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技术条件下的根本之变

新技术条件下的根本之变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信息技术条件下最为受众欢迎的新闻传播形式会是怎样?如何更好地利用后发优势,有远见地掌握技术趋势,更好地服务广电事业,是摆在技术部门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但正如技术哲学已有研究指出,现代技术是以“域”为单位进化的,并分为“域内”和“域外”两种进化形式。也正是因为旧的格局正在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导致了包括广电行业在内的大众媒介对未来预期的混沌状态。

6.1 分久必合:新技术条件下的根本之变

新技术条件下,我们不得不对未来的“网络媒体”进行重新理解: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这些传统称谓,依据的是信息所处的载体——纸张、收音机、电视、电脑;而在业务融合的趋势下,电子纸张、电视、电脑、手机等等都成为数字信息的载体,信息的表现也是文字、影像等多媒体形式,此时各自的边界已经模糊,全部成为网络媒体,不同的只是体积与外形。

网络技术平台以其前所未有的包容力和独特性,给传统大众传播业带来了错综复杂的变数,广电新闻在这一严峻的挑战面前准备情况如何,又如何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技术范式的转化?

新信息技术条件下最为受众欢迎的新闻传播形式会是怎样?这是任何一种大众媒体在思考未来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6.1.1 未来的信息传播形式:对人类知觉体系的全面突破?

1877年,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普(Ernst Kapp)出版《技术哲学纲要》,把技术视为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同时还提出著名的“人体器官投影说”。卡普认为,人类内在的进步意识导致技术进步,工具和机器等技术产物都是人类骨骼和器官向大自然的外化、延伸及投影,它们扩展、强化和补充了人体器官的各种技能,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卡普的观点被其许多后继者接受并拓展。(5)而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是否也由此而来,我们未及查考。但显然,关注自身功能扩展是人类理解与技术关系的一个重要角度。

人类的知觉体系由五种构成: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外界的所有信息都诉诸于这五类通道,大众媒体亦不例外。报纸通过文字对新闻现场进行描摹,以转述的方式满足受众这五种感官渴望;广播则实现了听觉的直接传达;电视更进一步,实现了对新闻现场视、听信息的复制,以此夺取了大众传播的龙头地位。

那么,未来的传播形式会在触觉、味觉、嗅觉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取得人类对时空的全面征服吗?在很长一个时期,人们对信息的传递,集中在以时间兑换空间,即追求信息的获取速度来弥补远离新闻事件现场的遗憾。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电视直播的广泛运用,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对于时效的无缝衔接需求。因此,如果说文字、印刷、纸张的组合,以时间的延宕获得了对空间信息五类感官体系的模拟,实现人类自身功能第一次延伸的首代传播形式,那么广电媒体以时间上的同步传播,以及视听感官的跨空间延伸,成为第二代传播形式。进而是否可以预计,未来的第三代传播形式,是以五种感官的跨空间突破为标志呢?

对于研究而言,没有什么比预测将来,尤其是未来长时段更难的了,我们的预测同样如此。科学家、未来学家、科幻小说作家,许多普通人都对技术发展的未来作过充满想象力的展望。但由于技术发展规律,是人们超越时空间对技术历史的一种反求建构,因此技术发展的历史就尤为重要。但历史现象除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之外,有些历史现象还有待于具体展现,从而分析技术现象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阶段和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尽管对技术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但对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始终没有达成一个广泛共识。(6)而在另一个研究方向——单个技术的发展规律层面,有学者以“新技术目的的设定”为核心,概括了目前研究视野中与技术产生相关的诸多因素: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科学理论、经验、知识与技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资源条件等因素。(7)然而,在排列了种种关联之后,人们似乎对单列技术的发展描绘出了完整的历史图景,但这幅图景又过于发散,观者很难将其归拢为一条面向未来、有着明确预测方向的直线。

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如此之多,使得人们很难对未来长时段的预测有足够的把握。不仅如此,随着技术发展中跃迁式进步的加速出现,人们对单项技术的短期预测也变得不甚自信。对于我们所关注的广电行业技术走势,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的负责人在与学者交流时坦陈,难以预测10年以后的数字电视技术走势,所以他们注重眼下2—3年的技术、但随时保持系统的升级换代。(8)只要是对广电行业稍微了解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行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如果说这个行业的技术首脑只能对未来的两三年内有些把握,那么这个行业技术发展的复杂性确实让人惊讶,同时也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担心:频繁的系统升级换代,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物资浪费,还会使一线工作人员用于适应机器的精力付出一同浪费。如何更好地利用后发优势,有远见地掌握技术趋势,更好地服务广电事业,是摆在技术部门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6.1.2 技术的演进:“域内”与“域外”

