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变革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分析

传媒变革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分析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媒变革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分析李洪岩传媒变革在新世纪表现最为突出之处莫过于媒介形式超乎想象地发展并且不断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其带动下,包括播音主持人才在内的传媒人才的发展走向、选拔、培养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认识传媒变革对播音主持人才规格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语言传播人才,成为广播电视传媒结构和相关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

传媒变革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分析

李洪岩

传媒变革在新世纪表现最为突出之处莫过于媒介形式超乎想象地发展并且不断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其带动下,包括播音主持人才在内的传媒人才的发展走向、选拔、培养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认识传媒变革对播音主持人才规格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语言传播人才,成为广播电视传媒结构和相关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

传媒变革最先表现在媒介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广播媒介的发展布局、移动目标受众的重新确立、新媒体给传播方式带来的新的发展思路,对播音主持方式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传媒竞争态势对播音主持人才规格也产生了连带的影响。

一方面,媒介形式发展对播音主持节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带有普遍规律性的。

就广播媒介的发展布局而言,“轮子上的广播”成为广播发展异军突起的特殊一翼。由于受到电视媒介的冲击,以收听广播为重要生活方式的人群不断萎缩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广大私家车主和司机朋友则成为广播最忠实的受众。随着这类受众群的框定,广播节目的黄金时段、风格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原来的收听黄金时间处于人们闲暇的晚餐后时段,而如今则出现在私家车主上下班时段,这是由于时间条件所自然产生的热点收听时段;比如城市道路出现拥堵时,交通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内容,这是由于实用需求而产生的热点收听内容;比如混杂了新闻、音乐等综合内容的节目为受众所喜欢,则是多样的受众构成造成的广播经由“窄化”再变得“泛化”的佐证;甚至于不少频率的节目概念被时段概念所取代的现象,也是由于目标受众群的变更所造成的。当然,以上种种情况使得驾驶人员只能伴随式收听,因此听觉元素成为广播节目唯一的传播手段。

就移动收听收视人群的变化而言,公交地铁内的移动电视则是视觉元素大于听觉元素的典型。目前,不少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上配置了移动电视,以此为乘客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由于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噪音等影响听觉,因此明快简短的新闻速递、实时路况视频直播、炫目的广告成为这类媒体的主要传播内容,不少乘客虽然无须像驾驶人员一样除了观察路况外无暇他顾,但也只是在乘车过程中间或瞟几眼节目,一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收看电视。因此,此类媒体的传播内容也非传统意义上的节目,而是带上了不少新的传播特征。

就新媒体发展而言,重新调动视听元素以传播与此相适应的节目成为新的传播课题。如今新媒体发展比较快的领域如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前者由于兼具视、听、读特征而对传统广播电视的优势进行了整合,其视听元素的融合大于单一元素的强化,听、看、读结合的接受方式对传播而言要兼顾音像和文字的立体传播;后者则由于移动性,特别是屏幕尺寸的限制,而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诸如直播重大事件、偏重于短片制作、景别取舍、色彩运用等都应该有相应的对策。可以想见,媒介形式对节目形态乃至语言传播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传媒竞争态势对播音主持人才规格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影响有些是带有规律性的,但更多的则是非规律性的突发性影响因素,这使得人们不得不跳出学理分析层面而直接进入问题研究层面。

其一,主持人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这给原来专门进行语言传播人才培养的院校带来了压力。像以前的广播电视领域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受过专门培训的人才不会体会到太多的职业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专门的广播电视院校毕业生会顺理成章地进入相关媒体,特别是在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大量增加的时期更是为专业人才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同时,这也与当时受众对广播电视大众媒体的定位有关,人们一般不会对广播电视有所谓“追求深刻”的要求。如今,诸如财经、法律、体育等领域的内容吸纳了更多熟悉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而相声演员、影视演员、歌手等从事相关的艺术节目主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更不用说非专业院校出身的人士从事不同领域的新闻传播工作,等等。应该说这是广播电视传播得到更大发展的表现,对传统意义上的播音主持工作带来挑战也是正常的发展趋势。

其二,原有节目形态的变更对主持方式的变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版是广播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现象,但近些年广播电视节目频繁改版的风潮毕竟会对主持人不断提出调整的要求,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开播到现在。有过几次大的改版,《360度》的撤销,《中国周刊》改为《新闻周刊》,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节目定位以及与之相关的传播方式;再如成功的益智类节目《幸运52》的停播与《咏乐会》的试播,反映了节目的热度毕竟抗不过节目的老化;还有名称未变但形式内容都在不断调整的现象更为突出,《挑战主持人》由非职业主持人之间的主持能力竞争变成了如今的各行业人员(如空乘人员)与主持人之间的游戏大比拼;此外,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由节目招标连带出主持岗位的竞争,等等。主持人的能力竞争集中于他们对节目形态的创新与适应上。

