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连贯与无主题连贯

主题连贯与无主题连贯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8.3 主题连贯与无主题连贯语篇段落主要是为了使语篇条理清楚,意思明确。英语语篇如此,汉语语篇也如此。总的说来,汉语语篇的分段的任意性比较而言较英语要大一些,受情感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我们认为,这是汉语的人治特点之一。其次,汉语语篇尤其是汉语传统小说使用比较多的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

5.8.3 主题连贯与无主题连贯

语篇段落主要是为了使语篇条理清楚,意思明确。英语语篇如此,汉语语篇也如此。但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中的段落,就会发现差别其实是很大的。从语义的角度看,一个语篇有一个总的主题,比较长的语篇的总主题下面还有若干个分主题。一个典型的段落在整个篇章中经常起到阐述“分主题”的作用,因此,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段落内部的语义联系比段落之间的语义联系要更紧密。这样语篇就呈现出一种结构的层次性和叙述的节奏性。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段落是由句子或句群构成的,但它又是构成文章全体的一个局部。

刘勰说:“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义;绝笔之言,追喽前句之旨;故能外文倚交,内义脉注,跗腭相衔,首尾一体。”这是对文章段落的精辟论述。段落的划分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的文章中,每当出现一个新的主题时,主题出现的第一行行首下面加上横线,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古罗马文章的分段始自公元前1世纪。每当出现新的主题的时候,该行就向页边空白处突出一两个字母。现在通用的行首缩进是17世纪开始的,这种形式在17世纪传入英国(廖开洪,1997)。从这段简单的历史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的语篇中,段落从古代就是和主题密切联系并且用形式手段标出的。段落之间应该有适当的过渡词语。这里有六条划分段落的原则:

1)所指清楚:下句与上句的关联必须明确无误。

2)结构相似:表达同一思想的句子结构必须尽可能一样。

3)主题句:主题句为一段之开端,引出该段主旨。

4)安排连贯:每句应各得其所。

5)整体统一:段落内容不得离题。

6)有主有从:段落内的主旨和从属性的说明之间的关系应该分明。

总的说来,汉语语篇的分段的任意性比较而言较英语要大一些,受情感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我们认为,这是汉语的人治特点之一。

(173)    我要我们在一起

80年代的孩子将爱情张扬成了大学里的一门必修课。不是在恋爱中寂寞着就是在寂寞中恋爱着。于是爱情极端升华到我希望永远和你在一起除了你我不会再爱别人;爱情同时极端沦落到只需要陪伴不需要相爱。

其实很多时候爱情如鱼在水,冷暖自知。

大二的小程对我说:一个人寂寞好过两个人敷衍,同样大二的小谢对我说:一满婚龄,我就结婚。两个人说话的口吻同样的从容淡定,看起来是一种绝美的心理状态,只是那背后有着暗潮涌动。

听过尾生的故事吗?

多年前,那个叫尾生的男子,把等待化成了一声潮湿的叹息,在书海深处,等成一段短短的文字:“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水气弥漫的22个字。

不管80年代孩子的爱情看起来有多泡沫虚浮,其实男孩子们都在等待那个能让自己甘心情愿成为尾生的女孩子,女孩子都在等待那个甘心情愿为自己成为尾生的男孩子。

过尽千帆,你终于出现。

80年代人自白:世界总是反反复复错错落落地飘去,来不及叹息。我终于抓住时机穿越人群找到你。全世界的老虎融化成黄油,我要我们在一起。

(2003年10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校报大夏之声第5版)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的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共有9个自然段,其中二、四、七这三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并到其他几个段落的后面,这样就可以减少自然段的数量。但是,作者从写作的需要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把这些一个句子也单独列为一个自然段,从语篇主题句的角度来分析,就更难说这些段落有没有主题句和非主题句了。因此,我们认为,汉语语篇的分段随意性较大,尤其在散文这样的文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我们知道,古汉语的文章一般是不用标点的,不分段的。只是到了20世纪初,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崛起和白话文的提倡,文章才开始划分段落的。蔡基刚分析了情感在分段中的作用,认为从那时起到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里,外来的侵略蹂躏,内战的连年不断,整个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动荡、黑暗、贫苦、愚昧之中。这样,对时世的抨击,对统治者的冷嘲热讽便成了一代文人的文章特点,或伤感,或悲愤,或嬉笑,或怒骂,文章的开展,段落的划分无不受到他们感情的影响(蔡基刚,2001)。那时出现的大量散文、杂文,无论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是鲁迅的《呐喊》,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段落叙述的内容多少,段落的长短反映了这种情感的起落。也就是说,分段的原则多以作者的情感需要和认知角度而定,并没有一定的规律(蔡基刚,2001)。