自广电行业诞生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集中注意力于行业内的技术升级。比如,微型摄录机、硬盘式数字摄录机、便携式编辑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设备的采用,提高了新闻采制的效率;卫星电话、SNG直播车、大型三维软件等软硬件的投入,使新闻的传输时效、包装效果,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内部的编辑流程和资源整合方面,运用网络传输、大容量在线及近线存贮技术、数据库技术,新闻的大编辑部运作和全台的资源共享系统得以建立。凡此种种,极大地提高了广电新闻的采编播能力,也似乎奠定了广电信息传播龙头这样不可动摇的地位。

但正如技术哲学已有研究指出,现代技术是以“域”为单位进化的,并分为“域内”和“域外”两种进化形式。(9)反映在广电领域,即当广电行业内部的技术建设日趋成熟,并在这一平台支撑下发展出各种专业频道、图文电视等形式时,整个信息传播行业正在历经传统大众媒体、整合了已有信息传播要素的网络媒体、各种媒体竞相上网的媒介域态融合这一进化路线高速前进。于是,当报纸、广电、网络、手机等新旧媒体在各自跑道上低头疾跑多时后,抬头发现大家已进入一个共同的竞技场——网络平台之上,尽管现在还处在数字电视网、互联网、无线通讯网这样一个前融合状态。也正是因为旧的格局正在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导致了包括广电行业在内的大众媒介对未来预期的混沌状态。

也许有人认为过分夸大了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域外”技术带给广电业的冲击:近百年技术上的苦心经营,不可能如此弱不禁风。对此,技术哲学的一种认识论视角认为,技术进步也与科学进步类似,经过长时间量变积累之后,也会发生“范式”的质变,出现大规模的替代效应。1982年道西(G.Dosi)首先对“技术范式”作了定义:即根据一定的物质基础,根据从自然科学中得来的一定原理,解决一定技术问题的“模式”和“模型”。技术范式的产生是科学概念、经济因素、组织结构变化以及已有技术范式无法解决的困难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每一技术范式都将根据其特定的技术、经济权衡标准确定其自身的“进步”概念,并将按技术范式前进的方向形成称作新的“技术轨道”。(10)

虽然像直播、非线性编辑这些改变原有新闻生产方式、效率的技术进步影响显著,但网络平台这一新技术范式提供了新的信息处理方案,不仅具备广电容纳文字、影音、动画等以往所有信息表现形式的能力,还开创了比如双向传输带来的信息点对点定制、相同信息消费偏好形成的虚拟社区、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引擎和内容相关的超链接、非线性播放软件提供给点击者的时间控制权等等前所未有的优势,并且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正在迅猛形成全新的技术轨道。换句话说,以往技术条件限制下需要巨大物质投入所形成的行业技术壁垒,正在新的技术范式下冰消瓦解。例如,以往一个电视台没有数百万的投资,很难形成信息发布能力,而新技术条件下一个博客只需要一万元的资金,就可以借助DV、P2P等设备、技术完成一个网上电视台的架构搭建、信息采编和发布。另外,由于网络平台上传播通道的近似无限,完全打破了广电媒体垄断的频道资源有限优势,商业逻辑将指导比广电更加雄厚的资本进入资讯服务业,尽管目前还有政策的强制保护,但新闻与资讯的界限日益模糊,报道领域的蚕食和受众的分流显而易见。

6.1.3 网络平台:传播技术的当下基本范式

虽然新兴信息技术也产生了一些像虚假、诽谤、煽动等负面效应,但技术的本身是向上的。如果人类能够运用好自己的理性,信息技术必然会促进传播的平民化、人本化和民主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各界对未来趋势的共同解读。当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归类后首先发现的是,人们对“网络”的理解也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就有线网络的接入网而言,由于广电传输信号量大,采用的是“点对面”的广播方式传播。电信传输信号量小,采用的是“点对点”的点播方式传输。相应地,在网络条件方面,广电传输需要的网络带宽大,但结构相对简单;电信传输需要的带宽小,但结构相对复杂。而无论是广电网络进行双向改造,还是电信网络进行拓宽带宽的改造,成本都十分巨大。这种条件下,出于经济、政治的双重考虑,两种传输业务由不同的网络来完成是必然的。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被人们当然地指代为互联网平台,“网络媒体”也被单指为整合信息的新兴商业网站。

