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新闻的获取艺术

农业新闻的获取艺术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农业新闻的获取艺术农业新闻的报道对象仅勾勒了农业新闻分布的大致图景,指引了农业记者获取报道素材的基本路径。农业新闻的获取,是指农业记者发现、采访和掌握农业事件、现象,全面、正确驾驭农业新闻素材的过程。因此,农业新闻线索的首要判断标准应是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特别是农民对致富信息,对市场经济信息的渴求。即农业新闻应是对农民而言重要、新鲜、有趣味的事件的报道。

第二节 农业新闻的获取艺术

农业新闻的报道对象仅勾勒了农业新闻分布的大致图景,指引了农业记者获取报道素材的基本路径。要获取农业新闻,记者还需要具备农业新闻的获取的艺术。农业新闻的获取,是指农业记者发现、采访和掌握农业事件、现象,全面、正确驾驭农业新闻素材的过程。农业事件或现象通常隐蔽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发现它既需要一定的前提和机遇,又需要认识上的悟性,知识上的储备,遵循着一定的认识规律,因而农业新闻的获取是一种技能或艺术。这种艺术的核心是记者的农业新闻敏感的增强。本节即对农业新闻的发现、采访的原则、方法、策略等艺术形式作系统的描述。

一、农业新闻线索发现及辨别

农业新闻的发现是从其新闻线索开始的,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或信号,它朦胧、片面,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只是预示着某地、某时间段将可能产生新闻,是新闻的苗头。新闻线索的出现是农业报道对象的信息自然发散的时期,这是一种非正式的发布行为,传播渠道多种多样:朋友或邻居间的交谈、会议上的发言、私人信件、社会传闻,等等,都有可能透露某种事实动向,人类的好奇心是其驱动力。稍纵即逝是其主要特点,若不及时抓住,很有可能从记者手中溜走。

要发现农业新闻线索,关键在于记者是否有识别线索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记者新闻敏感的表现。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洞察力,判断新闻价值的决断力和选择、挖掘新闻事实的分析力的综合体现,又称“新闻鼻”、“新闻眼”。对于记者而言,新闻敏感是其生存之本,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指出:“没有新闻鼻、新闻眼,请滚蛋。”(3)新闻敏感一般表现为:(1)迅速判断那些看来无关紧要的新闻线索有无导致发现重要新闻的可能性;(2)迅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孰主孰次;(3)迅速判断这一事实是否为读者所关心和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4)迅速判断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是与记者已采访到手的新闻事实有关,从而挖掘出更重要的新闻。(4)作为一种顿悟性思维方式,农业新闻敏感的培养需要扎实的职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是记者长期丰富经验的升华。至于记者的职业素质,第三章已经作了叙述,这儿不再赘言。对于入门者而言,快速增强新闻敏感的妙诀是首先要大量阅读最近一两个月内已报道过的农业新闻,从中寻觅现阶段农业报道的规律和下一阶段农业报道的重点;其次,从编委会上充分理解编辑的报道思想、报道方针、报道重点;再次是要知晓获取农业新闻线索的一般渠道,顺藤摸瓜,去抓新闻线索。这些渠道大致有:(1)各级政府颁布关于农业的政策、指示、决议,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农业领导干部关于农业的讲话,重要意义的活动,报告;农业部门的领导机关的工作总结,简报、通知、通报;各级农业机关人员的座谈会与指示等;(2)各级农业部门的各种会议,会议的通知、决议、会议参加者的名单及其简介和他们在会议中的活动情况;(3)有关农业简报、小报、书刊、农业院校的校报、墙报、壁报、地市县等报纸和电台、电视台有关农业的消息、节目,农业广告、农业科教片等;(4)通讯员、读者来稿、听众来电,新闻线人、亲朋好友的告知;(5)与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基层干部、乡镇企业、农民的日常接触等。最后,掌握一些发现新闻线索的技巧也是很有用的,这些技巧是记者多年的经验总结,比如反季节法、课题跟踪法、农业需求调查法、知识预测法、信息筛选鉴别法(5),等等。这些技巧能开拓思维,节省出初学者思索的时间,提高采访效率。

具备了新闻敏感,也就具备了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但新闻线索不会自动跑到你跟前。因此,记者需要走出办公室,走向农业科研机构,走向农村、走向农业生产第一线,走向一切可能有农业新闻的地方,主动发现农业新闻线索。如果记者善于和农业各个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新闻线索就会不招自来,甚至有人主动送到编辑部。例如,某农业大学的育种专家培育出小麦新品种,产量高、抗旱性强,经记者报道后,几个县的农民争先恐后购买他们的新品种。此后,该农大的专家们一有新发现都主动和记者联系,向他们提供报道机会。

