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信人际交往中自我表露的特点

短信人际交往中自我表露的特点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短信人际交往中自我表露的特点(一)自我表露的社会心理空间1.短信自我表露主体的心理特征目前,青年群体已经成为手机短信用户的主流人群。“短信角色”是个体在现实角色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指个体在进行短信人际传播时,在自我表露中扮演的特定角色。

二、短信人际交往中自我表露的特点

(一)自我表露的社会心理空间

1.短信自我表露主体的心理特征

目前,青年群体已经成为手机短信用户的主流人群。据调查,从上大学到刚工作的20-25岁青年人群,是短信主体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青年是短信最大的使用群体,他们拥有最高的手机持有率和短信发送量,也积聚了最复杂的短信人际交往现象与问题,因而在短信使用者中最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1)相对的平等感

这种平等感不是指个体身份上的平等,而是表现在话语权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出于对身份地位的考虑,对自己所言所行总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来进行,而这种社会期望与相应的社会角色相应;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由于其去现场性的传播特点,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短信主体的身份特征。不管个体现实身份如何,在短信人际传播中都是相对平等的个体,因此,短信主体能够获得一种交往当中相对的平等感,弱化现实社会不同身份特征带来的表露阻碍。

实例3-1

(受访者:刘先生,51岁,北京某大学老师)

笔 者:你的学生会给你发短信吗?

刘先生:怎么会不发呢,除了家里带的个别10岁以下的小琴童,其他从附中到本科、包括带的外国小孩都给我发过短信,有的还特别喜欢发。

笔 者:这种交流形式你感觉怎么样?

刘先生:学生嘛,要善待才好。我平时教琴的时候可能比较严厉些,但我也不喜欢看到学生下课之后还那么惨兮兮的样子,呵呵,实际上我挺愿意收到他们的短信,给他们回一个,他们会高兴得很。有的学生收到回信还会顺竿爬,和你多聊几句,第二天见到你,会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张,胆子大点儿的,会当面跟我说,刘老师,现在我觉得你挺可爱的!哈哈……

可见,在现实交往中,人们一般会顾及交流对象的地位、身份,例如下属对领导、学生对老师,面对面或者电话交流都会产生较强的不同身份带来的层级感;而在短信交往中,交流对象的暂时性缺场会减少短信发送者在视觉可见下的心理压力。此外,短信人际传播异步交流的性质,使短信主体无需当下回复,也为其斟酌字句、妥当表达创造了条件,使心情较为放松,以一种相对平等的心态与对方交流。

(2)角色扮演:对现实自我和沟通效果的完善

短信人际交往过程中,“角色扮演”与个体的自我表露相伴相生。“短信角色”是个体在现实角色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指个体在进行短信人际传播时,在自我表露中扮演的特定角色。短信角色的选择是自主、自由的,个人兴趣爱好、心情、空闲时间、潜能发挥等要素是选择进入或改变角色扮演的关键。

实例3-2

(受访者:何同学,女,19岁,北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何同学:我特爱玩短信……说来也怪,其实我平时是个挺听话的女孩儿,我爸我妈说什么都听,同学也都觉得我脾气挺好的,好说话。有时候他们要我做件事,当面提我想也不想就会答应,一般都这样……要是发短信可就不一样了,在短信里我觉得有些说不出口的话能轻轻松松说出来……可能是在人前那副听话的样子自己都觉得有点儿烦,我就愿意发短信的时候,动不动说点儿特冲的话,让别人觉得我还挺有个性的,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像我网上认识的一个朋友,从来没见过面,我们留了手机号码以后就经常短信联系,他就喜欢我老爱跟他掐架,说我这种有主见的女孩不多见什么的……哈哈,其实他哪儿知道我生活中真实的样子。

从这个受访者的陈述中可以看到,原本一个在现实人际交往中非常乖巧、不轻易否定别人意见的女孩,通过短信进行自我表露时,可以扮演出另外一种性格,与人针锋相对、特立独行,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角色。一方面,这是真实自我在短信传播中的一种变形的表现,是对现实自我中被长期压抑的部分的一种释放;另一方面,也是个体对真实自我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通过短信这种去现场性的传播方式,个体有充分的空间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获得真实自我中缺失的体验。