及至2000年以后,新技术的发展,使光纤的成本大大降低,IP技术的运用日益成熟。这使下列改变成为事实:一方面,就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而言,实行双向改造的成本降低,使其可以在不影响广电传输所需带宽的前提下向公众提供电信业务。另一方面,就传统的电信网络而言,由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使高清晰电视所要求的带宽相对降低,在进行接入技术改造后,带宽不再成为其传输广电节目的障碍;而IP技术的运用,使点播可以以自动寻址的方式进行,同样可以达到广播方式那种同时向千千万万用户传输的效果,这使电信网可以同时承担电信业务和广电传输业务。此时,现有三种网络经过改造后,功能得到扩充,兼具传统的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功能,三网的业务有了重合的可能,竞争态势日趋明朗之后“三网合一”的概念才渐渐被大家熟知。(11)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演变,造成了目前对网络媒体、网络平台概念的模糊和各自定义。

所以,我们在本章中界定“网络平台”作为新技术条件下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总称,即能够承担三种业务的每一个网络,它的物质形式可能是数字电视,也可能是电脑、手机、MP4,关键在于信息都能以数字信号互联互通。这个定义也导致了我们对未来“网络媒体”的重新理解: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这些传统称谓,依据的是信息所处的载体——纸张、收音机、电视、电脑;而在业务融合的趋势下,电子纸张、电视、电脑、手机等等都成为数字信息的任一载体,信息的表现也是文字、影像等多媒体形式,此时各自的边界已经失去了分野,全部成为网络媒体,不同的只是体积与外形。

“三网融合”是必然趋势,已经随着“十一五”计划成为国家战略。那么,广电媒体在融为网络媒体一员时命运又会如何呢?最关切者莫过于广电人自身。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这方面的讨论开始集中出现。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尽管目前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有了业务融合的能力,但作为新技术的后来者,广电网、电信网在功能应用和业务拓展上要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目前还处于萌芽期。这或许与广电、电信的政策垄断使民间资本无法进入,最终导致创新驱动力不足有关。所以,以往的许多针对网络平台的研究,基本上以互联网为研究对象,但这并不影响对未来广电网升级为多向互通网络平台的借鉴意义。

我们查阅了自1993年1月至2006年4月的《现代传播》期刊,其中与网络平台相关的论文共计92篇,都或多或少地谈及网络媒体的特性和对广电媒体未来命运的预言,危机意识贯穿其间。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建设的突飞猛进,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越来越构成一个现实威胁。有学者大胆预测了报纸在互联网冲击下的消亡时间——2030至2035年(12),而“报纸的冬天来了,电视的冬天还会远吗?”(13)于是,有了“生死存亡数字化”(14)的广电危机。央视-索福瑞公司对全国城市电视市场的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传统电视的受众正呈分流和递减趋势,并且自2000年以来观众人均收视时间逐年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民的数量却在直线上升。《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再次提速,在多个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期。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00万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其中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7700万人,在所有网民中的比例接近2/3。我国网站总数达到了788400个,其中2006年上半年增长了9万个(15)。又据2005年7月上旬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表明,79%的网民把互联网看作是信息中心,55.1%的人认为是“新闻媒体”。(16)

目前,许多国家都不遗余力地推动网络信息社会的建设。2004年8月,日本基于未来发展,提出了“u-Japan”规划,要建立无所不在的“5A”网络环境,包括“任何时间(Any Time)”、“任何地点(Any Where)”、“任何设备(Any Device)”、“任何服务(Any Service)”以及“安全性(All Security)”,实现“2010年成为世界最先进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国家并领先全球”。(17)韩国也不甘落后,同样提出了“u-Korea”计划,显示未来的网络世界将会是个有线及无线无缝对接的世界,各项科技的应用将会更为人性化,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结合,而这项新的趋势将会是未来五年或是十年内,不容忽视的重大经济驱动力。(18)我国在“十一五”计划中也制定了相似的计划,信息网络社会已经离现实越来越近。

6.1.4 前所未有的改变: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影响

信息传播网络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网络平台蕴藏着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这些优势可以被简略地概括为三大类:

第一,从传播的信息的角度看,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并且可存储、易复制、易检索;第二,从传播的方式看,在速度上具有实时传播的能力,在范围上具有全球性的开放性。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的互动特性使传、受双方实现了实时反馈;第三,从受众的角度看,受众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度,他们可以在自己愿意的时间、地点获得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信息。(19)

围绕着这些特征产生的影响,研究者们做过很多阐述,台湾学者郑贞铭对此做过比较全面的概述(20)

第一,对大众传播的冲击。

1.在传播媒体经营方面:(1)竞争加剧,跨媒体经营将成为主流,网络行销、新闻随选等服务导向为媒体新增的经营理念;(2)行业转型,由传统的传播业进入资讯服务业,由社会责任的服务性质转为利益导向的行销角色。阅听人不再是受播大众,而是变成各取所需的消费小众,市场区隔益趋个性化、小众化;(3)经营者背景改变,由文人、知识分子的文化人经营,转为由工商、管理专长的商人经营。