由于古代作家没有受到理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框范,他们的叙事方式也与西方作家表现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如果说英语语篇倾向于焦点视,即英语语篇立足于几个主要任务展开,那么汉语语篇则倾向于散点视,一个故事中人物众多,作者的视点不断变化,篇幅稍长的小说很少着眼于一个、两个主人公,而是让许多人物平分读者的注意。其次,汉语语篇尤其是汉语传统小说使用比较多的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美国学者帕特里克—韩南谈对中国长篇小说的印象时提到两点,即“插曲繁多的情节结构和夸张式的人物形象塑造”(张卫中,2000:161)。

具体说来,可以表现出两种情况。

1)一个意思,往往分成好几段来写:一个意义段,即表达某个话题或一个完整意思的语段,有两个或多个自然段落组成,即几个自然段共同阐述一个中心思想,很少有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意义段的。

(174)现在,一批一批的古物,都集中到上海来了,可见最安全的地方,到底也还是上海的租界上。

然而,房租是一定要贵起来的了。

这在“蚁民”,也是一个打击,所以还得想想另外的地方。

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生命圈”。这就是说,既非“腹地”,也非“边疆”,是介乎两者之间,正如一个环子,一个圈子的所在,在这里倒或者也可以“苟延性命于X世”的。

(鲁迅:《中国人的生命圈》)

这四段在我们看来说的是一个意思,完全可用一个自然段就够了。作者却用了四段。这种情感分段的文风影响很深,至今还是这样。直到现在,段落的划分仍然还是很随意的(蔡基刚,2001)。

2)一个自然段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段,即一个自然段里阐述多个中心思想的情况。

(175)“神舟”五号飞船的胜利升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跃;是中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一次重大提升。它展示了中国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显示了我们国力、国威的不断增强,昭示了中国人的不凡智慧、卓越才干。它使我想起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诞生初期一次全国党代会上说的一句话:外国人能够造的东西,中国人也一定能够造;外国有的东西,中国也一定要有!今天,中国作为“新的太空大国”,在航天高新技术领域也能够涉足且比别人做得更好,那么还有什么领域可以束缚、阻拦中国的脚步?!

(桑士达:《壮哉!“神舟”五号》文汇报文汇时评,2003-10-16)

这一段里有三个主题思想:一是“‘神舟’五号飞船的胜利升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跃;是中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一次重大提升。”可后面话题就转换成“外国人能够造的东西,中国人也一定能够造;外国有的东西,中国也一定要有!”在后面又变成了感叹的意思:“今天,中国作为‘新的太空大国’,在航天高新技术领域也能够涉足且比别人做得更好,那么还有什么领域可以束缚、阻拦中国的脚步?!”

当然,我们要强调的是,汉语中同样也有一个自然段表示一个主题思想的情况,也就是说,自然段与意义段一致的情况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存在的。

但是从绝对数字来看,汉语中自然段和意义段一致的情况比较少。第一种情况即一个意义用多个自然段来表达占绝大多数,大约是50个以上,而一个自然段里含有多个意义和一个自然段正好表达一个意义的大致各占25%(蔡基刚,2001:1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对汉语语篇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是意向性思维。所谓意向性思维就是指主体更倾向于用情感判断代替认知的思维方式。“传统思维的特点,则是把认知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知、情、意处在合一未分化的状态,其中,情感因素起重要作用。这就使传统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思维按照主观情感需要所决定的方向而发展。”(张岱年,1991:29)

而英语的情况恰好相反,英语的essay或prose虽然也是有感而发,但是逻辑的成分较多一些。大多数的段落是约定的单位(a conventional unit),并非完全任意的。The paragraph is a purely logical unit of discourse,分段的原则是以表达一个明确而又单一的思想内容(represents a distinct unit of thought),一般都是一段讲一层意思,即一个段落处理一个中心意思。因此英语中的语篇自然段绝大多数等同于意义段。

一个典型的英语自然段,段首有主题句概括段落的中心思想。

(176)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one by one;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ation; to make judge 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is the humour of a scholar; they per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simple men admire them,and wise men use them; for they teach not their own use; but that is a wisdom without them and above them,won by observation.

Bacon: Of Studies

受汉语段落划分的影响,中国学生写英语作文往往分段太多,把一层意思放在几个段落里表达。特别是论理用一大段,然后用新的一段写结论。这种分段的方法明显是受了汉语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正如美国教师Dorine S.Houston在阅读了中国学生写的近百篇作文后评论道:“有必要强调,英语的段落要到主题句的意思说完才能结束。许多中国学生的作文有一种习惯,即把主题和结论放在不同的段落里表达。我认为这是受了汉语修辞的影响,而英语完全不同,英语只是转到新的观点才用新的段落。”(毛荣贵,1997:6)

当然,语篇段落的划分除了受话题内容制约外,还与写作者个人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与语篇的意图有关。具体说来,写作者的个性、修辞风格、社会爱好都影响到段落的划分。语篇段落的模式呈多元化的趋势。

尽管在一些议论文中,我们也能看到有些段落含有类似英语的主题句,但从整体上说,汉语语篇的随意性较大,这也体现了汉语的“人治”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