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伦理的内容_图书馆管理学

图书馆伦理的内容_图书馆管理学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图书馆馆长必须遵循的一条通则和基本的管理道德要求。部门主任的这类行为是形成图书馆内部信任关系的基石。

图书馆伦理的内容_图书馆管理学

第二节 图书馆伦理的内容

图书馆活动的范围比较广泛,图书馆活动涉及的重叠交叉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图书馆活动中有多层次的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这些都客观地要求图书馆伦理规范必然也是复杂的、多层面的。

一、图书馆管理者与领导者关系中的伦理准则

1.图书馆管理者与领导者关系的基本特征

图书馆管理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包含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两者是一个共生体。管理者与领导者是图书馆中的两种重要角色,都具有一定的人员和事务责任覆盖面,两种角色共生于一个图书馆系统中,相辅相成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两种角色的功能作用有许多相似之处。相对而言,管理者一般处于图书馆中层,多指各部门主任,他们具有自己的管理覆盖面,其主要职能是根据上级领导者的指示精神和决策来协调自己所辖范围的工作事务,制订有关的工作实施计划。而领导者一般处于图书馆的高层(或相对管理者而言的较高层),多指馆长、副馆长或馆长助理,他们具有比管理者更宽的管理覆盖面,其主要职能侧重于决定整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决策重大问题,拟定较为长远的宏观规划,指导、协调和检查管理者的工作情况。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角色是相对的,是一个角色的共生体,即不仅两者是图书馆内必不可少、共生共济、相辅相成的两种角色,而且这两种角色往往共生于一个人身上。在一定范围内,他是领导者;在另一范围内,他成了管理者。第二,两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表现在两者的组织目标是一致的,两者的个人切身利益是休戚相关的、荣辱与共的。第三,两者是冲突共协体。两者必须同舟共济,同时又各有自己的利益归属,有自己的责任负荷。两者就在冲突矛盾的解决协调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和任务。(www.guayunfan.com)

2.部门主任与馆长(含副馆长或馆长助理,下文统称馆长)相处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第一,重视与馆长保持和发展和谐友好的关系,但必须以搞好工作为出发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道德问题。其管理道德的体现是动机的指向,应该是从真诚、纯正、高尚的动机出发保持和发展和谐友好的关系。

第二,尊重馆长但必须有效影响馆长,对馆长负责。一是工作任务的完成,二是对馆长缺点、失误的提醒和纠正。当然要注意时间、场合、方法并注意对馆长的尊重和威信的维护。

第三,既要立足本部门充分争取馆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又要纵观全局,理解馆长的困难,必要时以高尚的风格牺牲本部门利益以保全图书馆总体利益。

第四,敢于负责任,积极取得馆长的指导和理解。

第五,在馆领导之间存在和出现矛盾冲突时,应当遵循管理规则而不感情用事,更不能乘机谋利。

3.馆长(含副馆长或馆长助理)与部门主任相处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第一,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使图书馆规章制度对自己和对下级同等有效。

第二,诚恳、平等地对待部门主任,密切联系部属,不以权势压人,不以领导者自居,虚心听取下级的批评意见。

第三,既要及时果断地决策,又要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这是图书馆馆长必须遵循的一条通则和基本的管理道德要求。它既是衡量一个馆长能力的重要指标,又是调动部属积极性、保证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重视人的价值、克服官僚武断作风的管理道德要求的最好体现。

第四,正确处理功誉分配,重视部门主任在成绩取得过程中的作用。这个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影响甚大。作为馆长必须时刻牢记成绩的取得来自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没有部门主任的共同贯彻执行,再好的决策意图也是纸上谈兵。馆长应当让部门主任共同分享成果和荣誉。只有这样,才能持续、长久地调动部门主任的积极性。

第五,以高尚的动机对部门主任进行感情投资,以健康的方式对部门主任实施行为激励,提高图书馆管理群体的内聚力,调动部门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第六,正确处理成功促进的问题,将部门主任的成功与发展视作一种领导成就。当部门主任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或趋势)时,应予以积极支持、帮助和鼓励,而不应当有武大郎的心态,害怕其超过自己,采取压制、排挤的做法。对部门主任的成功是扶助还是抑制,是衡量馆长是否具有高尚的管理道德的试金石。

二、图书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图书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指图书馆各部门主任与其下属馆员之间的关系。