发现新闻线索仅完成了“捡菜”的步骤,但正如俗语所说“捡到篮子的并非都是菜”,这需要记者有识别线索的能力。当记者听到几十条有关农业的消息,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去采访几十个单位或采访对象,甚或因为抓了“小虾米”而错过“大鱼”。由此,哪些新闻线索具有更完备的新闻形态,确定一两个或三四个重要线索进行采访是非常重要的。识别和选择新闻线索不仅要鉴别线索是否有新闻价值,而且需要判断一条线索含有新闻价值的大小。对农业新闻线索的价值判断除了遵循新鲜性、重要性、及时性、趣味性等新闻价值的一般标准外,还应遵循以下四个标准。

(一)农民信息需求的标准

农业报道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农民。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农民群体的识字率低,知识少,视野狭窄,见识少,一些在城市广为人知的常识,对于农民可能是重要的新鲜事;而农业生产、农村文艺活动的知识,对于编辑记者而言,可能是鲜为人知的新鲜事,但对于农民而言,却没有任何新鲜感。农业记者和农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知识鸿沟”,常常使农业记者对农业新闻的价值判断产生偏差,他们常常以自己的新闻价值标准替代农民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或者说以城市人的眼光选择农业新闻,忽视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心理,结果使得为农民服务的农业节目、农业报道,农民看后反而不领情。因此,农业新闻线索的首要判断标准应是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特别是农民对致富信息,对市场经济信息的渴求。即农业新闻应是对农民而言重要、新鲜、有趣味的事件的报道。由此,记者应深入了解农民群体的信息需求状况,获得农业新闻线索后,记者要有意识地以农民的信息需求为判断标准,其次是新闻价值的一般判断标准,来决定是否采集之。但也应注意,农民的信息需求并不都是健康的,对于农民不健康、低俗的信息需求,农业记者有责任用科学的信息引导农民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比如农村中存在着童养媳,包办婚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等陋习,农业记者应从批评的角度报道之。

(二)农村知识增长的标准

新闻线索说明有哪些新知识,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哪些发现,是否表现农业知识、农村发展的推进状态,是识别新闻性是否完备的标准之一。记者获得某项农业线索,首先判断消息是否包含新内容,然后才能确定它是否有新闻价值。因为,农业知识的增长,有可能促进农业向前发展、农村出现新变化。而促进农业知识增长的主体难以掩盖其创新的兴奋性,经常会采用口传的非规范行为,向同事、朋友、同学告知,使新闻线索处于自然发散阶段,甚或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同时,新增长的农业知识,对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都是重要的信息,它的推广能够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因而,在农业知识增长的背后必定存在着一个新闻属性完备的农业事件。

(三)农业安全的标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秩序稳定,因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绝对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有效的行动,避免内部和外在因素的变化危及农业安全。我国是农业大国,有数亿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安全关系到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历来为我国政府所重视。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新闻媒体必然要维护农业安全,监督可能出现的危及农业安全的各种因素,营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氛围;同时,农业安全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都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个人的吃饭问题,为广大受众所关注。记者获取新闻线索后,用农业安全的标准作判断,就是要树立一种“农业问题”意识来判断,以“问题”为导向,看新闻线索能解决哪方面的农业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大小程度如何。抓住了“问题”,也就抓住了农业报道的“魂”;如抓住了农业领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能抓住农业报道的“大鱼”。例如,2000年初,河北各地农村进行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此次选举首次实行村民直选,由于选民民主意识不强,选举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比如有的地方把不具备候选人资格的人推举为村委会委员的候选人,对这个问题该怎么办?主办单位没有经验,不知所措。记者了解到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迁西县对此问题探索出了好的解决办法。于是,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该县进行了专题采访,写出了《不具备候选人资格的人被推举为候选人怎么办?——迁西县进行诫勉谈话,劝其退出竞选》一文,于3月24日在《河北日报》二版头条发表,编辑部还配发了评论。报道见报后,全省很多地区的民政部门给迁西县民政局打电话,咨询“诫勉谈话”制度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关专家评价这篇报道:“抓住了全省乃至全国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问题抓得准,抓得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6)

以“农业问题”为导向,还应注意外部因素对农业发展的潜在影响,比如,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会对我国农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实行浮动汇率,对农业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等,这些事件都是广大农民关心的问题。抓住这些问题,以此为线索,采写农业报道,就能为农民解惑答疑,这样的报道必然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对“问题农业”的报道,应以解决“农业问题”为宗旨,而不能渲染“问题”、制造“问题”。

