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用及教学理念研究

作用及教学理念研究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的性质、作用及教学理念研究王宇红鉴赏和欣赏只有一字之差,往往被通用。从学科独立性的角度来看,中国播音学是以语言传播研究为独特视角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也应该沿着中国播音学开创的道路,肩负起有声语言启蒙的作用。

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的性质、作用及教学理念研究

王宇红

鉴赏和欣赏只有一字之差,往往被通用。实际上,鉴赏除了包含欣赏的意思外,还有鉴别、判断的意思。因此,“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的专业起点应该比普通的欣赏课更高,不仅包含用肯定、赞赏的态度分析有声语言作品,还包含采用分析、辨别的方法,乃至否定、批判的态度观照各类作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指导学生的有声语言创作。

一、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

“有声语言精品鉴赏”是列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大纲的课程,也是教改项目的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开课学期原来是本科的第六学期,名称叫“播音作品鉴赏”,后调整到本科的第二学期上,更换为现在的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是34学时/2学分,与“播音导论”课衔接。目前的授课对象为播音专业本科学生,是专业选修课。

有声语言精品鉴赏[1]课主要讲授和介绍播音与主持作品审美和鉴赏的原则、方法、标准、功能、规律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有选择性地介绍、观摩、点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审美与鉴赏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大课讲授为主,同时辅以观摩、讲评和课堂讨论,力求精讲多评,讲评结合,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评析作品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提高对有声语言作品的鉴赏能力与专业素质。

该课程考核方式为笔试,到目前为止主要采用写鉴赏论文的形式。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鉴别作品优劣的能力。

二、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的性质

从鉴赏学归属的范畴来看,艺术鉴赏课程应当属于艺术美学的范畴,它的上位发展课程应该是艺术批评学。由于有声语言鉴赏课目前尚属于初创阶段,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本人认为在目前阶段应该属于理论素养课的范畴,它的任务是为相应和以后阶段的基础理论课提供大量具体可感的有声语言作品,并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专业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语言创作观和有声语言审美评价标准,在明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带领学生进行案例赏析,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修养。待教材建设完成后,这门课应该成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这种教学安排也是其他鉴赏类课程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在艺术类学生主修的专业课程中常用的设置;在非艺术类的其他学生中也可以作为审美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在相关领域的素质和修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门课程的发展空间很大。

三、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的作用

中国播音学是在哲学与美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艺术这四门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从学科独立性的角度来看,中国播音学是以语言传播研究为独特视角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也应该沿着中国播音学开创的道路,肩负起有声语言启蒙的作用。

1.是培养学生在有声语言创作方面高超艺术鉴赏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是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工作手段进行节目传播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2]

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是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任务,同时,由于电台、电视台以有声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使用现状对公众产生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在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播音专业人员所使用的语言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国家通用(标准)语言的具体体现,因此,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功力,不只是为了满足信息传播的实用需要,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文化传承的历史和社会要求。

有声语言精品鉴赏通过系统观摩不同时期有声语言创作的精品,培养学生在有声语言方面的艺术鉴赏力,从而使他们逐步获得对于有声语言创作的感知、理解和判断的能力。应该说,提高有声语言鉴赏力的途径并无固定模式,但可以做多方面的努力。第一,要多接触有声语言方面的作品。“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3]经常处于一定的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自然有助于创作能力的提高。第二,要通过鉴赏优秀作品,尤其是鉴赏精品作品来提高其在有声语言创作方面的鉴别能力。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古人说:“不睹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之极鄙。”[4]好的作品接触多了,有了比较,自然就能分辨高下。第三,要提高多方面的修养。语言是活的,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也在社会生活中发展。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语言艺术的修养也不可能很高。在鉴赏作品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深入理解一部作品的方法,掌握一些有关的背景材料,如社会的和创作的背景、创作者的情况、创作意图、创作者的语言观、创作观和公众对作品的评论等等,从多方面开阔学生的创作视野。

2.是教会学生以专业创作者的眼光去评价有声语言创造性劳动的必要途径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培养的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能力,不是让学生对有声语言作品进行低层次的一般观赏、评论,而是培养学生作为专业创作主体通过看、听、思考等形式对有声语言作品所蕴涵的表层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以获得对整体形式的把握和内在意蕴的领悟能力,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具有审美意味情绪的全过程。有声语言的表达本身是有创造性特征的,鉴赏本身也是创造,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心理活动。一个人的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尤其是对于声过难留、过时不候的有声语言,这方面鉴赏力的培养要经过审美心理准备(接受有声语言表达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概念)、感受理解(掌握鉴赏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听和看加深认识)和思想感情上的升华(激发欣赏者的创作冲动,成为理性的欣赏者和主动的创作者)三个阶段,构成有声语言鉴赏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3.通过鉴赏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有声语言创造力的提升

丰子恺说过:“鉴赏是创作的逆行,……真正的鉴赏和创作一样困难,因为需要和创作者同样的心灵。”现象学认为,艺术作品的美发生在欣赏主体感受到或体会到艺术作品的最佳处时,这个最佳处便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认同点。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具有新闻性的特征,强调信息传播的准确、快捷、深刻,另一方面它具有艺术性的特征,强调传播过程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语言传播者对传播内容的处理也是一样,在强调满足新闻性的同时,也要突出创造性的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