1.图书馆部门主任与馆员相处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一是信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普遍具有获得信任的心理需要。信任是一种最高的奖赏,它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的基础。威廉·大内认为,Z理论的第一课就是信任。若部门主任善于运用信任这一情感因素的激励作用,就能激发馆员确立进取、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使他们产生高度负责和自我控制的责任心理,在强大的心理驱动力作用下,产生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在一个图书馆中,馆员的信任感可以由部门主任通过自己积极的行为表现出来。当布置任务给馆员的时候,要充分信任其能力;当馆员的言行正确而有意义时,要给予关注和采纳;当馆员言行不太合适或犯错的时候,不是对他们进行惩罚,而是给予善意的批评和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与发展个人特性的机会。部门主任的这类行为是形成图书馆内部信任关系的基石。馆员置身于信任关系之中,具有思想的自由、发展的自由,通常对图书馆就会有实质性贡献。这种信任感是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是人性价值的一种重要体现。

二是尊重。尊重馆员,即对馆员的价值、才能予以充分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组织中,当然会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管理者和同事的肯定,工作成绩得到组织的确认。尊重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和亢奋的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具有很强的自尊心的人,就会对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所以部门主任若能尊重馆员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尊重馆员的感情、兴趣、爱好及其劳动成果等,就必然能够赢得馆员的大力支持。遵循尊重原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情感相通、建立亲近感、缩短心理距离的关键。成功的管理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玛丽·凯·阿什在谈到自己的管理经验时说:“每当我看见某个人,我就要想象对方身上带着一个看不见的信号:让我感到自己重要!我立刻回应这个信号,结果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哲学信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尊重个人”。尽管这些经验之谈来自企业管理界,但它们对图书馆管理活动仍不乏借鉴意义。

三是关心。只有关心,才能培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亲近感。关心就是重视和爱护,就是将人或事常放在心上。人总是为实现自己的需求而行动,并且是在为集体作贡献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关心人就是要了解人的需求,并帮助人们满足自己的需求。图书馆部门主任如果关心馆员,热爱馆员,馆员就会关心、热爱自己的组织——图书馆,就会产生归属感,就会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馆员与部门主任相处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第一,忠于职守,钻研技术。忠于职守是馆员热爱本职、热心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其职业道德的首要要求。只有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才能勤奋工作,钻研技术,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第二,勤恳劳动,高度负责。馆员有了勤恳劳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就能自觉提高劳动质量,不会出现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比低不比高的懒散的劳动作风;就能做到能者多劳,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提高劳动效率,为图书馆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按劳取酬,讲究奉献。按劳取酬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分配原则。劳动量的多少是取酬多少的尺度。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按劳取酬并不是不要奉献。按劳取酬是指分配用什么标准的问题;奉献是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两者既有一致性,又有不同点。劳动本身就是奉献,按劳取酬越多,说明对社会奉献越大,两者是统一的。然而,由于图书馆是一种公益性服务机构,比较清贫,因而许多优秀馆员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工作,对图书馆奉献很大,但并未取得等价值的报酬。这些馆员往往只知耕耘,不计报酬,他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这是图书馆应提倡的道德境界,有了这种境界,就不会斤斤计较,就不会只想索取、不思付出。

第四,顾全大局,服从安排。馆员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局部的。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顾全大局,做到局部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个人服从集体,这是馆员应具备的群体道德意识。

三、图书馆领导者之间、管理者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图书馆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指图书馆决策层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是指馆长、副馆长或馆长助理之间的关系;图书馆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指图书馆各部门主任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决定着整个图书馆的效率。现代图书馆管理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任劳任怨,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全力以赴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1.馆长与副馆长或馆长助理相处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第一,信任副馆长或馆长助理的工作决心和能力。馆长不能扮演“教父”的角色,大小事情一律由自己操办;应信任副手或助手,放手让其大胆工作,施展其才能。

第二,关心副馆长或馆长助理的抱负、价值观及生活福利。这种关心主要体现在工作上。当副手或助手工作遇到困难时,馆长应提供必要可靠信息与之商讨对策;当副手或助手与他人关系出现矛盾时,馆长应做好协调、说服工作,调解好相互关系,解决冲突;当副手或助手在工作中犯错误时,馆长应勇于承担必要的责任,多作自我批评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诚恳帮助犯错误者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错误,改进工作,而不是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

第三,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这是馆长首先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只有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才能树立一把手的威信,才能形成整个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才能同舟共济,才能影响整个图书馆的员工,形成优良的图书馆精神,使图书馆能够在汹涌澎湃的信息资源网络化大潮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稳固地生存和持续地发展下去。

