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杨卫中摘要:本文从语言文化的定义开始,集中讨论外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相互关系,主要指外语学习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语言学习可以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学习又反过来促进和推动语言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从互动关系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杨卫中

摘要:本文从语言文化的定义开始,集中讨论外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相互关系,主要指外语学习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语言学习可以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学习又反过来促进和推动语言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从互动关系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言;文化;互动关系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Yang Weizhong

Abstract:This essay,beginning with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i.e.relationship of mutual dependence and mutual promotion:On the one hand,we can learn about the western culture by means of a foreign language.e.g.English;On the other,knowledge of culture in turn enhances and facilitates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We must,therefore,combine the learning of language with that of culture so as to obtain the maximum effect in virtue of thi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Key Words:language;culture;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近二、三十年来,在外语教学中人们大谈特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强调学习外语必须要学习外国文化。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学习外语要学习文化吗?文化学习对语言学习就究竟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语言?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个定义包括了两点:一是语言的社会性,一是语言的工具观。除此以外,众所周知的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虽不是唯一的,但是主要的),这就包含了语言的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文化的经典定义,是198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a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泰勒之后,人类学家们又给文化下过很多定义,但是这些定义中的大部分仍以泰勒的定义为基础。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的四个本质特征: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3.文化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4.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柯平)

第二种说法:“所谓文化,有多种含义。本文所指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和行为观。。这些观念时刻在控制指导我们的行为,无论是语言行为(linguistic behavior)、伴随语言行为(paralinguistic behavior)或是非语言行为(non-linguistic behavior)。所以要驾驭一门外语,学习者一定要得经历从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成熟到社交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最终到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成熟这一必经的过程,缺一不可。

第三种说法:“语言文化特性的研究包孕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涉及到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1.Ecology生态学;2.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3.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4.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杨永林)①

综观上述三种说法,不难看出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文化包含着语言,并影响语言,而语言则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把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

毋庸置疑,通过外语学习可以了解西方文化,了解英美人士的民族性格、风土人情。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我们学习了几十篇文章,从而加深和拓宽了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尤其是英美文化,我们收获不少。我们凭借语言这把金钥匙打开了瑰丽的西方文化的宝库。一位老教授说得对极了:掌握一门外语的人与普通人不同,我们多了一只眼睛,多了一只耳朵。

美国文化中有一个东西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就是自由。先是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所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继而是反对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使得黑人同白人一样。获得平等权利的斗争,给黑人以自由。他们的口号是:“不自由,毋宁死!”

在“七月四号”这篇文章中,作者精心设计了在美国独立日发生在首都华盛顿的一桩歧视黑人的事件。一家人在冷饮部买冰激凌,得到的答案是可以带走,不能坐在那里吃。故事叙述人说:“这既不合理,也不公正。我们没有做错什么啊!我不是曾经写诗歌颂过自由和民主吗?”向读者展示了无处不在的白人统治,白人支配的丑恶状况,“女招待身着白色,吧柜是白色,那个夏天我告别童年时在华盛顿没吃上的冰激凌是白色的,白色的灼热的光线,白色的街道,首次华盛顿夏季之旅看到的白色的纪念碑,这一切令人呕吐、令人失望,这根本不能算是毕业礼物。”

美国人也是善于自律,严于自省的。在《第五排的女生》一文中,针对一位女生跳海自杀的事件,老师反省道:“我们究竟干了什么?我们一天忙于教书,而不教他们真正需要了解的东西;怎样快乐地生活,怎样才会有个人价值和个人尊严感,那么只教他们读书、写字、做算术有什么意义呢?”

