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信人际交往的新旧文化冲突

短信人际交往的新旧文化冲突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短信人际交往的新旧文化冲突当代剧烈的文化变迁过程中,我国国民心态有着严重的不平衡特征。因此,新旧文化冲突引发的主体行为选择上的波动,在短信人际传播中获得一定的调节。行为的无序是新旧文化心理的交错,表现在短信主体上,则是手机短信的传播特性和当代短信主体的多元文化构成对传统文化心理以及新旧文化冲突具有微妙而深刻的分解作用。

三、短信人际交往的新旧文化冲突

当代剧烈的文化变迁过程中,我国国民心态有着严重的不平衡特征。短信主体通过短信人际传播所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一个个有着特定文化倾向和心理特征的社群。由于短信人际传播能够满足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及相应的人际交往需求,其传播特性和独特优势又使其传播效能具备极强的渗透性,因此,短信人际关系相较于传统人际关系而言,其主体的多样性更丰富,主体内部的差异性也更大,并因为这种私密而不在场的方式使得其主体能更好地互动和包容。

因此,新旧文化冲突引发的主体行为选择上的波动,在短信人际传播中获得一定的调节。中国人在心理发展历程中所遭受的多重价值的剧烈冲突,会导致和形成进一步的社群分化,而手机短信人际关系则是一种缓冲和纽带。

对新价值体系的向往常常会使人们产生超越时代的激动和痛苦,而对旧的价值体系的留恋却又会使他们对消除二元结构产生抵触情绪。当新旧价值的力量对峙之际,过渡期间的人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时人的心理便会因无所遵循而失衡。正是因为对过去的动乱、现在的震荡感到不理解的价值失范,人们的行为选择在相当历史时期中会出现种种无序现象[22]。行为的无序是新旧文化心理的交错,表现在短信主体上,则是手机短信的传播特性和当代短信主体的多元文化构成对传统文化心理以及新旧文化冲突具有微妙而深刻的分解作用。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心理全方位地影响着手机短信主体,并与短信人际传播的特质相结合、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构建了短信人际关系。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传统“自我”指的是大我,强调在人与人交往和处事时,以满足他人的愿望为前提,使得传统自我意识中的“自我”成了一个空壳,自我必须与国家、集体、他人保持一致。短信人际传播方式的出现,使短信主体可以在人际交往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而不受社会环境和时空的限制,充分展示“自我”、“超我”;可以直接渗入人际交往深层;可以低成本、无顾忌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去扮演自己喜欢的各种角色;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本性,使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其民族性格中的消极、被动、封闭的负面特征继短信人际传播之后被进一步地置换和转化。

我们有理由期待短信人际传播、人际交往对于整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关注其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所发生的作用及其构筑的新型短信人际关系。

【注释】

[1]G.Jahoda:《跨文化心理学中的知觉与认知》,《心理学报》1983年第3期,第313页。

[2]史彩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缺陷及心理辅导对策》,《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 期,第97页。

[3]李泽源:《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4]史彩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缺陷及心理辅导对策》,《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 期,第97-98页;赵旭东:《中国人的社会取向自我》,《社会心理研究》1994年第3 期,第16页。

[5]Peng K P, Nisbett R E. Culture, Dialectics 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54:P741-754.

[6]Peng K P.:Culture and Cognition( In Chinese),Lecture o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in 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专题报告会),2000.

[7]侯玉波、朱滢:《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心理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7-111页。

[8]http://www.cjr.com.c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2006年1月29日。

[9]Peng K P.:Culture and Cognition( In Chinese),Lecture o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in 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专题报告会),2000年.

[10](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6-89页。

[11](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12](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13]曹世潮:《第一竞争力——成就世界一流的文化战略》,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14]段英、吴云:《论传统修辞中的“言外之意”》,《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第89页。

[15]段英、吴云:《论传统修辞中的“言外之意”》,《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第89页。

[16](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8页。

[17](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18]翟学伟:《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江海学刊》1991年第2 期,第57-64页。

[19]左斌:《面子与脸——一项关于中国人典型心理的初步分析》,《社会心理研究》1993年第1期,第1-6页。

[20]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第91页。

[21](英)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页。

[22]李世业:《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心理》,《东疆学刊》200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