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新闻的写作艺术

农业新闻的写作艺术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从农业新闻写作的过程对此略加分析。“新闻眼”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决定此次报道的角度、立场等。它是新闻定位的点睛之笔,就像红花与绿叶的关系,是一则报道能否成立、是否得体的重要因素。确定好了“新闻眼”也就找到了农业新闻的定位,找到了此次报道的灵魂或者说主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篇农业新闻的质量高低,作用大小,主要看定位提炼和确定得如何。

第三节 农业新闻的写作艺术

获取农业新闻素材后,进入了新闻写作的阶段,此阶段是记者对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合、条理化的再创作过程,凝聚着记者对事件的深刻把握和叙述结构、叙述方式的创新,经过记者的大脑加工后原来粗糙、零散的资料转变成有系统的文章,零碎的事件面貌也经过记者的整理又呈现出其概貌。因此,新闻写作是记者在事实基础上,用文字、图像等手段再现事实的复杂艺术。作为新闻写作之一的农业新闻写作也不例外,遵循着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技巧,如要求新闻真实、要求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统一等。正如“每件事情都要用某种一定的方式来叙述,你只能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写”(11)一样,农业题材也要求其写作遵循特定的规则和要求。本节从农业新闻写作的过程对此略加分析。

一、农业新闻写作前的构思

在获知事件的大致概貌后,记者往往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媒体的报道思想,初步能判断此事件适合写作什么样的新闻,是消息、或通讯,勾画着此次报道在报道版面占有的版面大小、或占有多少节目时间等。在经过一番采访后,记者对事件的发展、经过、起因、结果等信息不可能再有所增加时,根据截稿时间,记者开始安排其构思、写作的时间,有的会在回其单位的路上,有的则在新闻现场略加构思就做现场报道,还有的稍加休息后再做构思,等等。不同的记者一般都有自己的构思、写作安排,不可简单地模仿之。构思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通常记者会根据版面要求、报道思想、事件价值、媒体性质、已报道的情况、此次采访的情况等要素做下面几个方面的考虑:(1)寻找此次农业报道的形式,或者说此事件适合多大程度的报道,适合一条消息、通讯、组合报道、系列报道还是连续报道?如果是重大农业政策的发布,大型的农业活动,记者可能考虑要做组合式系列的报道,详细讲解政策的各个方面,把采访的素材分解为消息、通讯、小知识、乃至评论等方式来写作;如果仅仅是一个农业科研成果的发布、农业丰收的公布等,记者通常会写作一个消息或通讯。一般而言,确定农业报道的形式是依据事件的新闻价值的大小而决定的。(2)寻求此次农业报道的“定位”。任何事件均是一个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观察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记者采集到新闻素材后,要在繁琐的资料中对此次报道进行科学的“定位”,即判断此次事件中,最能体现事件性质、事件价值的“新闻眼”。“新闻眼”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决定此次报道的角度、立场等。它是新闻定位的点睛之笔,就像红花与绿叶的关系,是一则报道能否成立、是否得体的重要因素。面对同一事实,不同记者会有不同的“定位”,且有高低之分。有的记者突出政策性,有的记者会突出政府的意图,有的记者会体现公众的诉求,有的会侧重事件的原因,有的则侧重事件的结果,有的侧重事件的趣味价值,有的侧重事件的新奇价值,等等。而一个好的“新闻眼”的选出,能够体现出记者的综合素质。确定好了“新闻眼”也就找到了农业新闻的定位,找到了此次报道的灵魂或者说主题。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全篇,新闻的开头怎样写、如何制作标题、结构如何安排、材料如何取舍,也就水到渠成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篇农业新闻的质量高低,作用大小,主要看定位提炼和确定得如何。记者也常常为确定一个好的“新闻眼”而冥思苦想,甚至忘乎所以。要确定“新闻眼”,他们常常综合考虑公众的诉求、政府的宣传诉求、事件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运用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直觉顿悟思维等方式挖掘事件新颖的一面。在这方面,记者的常规思维方式是其最大的障碍,它常常阻碍着记者发现事件的另一面。比如,采访一个农业科学家,如果从他废寝忘食、埋头科研、诲人不倦、淡泊名利寻找事实的意义,那么仍会把他混同于其他的科学家,所以记者不妨改变“套路”,有意识地搜集这位农业科学家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花絮,把新闻定位在他的个性上。这样,人物就“立”起来了。(3)构思农业新闻的导语、结构。确定“新闻眼”后,记者的大脑中仅形成了此次报道的大致轮廓,犹如找到了去某个陌生地方的大致方向或曰地图。如何走、走哪条路依然模糊不清,“新闻眼”的产生仅仅意味着记者有了一盏指路灯,接下来,他们会在“新闻眼”的指引下,对此次报道的新闻导语、新闻结构、材料的选择、细节的选用等内容有所构思。这时,记者通常会翻阅采访笔记,划定要选用的材料、细节等,并构思着新闻标题,导语的写作方式,语言组织等,如他们会考虑选择直接式导语、或是延缓式导语,还是直接运用采访对象有个性的语言作为导语呢?此外还会对新闻的结构有所构思,比如考虑此次报道用倒金字塔结构,还是时间结构、或是其它结构方式为最好,甚至有的记者还能打出腹稿,待写作时,下笔千言,挥笔而成。

