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称谓之变迁

称谓之变迁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序列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君臣、主仆关系,人身依附关系,此种称呼已成流俗。最后到派出所迁户口,称民警也叫,“师傅”。虽许多过于客套的称谓已过时了,但并不等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可以不讲基本礼貌。因为,称谓与社会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但称谓也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要合身份、合礼仪。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世间的变迁,催生了称谓的变化。

小龙是我的好友,我们自小在一起,后因工作及住地的变化,也就各奔东西,很长时间未见面了。一天,我从交大出来后,沿着马路向徐家汇方向走去。徐家汇的变化真大,周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原先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小店铺已不见了影踪……那声熟悉的呼唤声,打断了我的沉思。啊!“小龙,好多年不见了”。两双多年没握的手又紧紧地攥在一起,边说边笑,我们两人一直往前走去。

前面不远处飘来一阵流行歌曲和吉他的伴奏声,只见一位女孩子靠边席地盘腿而坐,前面横放着打开的琴盒,里面有女孩用歌声挣来的零钱。

她穿着一身蓝白色牛仔,一头披着的长发,戴着副黑色的眼镜,头不时随着乐感有节奏的上下拨动,极像美国西部牛仔,很酷又有点冷漠。

旁边,有位中年人见了我们就马上迎上来,一口一声道:“老板,给点吧,盼你大福大贵;老板,行行好,吉祥伴你老。”

我有点不太好意思,就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慢慢地蹲了下来,轻轻地放在琴盒里。我之所以会这样做,因为我认为那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悯爱。中年人又是作揖:

“老板有富相,铜钿砰砰响。”

小龙在一旁趣笑我:“掼了几个角子,做老板了。”我直摇头,自叹:“算什么老板了”,不过,我又说:“这称谓倒是跟着时代转的。”

我们向前走着,我想到了《水浒传》中的宋江,见了朝廷官员总是称“大人在上,小可宋江”,如何如何。《红楼梦》里的丫环、佣人、庶人,无论年龄大小,都要称贾宝玉为“宝二爷”,称王熙凤为“姑奶奶”或“琏二奶奶”。贾元春晋封凤藻宫,作了贤德妃,那身份显赫的北景王水蓉在她面前,也只能自称“小王”了。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序列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君臣、主仆关系,人身依附关系,此种称呼已成流俗。现代社会就不同了,微臣、下官、卑职、不才、小的等糟践自己的称法,早已弃之。再沿用过去那套称呼方式,听起来就太别扭了。

久远的往事,在回叙中复活。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就在这路北,原先是小龙祖父经营的杂货店。公私合营前每天清晨和伙计卸下排门板,相邻的经营者们互相招呼着:“王老板,你早!”“早,早!卢老板。”大家应和着,十分自然和谐。公私合营后,他老人家就不许别人再叫王老板了,还纠正对方说:

“现在合营了,不兴叫老板了。我们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应该称:同志!或直呼老王、老卢吧。”

十年动乱期间,阶级成分是十分鲜明的,同志是不能乱称呼的。这时,就改称时髦的“师傅”了。因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嘛,所以不分男女老少、民族、信仰,可以统称。那年,我陪小龙到知青办公室办手续,从门房间到办公室,一路“师傅”喊到图章敲完。最后到派出所迁户口,称民警也叫,“师傅”。因为,师傅是高尚的称呼,自然而然成了这一时代的特征。那年月,工厂发的工作服也算是时装了是正宗的师傅行头。小龙每次回沪探亲!还向我借着穿了出风头呢。小龙无奈地说:

“谁叫我们是没花头的插兄插妹啊。”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的各种引进,先生、太太的雅称,逐渐流行了起来。有回,我去上海西站接人,只见出租车司机对一位脚穿解放鞋、身着西装,拎着铺盖的民工直呼:

“先生要车哇,先生你去哪里?”

小龙也说:“他和爱人逛街看衣服,营业员热情地向他们推荐各种时装:先生,这款很适合你,进口面料,你试试?不信穿给你太太看看。”出了门,爱人笑着对他说:

“在家不像做太太,出来后,倒有模有样做了回太太了。”

我俩边走边聊,在路口等绿灯过马路时,背后又传来一声清脆而热情的招呼:“前面两位老师,请留步……”

我回头。看是位学生模样的姑娘,手拿文件夹,笑容可掬地望着我们:“能否占用你们一点宝贵的时间,接受我们的一些市场调查?”态度十分虔敬,使我不忍心拒绝。问的都是一些小家电产品的使用情况。末了,还送上一件小礼品作留念。

“老师,你什么时候当过老师?”我回答小龙说:

“在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统一尊称老师,就既简单又方便多了,尽管你一天老师也没当过,这种称呼也是很恰当的。”

傍晚时分,我请小龙在地处僻静的一家小餐馆用餐。刚坐定,小老板满面春风来上茶,客气地问:

“两位老总想吃点啥?本店是杭帮特色,有西湖醋鱼、荷叶粉蒸肉、东坡肉,特聘名厨掌勺。”随手递上精美的菜谱:

“请随意。”

我朝四周看了下,见墙上挂的“营业执照”,知道这是家“非正规”就业的小企业,老板准是个下岗工人。他的创业,也实属不易啊!

菜上齐后,我们扶杯继续聊开了,我对小龙开玩笑:

“你想想,下午短短几小时,我们老板做了,老师也当了,现在是老总身份了,回家还有太太相伴,你说这社会对人的称呼就是和着时代的节拍在变,兴许不久你走运了,真得做老板了,当老总了。因为真正的老板,都是从自己做起的。”

称谓的演变,是否可以看作是社会的进步或倒退的标志,这我没有研究过。不过我以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人的文化爱好与追求,对于称谓也一样。解放之前,人们使用“先生、小姐、男士、女士、夫人、太太”等称谓,后来,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在解放区有了“首长”和“同志”的称谓。1949年全国解放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管男女老少,是干部还是一般群众,为显示平等与进步,大家都互称“同志”,而且有一段时间,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同志”之前还要加“革命”二字,称“革命同志”。

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如民营企业等一些新事物,于是人们又开始使用“先生、小姐、男士、女士、夫人、太太、老板、老总”等称谓了。

然而,人际间叫“同志”也好,或称“先生、夫人”也罢,称谓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要而发生变化,人们之间的称谓,多少也反应着一个社会时代的特色,反应着人们的志向与情趣。虽许多过于客套的称谓已过时了,但并不等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可以不讲基本礼貌。尤其是读书人,假如连最基本的规矩、礼貌都一无所知,或是一概丢弃,那可就真的是“有知识没文化”了。因为,称谓与社会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但称谓也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要合身份、合礼仪。

我的一番话,说得小龙发出了久违的笑声。

在中国,称谓有许多讲究,清代学者梁章钜编撰过一本《称谓录》。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世间的变迁,催生了称谓的变化。追忆之间,我听到了时代跳动的脉动,看到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也悟到了人们和谐相处的温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