当然,这个受访者的例子呈现的角色扮演比较极端,短信中的自我和真实自我差距较大,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角色冲突甚至人格分裂的不良心理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笔者的接触和观察中,大多数受访者还是普遍将短信角色作为自身的正常社会角色,短信生活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人都能以平常心看待短信交往,能够按自己日常的习惯在短信中进行自我表露,并且按照惯常的交往思维处理短信交往。

尽管在短信角色扮演中,难免出现自我形象与角色形象大相径庭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多发生于那些情绪失控、需要宣泄、有异常人格倾向的人群,这些人在生活中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在使用短信进行自我表露时,其角色扮演的方式、程度都与现实交往中的状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为了能够持续、和谐地沟通交流,短信主体多选择那些与现实交往中同质性较强的角色进行扮演。与网络人际传播相比,手机短信使用的是实名,其自我表露中的角色与真实自我的差异较小。

实例3-3

(受访者:朱女士,23岁,北京某知名广告公司业务员)

朱女士:短信里面人虽然跟现实中有点不一样,有时候甚至特别不一致,但相处时间久了还是能看出来大致上每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跟现实里的情况差不多,诚恳的人不管怎么在短信里耍坏,他还是他,底色在那儿呢。发那些讨厌的、特别恶劣的短信的家伙,生活中多半也是令人讨厌的。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故意发短信骚扰别人,缠人说话,或者发发嗲、泻泻火什么的,但人家也不会对我有什么想法,这种情况大家都有过,都知道我是偶尔为之,不是常情,都能理解。而且,短信有时候确实能展露一个人平时没有或者很难看到的一面,比如说温柔细腻,或者大智若愚的一面。真的,有时候能从短信的点点滴滴中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和本性。

在多数情况下,短信主体都会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在两个以上的短信交流过程中,在与不同对象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多重的。但是,这些多重角色之间并没有紧密联系,普遍不存在多重短信角色间的冲突。短信自我表露中的角色扮演与个人真实身份及心理期望紧密联系,通过短信主体的角色扮演,衔接了个人在现实交往与短信空间中的生存背景,反映了短信主体固有的文化气质和价值观

2.短信自我表露中的纯文本符号特征

手机短信交往中的自我表露与现实生活中自我表露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其纯文本的符号表达。当然,以现有的手机技术,短信中文本、声音与图片的交互使用已成为可能。但从对目前手机短信的使用调查来看,纯文本短信还是占据绝大部分。而且,文字符号在手机短信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也决定了它在目前的主体地位,文字符号互动的建构对手机短信的人际交往效果影响很大。

在使用短信进行自我表露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作为信息的载体才能实现,短信的交流过程就是一种符号互动过程。米德提出:

“符号互动”一词是指人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独特特征。这种特征寓于这一事实之中,即人们不仅对彼此的行动做出反应,还理解或“确定”彼此的行动。他们不是对别人的行动直接作出反应,而是根据他们赋予这些行动的意义作出反应。因此,人的互动是以使用符号、通过理解或确定彼此行动的意义来作为媒介的。这种媒介等于在人类行动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进了一个解释过程。[3]

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诉诸文字文本进行人际互动的。

符号系统是自我表露的工具。一般将符号系统归为两类,即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短信人际交往最大的特征之一,便是完全使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文字语言(语言符号系统还包括口头语言),即纯文本,以文字、标点、数字等为主要内容。

短信自我表露中的纯文本符号,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能更为详尽、丰富地表达短信主体的想法和情感,并且能够原样复制转发。在自我表露中,纯文本符号虽不及口头语言直截了当、简便易行,但它保存时间长,编写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语词选择的恰当性,字斟句酌,使内容更为完美,实现口头语言无法完成的表露效果。访谈中有人这样表示,通过短信息的交流比面对面或电话交谈时更放松也更大胆。借助于这种纯文本的表达模式,人们可以同时达到既沟通又隔离、既表达又掩盖的双重效果,实现传播者有限表达和可控沟通的传播意图。

