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级学科规模基本稳定(门类不扩大),学科建设以优化布局、提高质量为主。

2.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层次培育,分类型引导,有重点推进

学校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平均用力,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多为有少为,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依据,调整和优化学科发展规划,造就优势学科和学科优势。学科建设要形成点上有优势、线上有广度、面上有特色的局面。即完成部分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更多的国家级平台),各一级学科中形成稳定而优势相对明显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人文社科和理学学科形态更完整,各学科门类都具备一级学科博士点,理科、工科、人文、社科有机联系、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初步形成学科链的建设任务。

3.明确学校重点发展领域、一级学科框架和特色领域的发展方向

学科布局要合理,要努力基本形成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学科发展主线鲜明,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处在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沿。要在有鲜明特点的学科发展领域形成强势一级学科群,在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重大装备技术、绿色化工技术、环境与安全、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新材料及纳米技术、绿色制药技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管理创新、地方文化与传播等领域内形成强势与特色。在服务乃至引领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显著的作用。

4.建立多学科汇聚、交叉和融合学科建设新体制和新机制

学科发展到今天,交叉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几乎所有大的成果都是源于交叉学科和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大项目。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科技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学科汇聚、交叉和融合,能培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和发展新的学科优势。

(二)若干对策

1.政策支持,重点突破,让强者更强

学校的学科发展是从工科起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而重要的进步,建立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重中之重学科(人文研究基地)和省级重点学科,其中绝大部分是工科学科。对照校党委汪晓村书记归纳的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有较多的学科团队能承担国内高水平的较大项目的研究,是国家、区域知识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一批在国内相同领域知名的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有良好的学术梯队”、“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较高的学术声望”,我们认为学校要实现知名的目标,首先是学科发展水平要达到知名的要求,而这目前主要还得依靠工科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来首先进行突破,当然理科和人文社科未能很好协调发展的话,同样是无法真正建成综合性的名校的。目前,学校的强势学科(大部分是工科)跟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的很少,甚至跟省内其他高校相比,处于领先地位的也不多。一些目前领先的学科,现在也还没有达到地位非常稳固的程度,稍一松懈,对手很快就会赶超我们。因此,我们不但不能放松强势工科学科的建设,而且要使我校的工科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政策的安排上,要让强者更强,不能搞平均主义。尽快建成在国内有影响的强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是学校近期关键任务之一。

2.统筹兼顾,加快发展人文社科学科

综合性大学、精英教育是我们既定的目标,文化大省是浙江省的既定目标,而人文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基础。因此,人文社科学科是学校学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真正建成综合性大学,体现综合性的关键之一。目前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是学校教师的共识,而学校对人文社科发展在财力上也给予了较多的支持,还特别设立了文理社科发展基金,但人文社科的发展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还需做许多工作。尽快将非工类学科做出知名度是近期关键任务之二。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我们要创新人文社科学科的体制和投入机制,使人文社科和理学学科形态更完整。可以考虑如下工作:

(1)成立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从学校层面来领导人文社科学科的发展,让人文社科的专家来规划、制定标准。该委员会定位为决策、指导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主任,下设办公室,此办公室可独立设置或挂靠在科研处或研究生院。人文社科发展委员会统筹研究人文社科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规划学校人文社科的整体布局,讨论制定针对人文社科的相关政策;协调人文社科学科建设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加强对人文社科学科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等工作的统一领导;指导、协调学科内部、相邻学科、跨学科的联系和合作以及学科群建设;统筹学校对于人文社科学科的各种资源配置,包括分配文理发展基金和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金,领导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的建设。

(2)启动人文社科学科培育计划。到2015年,在每年的学校财务预算中安排人文社科发展专项经费(含人文社科发展基金),并根据学校的财力,逐年增加建设经费,连续几年加大投入,从经费上保证人文社科学科水平的提升,发展专项经费由人文社科发展委员会来统筹,以期发挥最大效能。

(3)人文社科学科培育计划实施期内,对人文社科学科要适当倾斜科技奖励标准,适度增加人文社科成果的配套奖励比例。

(4)要充分认识到高层次人才、大师级的学者对人文社科学科建设和水平的提升的特别作用。为了能顺利引进学科需要的人才,同时保护学科引人的积极性,学校可以设岗虚位以待,吸引人才。对于高岗的设置,由人文社科发展委员会提出方案;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由人文社科发展委员会把关。

