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的发现力

新闻的发现力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的发现力新闻工作者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很短时间内,从每天发生的、海量的事实中找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并围绕新闻价值点对事实进行采访、报道,尽快传播出去。

第一节 新闻的发现力

新闻工作者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很短时间内,从每天发生的、海量的事实中找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并围绕新闻价值点对事实进行采访、报道,尽快传播出去。发现新闻,是新闻采访活动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

一、新闻发现与新闻的发现力

新闻发现就是识别客观事实的传播价值,看出或者找到客观事实本身固有的、值得传播的要素。一般来说,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其传播价值表现是多侧面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新闻发现最关键的环节是,敏锐地感觉客观事实诸多价值表现中最能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侧面,充分发掘多层面的价值,尽可能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如突发性灾难事件当中包括很多侧面:灾难突发的事实、损害延续的事实、救灾的事实、灾后调查原因的过程、处理责任人的事实、灾后重建家园的事实,都有新闻价值。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不同阶段媒体报道重点会有所不同。如早期报道灾难突发的状况、灾情,中期报道抗震救灾的情况,后期报道重建家园的情况,这种报道主题的转移是随着受众的关心点的转移而实现的。

在新闻发现时,要首选受众最关心的、有普遍意义的角度去报道新闻事实。但如果记者的新闻发现出现偏差,报道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如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309人在火海中丧生。火灾发生后,多家媒体作了报道。其中一家媒体的报道题目是《众志成城战火魔》,六个小标题分别是:冲在最前头的是消防官兵、市领导赶赴火场第一线、视火场如战场、白衣天使的爱、普通市民的奉献、愿死者的灵魂早得安息。

火灾刚刚发生的时候,人们对为什么会引起火灾、为什么伤亡会如此惨重等与火灾直接相关的信息更感兴趣,新闻发现应该往这个方面去找,但记者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把悲歌写成赞歌,受众看了之后会比较反感。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记者的发现力》一书中,对新闻发现力做了如下概括:新闻工作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就是“发现力”。

他将新闻发现力的表现归纳成六个方面:

善于发现或者找到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

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

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

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

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

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

从这六个方面的能力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发现力从根本上来说是对认知事实真相的能力和把握受众需求的能力。认识事实真相是进行新闻发现的前提和基础;把握受众需求是新闻发现对事实的新闻价值进行衡量的标准和依据。只有准确把握了事实真相和受众需求,才能依据新闻传播规律,选择符合传播目的事实信息进行传播。

在新闻发现中,如果记者认知新闻事实真相的能力不足,则可能导致虚假新闻传播的现象,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如2007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新郑市前副市长出狱卖烧烤”就是一例,报道虚构了一个传奇人物——李兆才,他出生于河南省新郑市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考上了河南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两年后就被破格评定为副教授。2000年李兆才挂职锻炼,来到了家乡新郑市担任副市长,后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满释放后,他拜师学艺,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风味羊肉烧烤匠。而事实上,这条新闻就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被《廉政瞭望》杂志刊发后,引起网络的大量转载和受众的广泛关注,最后被证明这是假新闻。

在新闻发现中,如果记者把握受众需求的能力不足,则可能导致新闻传而不通的情况出现。长期以来,有关领导视察、工作往来以及各种会议、工作日程的报道占据了媒体的大量空间。说这些事情不重要?大概很多人都不会同意。但新闻实践却证明,这类从领导视角出发、工作角度出发的公文式新闻,内容上不符合受众兴趣,语言上又充满陈词滥调,虽然记者发现了真实的事实,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受众的兴趣,使其发现的新闻由于脱离新闻传播规律,常常遭到受众的冷遇,受到规律的惩罚。

二、新闻敏感

新闻的发现力来自于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新闻敏感作为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就能从错综复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什么是新闻,从而抓住真正的新闻。

记者的新闻敏感通常包括四种判断能力:

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

记者采访的新闻最终是向公众传播的,受众对所传播的新闻是否感兴趣,就成为判断这一事实在多大程度上是新闻的一种重要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受众的兴趣也有层次。第一层兴趣是显性的兴趣,如人们对人情味的事实、反常性的事实等具有天然的兴趣,但如果过分迎合受众的这种兴趣,势必导致低俗新闻的繁荣。因为这类新闻能够提供直接的感官刺激,可以超越受众的阶级、种族和文化的差异,是一种最“本能”的兴趣。

第二层的兴趣是隐性的兴趣,即受众的实际存在状态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这种兴趣是存在的,但是没有被充分反映出来,作为记者,新闻敏感更体现在能够识别出某一事实能否引起受众的潜在的兴趣上。