使用文字符号便于清晰地表达,但其缺陷是不能运用一些辅助性的表达手段,一些背景信息不可避免地被削减。通过短信进行自我表露时,双方不是面对面的,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身体动作,所以对对方的直观反应很难感受。虽然通过文字可以进行及时回答,但有时文字不能充分表达交流双方的情绪,也可能个体运用文字有意识地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例如,一般用文本格式,就不可能看到对方的亲笔笔迹,也就很难通过这种潜台词来揣测发信人的个性特征。而且,沟通双方不但看不到对方的身体动作,连电话里的重要信息载体——声音,包括负载于声音上的如语调、语气、停顿等一些副语言信息都接收不到,所以无从感受对方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会使传播的质量受到一些影响。也就是说,我们要意识到,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中同样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研究人类无声沟通行为的美国学者R·L·伯德惠斯戴尔估计[4],在两个人互动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递的。辅助语言(语音,语调,停顿等等)、类语言(尖叫、呻吟、呜咽、叹息等等)、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触摸乃至人际传播双方的间隔距离等等无不传递丰富的信息和含义。反观短信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露,其符号系统比较单一,主要以文字为主。这种单一符号的传播方式较之面对面的传播,缺乏传受双方潜在信息的传播可能性。1987年,学者库尔兰(Culnan)和马库斯(Markus)提出“线索消除论”,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人际传播方式(如网络人际传播)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距离、环境作用等,将对话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中[5]

当然,这并非说明短信的自我表露就缺乏个性。手机短信有其独特的线索表现形式,比如短信息内容的多少、回复的频率、是否立即回复对方信息、回复与接受信息的时间差的长短等,都可反映出短信接受者对发送者的态度。在这里,时间成为表征双方关系亲疏远近的信号,不同的时间信号影响着短信收发双方的相互关系。如果短信发送者发出信息时知道接收者有条件阅读短信,但对方却未及时回信时,发送一方的情绪将受到影响;如果接收者立即做出反应,则表明他(她)对信息内容很感兴趣,或者很重视发送者。

另外,短信文本符号具有独创性,与传统的文字语言有不同之处,代表使用者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交流文字也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例如,在短信自我表露过程中,交流文字虽然在表象上仍呈现出书面语的形态,但其语言风格更接近于口语。口语交流中频繁出现于句尾的语气助词如“呀”、“啊”、“哦”、“咧”,在报刊乃至于小说等书面语出版物中都较为罕见,但这些语尾助词却频频见诸于短信交流。在句式上,短句、散句用得比较多,而长句、整句用得比较少,而且多爱使用叹词、语气词、方言词,例如称“我”为“俺”。另外,鉴于交流者在物理空间上的距离,他们无法向谈话对象展示自己的面部表情,便倾向于用拟声词“哈”、“呵”、“嘻”等传递自己的笑容。至于更丰富的表情和情绪,则是用以标点和键盘符号组成的“象形表情符号”来表达。例如:

) 表示高兴

:( 表示难过

:”( 表示哭泣

>-< 表示愤怒

:O 表示吃惊或恍然大悟。

这是交流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活跃气氛、表达情绪的符号语言。

可见,在经常用短信进行沟通的个体之间,已经出现一种语言使用上的趋势——短信用语。短信用语是一种为适应短信基本特征而逐步成型的语言风格。对于这种用语,有学者喜,认为给古老文字带来了新的气象;有学者忧,看到更多的是语法混乱和不良的影响[6]。但无论如何,这种用语都以不可抗拒的姿态存在着,大致呈现如下特征:

(1)超越现实的亲密

在由短信建构的交流空间中彼此间的称呼、语气都超越了日常应有的界限,不管语言还是行动都已突破了各种规范和限制,表现出来就是异常的亲密,无论异性还是同性之间都是如此。一方面,因为交流中的个体都是最亲近的朋友、同学,没有必要客气和正式;另一方面,他们需要为自己平淡的生活找些亮点或者温暖,舒缓现实的紧张,而这种超越但却虚拟的亲昵就成为他们表达的一种习惯了。例如,“亲爱的”、“宝贝”、“老公/老婆”、“爱死你”之类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受访者的短信记录里,而在现实交往中,他们却很少使用类似的词语。