(5)成立浙江工业大学开放式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基于这个平台,可以汇聚学者进行交流,开展合作研究,形成很好的学术氛围。这个平台同时可以给学科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培育出新的成果,打好融入学术圈、提升学术形象的基础。

3.探索尝试促进学科交叉和学科合作的路径

(1)首先可以从一级学科的建设着手,努力营造倡导多学科合作、交叉、融合的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实行目标责任制,强化学院对一级学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打破一级学科内的二级学科之间过于清晰和刚性的边界,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学科体制。

(2)对学科交叉研究进行资金扶持,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基金。专项基金的设立可以保障学科交叉研究得到外界的支持,有利于打破学科的壁垒,提高科研人员参与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这个方案可以首先在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重点研究基地实施。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本身每年有比较多的经费用于设立开放项目的研究,在项目立项的原则中可以明确一定比例的项目是用于交叉学科研究项目,或者全部开放基金都用于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同时开放基金的申报由面向校外改为面向校内和校外。面向校外设立项目,其目的是引入外面的智力;面向校内设立项目,其目的是促进多学科合作。一旦时机成熟,可以将这种做法拓展到省重点学科中去。

(3)研究成立学科交叉研究院,统筹非实体机构的交叉研究工作,学校目前的军工研究院就是类似性质的机构。可以将军工研究院的范畴扩大一些,使它成为学校的学科交叉研究院。该研究院主要是以课题、项目形式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开展工作的孵化器,经论证后成立的非实体交叉研究机构均可以挂靠研究院,使用研究院的资源。实行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即学科队伍成员及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科研经费等,不仅为其所在的行政单位所有,而且能为相关学科所有、所用。依据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根据学校战略决策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现有学科力量确定突破口,主动设计,构筑新平台,组织建立一批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所),以交叉研究院为依托,组织不同学科的学术力量,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派生出新兴的学科,实现学科发展的新增长。做一些命题式的研究和投入,引导向浙江省产业、社会发展需要的主流领域靠拢,争取参与省内产业发展的主流,引领行业发展,增强对浙江经济社会的影响力。

(4)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决策机制。特别是人才引进政策,学校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需要建立特别岗位的设置权,以适应体现学校意志的人才引进和学科发展需要,尤其是新兴交叉学科和高层次整合学科或团队。

4.不折不扣落实规划,不贪大求全

对学科建设规划中的学科布局、重点发展领域要认真研究,达成共识,要使学科建设规划在指导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防止学科建设规划成为一纸空文。在平台设置、项目筛选、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学科培育等多方面落实规划,不铺摊子。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学科特色。即使是重点支持的学科,资源也是有限的,方向太多,必然导致资源分散。因此,要集中有限的资源,围绕浙江区域经济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咬住几个方向发展,在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加强新兴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做出特色,形成差别化优势,以“成就高峰”。

5.以领军人物和团队建设为重点,抓好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学科队伍是由学科领军人物,以及由他(她)带领下的一群有共同学术追求,志同道合的,具有良好协作精神,形成梯队结构的人员构成的团队。这支队伍中,领军人物尤为关键。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在生活条件和科研资源的配备上加大吸引力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积极争取更多的大师级的人物来我校支持我们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尽最大的努力营造更好的环境和土壤,培育我们自己的大师。中青年科研骨干的使用和培养也很重要,学科建设是团队协力的过程,也是没有终点的接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同时,团队的建设,不仅是学科活动的一个组织形式,更需要追求实质的内容。我们要避免在申报项目、平台的时候团队出现了,一旦申报成功,团队就不存在了,团队成员又回到一个个比较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没有协作,研究内容没有共同点,合力没有形成,团队的作用无法发挥。

6.集中引导,增强学科方向感

学校新一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将进一步深化学院制改革,明确界定学校、学院的责、权、利,增强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和办学活力。放权激励要与学校意志密切结合起来,高度一致起来。通过实施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除了进行量的任务的明确,更重要的是加强方向的引导,要让学科方向的形成从自发行为提升到自觉行为,从无形转变为有形,把学校的理念变为全校教师的共识,进而变成教师的教学、科研行为。方向的引导工作,要通过教学、科研、人事、学科等学校工作诸方面协调一致来贯彻,要落实到整个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运作的机制上,进而形成一种“全息色彩”,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