不可否认的是,受众感兴趣的事实不一定是对受众的实际生活有重要影响的信息。针对这一点,曾经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著名记者杰克·富勒说:“重要性和兴趣都可以为某一事件或某条消息见报提供理由,两者提供的理由都很充分。不管有多么少的人对裁军会议缺少兴趣,但这些会议对地球上人类的未来产生的深远意义常常使它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不管迈克尔·乔丹在一家二流棒球队中表演多久对美国的历史来说不重要,但读者对此事的广泛兴趣完全使它有理由占据大块版面”。[1]

因此,有新闻敏感的记者不能满足于跟在受众共同兴趣的背后亦步亦趋,而应该在选择新闻时,把重要性和共同兴趣标准有机结合,使新闻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之的能力

如果我们把新闻事件比作一座矿床,把新闻价值比作矿藏的话,那么,正如矿藏在矿床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样,新闻价值在新闻事件中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记者依靠新闻敏感,不但能够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事实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且能够从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选择出最重要的事实,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捡到篮里都是菜。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分组讨论时,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八荣八耻”的内容。在人们感觉世风日下、对公德呼声日盛的今天,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明荣知耻”的倡导,无论是从宣传角度还是新闻角度,都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然而,我们各大媒体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就在于新闻敏感不强,没有判断出在这次会议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各大媒体,第二天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活动的消息,但标题却大同小异:“胡锦涛参加政协分组讨论”、“中央常委参加政协分组讨论”、最多有的报纸用副标题的形式标明“胡锦涛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并没有作为重要事实突显出来。而当天的《新华每日电讯》却独具慧眼,在其头版头条的位置用大字体标出主标题:《胡锦涛:是非善恶绝不能混淆》,并且将胡锦涛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八荣八耻”的内容以副标题的形式予以突出。而此后,各媒体对“八荣八耻”的广泛报道以及胡锦涛讲话内容在国内外引起的广泛关注,证明《新华每日电讯》对这一事实的新闻价值的认知比较准确,记者的新闻敏感较强,抓住了这一事实中最重要的内容。

3.判断某一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

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重要的新闻事实常常被一些不大起眼的现象掩盖着。这些不大起眼的现象往往会露出新闻事实的种种蛛丝马迹。记者如果有比较强的新闻敏感,就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从偶然中看出必然。

2004年11月,新疆电视台的记者在南疆国家级贫困县——乌什县的一个偏远乡村采访时无意中发现,在这个维吾尔族占99%以上、几乎听不到汉语的乡村,一些维吾尔族孩子居然能够用汉语唱儿歌。记者立刻以他的新闻敏感意识到这件事情背后的重大意义,立即开始了深入地采访,了解到当地一位受过高等教育、从这个县走出的维吾尔族青年自发地回家乡开办汉语学校、并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事实。而这个事实背后,是当地群众对汉语教育认识的转变,反映出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学好汉语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条新闻因此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

4.判断已经发表的新闻是否具备进行第二度报道的能力

已经发表的新闻能提供很多信息,这些信息有的还具备再度挖掘的价值。记者要善于找到这样的信息,在事物变动的较深层次上,从已经发表的报道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这是一种进行第二度报道的能力,或者说寻找第二落点的能力。

其他媒体报道过的内容其实并不是一次性消费的快餐,如果原报道未能很好地体现其新闻价值,或者第二次报道能有新的元素或内容加入时,就可以再报。它可以是对新闻事实的另一种发现,也可以是观点的推陈出新。但不管怎样,都必须与过去的报道有所不同,这也是第二落点的生命力所在。

笔者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做实习记者时,所做的很多报道都是从已经发表的新闻中寻找第二落点,经过再采访后才形成的。

1998年5月20日,笔者从新华社稿里发现一条有意思的消息——《中国科学家率先预测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将于八月结束》,立刻打电话到国家海洋局进行前期采访,发现科学家们是在经过对几千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资料进行分析后找出其与太阳黑子活动之间的相关规律时才作出这样的预测。于是笔者认为,原报道将重点放在预测结果上没有完全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如果把第二落点放在科学家发现的规律上可能更好,因为是这条规律指导他们作出了预测。从这个角度讲,第二落点就比第一落点更为深刻。经过采访、拍摄,1998年5月23日笔者所做的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发现厄尔尼诺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就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中播出了,原来新华社稿的主体成为笔者所报道的结果,而占大量篇幅的是解释这条规律是什么,并利用电脑图像、动画等手段把深奥的科学知识简明化,受到了好评,当晚《晚间新闻》又重播了这条新闻。这种方式适用于事实层次较多,角度可以变换的新闻,这时换个视角再看,会令人耳目一新,甚至第二落点比第一落点更为新鲜、更能揭示本质。