(2)无厘头式的表达

面对学业的压力、家庭的期望和社会的监控,“无厘头”那种近乎荒诞的语言、无限的夸张、疯狂的自嘲、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的语言风格,正好符合青年短信主体一种内心冲动的渴望。可以让人在一种颓废甚至是无意义的轻松中释放压力、缓解心情,别人越是不解,自己便越是得意。在一位受访者自愿提供的短信聊天记录里,笔者看到的三段对话就很有说明性:

快下楼拿东西,分完赃我出去爽。(2008/3/12)

我靠,但愿不要破坏咱们革命同志的深厚情谊啊

呵呵,我一定要把她拿下。(2008/10/09)

变态,你拿下她就离死期不远了,呵。

是真有这么好笑吗?真是的。(2008/12/03)

没,哈哈哈。就是你猪头啊!

短信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露以文字为主要手段,还意味着输入(编写)短信的速度会成为交流的一种障碍。特别是对于一般性聊天而言,如果一方输入速度太慢,不仅影响自身的表达欲望,还可能使另一方失去交流的热情。

3.短信自我表露的心理生活空间特征

(1)以相识者为交流对象

短信的交流对象往往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认识、有一定交情的人。传统人际传播可以发生在任何有“相遇”几率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网络人际传播尤其如此。而通过手机短信完成的人际传播,交往对象则具有较为明显的确定性。若想开展短信交往,先决条件就是要获知交往对象的手机号码。而手机号码作为私人资料的一部分,机主一般不会轻易告诉陌生人,这就保证了交往对象的安全性和交往信息的相对真实性。所以短信人际交往的范围一般局限在一个与机主关系较为亲密的小圈子里面。

实例3-4

(受访者:杨先生,36岁,合肥市某银行分行行长)

杨先生:现在我手机里有300多个电话号,只有一个人我连她名字都不知道,也没见过,是个女的,前年离婚的时候无聊,在网上认识的,现在还时不时发发短信给我呢。她是我手机里硕果仅存的网友。刚离婚那个月里头我手机里有20多个女网友的电话,出差的时候一路上特别热闹,短信没完没了,特别有意思。过了一个月,只剩下四五个能聊得来的,别的全删掉了。现在只剩下这一个,是在你们北京工作的一个记者,人大新闻系毕业的,现在真是不错的朋友。除此之外,三分之二是工作中认识的人,什么人都有,这里面大多数没事不联系,逢年过节或者有事了才发发短信通通电话,剩下三分之一是同学、同事和亲戚。经常通电话发短信的,一共不超过40个。

由于手机号码的相对私人性,一般来讲,个体只有对亲身交往过或者熟人、朋友介绍的人,才会留手机号码,这也就意味着短信沟通更具有效率。与网络人际传播相比,短信人际交往一般都是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进行的,因此,短信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更为真实诚信,无聊、无意义的信息要少很多。也就是说,通过短信进行的人际交往,具有可信度较高的特点。尽管随着网络交往关系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从未谋面的网友也愿意互留手机电话,从而将网络关系延伸到短信交往中,但这部分人群往往也是在网络中彼此熟识并相互认同的,相互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稳定。

在一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中[7],当被问及用短信这种传播工具主要和哪些人联系时(多选),68.7%的调查对象选择“好朋友”;其次是“一般同学”,占61.2%;“亲戚”(包括父母)占26.5%。结合另外一个问题“你是否会和陌生人用短信交流”, 47.6%的大学生表示“不会”,20.1%的人表示“不确定”,只有15.0%的人表示“会”。这项调查充分表明,青年人主要是在自己的年龄群体中使用短信,而且主要用于熟人间的交流。关系越亲交流越密,短信在一定程度上拒绝着陌生人,这与在青年人中同样流行的网络聊天等交流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可见,短信人际传播是一种较私密的人际传播方式。

