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悖论”与社会关系资本

“网络悖论”与社会关系资本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2 “网络悖论”与社会关系资本通过上一节的叙述,我们认识到人们在选择使用网络或者手机的行动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人际关系。“网络悖论”的横空出世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随后也招致了为数不少的批评。克劳特将原因归结于网络使用环境的变化。帕特南根据在意大利各地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指出,在国家统治中,除民主制度与经济在发挥作用以外,社会关系资本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8.2 “网络悖论”与社会关系资本

通过上一节的叙述,我们认识到人们在选择使用网络或者手机的行动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人际关系。在本节里,我们将着重讨论网络给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与电视向观众单向输送信息不同,网络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因特网诞生伊始,伴随着“网络将促进人类人际关系的发展”这一乐观的期待迅速普及开来。可是当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劳特等人的研究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完全相反的结果时,世间的震惊程度可想而知[12]。克劳特等人的研究小组于1995至1996年期间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Pittsburgh)93户家庭免费提供可以上网的电脑,通过安装在电脑内的软件自动记录调查对象详细的上网信息,并且在这两年期间调查该调查对象的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的参加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出现的变化。调查的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研究人员发现上网频率愈高的调查对象,不仅与家庭成员之间交流减少、在本地的社交范围缩小,甚至个人精神上的抑郁感和孤独感出现了增加等诸多完全出乎意料的变化。

克劳特等人将这个结果取名为“网络悖论(Internet Paradox)”,并且指出,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人们熟悉的传统型面对面式的“强连带”关系被网络世界中的“弱连带”关系所取代,因此在获得心理和社会的支持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克劳特强调,在网络世界建立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世界相比极为脆弱,而且通过邮件联系显然不太适合进行深入的、私密的交谈,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了调查人群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

“网络悖论”的横空出世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随后也招致了为数不少的批评。其中最为讽刺的是,两年后克劳特等人再次组织的追踪调查,得出的结果也推翻了该研究小组当初的结论[13]。于1997—1998年实施的第二次调查结果表明,使用因特网频率愈高的人,不仅抑郁感得到控制,而且网络使用与孤独感的增加之间也没有显示出任何有意的关联性。这与克劳特研究小组在1995—1996年实施的第一次调查的结果完全不符。那么这两次调查的结果究竟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克劳特将原因归结于网络使用环境的变化。因为在这两年期间,随着因特网的快速普及,网络用户大量增加,这其中也包括身边的亲戚朋友,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强连带”关系可能延伸到了网络世界,也就是说,与之前相比,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如此网络环境的变化无疑给因特网用户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4]

由美国皮尤集团[15]发起的名为“因特网与美国人生活”的大型计划于2000年在美国社会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也同样显示,因特网的使用不仅不会减少用户与家人和朋友的见面次数,甚至对用户的亲社会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16]。同样在日本社会,东京大学桥元良明研究小组也于2001—2003年期间对“网络悖论”进行了验证,确认因特网的使用不会增加用户的孤独、抑郁感,并且也不会缩小身边的朋友圈,更加不会减少与家人之间的对话交流[17]。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到目前为止,因特网的使用给人们的人际关系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证实。

在克劳特等人筹备第二次调查的同时,学术界里不乏其他研究成果同样发人深省。这些研究指出根据用户个人特征的不同,因特网的使用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说来,性格外向的人通过使用因特网可以促进其更加活跃地参加社会活动,增强信心,同时孤独感等负面情绪也随之降低,但是性格内向的人却表现出恰恰相反的结果。

关于这一发现,上述日本东京大学的桥元研究小组通过2004年的调查研究也予以了证实。从理论上来解释,这个调查结果符合“富者愈富(richget-richer)”的原理,即原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积极(即性格外向)的人群通过使用网络,进一步拓展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来自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支持。当然,关于这个理论是否完全妥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假若网络的使用能够在用户的人际关系发展方面造成差距,这在今后也必将成为研究界重视的一个课题。

“富者愈富(rich-get-richer)论”