还有的新闻事实其第二落点需要深入挖掘,将新闻事实背后隐藏的东西找出来。

1998年6月中旬,笔者从《农民日报》上看见一篇消息——《一种负担两本账》,说安徽固镇张桥村的账有两本,一本专为对付上级检查,农民负担账目上看起来不重;另一本专为对付村民,乱收费、乱罚款等都从这上面来。由于是批评报道,不可能进行前期采访,以免打草惊蛇,只是问了写这篇消息的记者大致的情况。当时笔者在想,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如果把原因挖出来新闻是大有可做的,于是动身去了安徽。在采访中发现,这个村村务不公开是造成农民负担重、干部作风坏的重要原因,没有监督,腐败就有了温床,并将黑手伸向农民。出差回来后,笔者制作了《安徽固镇:村民盼望村务公开》的新闻,新闻主体仍是两本账,但增加了对原因的分析与采访,把两本账的存在直指村务不公开,把村支书对村务为何不公开的支支吾吾也全用上,整条新闻冲击力很强。这条新闻顶着安徽方面说情者的压力播发了,并配了长达1分钟的编后语,反响很大。后来,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村务公开的通知》,违法乱纪者也受到了惩罚。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

新闻敏感是贯穿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操作环节的新闻思维活动,是新闻实践的主导性思维,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素质。是否具备新闻敏感,是一个人能不能当一名好记者、好编辑,甚至有没有资格当一名记者、编辑的基本素质。

新闻敏感是最重要但也最难培养的记者素质。新闻敏感再现为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所谓顿悟性,就是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来的某种新念头、新认识、新思想。顿悟,也可以称为一种直觉、一种灵感。它是记者头脑中潜藏着的某种信息,突然同外界的有关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之后,在极短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种思想认识上的突破或飞跃,从而获得一种新的认识。因此,新闻敏感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大脑常常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激活状态,即对外界相关的客体信息显得特别灵敏,如果记者突然间看到、听到、感触到某种客体信息,与记者头脑中的某种主体信息的是“相通”的,就会马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应。外界的刺激就像火种,而记者头脑中的信息就是导火索,两者一碰撞,就会冒出火花来。

新闻敏感的触发,是原有信息与新获得的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的产物。要培养新闻敏感,就应该紧紧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去努力。

1.要懂得新闻价值

记者的新闻观念如何、是不是懂得新闻价值,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发现新闻。因为在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种种事实,只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如果记者不懂得新闻价值,就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什么是重要新闻,什么是一般性的新闻。

但是对新闻价值的掌握也有一个层次问题。初学者虽然学习了新闻价值理论,明白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人情味是新闻价值的构成元素,但由于对事实的复杂程度、对社会公众的需求缺乏理解,特别是对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评价模式的把握只达到了“知”的层面,离“懂”的层面,即深入的理解还有相当的距离,更达到不主动使用评判标准去评价和预测新闻价值的“会”的操作层面。因而,虽然学了新闻价值的理论,但不能在头脑中进行“模式迁移”,更不会使用了。从“知道”新闻价值标准到“懂得”新闻价值内涵,最后达到会“运用”新闻价值标准去发现新闻,是掌握新闻价值理论的三个台阶。

2.接触实际,注重实践

社会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泉,也是达到“懂得新闻价值”的必由之路。记者只能广泛接触实际,把握社会实际情况,了解受众的思想动态,才有可能储备足够多的信息,一旦外界有关联的信息出现,才有可能进行碰撞,而触发新闻敏感。

如果记者头脑中储备的信息贫乏,那么思维的空间就比较小,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只有头脑中知识和情况积累得丰富,引发新闻敏感的机会才会多。

初学者要尽可能地多参加一线的新闻采写实践,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这样一方面锻炼自己的采写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自己的信息储备,为培养新闻敏感打下基础。

3.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新闻敏感触发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新闻认知、评价的过程,也是新闻作品创作的过程,记者的思维是交替处于两种不同的创新思维状态,一种是发散思维,一种是集中思维。运用发散思维预测新闻线索中可能产生的新闻价值点,设想尽可能多的报道主题和报道角度;运用集中思维对这些预测、设想的新闻价值点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一个最佳的报道主题和报道角度。

记者要养成对新闻事实勤于思考的习惯。发散思维时要充分,利用发散思维灵活、变通的特点,从不同的思路对新闻线索进行考察。要从多元的视角,大胆探索,不要拘泥于一种立场,一个角度。要善于突破思维定式,既要横向思维,又要纵向思维;既要正向思维,又要逆向思维。思维发散的范围越广,产生“点子”就越多,形成优秀的报道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这种发散不是漫无边际的盲目发散,而是围绕事实、围绕报道目的、围绕受众需求的基本标准,从事实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受众需求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的发散。在集中思维状态下,记者要对在发散思维阶段所想到的新闻价值点、报道切入点等进行评估,确定一个之后,抓住这一线索集中力量去思考,进入思维的主攻状态。

通过科学的思维和思考,新闻敏感触发的效率会更高,形成的报道方案可行性和操作性可能会更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