可见,写作前的新闻构思是一种复杂的、高强度的思维活动,构思的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后续的写作质量。构思的指向是要高度把握农业事件(人物、现象)的本质,从与其它事实的对比中,找出该事实新鲜、重要、有价值的信息来。这种构思是记者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表现出记者思维的敏捷性、直觉顿悟性、逻辑推理性的灵活程度,也是从记者与客观事实的互动中产生出来的一个结晶。然而,农业记者的构思受到了截稿时间、新闻素材、宣传方针和读者对象等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农业新闻写作的构思呈现出紧迫性、充分性不足、受到事件本身制约等特点:(1)构思的紧迫性。构思的紧迫性是指构思本身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像诗歌、小说的构思,农业新闻写作的构思有截稿的压力,不同的媒体对农业报道的截稿要求也不一样。日报要求当天截稿,最晚可延续到晚上9点或10点,晚报可延续到早上11点左右。周刊或三日刊的截稿时间会长些,容得记者做较充分的思考。广播电视的农业新闻的现场报道,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容得记者做构思,它需要记者的直觉式的顿悟思维,瞬时把握事件的本质。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强,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增强,记者构思的时间还会被缩短。由此,农业记者应合理安排时间,见缝插针,可边采访边构思、或者在吃饭、在路上做进一步的构思等。(2)构思充分性不足。由于受到时间的约束,记者对农业新闻的构思常常是不充分的,因此,他们的报道没有纪实散文那么优美,也可能存在一些瑕疵,在面对一个重大农业题材,有的记者的构思甚至出现选点不准,遗漏重要的新闻事件等问题。但是,这种瑕疵是农业新闻报道所允许的,不耽误受众对农业信息的理解。而且有后续报道、其它媒体的报道予以补充。面对构思充分性不足的缺点,记者应在平时加强新闻思维的训练,提高新闻思维的敏捷度,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事件的本质、特性,找到“新闻眼”,高质量地完成构思。(3)构思受到事件本身制约。记者的构思不是小说家、诗人的构思,他必须依据事实,根据所获的事实进行构思,不能超越事实本身,否则就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因此,农业记者的构思不能天马行空、任意编造事实,虚构细节,进行“合理想象”等。而应在紧扣事实的基础上,抓住事实的要点,通过精心挑选、组织事实的方式来在头脑中建构事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勾勒事实的原有图景。

二、农业新闻写作中的表达

农业新闻写作中的表达是指在构思基础上的,以文字、图像、图片等形式呈现事件原貌的一种形式,或曰农业新闻的编码。它是新闻事件从无形的思维形式向有形的文字、图像等形式转变的过程,经过转换后,无形的信息有了有形的介质,介质本身犹如一个容器,对混沌、无形的信息进行了有序的规范,形成信息和符号统一的文本,成为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传播的介质。而新闻信息从思维形式向符号形式是一种飞跃,又是一种再创作。它需要记者对各种转换符号,如文字、图片、图表、图像等有较强的敏感度,能有效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对事件的认识。由于农业新闻报道的接受对象主要是农民,他们文化水平较低、视野狭窄、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因此,以他们为对象的农业报道的写作要以用他们能理解的符号体系来表达事件本身,传达事件所携带的信息、意义。这就使得对农业新闻写作的表达有了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或原则主要有:

(一)通俗易懂

通俗易懂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原则,对于农业新闻写作而言,对此原则要求更高。其标准应是以农民的语言符号体系表达新闻事件,换言之,通俗易懂的判断标准不是依据编辑、记者的文化水平而定的,而是依据农民群体的文化水平而决定。一些农业报道,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人来说,文章可能有部分术语,但是不妨碍他们阅读,对于他们而言,这类报道是通俗易懂的,当这类报道让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乃至小学教育的农民来读,那么就可能让他们感到困难,感到面目可憎,他们阅读新闻犹如大学生读一篇术语繁多的科学论文一样枯燥乏味,自然难以与报道建立情感联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是可想而知的事。

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报道形成了“通俗易懂”的优良传统,比如,1940年3月25日创刊的《边区群众报》在通俗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报社常常组织集体审查修改稿件,特别注意听取文化水平低的同志的意见,做到了“识500字的,能看懂十分之五六,识800字的,能看懂十分之八九,一般不识字的也能听得懂”,读者称赞它,“念着顺口,听着顺耳”。《边区群众报》成为当时边区发行最广的一份报纸,出版满300期,共发行200余万份。《晋西大众报》效仿《边区群众报》的风格,其发刊词是用农村快板的形式写的。比如,其中写道“咱们这个大众报,个头虽小有材料,全国事,按天报,天下省县说得到,鬼子有甚坏门道,咱有宝镜把妖照”;延安《解放日报》和《抗战日报》的重要文章用字范围一般不超过800个常用字,写完之后还念给群众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再修改。编辑人员很注意学习当地群众的语言,口袋里时常装着一个本子,随时丰富群众的语汇;1943年4月25日创办的《盐阜大众》报,也是当时著名的通俗化报纸。记者编出的稿子常常先念给当地的农民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力求做到听能入耳,说能上口,事情能记在人家心窝里去。他们还提倡写小新闻、小通讯、小言论、小故事等,一般稿件三四百字,有的小新闻只几十个字。还发明了“写话”写作方法,即要求工农兵通讯员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尽量适应文化落后地区的群众需要,等等(12)。挖掘这些优良传统,有利于当前的农业报道文风的转变。

当前,由于农民类媒体办在城市,从业人员鲜有农村生活经验等原因,农业报道,特别是农业科技报道、农业财经报道存在语言枯燥、术语繁多、表达存在着学生腔等坏习惯,以致给读者造成农业报道语气贵族化的感觉,农民不欢迎农业报道的问题。要改变这些问题,除了记者在观念上要转变判断“通俗易懂”的标准,还应在写作中尽力选用采访对象鲜活、有个性的语言,多用农谚、俗语、习语等;尽力把文章写得短些、短些、再短些;此外,还要将一些术语、概念转变成农民容易理解的词语、说法等。除此之外,在平时、在采访中,记者应多向群众学习,多深入生活,多积累他们的语言。

(二)“寓论断于序事”

“寓论断于序事”是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技法,意为“在史实的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13)这种表达方式与“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写作规律相契合。即以选择和组合农业新闻事实,让事实本身,而不是记者的主观评论的形式来表达意见,启发农民观念转变。胡乔木在《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曾深刻地指出:新闻“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所见所闻的事实,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让他接受事实,而不是让他接受意见。新闻就是这种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就愈是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着自己的意见”。(14)“寓论断于序事”就很好地解决了事实与作者观点之间矛盾,即作者的意见是通过消息来源、事件本身的形式来说的,规避了记者的意见。这种表达策略不仅解决了宣传部门要求农业报道承载指导性的诉求,而且还能让文本中的事实以隐蔽形式来诱发传统农民的心态发生裂变,继而形成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这种表达策略,要求记者注意灵活运用消息来源,力求做到每句话有根据,发议论最好以专家、学者之口代传记者之音。若非要发议论,要发精炼的评论,此评论应有根有据,以少而精为原则。同时,应注意消息来源的正确性,谨防消息来源通过记者之口传播虚假信息;注意引语的平衡,有争议的事实要引用双方的观点,形成对比之势,引用他人之语,尽量少用主观色彩浓厚、易波动、不稳定、充满情绪的修饰语如“愤怒地说”、“不满地说”、“强调指出”、“责问”;多使用中性修饰词,如“说”、“回答”、“解释”、“问”。注意新闻背景的选择运用,注意从背景的选择的角度、选择的量度和使用的方式等方面,使选择的背景能为新闻报道起到说明、补充、暗示等作用。

