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双语播音人才培养

英双语播音人才培养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英双语播音人才培养 ——以播音系学生为培养主体的研究李 谦一、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速,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内容,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等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同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成熟,上个世纪末以来电台电视台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可谓日盛一日。

汉、英双语播音人才培养 ——以播音系学生为培养主体的研究

李 谦

一、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速,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内容,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等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同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成熟,上个世纪末以来电台电视台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可谓日盛一日。

上海东方卫视新闻部的领导几年前就意识到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性,曾专门聘请外籍教师组织台里的播音员、主持人通过考试、分班进行英语口语培训。(1)中央电视台近几年举办的“荣事达杯”、“夏新杯”、“谁来解说北京奥运”等各类主持人大赛也都将英语能力作为比赛的一个环节,尽管分值不多,但已成为考察选手综合素质的必考项目之一。可见,具备一定的英语会话能力已成为新时期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二、双语播音人才的界定

双语:“双语”英文是Bilingual,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拥有150多种语言的移民大国——美国,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的两种语言。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另一种语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

“双语”一词引用至中国后,意义得以延伸,泛指两种语言或语言形式。统一的认识是“双”表示“两个”,但“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给以了不同的含义,比如和双语原意一致的用法:汉语普通话和某种少数民族语言,例如某些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语文老师通常用这种双语进行语文教学。还有和原来的双语意义相同,但产生背景不同的用法:在我国,近几年来双语主要指汉语和其他任何一门外国语这两种语言,目前通常指汉语和英语。还有在电视节目中,汉语有声语言和为聋哑人服务的手语结合在一起也被人称为“双语”,中央电视台《本周》就是这样一档新闻主播和手语老师共同主持的双语电视新闻类节目。

人才:一般指德才兼备而又具有某种特长的人。

双语人才:指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工作和学习的人。

播音人才:具有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而又有语言功力的人。确切地说,是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工作手段进行节目传播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即播音人才、播音主持人才。

以上几个概念清楚后,我们对播音系培养的汉、英双语播音人才的界定是: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中以有声语言——汉语为主要工作手段,英语为辅助工作手段,具有运用两种语言进行节目传播能力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汉语为主要工作手段: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汉语播音工作。

英语为辅助工作手段:工作中,在必要的场合,根据节目需要,能够用英语进行相关的报道、采访、访谈和节目主持等工作。

三、播音系本科生英语学习现状与特点

(一)播音系本科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下面是有关播音系本科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数据

表1 中国传媒大学部分专业03级本科生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资格试(难度相当于国家英语三级)通过率

(数据由广播学院教务处获得)

img20

调查对象: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教师(播音系03、04级学生的大学英语老师)

表2 实证调查:播音系本科生英语学习特点

img21

问卷调查设计的题目是在对几位英语老师进行了单独采访后,根据老师们反映出的播音系学生集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设计而成的。为了使调查结果更为全面,在问卷中除设计客观题目需要被调查者在ABCD中选择外,还设计了一些主观题目,如:播音系学生让您满意之处是( );您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有( );除以上几项调查外,您觉得播音系学生还有哪些特点等。

接受调查的9位老师中有8位教师都是现任播音系03、04级本科生的英语老师,另外一人为我系聘请的新西兰外教,2003年至2004年期间曾教授播音系01、02级本科生的英语口语,同时担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02级本科生英语口语课教师。(2)

(二)播音系本科生英语学习特点综述

通过对外教、英语系老师的采访和上面的调查数据可以感觉到,播音系学生有其明显的个性特点,往往能给任课教师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在采访中几位老师都十分明确地表达了对播音系学生的喜爱,“活跃,有表现力,开朗活泼”是老师们喜欢播音系学生的主要原因。曾经到过世界5个国家,获得新西兰教师资格证书的陈曌老师说:“虽然播音系的学生词汇量不如二外同年级的本科生,但比较起来我更愿意教播音系的孩子们。他们很有表现力,很容易调动。口语课课堂气氛很重要,他们很配合我的教学,他们的活跃也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

综合对任过课的英语教师的采访和问卷,以及笔者本人对03级、04级口语班的讲课经历,总结出播音系本科生英语学习的以下特点:

英语学习优势:一部分学生英语发音准确,音质好,语感强,有些学生能用英语自由地表达思想;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较高,03级口语班中1/10的学生主动报名参加新东方英语学校CNN听说互动英语班的学习。

性格优势:播音系学生性格开朗,热情;自信而又有较强的表现力;思维敏捷,兴趣广泛,组织能力强,便于教师调动课堂气氛。

反映出的问题:

(1)受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学生的英语发音普遍不够标准,如把浊辅音发成清辅音,长元音发成短元音,双元音发成单元音;重音、语调、语流、停顿、节奏等不过关,部分学生带有典型的中国式英语语音。下面就通过学生常犯的发音错误来解释这一观点。

①汉语普通话语音有单元音和复合元音之分,但没有长元音、短元音之分,因此很多学生忽略了[i:]、[u:]等长元音的发音时值,而以短元音[i]、[u]代替。

②很多学生的单音节英语单词(尤以长元音、双元音或多元音音节为例),元音发音不够饱满。一般来说汉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在一个音节中基本由声母+韵母(辅音+元音)或只有韵母(元音)组成,学生从小学习汉语拼音,多年来养成了辅音+元音的两项拼合;可英语中很多单音节单词,是由辅音+元音+辅音构成,因此学生习惯性像拼读汉语拼音一样先把第一个辅音和元音拼合,最后再读出一个辅音。这种拼读习惯影响了元音的发音,不够圆润、饱满。

③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尾音错加元音[ə]。这与汉语拼音声母读音有关。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声母的发音,如b、p、m、d、t等声母时,基本上学的都不是声母的准确发音,而是带有韵母e的发音,是一个汉语音节的发音。这种习惯同样被带到了英语学习中。如遇到英语单词以[b]、[p]、[m]、[d]、[t]结尾,有些学生习惯性无意识地错读成了[bə]、[pə]、[mə]、[də]、[tə]。

④一些汉语普通话语音里没有的英语发音,学生往往屡错不改,如[v]、[θ]和[e],学生往往习惯用汉语语音中相似的发音来代替,如用[f]代替[v],声母“s”的发音[s]代替[θ]、[e]。

(2)英语基础不够扎实,表现为:词汇量小,语法概念薄弱,阅读速度偏慢,理解不够准确,翻译、写作能力滞后等。表1表明我们的学生在英语基本功上和其他系的学生比还有差距。

(3)文化意识不强。不注意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素,有时即便在交流过程中语音语法都正确,但却达不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4)非认知因素影响学习效果:①缺乏踏实、刻苦的学习精神,心态过于浮躁,有些急功近利;②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开学时和考试前或刚接触外教时热情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性逐渐减小;③学生因病或课外活动影响英语课出勤率的现象时有发生。

(5)不配备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如录音机、复读机、英语词典等,过分依赖电子词典,不注重常用词的搭配和基本用法。

四、双语播音教学法

(一)交际法简介

欧共体成立后各成员国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更加密切。但这些国家共讲9种不同的语言,沟通之难,可想而知。为了迅速消除语言障碍,使各国官员顺利沟通与交流,交际法应运而生。交际法的特点是变知识型教学为技能性教学,由知识为本转向技能为本。注重实用性,比起语言的讲授,更注重“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语言,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就什么题目,对谁说什么话,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强调语言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把语言的交际功能放在第一位。

国外有些语言教学专家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交际活动的需要,把课堂交际活动分成三种类型:问答法、讨论与决策法、故事和场景法。

问答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进行的课堂交际活动。

讨论与决策法要求针对某一个问题做出决策。学生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各自陈述自己的决策,并进行讨论,最后向全班宣布讨论的结果。

故事与场景法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共同编写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二)交际法的尝试

2004年上学期在03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课中我曾主要对交际法做过一番尝试。每堂课一半左右的学时用于交际活动的开展,交际法中的三种不同的形式都有所涉及,简以例示:

问答法:所出问题选自2003年中央电视台夏新杯主持人大赛复赛中英语问答环节的100题。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模拟比赛现场:一人作为夏新杯的主持人提出问题,另一人作为参赛选手即兴回答,然后两人再相互转换角色练习。教师掌握回答时间。这种方法使学生有临场作战的感觉,不但考察英语水平,还锻炼应变能力,同时作为主持人向选手提问时,也要培养学生把握好对象感,既要发音标准清晰,又要语速适中,态度恳切,尽量使“选手”听清问题。

训练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听懂题目,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但回答内容相对简单,往往说不满规定的时间而不是规定时间不够用。

问答法除模拟比赛现场,还可以有“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可以根据学生年级、水平的不同择优选用。

讨论与决策法:学生4—5人组成策划小组,寻找校园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以校园广播电台某一栏目的形式表现出来。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学生们想到的问题都很现实,甚至敏感:校园设施不完备,应该建游泳池;校园缺乏秩序管理,教室占座、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校园文明有待提高……

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问题的选取、原因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提出较为切实可行,遗憾的是由于词汇量和英语水平的限制,很多好的想法想得到却说不出,心有余而力不足。“讨论与决策法”需要给学生们较为宽裕的时间准备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故事与场景法:根据教材、课程需要,由教师确定主题,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编自演同一主题的故事或不同场景。如教材第十课是“旅行”,教师可以将活动主题定为“旅行社的广告宣传”。这个题目03级口语2班的学生们在30分钟内在黑板上完成了旅行社广告宣传册的封面设计,广告词和广告歌曲的创作。封面内容讲解员、广告语配音员、广告歌曲演唱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很浓,同一主题下会尽量避免内容上与他组雷同。

故事与场景法是我课堂上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方法,这与一年级本科生的英语水平有关。这种方法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自编自演又能激发学生们的表现欲、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小组活动又培养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三)“一主多辅”型双语播音教学法

“一主多辅”型教学方法是指以交际法为主,听说、视听、多媒体等方法为辅的教学法。

1.交际法的一贯运用

这里的一贯是指交际法的运用要贯穿所有双语播音课程。交际法的诞生就是服务于交际活动,是目前无论学校英语教育还是社会英语教育最为流行和认可的方法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耳听嘴说的同时掌握交际技能,实现交际目的。这些也正是我们培养的双语播音人才在当前需要学习、在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内容,因为我们的双语交际能力不但要满足人际传播的需求,更要符合大众传播的需要。此外,广播电视英语区别于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等的专业性,具有新闻性特征,更注重规范性,我们的教育正是要充分考虑广播电视的这一特殊性,来安排我们的授课内容,设计课堂组织形式等,而这一切又恰恰与交际法“由于职业不同,对语言的要求和需要也不同,教学内容也可以不同”的主张不谋而合。还值得一提的是交际法一改往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根据需要每堂课确定不同主题,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这种新颖、互动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的学生活泼、表现欲强等特点也正需要这样一个自由、活跃、灵动的施展空间和舞台。所以交际法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理念、内容、运用、操作等层面的想法与我们年轻的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的需求吻合、一致,因此教学应将交际法贯穿始终,根据年级的不同、培养重点的变化,交际法在课堂上的比重可以有所调整,但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地位要坚持确立。

2.听说法的一年主攻

这里的一年指本科生的第一年级。我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是遵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的。因此大一本科生的培养重点自然是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尽管我们选拔培养的学生口齿清晰,语音、语调基本标准,但英语语音语调上的一些基本常识、发音技巧较为缺乏,甚至有的同学从未留意、闻所未闻;受第二外语习得理论提到的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一些英语发音成了中国学生英语语音的死角,尽管学生们知道正确发音,但在交际活动中一时难以脱口而出,只能照错不误;我们的学生一年级的播音专业课的主攻方向是发声,学生们很少将我们几十年经验总结下来的科学的汉语发声方法和系统的普通话语音训练方法与英语学习结合。对于这些问题,听说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们改变现状。虽然反复地和磁带跟读对比,模仿正宗会有机械之嫌,但在没有形成自己的英语表达习惯,掌握最佳的英语发声状态之前,似乎还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够取代听说法的效果。

3.视听法的“一眼看天下”