2.副馆长或馆长助理之间、部门主任之间的道德要求

由于副馆长或馆长助理、部门主任分别处于相同的管理层次中,分别承担着本层次的责任和追求本层次的目标,副馆长或馆长助理之间、部门主任之间皆是平等的同僚关系,因此,这两类人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是相似的。

第一,团结。团结作为一种管理品德,是指副馆长或馆长助理、部门主任为了实现图书馆的理想或完成图书馆的任务所应具备的合作精神。团结作为一种美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不是无原则的附和,团结离不开正常的批评。正如恩格斯所说:“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7]另一方面,团结是自觉遵守纪律。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8]纪律是实现团结、达到团结的外在约束。作为图书馆领导者或管理者,要具备团结的品德,就是要在领导集体中光明磊落,不计个人得失,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协调同僚之间的关系,自觉遵守图书馆纪律。

第二,宽恕。对人宽恕、对己严格、成人之美、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自古倡导的传统美德之一。

第三,诚信。图书馆副馆长或馆长助理相处、部门主任相处,仅重视外在礼仪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心底要坦诚,为人处世要以信义为本,而不是争名夺利、相互猜疑、钩心斗角、相互推卸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富于创新能力的图书馆指挥中枢和管理中枢。

第四,廉洁。“廉”字的本意是便宜或经济,引申为不贪非分之利;“洁”的意思是纯净无污,清白干净。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廉洁”被视为“政之本”、“化之本”、“人生大纲”而为历代思想家们所注重。廉洁作为图书馆领导者的一种必备品德,就是要求他们洁身自好,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受贿,不同流合污,不接受任何非分的好处,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只有“德”高,才能“望”重。

第五,勤政。勤政作为一种美德,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内涵,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领导者的业务素质和敬业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副馆长或馆长助理、部门主任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执行规则,坚持不懈,尽职尽责,敬业进取。勤政品德首先体现为高度的责任心,即积极努力地完成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能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图书馆领导必须有对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要体察馆情,倾听馆员和读者的呼声,维护群众利益有始有终。其次,勤政品德体现为积极进取,即努力追求、创造最大化的管理工作效率和业绩。再次,勤政品德还体现为务实精神,即在工作中不弄虚作假、不做官样文章、不搞形式主义,而是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馆员、读者和图书馆做实事和好事。最后,勤政品德体现为敬业意识,即对本职工作业务纯熟,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它是实现图书馆管理最高效益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图书馆管理活动中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就对领导者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勤业敬业就显得更为重要。事实上,勤政是对图书馆每一位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伦理要求。“枪打出头鸟”、“出风头”、“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陈腐思想观念,是妨碍培养勤政美德的大敌。尤其是在大中型图书馆,副馆长、部门主任的岗位较多,同僚之间更易滋生忌妒心理,因此,要想让勤政美德在图书馆决策层和管理层中形成一股风尚,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四、馆员与读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1.馆员与读者相处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第一,读者第一。读者是目的,图书馆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读者。如果一个图书馆失去了读者,那么该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因此,馆员应将精力集中在服务于读者、奉献于读者、倾情于读者上,一切围绕读者开展重馆德、守馆誉、铸馆魂的活动。这里引用美国一家公司对顾客的定义:“什么是顾客——顾客永远是最重要的人;顾客不依靠我们……而是我们依靠顾客;顾客不是我们工作的障碍……而是我们工作的目的;我们不是通过为他服务而给他恩惠……而是他给我们为其服务的机会而给予我们恩惠;顾客不是我们要与之争辩和斗智的人,从未有人会取得同顾客争辩的胜利;顾客是把他的需求带给我们的人,我们的工作是很好地对待顾客,使他和我们都得到益处。”我们认为,该公司对顾客的定义颇富启发意义,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顾客在商家眼中的地位,这与读者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地位十分相似,因而该定义完全可以适用于图书馆读者。

第二,服务至上。服务至上包括四层含义:首先是亲情服务;其次是微笑服务;再次是贴心服务;最后是文明服务。

第三,勤奋学习。有些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学习的世纪,人类80%~90%的时间将用于学习,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由于图书馆读者的信息需求在不断地变化,馆员的知识在不断地老化,图书馆的技术应用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因此,馆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竞争中的工作环境和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馆员在图书馆活动中不仅要把勤奋学习作为提高竞争能力的要素,而且要把勤奋学习作为行为的准则。

第四,开拓创新。纵观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达,都依赖于人们不断地进行创新。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图书馆工作也不能没有创新。馆员在职业活动中要敢于破除陈旧的观念,要变怕当“出头鸟”为敢为天下先,要变小市民、小作坊、小儿科式的小生产意识为开大思路、想大问题、动大手笔、做大文章、搞大服务。要改革不适应读者需要的旧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勇于做其他图书馆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善于开创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

