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发现”的内容与指向

新闻“发现”的内容与指向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闻“发现”的内容与指向发现常常表现为一种顿悟,它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以往的新闻报道接触时突然产生的一种遏制不住的新想法、新思路。从这一例可以看出,新闻发现就是跳出人云亦云、人所共知的老套,而有独特、新鲜的发现。新闻发现除了动态拼抢新闻之外,还有静态发现的较量,这才是最难又最见功力的。

二、新闻“发现”的内容与指向

发现常常表现为一种顿悟,它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以往的新闻报道接触时突然产生的一种遏制不住的新想法、新思路。在一般人看来不是新闻,而在记者看来却是新闻。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非专业者只是出于本能或好奇心看一些事,不可能从专业角度看,不会想到什么新闻价值。所以遇到车祸、灾难一类事实发生,绝大多数人闻讯而来,围观、欣赏而鲜有报道者,就是报警、救助的都很少,由此在不同研究者视野里会产生不同的研究课题,在记者眼里产生新闻。这样的情景是最普遍的表现,都知道是这么回事,还谈不上多么深刻的新闻发现。算得上有水平的新闻发现应该指向突发性事件的重要的但又为一般人和其他记者忽略的细节,以及反映重大主题的事实。1997年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一例就能够说明这个道理:

1997年6月1日下午1时19分,柯受良驾白色三菱越野跑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起跑处在山西吉县壶口岸边,木质跑道长264米、宽50米,落点处在陕西省宜川县境内,由纸箱、海绵等构成保护垫。柯受良在264米的跑道上,将车由1挡推向5挡,瞬时提速到150英里完成飞越。[2]

当时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全国亿万观众屏声静气观看柯驾车从黄河(壶口瀑布附近)东岸飞到西岸,当他飞过河去,落在西边的跑道上时,不独现场人群,而且电视机前的数亿观众都为之振奋欢呼,为此举扬我国威而自豪!连续几天,从中央到地方媒体,几乎都为此赞不绝口,柯受良俨然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然而几百名记者中有一位则留心了柯受良飞黄河的两岸背景:山野荒凉、草木稀少、生态堪忧,但为跑道铺设的木板都是从近旁山林中砍伐的树木,由此想到,一场“飞黄”壮举,却使脆弱的当地生态遭受了多大的破坏呢?当曲终人散之后,又有谁关心这一问题?从这一例可以看出,新闻发现就是跳出人云亦云、人所共知的老套,而有独特、新鲜的发现。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诚哉斯言。如果记者在热闹的事件现场善于寻觅,抛开表面的浮华,抓住不为人注意的细节而进行挖掘,使之突出重要起来,那么新闻发现当然会来到身边。

当然,强烈的动态事件会刺激众多记者的眼睛,令其为这样的事件展开激烈的竞争。新闻发现除了动态拼抢新闻之外,还有静态发现的较量,这才是最难又最见功力的。先说每年两会采访,其实是缺少吸引力的,一到3月上中旬,不少都市类媒体零售量、收视率会有所下降,报道的会议一个接一个,领导人讲话长篇累牍,代表委员都纷纷在镜头前、版面上这个讲、那个谈,并没有什么震撼人心的事实摆出来,似曾相识且不论,更让人泄气的是,说了不做,说了没落实,等于白说。所以这样的报道,大体应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老套,让受众唯恐避之不及。稍微有些新意的不过是记者抓的一些细节,如代表委员使用笔记本电脑,使用节能、环保设施、记者抢问题和记者疲惫不堪等。记者很难写出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当年的那种大气、深入的两会花絮报道了。当然,由于一些规章制度限制,记者自由活动的天地很有限,要在每年都如此的会议上都有新发现,也的确难为了记者们。所谓抓细节也不容易,不是随便就可以抓的,有很多记者是浑浑噩噩参会,采访写作是乏味平庸的。这也与职业疲倦,新闻眼光浑浊、不够敏锐有关。