“一眼看天下”指双语节目鉴赏。人是靠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据专家研究,视觉影响力约占70%,听觉的影响力约占30%,而其他的感觉的影响远没有它们的比重大。因此将大量的优秀双语播音人才创作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学生,并对其加以分析,会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追求,启发创作灵感。

4.语法翻译法的补充

尽管语法翻译法由于忽视对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近阶段颇受教育界的贬义,但它也有着其他方法所不及的优点,如语言点、词汇和语法的讲授能让学习者形成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因此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完全摒弃没有必要,比如《英美报刊选读》课程适当地运用此方法可以使学生记得更扎实。

5.多媒体法的辅助

英语系已率先采用了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大学英语课程中要求学生每周接受两小时的英语上机课,利用多媒体软件上课,并配以专业老师随时解答学生疑问。这种先进的教学形式因为课时的限制虽然不能应用于我们的课堂,但广播电视专业英语软件的开发还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学生不仅可以看到CNN的人物专访、财经、体育等方面的专题节目,同时还可以随时进行每句话的听写、跟读、翻译、测试等项目,是自学的上佳首选。

总之,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教学方法运用上交际法的主导地位,其他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和教学重点的不同配合交际法综合使用。这种交际法为主,听说、视听、多媒体等方法为辅的“一主多辅”型教学方法,配合学生每周6课时,共两年的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听力等课程的学习,既突出了播音主持汉、英双语的专业型强化训练,又配合英语词汇、语法等基本功的深化学习,实现了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式的语言输入、输出途径。笔者曾在03级本科生的口语课上做过尝试,总课时的一半时间用交际法教学(53.13%),其余一半课时中主要采用听说法(37.525%),一小部分时间安排学生看电影、节目,即视听法教学(9.38%)。(3)从学生期末举办的英语汇报活动看,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在“一主多辅”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上,还应有以下几点注意:

1.从实际出发,灵活把握。大学四年,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即便都是一年级的授课,03级和04级学生又会有所不同,如03级学生高考招生标准是专业课上线,文化课排队;而04级学生则变为文化课上线,专业课排队。这种情况下04级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较03级有一定差距。这种教授对象的差别使得我们要灵活把握“一主多辅”,在讲课中仔细观察,随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根据自己的特点、经验和能力,随时准备使用各种方法中最有效的部分,来适应教学中的各种可变因素。

2.注意细节,勇于创新。无论采取交际法中的哪种方式,在进入英语课堂前,学生们有时因为前一堂其他课的影响,或是英语课作为第一堂课还带着困意,甚至上午的体育课进行了达标测试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接下来的英语课的课堂气氛和交际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要尽量注意这些影响学生情绪的细节,想尽一切办法在正式的交际活动开始之前帮学生将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设计一些细节为下面的交际活动进行热身。预热的手段很多:悠扬的英文歌曲、事先准备好的笑话、出乎意料的奖励品、新颖的交际活动小组的分组方式等,这些都是二三分钟便可完成的环节,但它起到的铺垫作用不可小看。因此,无论热身环节还是交际活动主题的筛选都需要两“xīn”:细心和创新。

3.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大多数较为成熟的外语教学法都产生于国外,移植到我们的土壤上后,开始时容易使人产生盲目的崇拜,遇到“水土不服”时又容易被全盘否定。我们当持科学的态度,比较不同的教学法和过程,掌握多种多样的措施和手段,结合实际,坚持在教学中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尝试和验证,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用最科学的方法培育出最优质的果实。

播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也要基于双语播音实践的发展。大批实践者在这一领域默默地进行着探索和思考,他们的实践启示我们:汉、英语双语播音高级复合型人才有着广阔的发展市场。本文的撰写是伴随着我系双语播音课程的开设而同时起步的,从学校教育的宏观、微观建设以及岗位自我培养等角度为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理论体系搭建了框架,而如何从语言本体的角度进一步深入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的研究是值得我们继续思索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注释】

(1)引自对原东方卫视新闻主播欧阳夏丹的采访。

(2)根据2004年6月对陈曌老师的采访录音整理。

(3)括号内为所占总课时的百分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