(四)应用价值的标准

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领域发生变动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农业科技的实际应用能否带来经济效益是判断农业科技新闻线索的一个主要标准。在农业科技开发、技术改造活动中,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项目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常常被人们议论,使消息在很大范围内传开来。记者要注意这类传闻,并区别其经济价值的大小,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何种作用,以此来判断是否值得采写。不足挂齿的小发明,其应用能解决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有关问题,就有值得重视的价值,也就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反之,重大的农业科研项目,虽然可能取得一些理论创新,但鲜有应用价值,也不值得给予过多的关注,以防止浪费时间,错过重大农业新闻。例如,盛夏,成片成堆麦秆常常被农民白白烧掉,污染了环境,干扰了交通。1989年《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在看望老师孙益中教授时,闲谈中了解到,该校一名教授发明了一种能将麦秆压制成“蜂窝煤”的方法,他立即意识到这个消息值得采写。在离火车开车的时间只剩下20分钟的时间,记者赶忙联系采访对象,经过短暂的采访后,写出了《麦秆可制“蜂窝煤”》的报道,于1989年7月24日在《人民日报》第2版上发表。消息发表后,其社会影响出乎意料,发明人杨松甫教授收到了许多群众来信、来电,编辑部也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和来电,有效地促进了这项成果的转化。(7)

麦秆可制“蜂窝煤”

本报西安7月23日电 盛夏,成片成堆麦秆被农民白白烧掉。西北农业大学教授杨松甫最近研制成一种能将麦秆等压制成“蜂窝煤”状的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机。这是我国生物物质利用新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

这种成型机,可以把一切农林产品的废弃物加工成型,其外形与一般蜂窝煤差不多,燃烧比蜂窝煤完全充分,灰分极少,推广价值大。(原载《人民日报》1989年7月24日第2版)

这类新闻线索主要发生在农业科研领域,记者可采用课题跟踪法发现此类新闻线索。所谓课题跟踪法,就是记者从农业科研课题立项论证时,就开始跟踪,及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积累素材,推测大概在什么时间可能出成果,以及该项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采访到独家农业新闻。此外,记者也可常去科研计划部门、各农业科研机构多走走,了解掌握国家准备开展哪些农业科研课题,以及由哪些农业科研人员将研究出新成果,就能把握判断农业科技新闻线索的主动权,给其后续的采访节省宝贵的时间。

以应用价值识别口传信息是否构成农业新闻,其着眼点是启示记者要关注农业实际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的传闻,关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亦把注意力集中到农业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上,并从这种关系的变化带来生产力变革的过程中寻觅、报道农业新闻。

为论述方便,本节对发现和辨别农业新闻线索是分开论述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线索和判断线索通常是瞬间完成的,二者没有必然的截然划分,这是由新闻思维的特性决定的。因此,从业者要经常锤炼新闻思维,提高新闻思维的洞察力、敏捷度以及快速判断的能力。

二、农业新闻的采访过程分析

获取农业新闻线索后,就进入了采访、把握农业新闻的关键阶段,即农业新闻的采访阶段。新闻采访是记者从采访对象那儿,运用各种职业技能获取新闻事实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记者运用其职业智慧从采访对象那儿“套取”事件信息的过程。新闻采访学对该过程进行了大量的学理分析,总结了许多理论与规律,业界也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和技巧,这些理论与经验均可为农业新闻采访所借鉴。对于这些理论与经验,新闻采访学论述较多,不需笔者赘言。受农业新闻的特性及报道对象的影响,农业新闻采访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掌握这些特点与规律,有助于提高农业新闻采访的艺术。

确定新闻线索后,记者初步判断线索的价值以及事件对时效性的要求,然后据此初步确定此次采访的性质,可供选择的策略。如果是农业突发事件,记者要马上拿起必要的采访设备赶赴现场,并在路途中调整好采访的心态,为进入“战斗”状态做临时准备;如果不是突发事件,时效性要求不高,记者常常会查阅一些背景资料,确定并联系好采访对象,明确采访方式,猜测采访对象的心理,初步拟定采访提纲,甚至写好新闻初稿,待时间到来时,去现场或打电话进行农业新闻的采访活动。