(三)“真、短、新、活、深”

“真、短、新、活、深”是对农业新闻表达的具体要求。概言之,所谓“真”,是要做到字字有根据,不可有任何的虚假信息,不可有合理想象。所谓“短”,不仅指文字少,而且还指文字精炼,用词、用句简洁、凝练,没有废话、多余话、可有可无的话等。鉴于农村文化落后,针对农村的报道,文章的篇幅最好能限制在800—1000字以内,常用字限制在1000字以内,记者最好养成写短新闻的习惯。所谓“新”,意为“新鲜”,即记者通过他的语言选择能够让受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要求记者要改变其语言习惯,尽量不要选用格式化、八股化的陈旧文字,而应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还要求记者应在表述上把最新的事实最先告诉读者。导语能告诉读者最新的事实,写作中尽量避免“最近”、“近来”、“今春”等语言。若是报道过的事件,记者也可以用新的角度报道之,亦能给观众带来新的感觉。所谓“活”,即语言的生动活泼,表达方式的灵活。记者不可预设框框,然后把事实套进各种框框内。要使文章变“活”、有灵气,除了平时锤炼新闻语言外,记者应多选用鲜活、有个性的语言,要把各种农业经济术语、农业科技术语转化为农民能理解的大众化语言,甚至也可运用农民的方言、口语等。所谓“深”就是有“深度”,有深度不意味着语言艰涩,而应是平常的大白话中蕴含丰富的哲理,启发深思。这要求记者要注意各种名言警句,农谚俗语,用平常话把生活的哲理揭示出来。

除了上述不可违背的原则外,农业新闻写作的表达还应精心写作导语,处理好农业模糊语言及灵活运用各种农业背景知识。

导语是新闻的“眼睛”,是吸引受众眼球的“美女帅哥”。导语的写作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写作质量的高低。农业新闻写作的表达也不例外。为写作一条好的导语,不少农业记者冥思苦想,甚至达到“苦吟”的地步。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新闻导语的写作要求以最简练、最有趣、最鲜明的语言表达出文章的主旨,或者说揭示出农业报道的“新闻眼”。为使导语吸引受众,农业记者常用拟人、设问、反问、描写、议论等手法突出导语的鲜活,他们甚至还把采访对象有个性的语言直接拿来作为导语。比如,下面有一则拟人化的导语,写得很灵活。

近千家植物医院在全国兴起

人生了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家畜家禽生了病,可以到兽医医院去诊治。如今,既不说话,也不会走路的庄稼生了病,也能到植物医院去就诊了。(《近千家植物医院在全国兴起》(15)

再如:《绍兴农业突围》就写得十分大气。

绍兴农业突围(16)

新疆的博斯腾湖到江西的军山湖,从北大荒肥得冒油的黑土地到福建、湖北、江西贫瘠的红土地,从内蒙古大草原到南美巴西遮天蔽日的森林,近年来,天南海北,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出现了浙江绍兴人的身影,他们或者承包土地种花种粮,或者买断森林采伐权,或者签订合同……统计数字表明,仅有251.5万亩耕地的绍兴市,近年来出省出国兴建的各种农业基地已达275万亩,等于再造了一个绍兴农业。

“定体须无,大体须有”是古代文论的一句经典名言,它凝练地告诉写作者不可迷信各种文体。农业新闻的导语写作也是如此,虽然有不同类型的导语、数不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但是这些仅可起到借鉴作用,不可硬性套用。

由于采访过程中的失误、宣传纪律的约束、文章字数的限制等原因,在农业新闻表达过程中,记者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各种模糊语言,比如,“最近”、“5年前”、“500多名农民”、“喜人的景象”等经常会在报端上出现。模糊语言是新闻表达的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增强农业新闻宣传效果;运用不当,就要影响文本的美感,甚至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如何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是一种艺术,这需要记者从写作经验中不断总结。但其原则有二:第一,不可与新闻写作的准确性相冲突,不可违背新闻的真实性;第二,模糊的程度应在受众接受心理允许的范围内。运用模糊语言的策略就是寻找描述新闻事件的多个相关的替代词,用替代词代替事件的描述,以不同语言的转化让读者产生审美幻想。比如,穆青和周原写的1982年11月18日电讯稿《抢财神》中有一段农民争抢技术员刘凤理的描写(17)