其三,传统典型的广播电视节目依然存在并且长期存在,但发展空间变得相对紧固和局促。以上所说各类节目的变化的确错综复杂,但节目的主要类型和传播的主要功能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闻综合类(含社教、财经、法律等)、文艺体育综合类(含综艺、游戏等)节目依然以各种面目出现,传播信息、提供服务、愉悦身心的本质功能依然存在,在节目类型空间和传播功能空间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节目的推陈出新只能是该空间内部布局的调整变化,这种调整变化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追求节目的标新立异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赢得人们的关注,但从长远角度来讲,内容为王的观点和追求精致的要求才是根本。

与广播电视传媒一线相适应,传媒教育格局的变化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对传媒教育发展走势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一步骤是要对目前全国语言传播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格局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目前全国培养语言传播人才的高等专业教育大概有四种类型,他们分属不同类型的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属性上各有特点:

第一种是专业龙头型,也就是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为核心和特色的专业教育,他们在建校之初或者在建立专业之初就有着明确的专业定位,一般都有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并有着突出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在传媒业发展早期,此类专业的学生大都进入了相关媒体并已成为媒体的骨干力量。以这些专业为龙头,此类院校一般都定位于传媒教育,代表性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原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等。其专业设置一般都明确地确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也都直接指向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岗位。专业特点因受传媒发展历史的影响而带有明显的传媒属性,往往以新闻性为根本属性,以艺术性为重要属性。人才类型以应用型为主,兼顾研究型特质。

第二种是综合支撑型,也就是以综合学科教育见长的专业教育,他们一般都集中在综合类院校,有着长期的发展历史和丰厚的综合教育传统积淀,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传媒教育时也会以此前的学科积淀和综合专业优势为基础,学生的特点往往是基础扎实,有较为强劲的发展潜力。以综合专业优势为支撑,此类院校中的传媒专业往往是其一个分支,代表性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其专业设置一般确定为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语言传播人才培养是这些专业中的一部分,学生的就业目标多为新闻采访(如出镜记者)、评论(如新闻评论)等岗位。专业特点带有比较明显的人文学科属性,往往以新闻性为根本属性。人才类型以研究型为主,兼顾应用型。

第三种是传媒部件型,也就是以综合专业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优势的专业教育,该传播专业往往有传统且有优势,实力强劲、积累深厚,它和其他专业一起都体现出该院校的综合教育优势,所培养的人才在传媒实践领域和传媒研究领域都广有影响。代表性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等。其专业设置一般确定为新闻传播学,语言能力是其新闻传播能力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专业特点多以新闻性为根本属性。人才类型以应用型为主,兼顾研究型。

第四种是特色母体型,也就是借助母体学科优势来发展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类型。目前此类院校多为艺术类专业实力强或积累厚的院校,他们在戏剧表演、影视表演、音乐教育等方面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此类院校往往是在艺术专业中设置播音主持方向,代表性院校如上海戏剧学院及某些音乐学院。专业属性一般以艺术性为主,培养的人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就业走向多集中在综艺文艺类的节目主持岗位。

第二步骤是要对语言传播人才规格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播音主持人才除了应该具有过硬的语言传播专业能力外,还要为适应传媒行业的发展需求而具备更为全面的素养,因此对语言传播“优秀人才”至少是“合格人才”标准而言,我们应该有更明确的认定。

广播电视是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行业,“合格人才”不仅要求业务上过硬,还要能够满足传媒工作的其他需求。另外,作为社会机体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和谐的单位。专业教育肩负着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教育职责,那就是全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对此,我们需要对“合格人才”进行再认识,并特别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其一是要处理好知识与文化的关系,避免有知识没文化现象的出现。在这里,我们认为“知识”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习知识,可以理解为获得精神财富的过程,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知道了”;吸收文化,可以理解为转化精神财富的过程,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明白了”和“做到了”。从人们惯常的认识角度来看,学习的过程是获得精神财富的过程,但事实上这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一个人的境界,所有人都知道人们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勤俭节约,但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够真正明了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依然讲求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所有人都知道人们应该讲文明懂礼貌,但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做到行为上讲求文明礼貌。这就是“知道了”但却未必能够“明白”和“做到”。因此,“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实现思想上的转变和行为上的改变,达到这样的要求才更具现实意义。就语言传播人才教育而言,我们不能仅仅进行专业培养,更要注重人格塑造,就“主持人”这三个字而言,“主持”固然重要,但“人”更是根本。