进入新闻现场后,如果事件是农业突发事件,一般情况下,当记者赶到现场后,突发事件基本结束,只留下事件的一些痕迹,摄影记者会选取某个新闻角度拍摄现场的新闻照片,文字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同时,忙于寻找现场见证人、事件当事人以及处理事件的管理人员。通过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尽力在脑海中恢复事件的原貌。若事件发生现场不止一处,根据事件的性质,或是由报社兵分几路去各个现场采访,或记者在采访完一个现场后,马上奔赴另一个现场,或者从同行中获知其它现场的概况,综合起来为后续的写作做足材料上的准备。比如由麦秆引发的夏收火灾,农业记者接到线索后,驱车赶到现场,发现群众、消防队员正在奋力灭火。这时,若被允许,摄影记者会抓拍大火的气势、灭火群众、消防队员的英勇灭火动作、姿势,文字记者会在灭火的空隙寻找指挥灭火的指挥人员、消防队员以及群众,采访相关人员是否有人员伤亡,伤亡情况如何,估计损失程度如何,有多少消防队员参与灭火,以及起火原因等信息。一般情况下,这些信息,记者在灭火现场很难全部获取,待大火被控制或被扑灭,记者会继续采访有关人员,了解起火的原因,损失的具体情况,以及对肇事者的惩罚、有关单位的补救等情况进行后续采访。根据事件的进展和采访的资料,记者会连续写稿,做系列的报道。若记者赶到现场后,大火已被扑灭,这时记者的采访又是另一种情境。如果事件不是时效性很强的突发事件,而是农业人物专访、农资打假活动、农业政策文件、农业会议、农业科研成果的发布等,农业记者会根据采访时间的要求、事件的性质确定采访策略。若是农业人物专访,与采访对象见面后,根据采访前的准备,通常情况下,农业记者会对采访对象及其所在的环境进行大致的察言观色,随之说明采访意图,争取对方的配合,或寒暄几句,或直接进入正题,记者根据拟订的采访提纲向采访对象提问,此过程是记者把握谈话主动权并与采访对象的一次智慧交锋过程,记者会根据对方“泄漏”出来的新信息,改变采访提纲,并尽力防止话语权被对方夺走,以保证专访的成功。采访告一小段后,记者对采访对象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他或终止采访,或索取其它相关资料,或要求采访对象到其工作现场走走,或者在离开现场后,去采访对采访对象比较熟悉的当事人,比如人物的妻子、孩子、同事对人物的看法、评价等。当然,对人物的专访是需要对方配合的,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记者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对方配合、时间允许内进行的。若是一次农业活动,比如农资打假活动,在进入现场之前,记者一般都了解此次活动的组织单位,活动的性质。若不了解这些,在进入现场后,急需找有关人员打听之。随打假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后,农业记者会根据工作人员的安排,跟随在打假人员的左右,观察打假的现场情况。打假过程中,他们基本上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采访者,待打假结束后,打假活动的组织者会接受记者的提问,向记者汇报打假取得的成果、此次打假的背景、意义,或者在打假之前就发给记者一份宣传稿,供记者参考。在这类活动中,记者的主要任务是抓打假现场鲜活的内容,抓细节。若是农业政策文件的出台,农业会议的召开,这类活动的主要信息源是政府。一般情况下,政府负责外宣的人员会协助记者的采访活动,为他们的采访提供便利,尽量满足记者的各种要求。在他们的帮助下,记者会很快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议程等,但是如果记者仅仅关注这一层面,他们难以发掘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精明的记者会跳出文件本身、会议本身来寻找新闻,继而采访之。此外,他们还会根据文件的内容,随即采访群众对此文件的看法,或采访专家对文件的解读,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角度寻找文件的新闻价值。如果是农业科研成果的发布、农业丰收的公布等成果类报道,此类活动多为新闻发布会,或为政府、团体的外宣人员的宣传稿,记者在获悉宣传稿后,要根据宣传稿的内容或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决定进行与此相关的采访活动,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悉农业科研成果的基本内容、应用价值、推广程度。若是农业丰收或歉收,要通过采访获悉丰收/歉收的情况、原因等信息。此类采访活动比较零碎,需初步采访后才能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深入采访。

