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

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充分肯定了文化产业的此项功能,还对此寄予厚望。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部门被视为只能由政府来投资和管理的一个事业单位,中国文化建设走的是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发展模式。随着改革开放,文化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开始讨论文化产品是否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产品生产能不能通过市场来调节、文化单位该不该讲经济效益、文化生产可不可以形成产业等。另外,在改革开放思想的推动下,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文化领域逐步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包办文化生产的局面,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生产,开始放开搞活,国有文化单位开始实行机制改革,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有文化单位改制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开始显露巨大的发展潜力,人们对文化生产的产业属性逐步形成共识,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受到高度重视。文化产业进入自觉发展、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

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来看,文化发展的早期是自发的,并没有形成强烈的文化自觉,但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却是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这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将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确立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实践性的判断和论述,在文化发展方向、目的、思路、战略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念,提升了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产业的作用和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时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做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将“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0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

国民经济中发展地位的确立大大激发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近些年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平均增速达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

其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发展理念。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就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国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于2009年7月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文化产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而且还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创业等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充分肯定了文化产业的此项功能,还对此寄予厚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个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的巨大肯定和时代总结,又为文化产业的未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体现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高度自觉。

再次,将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我党对于当今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有着深刻洞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产业的竞争。正如祁述裕在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所说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是一种文化影响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影产量占世界的7%,却占据着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7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物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出口国;世界上著名网站100多个,其中94个在美国。美国的电影、电视、音乐、书籍、体育、娱乐等在世界各地无处不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而这种竞争的核心越来越聚焦于文化产业的竞争。[2]

综上,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绝不是自动自发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而且,在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整个进程中,都应体现这种文化自觉,将文化自觉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发展文化产业与坚持文化自觉的同步性,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最强大的动力。

【注释】

[1]顾乃忠:《简谈自觉性和自发性》,《光明日报》,1985年10月28日。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