其二是要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避免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思维、注意、记忆等心理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好的智力因素当然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性。就播音主持专业而言,最后学有所成并在工作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未必是专业条件最好的,但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相同条件的不同个体,同样在大学中接受了专业教育,但进步的程度与幅度却各不相同,其养成教育的成效至关重要。

其三是要处理好“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关系,避免模式雷同和方式单一。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应该为当今的教育理念所吸纳,这一思想强调了教育的职责,即尊重并保证每一个个体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对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丝毫不应该成为教育模式雷同和教学方法单一的借口,因为每个人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单一的教育目标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必定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不适应,必定会造成教学成效的降低,而“因材施教”既保证了教学工作符合学生的多种状况,又符合广播电视行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有教无类”重在育人,“因材施教”重在教书,两者应该并行不悖。

播音主持工作具有综合性特征,其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复合属性、文化积淀与职业特点的紧密结合、专业技能与多种能力的多重构建,都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提出了专业标准,同时也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教育作为特殊而且新兴的语言传播人才教育,其培养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如今,全国诸多高等院校开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在分析了广播电视一线对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后,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并互相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各自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同时,目前广播电视事业对人才依然有着数量的需求,尤其需要既符合标准而又风格多样的人才,因此专业教育领域面临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化、多样化、复合型等诸多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就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走向而言,其宏观的教育理念和微观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机结合。具体来说,应该注重以下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宏观设计意识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学为主的教育模式应该为高校所采纳。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无为而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学习可以任其随意发展,尤其是当下的学生大学前生长环境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进程存在着事实上的迟滞阻碍作用,专业教育工作者很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设计学生培养方案,这种设计首先应该是宏观的,而且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不仅是经过教学环节教育出来的,更是经过培养方案设计出来的。

首先,设计理念要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规格的划定、核心课程的设置到课内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关系处理等问题,都需要以设计理念贯穿始终。比如说,学生培养是以科研型还是应用型为主会影响到课程设置以及讲授重点的调整;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条件进行专业方向的划分会推进专业的细化进程;实践环节的设计会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等等。培养方案可以调整,而且必须根据社会、行业、学科的发展而调整,这种调整必须要有一定的蓝本,这个蓝本也许是基础性的和不成熟的,但没有蓝本则不仅会导致培养思路混乱,甚至还会影响到课程安排上的重复与无序。

其次,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规格比照是明确培养目标并完成专业设置的有效途径。从学生入学到最后毕业,大学专业教育到底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具体如何安排专业教学,核心问题集中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所得上。学生入校应该对其进行基本条件的统计分析,而学生毕业时要明确广播电视一线对学生的规格标准,通过两相比照,我们可以比较明晰地确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理顺有效的管理秩序,从而完成知识的转移和人才的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对学生入学时的状况分析不够充分,对毕业时规格标准的测定缺少跟踪性研究,因此往往造成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确认相对模糊,培养环节的把握尚欠规范。

再次,科研工作应该占据龙头地位。目前,大多数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培养模式定位为教学型;少数院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专业培养模式定位为科研型;此外,还有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科研型。这种定位是符合广播电视一线的需求和各个院校实际的,大量的广播电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和部分教学科研单位的研究型人才需求决定了培养模式的定位与比例。不过,科研工作在各类院校中都应该占据龙头地位。科研工作在科研型院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学型院校也应该把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其核心问题是通过开展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事实证明,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期望高于对硬件建设的期待,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也”的论断。硬件建设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很快完成,而师资队伍建设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开展科研工作是长期的和艰巨的。需要说明的是,搞科研一方面依靠教师的业务自觉,另一方面更需要院校切实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包括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学术交流、鼓励教师通过参与一线实践进行理论总结,等等。

最后,自觉遵守行业操守是规范也是责任。广播电视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规定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要有强烈的党性意识,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要遵循社会主流的道德标准,播音主持工作的新闻属性决定了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必需的专业素质,而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明确并体现在行为上。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育应该自觉遵守行业规范而不是破坏秩序,应该大力倡导科学合理的方向而不是混淆概念,应该态度明朗而不是回避现实(比如低俗乃至粗俗的主持现象、不分是非地简单“迎合”、不顾知识产权而任意“克隆”他人节目,等等)。目前,播音与主持行业虽然有持证上岗的要求、普通话水平的要求等等,但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规范、严格、有效的行业标准。相信随着行业的有序化发展,播音主持工作也会有类似的质量认证体系。而对于专业教育来说,专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也同样是必需的。