这一课涉及“情商”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对待困难,对待挫折,如何对待爱情、人生等这些与现实息息相关的东西。对于中国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不能说没有启示和参考。

道德问题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新的不道德现象》一文中,作者揭示了我们时代的一个互为矛盾的现象:社会道德水平在增长,而个人道德却每况愈下:“娱乐业为丑闻所震撼,大学生有辱荣誉感,考试作弊,哲学博士雇人捉刀,代写博士论文。”

美国人引以为豪,并极力向全世界推销的美国价值观,在《什么是我们的真正价值》一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描写。作者指出:“问题是真正的美国价值不表现于我们说我们做什么,而表现在我们真正做什么。我们宣称爱家,但无法指望许多朋友再有完整无缺的家庭。我们敬重老人,但持续时间一次不超过一两个钟头。老人也不关心我们。我们充满爱心,但这种爱心延伸到三只搁浅的巨鲸,而对富饶的城市里,在街头暖气出口聚集一堆的无家可归者却不闻不问。我们关爱自己的孩子,但又有几个孩子白天回到空荡荡的家?我们看重家庭,但又有多少家庭坐在一起吃饭?虽说许多人说信仰上帝,但又有几人经常做礼拜?我们信任财政计划,但我们的财务报表却与联邦政府的财务报表,何其相似乃尔!”

在《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一文中,我们了解到美国人仍然遵循许多原有的生活方式。当你将今日的美国与50年代的美国相比,相同远大于差异。但与此同时,在好些方面,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例如,求婚和结婚的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作者指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如学校教学质量不高,部分美国人必须靠政府救济,年轻的夫妇难于解决住房等。但是作者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因为美国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有一个互相制约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

橄榄球英语》一文则叙述了作者对体育评论员所使用的英语进行调查的结果,它的结论是,体育评论员一般情况下说的是正规的、通俗的美国英语,有时还是高雅的英语,他发现,体育评论员讲英语不比别人逊色,包括新闻记者在内。②

以上是讨论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通过语言学习可以了解西方文化;问题还有另一面,即文化的学习又反过来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学习。我们现在不是天天讲跨文化交际吗?怎样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对西方文化一点不了解能实现跨文化交际吗?

普通交际行为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无论是信息发出者还是信息接收者,即使有众多不同,就文化背景来说是相同的,一般不存在双方之间的文化背景落差问题。然而,当信息由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发出,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接受时,产生的就是跨文化交际了。换言之,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的相互交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面临的是在甲文化中编码,却要到乙文化解码的问题。由于所有交际者都是一定文化所铸就的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行为的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意识不到这种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交际的失败。美国的Timothy Light教授说:“中国朋友打电话给我,有时我不知道他把话说完没有,因为在挂上话筒之前,他不说good-bye.”鉴此,王宗炎先生说:“交际与沟通是具有一段距离的。说了话,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说了话,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是屡见不鲜的。”这表明,跨文化交际比一般交际更难,也更复杂。③

阳志清、刘晓铃致力于研究的《中西文化期待图式及其对跨文化交际之影响》,就是文化学习促进语言学习的一个范例,就是研究双向的文化心理与认知结构,这种文化期待图式可以以静态方式存在于交际行为之前,也可以以动态方式运行于交际活动之中。这种研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和作用。

关于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和作用,从《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可见一斑。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辞典》《序》中指出,《红楼梦》是一部出自文人之手的传世之作,而“曹雪芹这个‘文人’,既有中国历代文人的共同特点,又有清代满洲八旗文人的更大的特点……这种文人的文化素养加上特性特习,就使得《红楼梦》带上了极其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奇妙的色调和气质、风格和手法。假如不能理会中国汉字文学艺术传统和华夏文人对这种文化的造诣和修养之深之高,那就永远也无法真正谈得上理解与欣赏他们的作品。

这不但适用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原文读者,更适用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译文读者。

例如,《红楼梦》第一回有个《好了歌》,第一句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杨宪益夫妇的译文(以下简称杨译)是: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霍克斯先生的译文(以下简称霍译)是:

All men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杨译将“神仙”直接译成“immortals”,霍译则采用了转译的方法,使用了“salvation”(拯救)这个词。“神仙”是中国道教的概念,成“神”成“仙”是道家的最高理想;而“拯救”是基督教的概念,从“罪孽”中得到“拯救”则是基督教徒的最高追求

又如,第六回是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杨译是:

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

而霍译是: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同样,杨把“天”译成“Heaven”,霍则译成”God“。在封建时代的中国,人们把“天”视为自然界的主宰,而基督教徒则把“上帝”视为自然界的主宰。④这样的例子很多,本世纪以来许多西方著名学者、大汉学家翻译了中国古代诗歌,如威廉·埃克(William Acker)和戴维斯(A.R.Davis)译东晋陶诗,弗洛伦斯·艾斯库(Florence Ayscough)和亚瑟·韦利(Arthur Waley)等译唐代杜诗。虽然他们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进行过精深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他们对汉文化的陌生、理解不深,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和认识上,或总是以自身的文化心理去解读对方的文化密码,结果弄出许多笑话。请看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有两位西方学者是这样译的:

(1)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2)In March,among smoking flowers,making your way to Yangchow.

我们单从“烟花”二字的再现来看,就会发现它与原意“繁华柳絮如烟的美景”相违,这样便把被蘅塘退士誉为“千古丽句”的审美价值完全破坏掉了。

从英汉比喻中的文化差异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化对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和作用。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虽然不是唯一的载体),各国语言虽然千差万别,但不同民族之间仍然能够进行交流。这除了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具有共性外,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亦是得意沟通思想的因素之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比喻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是呈现出“共性”与“个性”的特征。

尽管汉民族和英语民族在思维方式、地理环境、语言体系等等方面相去甚远,但由于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感受,比如人人都要吃饭、睡觉、工作、学习、都有家庭关系,都有喜、怒、哀、乐,都要经历生、老、病、死,都可用哭、笑、红脸、皱眉等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等,因而英语民族与汉民族之间在文化方面存在着许多“共性”,表现在比喻方面就有诸多重合之处(cultural overlaps)。如:

(1)事如春梦了无痕。(Life is like a spring dream,vanishing without a trace.)

(2)Tell me not,in mournful numbers,“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请莫用悲调衰诗,对我说“人生只是一场空空的梦”。)

(3)我们的热血沸腾。(Our blood boils.)

(4)命运在向我们微笑。(Fortune is smiling on us.)

(5)Pour oil on fire.(火上加油)

另一个方面,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生活的地球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个世界。每一种语言给讲该语言的人提供了一种以其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对周围环境作出反映以及表达思想等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因此,作为经历的这块“馅饼”可以用不同方式进行切分。另外,对现实世界里所发生的事件,人们也不会像一台机器那样以同一的模式去感受和体验;而且人们对它们作出反映时有一个“取材”过程(selection process)和阐释(interpretation)区别,从而导致某些特征得到强调,而另一些特征则被忽略或未完全认识到,这样就形成了与讲另一语言的人们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便是个民族的文化有自己的“个性”的根本原因。

英、汉语中的比喻所具有的“个性”正说明英语民族与汉民族文化的“个性”。比喻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这里有几种情况:

1.甲乙语言中有相同的喻义但设喻形式或喻体略异;

2.甲乙语言中喻义相同,但喻体相异,即意合而“形离”;

3.甲语言中喻体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乙语言中只存在之有相同喻义的表达法。

现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img8

续表

img9

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也是跨文化交际努力的组成部分,是为了发挥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和作用。周依萍、李亚舒认为,中西文化差异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基础的不同。中国文化深深地植根于自然经济的土壤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只占百分之十几左右,这不过是自然经济汪洋大海中一个孤岛而已。小农经济赋予中国文化的属性必然表现为:重农轻商、厌恶竞争、平均主义、清心寡欲、保守落后。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则恰恰相反,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使西方文化属性完全不同:商品经济的扩大再生产,促使工商业迅猛发展,提倡竞争以反对平均主义,商品生产使社会成员人欲横流而力求进取创新

(2)政治体制的不同。中国古老文化附丽于宗法政治。所以,它强调长治久安,以人际的和谐来企求社会的稳定。为巩固政权的需要,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尚同精深。西方的社会政治却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文化超越政治,不一定要为政治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发展科学,发展生产。以功利为社会道德标准,轻仁义,重功利。当然,完全超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3)文化性质的不同。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重综合、轻分析。重意会、轻言传。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分析、轻综合。重概念、忌笼统。强调人权,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对自然的索取。

