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台编外人员管理改革的特殊制度背景

电视台编外人员管理改革的特殊制度背景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电视台编外人员管理改革的特殊制度背景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要建立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基本内容的新型管理体系。此外,员工的流动性和择业自主性是电视台人力资源的显著特征。以上特性,决定了在电视台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必须找准其行业特征,有的放矢。

一、电视台编外人员管理改革的特殊制度背景

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要建立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基本内容的新型管理体系。2000年以来,全国有31个省(区、市)约45万个事业单位进行了聘用制改革,1300万职工签订了聘用合同。中央要求,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改革的前提是清理机构编制以及精简事业单位人员,因此,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

但是,与其他事业单位相比,在电视台的人事制度改革中,不太可能照搬其他事业单位的做法,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贯彻国家编制和干部人事政策,保持干部与专业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是电视台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前提。电视台的喉舌属性决定了它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引导舆论是电视台的灵魂和生命。电视台必须以宣传为中心,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地服从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根据分类管理的原则,电视媒体类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调整和规范其管理模式,而不是改革其事业单位的基本性质。具体到人事制度改革中,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牢牢把握党对新闻宣传干部队伍的领导权,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其次,坚持弹性、灵活的用工制度,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电视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事业、产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作为电视产品,大多数电视节目具有消费的一次性,内容的广泛性和播出的时效性等特征,很多电视栏目具有非常明显的生命周期性,栏目组(剧组)的设立和撤销频率很高,从业人员流动频繁,这是电视节目生产的内在规律。这些都构成了对各类人才的巨大需求。无论从我国当前的宏观政策层面还是从人事制度改革的操作层面看,电视台都不可能大规模地突破国家编制的刚性限制,将全部人员固化到编制内管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传统事业单位计划属性的编制控制与实际用工需求的矛盾将依然存在,实行相对固定的用工与灵活用工相结合的用工制度将构成电视台人事制度的基本框架。

再次,在目前的事业体制下,电视台具有事业与产业的双重属性,集节目制作、播出、广告经营、后勤服务于一身,呈现出小而全的特点。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和电视台总体发展战略,电视改革的目标是在一些部门事业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其产业功能将逐步与事业主体剥离,这些产业部门及其人员应该实行市场化配置。除新闻采编部门外,具有产业性质的节目制作、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部门都应该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社会化管理。而在这些产业部分剥离之前,这些部门至少应该实行内部成本核算,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转轨。

此外,员工的流动性和择业自主性是电视台人力资源的显著特征。电视台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的专业机构,是知识型、创新型组织。与一般组织相比,电视从业人员所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大多是依靠自己的知识禀赋进行精神产品的创作。就局部而言,电视台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已经由雇用劳动力转变为雇用知识,员工出于对自我职业发展前景的追求,根据本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转换;而另一方面,电视台要始终占据知识发展的最高点、不断保持知识生产、传播的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推陈出新,不断把最优秀的人才吸纳到电视人才队伍中来,同时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庸才淘汰出局,因而人才流动就成为知识型、创新型组织的普遍现象。从国际电视大台的用工经验看,广泛使用社会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专业人才的智库作用,也是电视台不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以上特性,决定了在电视台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必须找准其行业特征,有的放矢。当前,在我国广电行业,人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行政性配置,主要是通过国家编制机关和人事部门的指令性行为,进行有组织的调配,安排和重组,表现出一种模式化、封闭性和刚性特征。二是市场性配置,即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人力资源的主动性、双向性配置,这种配置具有更多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可以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果。结合电视事业和产业运行规律,在电视台的人事改革中,就是要坚持合理、合法、以人为本的原则,广泛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在事业性质不变的框架内,尽量寻求用市场手段配置人力资源的方式,由编制内用工的单一轨道向编制内、编制外两种用工形式转变。这也是在电视台事业体制不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释放组织生产力、释放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组织效率的最佳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