2.在传播媒体从业人员方面:(1)人才专长需求改变,由新闻传播背景为主导的市场需求,变为“资讯处理、制造、评估”专长为要;(2)专业独占形象的改变,由独占传播业、特许处理新闻资讯的专业职种,转变为与诸多行业一样的“资讯处理、提供”的职业;(3)工作环境改变,由集体定点工作的环境,转变为机动、独立、隐秘的私人场所;(4)同业色彩模糊,由传统的同一机构(如某电视台),同一媒体(如报业)的同行关系,转变为因资讯主题、兴趣相同而为“同行”。同时,有跨行跨国的同业,也常有“今天为同行,明日为陌路”的改变。

3.在新闻传播内容方面:(1)表现方式的改变,由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的单一或复合型式,进入多文字、多影像等的超文件、超媒体型式;(2)储存选取方式的改变,由剪贴、影音录制,到寻觅空间存放、建档的繁复过程,改由电脑选取储存压缩归档的瞬间完成;(3)多样分类筛选方式的改变,由专人筛选整理的方式,变成由阅听人自行选取,色情暴力、灰黑内容一应俱全。

4.在阅听众方面:(1)阅听形态的改变,由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或影带等)的形态,转变为“查阅、参考”报纸、“点播、选看”广电节目的方式,进而“详阅、剪贴”报纸相关资讯,“倒带重听、重看,录制、储存”视听内容;(2)选取讯息方式改变,由传统的被动接收,改为主动选取,像视讯选取及新闻选取系统即是;(3)互动性质的转变,不只是阅听人与资讯提供者有互动机会,阅听人彼此之间亦可即时互动,并增删资讯内容,由资讯接收者成为资讯提供者。

5.相关法规方面:(1)传统传播法规势必改变,法规赶不上科技的研发,因而难以监督、管理。资讯流通的秩序,短时间内尚难建立;(2)行业自律之需求提高,诽谤、侵犯隐私权、剽窃知识版权等将成为普遍现象。

6.传播教育方面:(1)知识领域改变,新闻传播学专门的知识将因资讯科技处理知识和资讯的方式,而有所改变。如传播理论,新闻学、广告学等,亦可能因超文件、多媒体的资讯处理方式不同于过去,而被修正、淘汰。同样,人类解读资讯的传统理论亦将会有新的诠释;(2)养成、训练教育方式改变,过去依印刷、视听媒介性质而规划、设计的课程将有所改变;过去只对专门科系提供传播教育的方式,将可能扩大为公民媒体教育的范围(如培养人们选取资讯、辨识真伪的能力)。

第二,对社会的冲击。

1.资讯泛滥,媒体充斥:资讯内容真伪难辨。2.资讯贫富不均现象将日益明显。3.人群关系改变,人们透过网络沟通的情形将逐渐普遍,匿名、虚拟、不负责任的人群关系将形成新的社会问题。⒋社会秩序的重整形成新职业、新阶级。

第三,对文化的冲击。

1.文化低落或提升。就通俗、流行文化的发展来看,语言、文字将趋于通俗、低落。同时,一些新创的符号语言(如情绪符号),将从数字媒介延伸至一般生活中,成为当代流行文化的特色。

2.文化多元。不同族群(如年龄、职业、喜好)的形成,不同价值观的凝聚,是增加文化的相互主观性还是加深歧见。

3.文化霸权、文化倾销。西方先进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其政经、科技的优势之下,倾销第三世界或其他国家,形成文化帝国主义的局面,而被倾销的国家则成为其殖民地,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色。

我们复述郑文主要内容的目的,除了以经济的篇幅集纳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可能不做重复建设,更重要在于它描绘了一幅人们对网络技术平台影响认知的知识图景,进而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网络技术平台对广电新闻作用力的总体框架。或者说,网络技术平台以其前所未有的包容力和独特性,给传统大众传播业带来了错综复杂的变数,广电新闻在这一严峻的挑战面前准备情况如何,又如何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技术范式的转化,是我们思考本章时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而我们虽然不会对这个框架涉及的每个层面展开讨论,但有助于使我们选择的认为重要的层面不再是彼此割裂的散点式呈现,或者说我们希望增加展开讨论部分在这幅知识图景中的位置感。

显然,广电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龙头,广电新闻又作为广电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从郑文提供的总体框架中得到相应的启示。广电新闻作为广电媒体内容组成的一部分,既有产业性质,又肩负社会责任,这是分析上述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所以,我们将在以下的两节论述中,首先考察技术变革对广电媒体经营的影响,符合先从经济基础考察研究对象的一般路径,然后围绕网络平台对广电新闻制作、传播的影响分别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