(2)交流圈规模较小,范围固定

正是由于短信交往常常以熟悉者为交流对象,所以与网络交往的陌生化与庞杂性不同,通过短信交流建立的“短信群体”,一般都是经由朋友、亲人介绍,互留号码后展开交流。由于都是经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介绍,这种“短信群体”的传播范围是呈关系链型扩散的,他们流动性不大,而且规模相对小得多。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即使一个极端依赖短信、每天收发短信的数量超过200条的“信虫”(对短信狂热爱好者的戏称,相对于“书虫”、“网虫”),其最常用短信联络、交流的“短信伙伴”都不会超过10个。可见,由短信建构的交往关系,基本都是现实生活中既有关系的深化。也就是说,短信交往大多以现实交往为基础,交际圈通过真实的人脉扩展,比网络交往有着更高的自律性,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互动也更加客观和理智,与网络的虚拟关系相比,它是一种向真实社会关系的回归。

实例3-5

(受访者:杨先生,36岁,合肥市某银行分行行长)

笔 者:经常用短信联系的人有几个?

杨先生:去年当了分行行长之后,经常短信联系的人一共只有十二三个吧。

笔 者:现在你每天一般发多少短信?

杨先生:大概有30多条。

笔 者:那也就是说,和经常短信联系的人平均每人每天三条?

杨先生:不是这样的,很不平均。有两个人每天至少八九条,剩下的十个人差不多每天三条两条。30多条是我发出去的数量,他们发给我的可不止30条,至少要多十几条吧。

笔 者:这十二三个人都是同事、老同学吧?

杨先生:不是,大多数都是社会上的,比如企业的老总之类,或者是搞公关的美女,嘿嘿,其中只有两个同事,一个同学。我跟他们关系特别好,交往时间最短的也有小半年了,最长的有20年的。

笔 者:在你单位有没有每天发短信超过100条的?

杨先生:没有,上班都很忙,我也不允许。不过我认识好几个特别爱玩短信的女孩,几乎随时随地都在接发短信,100条肯定不止的,一般都是在专门跟两三个男人聊天,搞不好还有一个女参谋专门短信帮她拿主意、听她诉苦。

通过访谈发现,在短信主体的交流圈中,交往的频率依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交往对象依次为恋人、朋友、同学(同事)、亲属和上下级。

(3)在一些特定情境中,短信成为优势交往方式。

“情境”一词,在交流中特指发生在不同的条件、背景、境况中的交流事件或情形,也可以被看做是发生在不同的情形中,并为不同情形所决定的交流系统[8]。人的传播行为和过程,实际上都是发生在一定的交流情境之中,并受到特定的传播情境的影响。

虽然短信心理生活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由技术创造出来的电子空间,但短信人际交往的信息内容根植于现实生活,而且信息交流主体——人,也是现实空间的物理存在。短信人际空间作为一种去现场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现实世界需求对人的困扰,使相互间的交往更加自如。一方面,它具有隐蔽性、安全性的特点,可以给个体提供一个较自由的精神交流空间;另一方面,它所呈现的“人——短信情境空间——人”的间接互动交往模式,使得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如需要道歉、拒绝、撒谎、传播私密信息、传播谣言时,使用短信便成为当仁不让的优势选择。

实例3-6

(受访者:石先生,24岁,北京某电讯公司研究人员)

石先生:我觉得发短信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人是在背后的,没有走到前面来,不是面对面的。你就拿通话来说,那种交流其实都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它直接,当时双方在同一个环境中进行。短信不同,发过去了,就是石沉大海,很长时间才会溅起水花。因此,很多说不出口的话,可以用文字短信来表达。比如有时候别人让帮忙的事不想办,要当那人的面,我自己就很难说出口,好像一点儿小事都不给别人面子,当面拒绝难免让他下不来台。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就是说了也是别别扭扭的不自然;现在用现成的短信发过去,表达了意思,好像也给了别人一个台阶。