因社会阶层不同造成的因特网普及率方面的差距称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由这一观点引发的“富者愈富”理论也同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理论上讲,因特网是为全人类提供一切信息的平台,因此它的恩泽将惠及至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给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提供帮助。但是现实与期待大相径庭,根据美国商务部在1999年公布的报告书,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现实是:在经济阶层、教育程度以及人种等各方面占据优势的人往往更加频繁地使用因特网,不仅其优势地位得到巩固,而且导致了弱势群体与他们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与这个方面紧密相关的另一理论、即因特网的使用对“社会关系资本(social capital)”的影响,其相关研究在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关于社会关系资本,概括地说,可以解释为人际关系中能够促使人们自发产生帮助、协调行为的部分,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将其从信任关系、互惠性和市民参加型网络这三个方面加以了分类[18]。例如,以地震后受灾地区居民在灾后重建工作中需要的“资本”为例,首先需要建立信任关系,确认在混乱的重建过程中不会发生偷盗等行为;其次,倘若自己出手相助,那么作为报酬也能够同样获得对方的帮助,即确认一种“互惠性”;最后,通过平日自己有所交集的诸如居民自治会等组织的呼吁,人群全体齐心协力,重建效率得以提高。

帕特南根据在意大利各地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指出,在国家统治中,除民主制度与经济在发挥作用以外,社会关系资本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同时他还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美国社会的社会关系资本正在走向下坡,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视。电视属于个人的娱乐行为,它的出现剥夺了人们参加社会集体活动的时间,因此给人们建立信任关系、互惠性和市民参加型网络造成了一定阻碍[19]

也有人认为,因特网正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形成网络资源的工具。对此,帕特南也承认在网络世界里建立“社会关系资本”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网络无法传递诸如表情等非语言信息,因此在建立信任关系、形成亲密氛围方面缺乏优势;[20]在网络世界里,拥有相同爱好的人更容易聚集到一起,因此建立的人际关系往往局限在狭小封闭的范围之内;③和电视一样,网络也是用于个人娱乐的媒体,例如浏览网页,因此不能排除其会削弱现实生活中现有人际关系的可能性,等等。

当然帕特南的担心也只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例如有研究结果证明即使是网络空间里的交流,如果能够历经时间的考验,完全有可能建立与面对面交流毫无两样的人际关系,这个研究结论就可以推翻上述帕特南的第一个观点。此外还有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网络,用户可以接触到更多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尤其是有关政治、社会问题方面的信息,因此帕特南的第二个观点也不能完全成立②。至于第三个观点,根据前文中提到的克劳特研究小组和桥元等人的研究结果,也几乎可以给出否定的判断。

目前,关于因特网的使用与社会关系资本之间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美国政治学家诺里斯与尤斯拉纳在这一方面相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诺里斯通过对美国皮尤集团2001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用户在网络上通过与不同人群的接触,不仅可以与拥有相同兴趣爱好或者相同信念的人群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而且还有机会接触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扩大交际范围。但是后者的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调查结果表明,网络虽然对不同年龄层人群之间的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却没有能够跨越人种和经济阶层在无形中形成的铜墙铁壁[21]

尤斯拉纳对皮尤集团1998年和2000年这两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22]。他指出,虽然在网络使用与用户的社交范围大小之间存在若干关联,却无关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因此依靠网络建立信任关系的可能性极微乎其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信任度较高的用户,通过使用因特网,能够缓解因为担心个人隐私被侵犯等而产生的不安情绪,从这一点来讲,“信任”也可以视为网络世界里不可或缺的“资本”。关于这一结论,在日本社会进行的调查也显示出了同样的倾向[23]

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宫田加久子和池田谦一等人也尝试从社会关系资本论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对因特网的研究。宫田根据2002年在日本山梨县实施的调查结果指出,参加网络社区可以丰富用户的交际圈,同时加深对他人的信任感并且能够提高参加市民活动的积极性[24]。池田等人也对山梨县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使用网络的不同形态也会影响到信任关系和互惠性和建立,其中有几种类型不但可以提高信任度和互惠性,并且这种互惠性还关系到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行为,但是信任度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参加却不存在任何关联,这个结果与尤斯拉纳的观点是一致的[25]。当然与美国相比,目前日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积累尚显匮乏,今后还要期待更多的研究来验证上述观点的妥切与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