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信人际交往的“无厘头”化

短信人际交往的“无厘头”化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短信人际交往的“无厘头”化对20-25岁、大学伊始到工作伊始、80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短信主体文化心理形成的源头非常复杂,可以说并不存在统一的源头。据笔者对访谈对象的总结,短信主体的文化构成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与无厘头文化、西方当代文化、主流媒体引导的大众流行文化、东方传统文化。问君能有几多愁,最怕疑似非典被扣留。

一、短信人际交往的“无厘头”化

对20-25岁、大学伊始到工作伊始、80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短信主体文化心理形成的源头非常复杂,可以说并不存在统一的源头。据笔者对访谈对象的总结,短信主体的文化构成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与无厘头(反理性、反权威、反正经)文化、西方当代文化、主流媒体引导的大众流行文化、东方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构成形态在短信人际交往的语言风格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受网络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生代的年轻人开始注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反叛传统。在这一反主流精神的支持下,年轻人在网上通过一些网络词语来嬉笑怒骂,他们不拘泥于词汇的传统文化意义,给一些词语附加上同原来意义完全相反的意思。如:“偶像”就是指“呕吐对象”,“天才”即“天生的蠢材”,“天生丽质”即“天生没有利用价值”,等等。今天的手机短信主体就是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长大,他们对传统权威、故作神秘和严肃腔调非常敏感,喜欢揶揄政治现象和政治人物,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物编派短信段子,并且从否定和嘲弄中获得乐趣。除了负面的黄色和黑色笑话,短信主体更多的是以健康、积极、乐观、自嘲的姿态进行自我表露和情感交换。在2003年“非典”病毒横行的时候,北京就流传着一条这样的短信:

萨斯病毒何时了?

患者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被封,

京城不堪回首月明中。

粮油蛋菜应犹在,

只是不好买。

问君能有几多愁,

最怕疑似非典被扣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