采访完毕后,通常情况下,记者会礼节性地与采访对象告别,或说明有可能进行二次采访,以补充细节,查证真伪等。在回去的路上,有的记者开始打腹稿,有的记者会整理思路,勾勒事件的大致图景,也有的记者略加休息,为回到单位后写作做准备。回到各自的单位后,大部分记者忙碌起来,整理采访笔记,写作农业新闻稿。此外,农业记者还会根据以往的采访,就某个农业事件、农业问题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此类采访活动有调研的性质,其技巧和原则可借鉴调查研究的方法,这种采访活动对农业记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在上述农业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观察、提问、记录是十分重要的三个环节。掌握了这三个环节的技能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农业新闻的采访技能。观察似乎简单,易于掌握,其实它是记者的基本功,农业记者也不例外。西谚云,“看的人不少,看见的人不多”,就道出了观察能力的巨大差距。记者的观察是用眼睛获取事件信息的一种采访活动,又称“用眼睛采访”。这种采访活动能收集依靠“嘴”获取的信息以外的事件信息,对通过提问获知的信息起到补充、证实的作用,甚至能直接发现并“采访”新闻。比如,1982年3月,范敬宜和一名县通讯员干事到两家公社采访,晚上睡在办公室里。第二天早上一起床,他就问那个通讯干事:“你晚上发现新闻了吗?”“没有啊,睡得很香。”范敬宜笑了笑:“睡得很香不就是新闻吗?”实际情况是,范敬宜把晚上“睡”得香,与以前采访中观察到由于“上面要情况,下面讨救济”,公社干部不能睡安稳觉相对比,察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出现了新的景象,所以称其是“新闻”,其所写的《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吵,早无堵门人》新闻,因能生动地反映改革后的农村新景象,而被评为全国好新闻(8)。此个案也反映记者的观察应有较高的要求。其基本要求是观察要敏锐、独特、准确、深刻,能抓住要害、能抓住特点等。

在农业新闻现场,记者要充分发挥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调动起来,把观与思,观与听、观与感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观察目的以及观察的侧重点,选择恰当的观察角度,或不断地变换角度,通过对观察对象进行或正视、或侧视、或仰视、或俯视、或略看、或详看、或正看、或反看等方式力求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细节,达到“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来。观察目的、观察角度、观察的侧重点由事件的性质、周围的环境、采访对象、写作动机等要求决定。比如,人物专访,若是在室内与采访对象交谈,则尽可能让对方坐在靠门、窗和灯光处,便于清晰地感受其音容笑貌,神情语态等;若是在工作环境中与采访对象交谈,则要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采访对象工作中的神态、动作、语态等。

记者的观察能力是在新闻采访的实践中渐渐磨练而成的,它不取决于记者眼睛的自然条件(视觉如何),而取决于记者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实践。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光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最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9)。这个东西就是记者的实践经验。

提问,是决定农业新闻采访是否成果的第一关键。老记者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指出:“访问不难,发问实难”。(10)提问之难,难在要问得新,问得准、问得真,问得关键、问得简洁、问得自然、问得巧、问得妙。因此,提问是一种艺术和技能。

在农业新闻采访过程中,提问的首要原则是要看对象,“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这一原则的生动体现,记者应根据采访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能言善辩的程度来选择提问的方式、提问的语气、问题的尖锐程度、提问的策略等,从而使采访气氛轻松,自然入题。如果上述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导致或被采访对象取笑,或导致采访失败。这样的案例在新闻界时有发生,记者应经常研究提问失败的案例,积累提问的技巧。简言之,有效的提问是与采访对象的知识水平、经验水平乃至身份相符合的一种语言交流过程。因此,若有可能,记者在采访之前,应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其次,在技术层面,提问要具体,要灵活、要自然、简洁。提问要具体,就是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判断一个人,要根据他的问话,而不是他的回答。”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的提问水平形成对记者的第一印象。因此,记者的第一句提问要尽量具体、精炼、有力,能提到采访对象的心坎里为最妙;提问要灵活,是因为提问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变数。记者只有灵活的提问,才能有效地把握话题方向,获取有效信息,随时应付意料之外的各种突然变故;提问要自然是指问的态度和语气问题,最好以拉家常的方式尽量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此外,提问的语言要简洁,能让对方理解你的意图;提问在语气、内容等方面要尊重对方等。

提问的方式有多种,诸如开门见山式、迂回式、启发式、激将式、渐进式、请求式、设问式、反问式等,这些方式应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灵活使用,不可机械地套用。

记录是对提问的内容、观点和心得等内容从口头形式、视觉形式转化为文字形式的一种方式。这种转变是在采访对象面前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进行的,如何迅速、准确地记录采访内容是记者的另一项基本技能。记录的方式有三种:心记、笔记、画记。心记适合不便笔记的场合,记忆力好的记者可常用心记。笔记被经常使用,适用范围较广,由于语速和记录速度有一定差距,笔记应采用一定的策略,记者可选择记要点、记易忘点、记重点、记疑惑点、记细节、记采访对象鲜活的语言、记联想等方式。也可用自编的语言符号、画记等方式节省记录时间。笔记以自己能看清为记录的准则,记者采访完之后,应及时对笔记补漏查疑。

总之,农业新闻的采访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获取农业信息的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变数,需要记者灵活应对,不可机械化对待各种采访理论、采访经验、采访技巧。同时记者还应在多学习采访学、交际学、新闻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及时总结自己采访活动的得与失,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采访的技能和艺术水平,为后期的农业新闻写作提供充实的素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