农民抢不到人就抢他的被子,说:“我把你的铺的盖的抢走,看你上哪儿去睡觉!”于是在队与队之间又发生了被子的争夺战。从抢被子发展到抢“财神婆”——抢他老婆。农民说,有了“财神婆”,就不愁“财神”不回来……

“抢被子”、“抢财神婆”、“抢财神”,是农民技术员刘凤理的替代词。作者用“被子”、“财神婆”、“财神”替代没有修饰色彩的刘凤理,虽然没有直白地写出谁,但通过上下文,读者能识别出来。作者有意识地使用借喻的手法将采访得到的信息进行组合,烘托农民渴求科技人才的情景,揭示出当时潜在的一种新动向——农民缺少技术员。读者亦能在这种借喻中,穿透字里行间,领悟新闻背后的重要“新闻”。这便是模糊语言所彰显的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含蓄蕴藉的魅力。

此外,为防止模糊语言冲突作者给读者预设的想象空间,在增加农业新闻模糊美的同时,不可违背新闻的原则。记者可有意地对模糊词作一些限定。使用一些限制词等,如最、非常、极、十分、更、更加、顶、几乎、大约、近乎、多等。这些词,能降低模糊语言的模糊程度,给读者圈定一个比较清晰的想象空间。

新闻背景是农业新闻表达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农业新闻文本中的存在,能揭示农业新闻事件与其它事件的各种联系。若能有效穿插各种新闻背景,可以对事件的历史、环境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条件等提供一些注释性材料;可以起到烘托新闻主题、拓展内涵、阐释意义的作用。但若运用不当,则会造成文本的臃肿、庞大、不协调。如何运用农业新闻背景,应以服务于此次报道的新闻事件为原则,不可让背景占据新闻文本的主角,同时,也可利用新闻背景形成行文的一波三折的表达效果。而选用农业新闻背景,要以解答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解释文本的疑难点,连贯文本的内在逻辑等为依据。比如,有一个通讯员过多穿插背景的失败案例。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最近,装有卫星导航接受仪的飞机,在北京昌平境内的北效农场顺利完成麦蚜防治任务。飞机作业时,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将飞机飞行位置在导航仪屏幕上显示出来,驾驶员可根据屏幕显示的航迹线及时调整,使飞机在设计的防治航线上飞行,误差一般不会超过10米。(载1994年6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

原稿件800字,穿插了许多不必要的背景材料,例如,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卫星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发展的历史等,这些背景材料与文章关系度不大,穿插进去会造成文章的臃肿。改写后,见报稿不到130字,突出了最新信息(18)

总之,农业新闻写作中的表达,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思维工作,有着更多的个人色彩和经验成分。因此,记者除了平时的训练外,还应多阅读农业新闻报道的精品,以经典的作品为范本,提高表达的艺术。

三、农业新闻写作后的检查

农业新闻草稿写完之后,若时间允许,记者应该在交给编辑之前,对自己的“心血”做最后的检查。检查是对事件的再度深思,对组成农业新闻文本的各种符号表达的细节修改。因此,写完后对农业新闻的检查主要是技术性检验,检查的步骤一般是通读稿件、着手修改、检查性复读等读、思、改等行为的反复循环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这种带有修改性质的检查多是记者个人行为,也有同事之间交换稿件互相检查,乃至编辑部统一检查等形式。目前多为记者个人的自我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此次报道的新闻定位是否准确,若不准确,记者要重新写作;(2)有无失真的现象,要一一核实草稿中的数据、人名、地名、时间等关键信息;若有必要,可打电话再次询问采访对象。(3)查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标题是否恰当、导语是否鲜明等;再次从整体上理顺事件;(4)检查是否有错别字、病句、错误的标点符号等文字性内容;(5)小声朗读草稿,看文字是否通顺,有无拗口,艰涩的术语等问题,并增删几个字,让文字通顺、通俗、顺口。

农业记者不可轻视写作后的检查环节,它是消灭一切文本不协调的最后一道程序。对于农业新闻写作来说,不可缺少,有经验的记者一般会在交给编辑之前对草稿做两到三遍的修改,自己满意后再交付给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