实例3-7

(受访者:郑同学,19岁,北京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郑同学:我在恋爱中就有这样的体会,就是用短信息向女友道歉事半功倍……你可以不看我的电子邮件,可以不接我的电话甚至关机,但是你没法拒绝我的道歉短信。无论你什么时候开机,都会立刻看到我道歉的短信……我也曾经看到这样一条道歉的短信:“如果你从此不再收发短信,你就不用接受我的道歉。你可能永远不再看短信吗?不可能。所以,请接受我的道歉。”我相信对这样的留言,没有几个女孩子还那么硬。

手机短信在传递道歉、拒绝、撒谎、私密信息时的优势不言而喻。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短信传播谣言。正因为短信交往常常在相识的人之间进行,因此传递的信息一般不会让接受者怀疑。2003年起于广州的“非典”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短信的人际传播功能,使信息不断被复制转发,而消息来源不清,缺乏来自大众媒体的权威说法,所以一时间谣言四起,最终引发全国性的恐慌。

(二)短信人际交往中自我表露的特点

1.自我表露的深度与广度均超过现实交往中的程度

在现实交往中,个体对自我表露的深度、广度以及表露的对象都非常具有选择性。当个体在对周围的环境或表露的对象不甚了解时,不恰当的自我表露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误会、麻烦甚至授人把柄,从而给自己造成伤害。

而短信人际交往中视觉上的隐匿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使人可以更加放心更加大胆地进行自我表露。人与人之间的自我表露不像现实交往中的自我表露一样充满顾虑、猜疑、隔阂等心理防御,人们更倾向于在短信中表达自己在现实关系中受到压抑的自我,发泄不满、一吐为快。因此无论是自我表露的广度还是自我表露的深度都要超过现实交往中自我表露的程度。此外,由于短信人际传播的私密性,即使是一些如个人隐私等在现实交往中属于不愿表露的内容,在短信交流中都有可能表露出来。事实上,短信交往之所以对人有吸引力,常常是由于人们在短信空间中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倾诉自己心中的苦闷和烦恼。而在现实交往中即使人与人之间也有沟通,但由于社会角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露很难达到短信交往中的这种境界。

实例3-8

(受访者:王同学,女,22岁,北京某大学四年级学生)

王同学:我男朋友是我老乡,刚到北京来的时候是我叔叔托他开车接我的。那时候他已经有女朋友了,我不知道,只觉得蛮喜欢他的,有什么事都发短信向他汇报。大一的时候,有好几个男生追我,我都告诉他,让他帮我挑一个,嘿嘿。后来知道他有女朋友了,心里特别难受,不过我还是愿意跟他说自己的事情。有一次我去一位男老师家借碟,那老师对我动手动脚的,回学校路上我就发短信跟他说了,到校门口,刚好看见他也急急火火开车来了,心里特感动,可是跟他当面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了,就只告诉他没有发生最可怕的结果。他就抱着我,什么话也不说。后来几天里我才发短信慢慢把事情说清楚了。他有时候也会跟我诉苦,不过都是在短信里,当面和电话里从来不讲。室友都把他当做我男朋友,我觉得也是,只是他有个女友吧,这在我和同学眼里不算什么,他自己倒很在意,我能感觉到他满矛盾的。我们一帮同学暑假去长白山玩的时候,我和一个男生走得比较近,有天晚上住宿,由于客观原因,还睡在一间房里,我也跟他说了,这件事情可能对他刺激满大的,反反复复短信讨论了半个月,像我爸似的教训我。后来再见面,俩人都一个字不提,好像没发生过似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如果他们的家人读到自己的短信息,会非常惊奇。这暗示着短信主体通过短信息展现的自我形象,与家人及周围关系亲近的人所熟悉的那种形象是不一致的。这一点,与短信主体自我表露的角色扮演也有密切联系。正因为在短信交往的自我表露过程中,个体有尝试角色扮演的空间,才使其发掘自我当中更深层的内容、进一步拓展自我表露的范围成为可能。

实例3-9

(受访者:王同学,女,与上例为同一受访者)

笔 者:你跟他的故事你爸妈和你叔叔知道吗?