除了会议新闻基本属于动态事实之外,更见发现功力的就是动态事件之外的日常大量的静态事实了。静态事实就在每日的生活中,芸芸众生各顾其事,各司其职,唯有记者最是自由,是“找事”者、无事生非者。那么在职业任务驱使下要去发现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出来,就是一场考验。虽是考验,却有那么多优秀的记者献出了佳作,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震。这样的例子可谓多矣。20世纪90年代初,有位中国青年报记者发表了一篇图片新闻,画面显示的是江苏丰县邮政局大门旁边,一老者坐一桌子后,前有一小牌:代写书信。老者正忙于替人写信,并收取一定费用。记者只是平静地记录了这样一件小事,没有任何评价,但是却透露了值得深思的信息,事实重要吗?实在很不起眼,小事一桩,每天县城里人来人往,邮局更是业务繁忙,看到这个招牌的人多了,但是有几个想到里面有什么值得琢磨的事呢?这条新闻透露了现实中文盲还很多,急需普及文化教育的严峻背景。同样,以民间摄影家著称的自由职业者山东枣庄丁大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过一系列颇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如《糟了,山乡空气》,反映鲁南的水泥厂肆意排放污染物,致使老百姓遭殃的事实,其中有两幅图片上了《中国青年报》,一幅是农民捂着嘴在乡间小路上走,背景是烟尘滚滚的天空;另一幅是一位农妇在自家院子里簸粮食,簸箕里落了一层水泥灰尘粉末:“你说这咋能吃?”这些图片避开了工厂,避开了生产、销售、排污,单单以群众生活受害的角度揭示后果,专业人士会认为角度选得巧,视角新颖,但主要还在于作者独具慧眼,将一般事实提炼上升到非同一般的高度,显示了微观事实的意义。[3]采访者善于从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事实,这就是发现。

由上所述,记者的发现力体现于小事之中,但主要在于以小见大,从一滴水里见太阳。记者善于从众多的事实中选取不起眼的细节去表现重大主题,也体现了记者临时采访中的发现力。有一年央视记者去一位德国驻华大使夫人家里看望她,大使夫人明天就要离开中国回去了,记者注意到她简单的行李之外,还有一大包东西,沉甸甸的,仔细一看,竟然都是废旧电池。记者惊问其故,大使夫人答曰:中国还没有处理旧电池的机构,她要把这几年积攒留存下来的电池带回德国处理。这样一个生活细节颇能反映重大主题:环保工作的艰巨性。记者在她住处本意是拍一个访谈,但是由于看到废电池,就转而关注这个事实了。可见,简单的生活中,也可能蕴含着重大主题。

现在记者有一种倾向不利于发现力的培养:重动态,轻静态;重城市,轻农村。生活中到处存在新闻,而且存在于广阔的天地里。但是年轻的记者过分依赖城市,喜欢热闹的地方,而相对容易冷落城市之外的区域。这里恰恰会有丰硕的资源等待记者去发现,这方面我们记者做得太不够了。生活中每天发生着数不胜数的事情,能够被记者知晓的只占其中极小一部分,即使有网络,3亿多网民可以通过上网写博客、跟帖等方式表达,也远远不能穷尽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实。这还仅仅限于通都大邑,而广袤的乡村天地发生着那么多事实,因为记者不去踏访都无声无息,自生自灭。因为所亲历、听闻的当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加上通信条件比较落后,使许多事实仅限于口耳相传一阵便如过眼云烟被人遗忘了。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穷乡僻壤会有大的发现,而且也因为无人光顾的角落而有宝藏深埋。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也比比皆是。陕西日报记者杨小兵经常去农村转悠,有一次站在陕北安塞县的一个乡村小桥前面看到一个难忘的景象:几个小女孩正在通过一个晃晃悠悠、十分危险的钢丝绳拉成的小桥,桥上只有几块残存的木板,上学女孩小心翼翼地抓住铁索慢慢通过。见此情景,杨小兵按下快门,随后题名《上学》的照片发表了,很快就引起巨大轰动:陕西省拨专款为陕北上学行路困难的学生修路架桥,数家企业积极捐款为陕南陕北上学难的学生解决交通困难。城市虽经大幅度扩张,但所呈现的面积、空间还是有限,新闻数量有限,众多媒体扎堆城市,新闻资源并不那么充足,新闻报道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千报一面,千台同腔”的新一轮趋同问题又来了,这对记者形成了严峻挑战。去广阔天地里闯一闯,其发现的空间无限扩展了。而且,广大农村也是锻炼记者的良好基地。但愿更多的记者主动深入农村,愿意吃苦,多多历练,去寻找激动人心的事实,从小事中发现大意义,提高独特的发现力,为社会提供应当关注的富有意义的事实,尽到一名记者的责任