2.读者与馆员打交道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严格来说,读者在图书馆活动中应遵守的伦理准则不属于图书馆职业伦理的范畴,因为读者不是图书馆的职员。但是,由于读者是图书馆系统的组成要素,读者在图书馆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分析图书馆活动中的读者伦理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尊重馆员。图书馆员从事的是公益性服务工作,基本上是为人做嫁衣,很多馆员为图书馆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却默默无闻。正因为如此,一些读者瞧不起图书馆工作者,认为馆员所从事的工作无足轻重,无非是借借还还,谁都能胜任。其实不然。图书馆不仅具有服务性,而且还具有中介性、科学性、教育性和社会性。关于图书馆的社会属性,许多图书馆政策均已有明确规定。《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1982年12月)第1条规定:“省(自治区、市)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全省(自治区、市)的藏书、图书目录和图书馆间协作、协调及业务研究、交流的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条例》(1991年8月)第1条规定:“中国科学院的文献情报工作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各文献情报单位是学术性的服务机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年2月)第1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遵守馆纪。读者是图书馆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当然应接受图书馆纪律的约束。譬如:按时归还图书;爱惜书刊,不得撕毁、涂污、窃取书刊;不得在馆内大声喧哗;讲究卫生,不得在书库或阅览室内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抽烟;不得在馆内谈情说爱;不说粗话脏话;不损坏公共设备和设施,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音像设备等;入馆时衣冠整洁;在书库找书时,随时使用代书板,等等。

第三,积极参与。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自然也关系着读者的切身利益。读者作为图书馆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和服务对象,长期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会对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存有切身体会。读者应主动、热心地将自己的意见、评价或设想及时传递给馆员或图书馆领导,以便他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也就是说,读者要积极参与图书馆建设,要为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这样对图书馆和自身均有利,而且自己是最终的、最大的受益者。

3.馆员与馆员之间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第一,相互尊重,注意小节。馆员与馆员之间互相尊重,并注意约束自己的小节,是图书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礼仪礼节。同事之间每天第一次相遇要互相打招呼问好,和同事说话应轻柔、简洁明快,不要干扰他人工作,不得影响工作气氛。进入工作场所要注意站相、坐姿,不要斜倚或坐在别人的办公桌上。

第二,互相协调,相互支持。馆员之间工作各有分工,但同时又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基本的要求是:同心协力、克己奉公。同事之间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部分要注意预先商定,配合中要守信,不得轻许诺言或失信。真诚主动地帮助他人和互相帮助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增进友谊和信任的主要途径。

第三,诚恳相待。馆员之间相处的重要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同事友谊奠定深厚的基础。馆员之间相处的另一条原则是“言必信,行必果”,做一个有能力和可以信赖的人。

五、国内外图书馆伦理准则掠影

至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行业组织都颁布了约束图书馆或信息机构从业者的伦理准则,如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瑞士、法国、葡萄牙、瑞典、加拿大、爱沙尼亚、荷兰、智利、墨西哥、克罗地亚、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朝鲜、新西兰、新加坡、立陶宛、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斯洛文尼亚、斯里兰卡、乌克兰、中国等。有的国家制订的伦理准则很详细,如瑞士、法国、葡萄牙、荷兰、智利、日本、斯里兰卡、英国等;有的国家或地区制订的伦理准则相对粗略,如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中国香港等。但总的来看,世界各国或地区所制订的图书馆伦理准则主要涉及下列内容:①主张知识自由流通,反对各种形式的文献内容审查制度;②承认和尊重知识产权;③保护用户在搜寻、获取资料和咨询过程中所牵涉的隐私权;④当馆员个人利益与用户、同事或图书馆组织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不以牺牲后者来保全前者;⑤不断提高馆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⑥维护信息的存取自由;⑦积极地、主动地、无歧视地为所有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⑧竭力维护图书馆和图书馆职业的声誉;⑨从本专业的角度参与社会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生活;⑩与同行和其他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开展合作,对他们示以忠诚。

2002年11月15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其主要内容如下:①确立职业观念,履行社会职责;②适应时代需求,勇于开拓创新;③真诚服务读者,文明热情便捷;④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⑤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⑥爱护文献资源,规范职业行为;⑦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素养;⑧发扬团队精神,树立职业形象;⑨实践馆际合作,推进资源共享;⑩拓展社会协作,共建社会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