中西文化差异是就其主要倾向而言,文化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中西文化有其个性的一面,也有其共性的一面。因此,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就主要了解它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

文化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和利用,学习外语的人,尤其是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深有体会。H.Douglao Brown在《语言学教学原则》一书中说过:学习外语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理解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的人。⑦每时每刻都受到文化的冲击。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思维习惯。

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英语词汇中文化含义的汉语对应词中的文化意义不完全一样。如不了解这些差异,必然会造成写作中的汉式英语。如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一篇题为“School Setting Firecrackers Be Banned”作文中,不少考生竟然写出这样的句子:

[1a]Sometimes people set off firecrackers to celebrate the red and white happy events.有时人们放鞭炮是为了庆祝红白喜事。

中国人结婚穿红戴绿,死了人披麻戴孝,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白色、恐怖。而西方人恰好相反,结婚是洁白色的,如white day是吉祥日。而死了人是黑色的。英语作文的读者是西方人,他们怎样会了解这一点呢?按照西方人的习惯,他们或许会这样表达:

[1b]Sometimes people set off firecrackers to celebrate one’s wedding or honor the dead in his funeral.

可见对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英汉不一样。“红色”对中国人而言一般都是积极意义,如红人、红包、红利、红运等。但对西方人,红色并不一定是褒义的。如: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to be in the red(亏损)。

[2a]我们要做到又红又专,这样才能为国家作出贡献。

[2b]We should be red and expert,so that we can contribute to our country.

[3b]We should be both morally 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so that we can contribute to our country.

[3b]的说法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同样,中国人说“红眼病”,英语是这样表达的:“He is green-eyed.”,而非“He is red-eyed.”.

[4]Some students are rather selfish and individualism is a word we can use to describe them.

中国人认为,“个人主义”是不好的,但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是美国人崇尚的品质。如: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they place on individualism is the importance Americans assign to privacy.”(—Gary Althen)

[5a]As a member of the intellectual,I should devote myself to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Intellectual是知识分子的意思。但英语intellectual这个词的词义狭窄很多,一般是指大学教授以上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而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人。大学生不宜称intellectual,可以这样表达:

[5b]As a well-educated man,I should devote myself to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还有公鸡的联想,在汉文化中公鸡是积极的意义:“闻鸡起舞”、“金鸡报晓”。但英美人提起cock会使人想到男人的生殖器。再如蝙蝠(bat)、白象(white elephant)、山羊(goat)在汉语中都是积极的联想,但是在英语中都是贬义的。山羊有“色鬼”之意。相反,猫头鹰对中国人是不吉利的东西,但英语中,owl是聪明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另外,中国人用“鸽子”象征和平,但英语没有这样的联想,他们用橄榄枝(Olive branch)象征和平。

再如,西风对中国人和英国人产生的联想意义也是不同的。对中国人它意味着凄凉、萧条和没落。如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的“西风残照”,毛泽东的“东风压倒西风”。但英国人来说,西风代表希望,如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西风的赞颂。因此,在英语写作中一定要弄清词的文化含义,尤其是用汉语到英语去找对应词时,不能只注意字面意思,要注意内涵意义是否一样。

综上述,外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凭借外语这个工具可以打开西方文化的大门,了解和欣赏多姿多彩的英美文化;文化背景知识的增加,中西文化对比的展开有反过来促进和推动我们的外语语言学习,使其更规范、更精确、更地道,能更得体、有效地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将语言学习和文化背景的学习结合起来,有“一石二鸟”之功,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②顾大僖.综合教程第五册[M]张春柏.综合教程第六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③阳志清、刘晓铃.中西文化期待图式及其对跨文化交际之影响.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④刘士聪、谷启楠.关于《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⑤蔡耀坤.文学翻译的审美和再现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⑥卢红梅.论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及其互译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⑦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语翻译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⑧周依萍、李亚舒.文化发展的新趋向—科学人文文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