第二个环节是要在共性教育平台基础上突出特色。搭建平台与突出特色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共性教育平台的搭建是保证人才规格的基础,没有基础何来高等教育规格?而突出专业特色又是专业教育所必需的,否则就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就语言传播人才培养而言,平台是基本条件,特色是立足要件。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在文化平台基础上突出专业教育特色,实现夯实文化基础和强化专业能力的目标。文化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一个老问题,但却常常出现新情况。就学生而言,年轻的学子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和轻视文化课的现象在不少专业院校中都存在。面对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知识结构构成角度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经常性地提醒学生,以便强化学生重视文化素养的意识。不过与此相比更为严峻的情况是,这一问题出现在教育者方面的情况似乎更多———应该说轻视文化课的观念并不多见,但有意无意忽视对文化平台基础搭建的情况却并不鲜见———专业教学管理部门由于重点需要落实专业教学工作,并且由于文化基础课往往由协作部门负责安排,因此对文化课建设常常处于无暇顾及和无力掌控的状态;同时文化基础课教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课讲授一定程度上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另一方面因为自己也觉得此类课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未必非常重要而简化和浅化讲稿。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了教学双方对文化平台基础的轻视。

其次需要关注的是在行业平台基础上突出阶段教学特色,使得专业总体目标在实现过程中能够落实阶段教学的重点。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语音发声、语言表达到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每个阶段都有所侧重。不过专业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阶段的教学容易形成条块分割的现象,课程阶段性教学目标的独立性超过了整体性,内容重复、内容割裂、课程衔接不畅的现象也确实不易消除。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不论阶段性教学怎样设置,都应该以达到播出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包括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此搭建行业平台基础;二是通过业务研究来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和理顺教学体系,突出阶段教学特色。两者都需要树立系统性观念。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在专业平台基础上突出方向选择特色,推进“一专多能”理念的落实。“一专多能”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长期秉承的理念,这对突出人才的专业性和强化人才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说,目前的专业教育对于“一专”的理念贯彻得比较到位,各个院校的拳头品牌就是这一理念的现实体现。不过,相较而言,“多能”的培养则尚在尝试和起步阶段,特别是广播电视一线节目多样化的发展现状和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矛盾长期存在,这更将落实“多能”理念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三个环节是要注重推进知识的能力转化。

如前文所言,广播电视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要强化“学以致用”的观念,推进知识的能力转化。体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就是要在实施环节落实教学型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便是教学科研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具体的专业教学来说,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有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其一,按部就班与循环强化相结合。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有着严密而系统的体系,阶段性教学需要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但在坚持专业实践训练四年不断线的教育思路之下,训练要求却不能条块分割,而应该采取循环的方式反复强化学生各个阶段的能力训练。比如播音发声学是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但是不少学生在基础阶段却未必能够完全解决所有发声问题,有时需要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调整;随着机体的生理变化,面对发声器官的变化需要进行声音的调整;而且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审美观念的变化和风格特色的形成,对用声的控制也会不断调整和完善。此外,不间断地训练也是提高和巩固艺术创作能力所必需的,因此循环强化的方式应该体现在专业教学以及此后的工作过程中。

其二,教学训练与实战标准相结合。学生的每一次专业训练都应该按照实战标准进行,因为普通的训练和实战中的播音主持工作是有区别的,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过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而松弛的播出状态。不夸张地说,直播中的播音主持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者的心理素质和镜头话筒前的状态,因此教学训练在达到了语言表达标准的基础上,很关键的一环就是状态的训练。

其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已有之的治学名言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设置必要的社会调查、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以及必要的作品创作等实践环节,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加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对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非常明显的帮助。比如,学生哪怕仅仅是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到一线了解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状况,都会直接对其职业精神的强化、岗位意识的树立和播音主持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高校对社会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关键是这一理念如何落实。综观国内外艺术专业教育领域,几乎都非常重视毕业作品创作环节,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阅,是对学生走出校门前进行的最重要的质量把关,它含有督促、检验、提高等多重作用,应该敢于探索和试验。

以上所论,着眼点在传媒发展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的分析层面,重在强调人才培养设计理念的重要性。至于更为具体的宏观设计意识与微观语言功力锤炼如何结合、强化通识教育与突出能力培养如何相互支撑、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如何设计、人才规格设定与质量监控落实如何匹配等问题则是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完成的环节。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