王同学:哪能让他们知道,太可怕了。有一次回家我妈用我手机,她不大会用,居然摁到我的“已发送信息”里去了,是我骂一个男生“傻B”,把我妈给惊讶坏了,觉得我学坏了,在她老人家眼里,我这么文静的乖乖女怎么能说出那种话呢。其实有啥呀!幸亏她没看别的,否则还不吐血才怪。

为什么在短信中进行自我表露的时候,人们会比较大胆、放得开呢?除了短信传播的隔离效果使人不必担心安危以外,根本的原因其实在于,日常交往中,人们非常看重面子问题;而通过短信进行自我表露的时候,“面子”作用相对轻微,很多时候不用顾及丢脸、丢面子。短信交往无需面对面的沟通,使得个人可以不必以主要的身份认同与他人接触,因而在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不愉快或令人尴尬的情境,不会全面地触动个人的自我。在此情形下,个人也就会比较勇于尝试各种平常不敢尝试的举动与经验。利用身体的不在场性,个人可以决定要透露哪些信息,也就是要把哪些自我的面向表露出来,甚至也可以借着操控自我呈现的方式,重新塑造一个自我。这就类似于舞台表演一样,表演者在后台隐藏了部分的真实身份,在前台则尽力地扮演着观众期待的角色。换言之,经过手机短信中介而非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也像防护罩一般,不只确保个人的身体不会受到侵犯,也使得尴尬的情形不会难以面对,大不了关机就是了。这个存在于经过中介的间接沟通与面对面直接沟通之间的差别,在于人们的外貌、性别、年龄、职业等都是一张长期带着的“面具”,终究会变成身份认同与人格的一部分。故而,露脸就等于暴露身份,也就会触及身份认同;相反,经由媒介的沟通而导致的视觉隐匿,不必暴露我们的外貌、气质,不露脸自然就不容易丢脸了。

2.可控性强

尽管经由媒介所传达的信息远不及面对面交流那么丰富,但相对地也提供个人更多的弹性。短信主体可以在自己选择的时间,重新决定自己表露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志同道合的群体或是个人进行交往;甚至当交流的情况变得令人不安时,他还可以随时抽身出来。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短信人际传播具有的去现场性和可选择的异步交流的特质。也就是说,短信传播固有的视觉隐匿和异步交流性质,使短信主体能更有效地控制与他人的人际互动。因此,在短信自我表露中所呈现出来的自我,往往是自己所期待、但在现实交往中由于受到既有社会经验及社会关系的羁绊而无法如愿的那一种自我。另外,短信允许使用主体在编写的过程中字斟句酌,充分思考,尽量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控制了自我表露的效果。

实例3-10

(受访者:梁同学,女,22岁,北京某大学四年级学生)

梁同学:我发短信聊天喜欢在晚上,不像有些同学尽在上课时候玩儿。晚上下了自习洗漱完,躺床上就开始给好朋友发短信……他是大三时候回家在火车上认识的,理科生,虽然工作了已经,还是挺单纯可爱的。我们几乎约定俗成了,都在晚上这个时候互相短信联系……

笔 者: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并且固定了下来?

梁同学:除了不耽误学习以外,我觉得这时候是我一天中心情最平静的时候,挺放松的,心态比较好吧,所以适合跟好朋友发短信,一般都让他觉得我特别乐观,什么事都能看到积极的一面……其实我算是个喜忧掺半的人,有时候也容易郁闷,只不过没在短信里表现出来而已……因为觉得说些丧气的话会影响他的情绪,没准儿晚上睡不好。

笔 者:晚上一般你就跟这个人发短信吗?不和寝室的人聊会儿天?

梁同学:主要还是跟他短信聊,我们宿舍的人总爱谈论老师啊男生啊,我不感兴趣。快毕业了,考研、出国还是找工作,这些事总在心里,跟宿舍的人没法说的,她们也都面临这样的苦恼……跟他聊呢,他会经常劝劝我,出出主意,因为毕竟已经毕业两年了,有工作经验,有些事比我清楚。

在日常交往中,有时人们无法选择交往的对象、交往时间及交流的话题,而在短信人际传播中,主体有更多的选择性,对交往的对象、时间、话题等就更具备控制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