至此,我们也应看到:所谓新闻发现的指向,应当是新闻事实揭示的意义与价值。由于事实自己独立存在,处于自为状态,它不会主动显示出来,或告诉记者有什么样的内涵,而且有时候还云山雾罩,在重重迷雾中事实本质价值只有通过记者积极揭示才能显示出来。新闻需要去寻找,新闻意义在于挖掘,由此实现一个发现的过程。具体来看,记者最先接触,最先寻找的是事实,但事实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表象,它背后承载的观念才是核心。为什么强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呢?哲学上的认识论在这里指导、体现着发现的逻辑,能够通过事实来挖掘、提炼出本质。本质深藏于内,事实显露于外,但记者有时候寻找事实都不那么容易,因为它有可能远离尘嚣,不在闹市,记者要去寻觅,寻觅的机遇与腿勤成正比。难以识别还会使事实失之交臂。有时,事实还静静地埋于故纸堆中,如果不是有心人,就无法从文章中发现什么奥秘。新华社记者张继民就是这样一个会发现的人。他留心了中国地理学者对雅鲁藏布江的研究论文,猜想它是不是世界第一个(深度、长度)大峡谷呢?自己不敢肯定,在翻阅大量资料之后,他又向数位权威专家访问求证,得出了这一结论,自己的猜想确定无疑了,于是一篇《雅鲁藏布江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好新闻产生了。在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后,许多同行向张继民表示祝贺,并询问获奖诀窍,其实这全是下的笨工夫,去坐冷板凳,查资料得来的。这可能使一些在大学里就疏远图书馆、一看书就头疼的年轻记者大失所望。由此可见,事实是依托,价值、意义、观念深埋于其中,需要不断地精选、提炼出来。当然,这不是人为硬性地塞进和安上去的,而是事实真正蕴含着的内涵。有些人硬是为事实贴上标签,这是一种荒谬行为。

由上可以推出新闻“发现”的价值。当然,我们将新闻谓之于“发现”,既是对记者孜孜不倦探索的一种美誉,也是激励记者不断地沉下去抓取新闻,抓到不同凡响的新闻,这也是名记者的成名条件。那么这种发现体现的价值在哪里呢?

首先,新闻“发现”并非原创性,而是二次发现。要说原创,严格来讲,应该是第一个做到、看到的,这与日常话语中频频使用的“发现”内涵大不相同。物理学、化学著作中常有这样的描述:“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是当之无愧的真正发现。而新闻“发现”要与之相比,还惭愧得很,因为自己所做的并非原创,而是“二传手”罢了。恩格斯在谈到新闻报道时是这样说的:“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4]这也就是说,记者采访到的只能是事实,自己不能去创造事实,而只能依据事实原来的样子去反映它、揭示它。无论在什么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以事实原貌为依据、为基础。新闻事实是别人“生产”出来的,原创权属于当事人,记者不过是个传递者而已。还以张继民的雅鲁藏布江报道为例,人们称之为是有世界意义的重大新闻发现。但事实上,张继民只是读了专家的文章(发表在《中国科学》上的论文)之后才意识到其价值,于是以此为线索进行了采访,写出独家新闻。可见,记者不过是整理并综合了科学家的发现而已,并非是他自己发现了世界第一大峡谷。强调这些,无非是想澄清一些误解,以为记者真有惊动世界的发现能力,其实实质上是没有,只是把看到的事作了转述。但是,即使这种发现也是非同寻常的,因为记者毕竟为世界提供了非同寻常的突出事实,对受众来说能够带来认识和观念上的冲击,以此改变世界的一些局面。由此可见,虽说传递信息是记者的首要使命,但在传递负有使命的信息方面记者之间却有巨大差别,有人传递会议精神,有人传递市井琐事,有人传递房产、汽车资讯,这些无关痛痒的内容并不是没有价值,只是信息含金量太低,也多非名记者所愿为。

其次,记者的发现往往是“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往往指记者能够在看似无事的情况发现重大事实。这里体现出“有”与“无”之间的辩证法,“有”与“无”之间相互转化,“无”会等同于“有”,像范敬宜为人熟知的消息名篇《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即是如此。在很多场合,“无”胜过“有”,“无”是事物的特殊状态乃至非常表现,在新闻资讯的意义上,有很大的价值,能够体现巨大的发现成果。老子的《道德经》也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与“无”都是相对的,记者要的是对事实的“无中生有”,发现静态事实背后的新闻。鉴于新闻发现之艰辛、复杂,所以用“有”、“无”先行设定认识新闻的两极,以利于把握、分析事实,从而在两极中更好地认识事实的本质。在此,谈及新闻发现,就是从“有”、“无”上把握、处理,进而捕捉住“有”新鲜的、有价值的事实,完成新闻发现。前面说过,新闻“有”、“无”包含两对范畴,一是“有”等同于“无”,一是“有”、“无”相互转化,经典作品《奥斯维辛营没有什么新闻》就是很好的范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