2002年,在“播音作品鉴赏”第一次开课的时候,我们请张颂老师给99级学生讲课,谈谈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如何上好这门课,张颂老师提出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水涨船高”的思想。播音是实践的艺术,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有声语言传播中的创造力,不仅要内容清楚,还要给人美的享受。

4.也是建立学生节目意识,充分感知广播电视节目类型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良好渠道

本课程开课时间是大一的第二学期,经过半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学生正处于专业入门的关键时期:初步感受到专业学习和训练的艰苦,对于未来的发展又会带有一定的迷茫。用一句形象的话说:正是找不到北的时候。此时开始这门课,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新鲜的刺激,既能感受到节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能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四、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1.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评价系统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得以强化,在日益丰富多样的播音主持创作形态中,学会科学地分析、评价播音主持的多样性创作,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他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

2.教学要求

(1)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有一定的专业准备,即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

(2)要求学生掌握有声语言鉴赏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类有声语言作品鉴赏的方法;

(3)本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讲授与评介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评议相结合,教学需要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相结合,需要一定的音像设备保证。

3.教学内容

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的教学内容目前只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有声语言鉴赏的一般原理,二是有声语言鉴赏实践。具体包括有声语言创作的特征与有声语言作品鉴赏的对象,有声语言作品鉴赏的任务与意义,有声语言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有声语言作品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播音主持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新闻评论类节目、专题解说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儿童青少类节目、广告服务类节目、电视谈话类节目、直播类节目播音主持作品的鉴赏。

课程的教材为《有声语言精品鉴赏》(在编),在目前教材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以课堂讲义为主,参考资料为《中国播音学》、《朗读美学》、《语言传播文论》、《语言传播文论》(续集)、《语言传播文论》(第三集)等。

4.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程采用了“3+2”组合式教学法。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堂上只能用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观看节目录像,听评节目;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关键词”的形式揭示教学要点;最后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组织学生就节目内容进行课堂讨论。

为了使教学进一步规范化,我把这三个“三分之一”归纳为“3”个教学环节,即课上主要采用话题式进入主题、案例法呈现内容、讨论式讲授观点的三段式组合教学法。“2”个课后作业,即每次课程结束时指定一个具体节目和一篇具体评论文章两项内容供学生课外学习,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上检索的方式寻找相关信息,消化教学关键词,加深对节目的了解和认识。“3+2”两个内外循环的教学环节构成每一次完整的教学链。

本课程教学环节中的要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典型案例的选取,这方面的难度非常大。在教学中,我摸索总结的对鉴赏案例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教学案例是为适应教学需要而选择的,其性质是用于教学,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2)明确教学案例的特征。第一,要带问题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第二,案例的内容是特有的,是对说明这个教学观点有作用的。(3)突出教学案例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4)对历史案例的使用要有现实案例作为参照系,而对于当代节目案例的选择则要体现前沿、前卫的特征。(5)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案例则选择具有相近、相关或相反关系的案例来替代,并对学生做出说明。(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荐更多的节目内容让学生课下消化,从而养成学生课下听好节目、看好节目的好习惯。(7)尽量不和其他阶段的专业教学相冲突,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确再丰富多样的节目样态都需要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样态来呈现,语言功力的培养对于有声语言传播者至关重要。

5.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1)注重理论思辨性。

力争将中国播音学的学术前沿和广播电视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中国播音学的学术前沿性色彩和理论思辨性特色。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是,通过鉴赏,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思想方法,所以,以此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新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际教学的效果是,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了,很自觉地开始读书寻找答案,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2)力求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中体现开放的色彩。

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程虽然目前还没有专用教材,但可资参考的文章实在很多,我从自己平时所做的读书笔记中选择有价值的文章作为每次课的开场白引入话题,然后再组织学生一起看片子,最后进行讨论,给出问题的答案。比如,我们选择过的文章有《文艺报》的文章《综艺娱乐节目,娱而乐乎?乐而益乎?》,《读书》杂志上的一组文章《记忆的暗杀者》、《实话如何实说》、《再谈实话如何实说》等,都是比较深层的人文话题。学生结合所看片子,认识到播音员主持人不是青春职业,而是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做底蕴,对于今后做节目、做什么样的节目、怎样做节目都有了一定的深入认识。

(3)突出应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们采用大课讲授为主,同时辅助观摩、讲评和课堂讨论,精讲多评,讲评结合的形式,也从一线外请专家来面对面地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我们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在2000级高职班中,先组织学生观看3·15晚会的节目片断,然后让学生直接上台即兴评述。学生课后反映这种教学效果好,变被动的知识吸收为主动的实践创造,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99播本的考试中,我们采用写论文与做节目相结合的形式,学生意识到如果创作观念出了问题,那么在节目中也会出问题。

(4)抓住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体现中国播音学的当代性和前沿性特征。

在教学中,我们很注意将教学难点和当前节目制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教师只提供思想方法,不包办代替学生思考。通过学习,许多学生开始认同语言传播工作者要“在其位,谋其‘正’”的观点,对于语言传播中要坚持人文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年中,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在领导、专家,尤其是张颂教授、付程教授的支持、鼓励下,从无到有,从迷茫到逐渐找到定位,有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历程,这中间也离不开业界的许多同仁如张泽群、任志宏、康辉、郭志坚、姚长盛等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有声语言艺术一定能找到越来越多的知音,有声语言精品鉴赏也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接受。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原来课程名称是“播音作品鉴赏”,第一稿教学大纲的编写者是当时分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付程教授。

[2]付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3]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4]葛洪:《抱朴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