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语言与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在这些方面,有些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文化与外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开设专门的语言文化课程等等。只有高素质的外语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一、外语教学文化导入

传统的外语教学通常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放在首位,甚至夸大为外语学习的全部;二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功能。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与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曾指出,不了解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王佐良先生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上的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解释,从而会妨碍正常的跨文化交际。所以,在外语教育中应把异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强调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在这些方面,有些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文化与外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开设专门的语言文化课程等等。

目前,人们对外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有所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一定的共识,包括(1)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都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3)部分有明确职业选择方向的外语学习者为适应学习结束后职业岗位的要求,需要把某些外族文化项目作为专门的学习内容。[4](P.146)

但是,关于外语基础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学者们却有着的不同观点:(1)吕必松、赵贤洲、张占一等主张将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2)陈光磊将外教学中的文化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3)魏春木、卞觉非则把外语基础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4)束定芳、庄智象则认为,无论从语言文化的关系还是从外教学的角度看,把文化导入简单地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两大类是比较合适的。[5](P. 146-148)

以上学者的不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因素,对外语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但因为“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不同文化的划分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交叉,很难将文化细分。这就要求不同的外语教育工作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学中需达到的不同目的等相关变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高素质的外语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