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作主体的阅读价值

写作主体的阅读价值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阅读价值应用文写作主体的阅读虽具有阅读的普通意义,更具有专有阅读的意义。应用文写作主体阅读,含有双重阅读内涵,一是以自己从事的岗位和专业背景,选择阅读他人与平日里自己常写的同类文章为阅读对象,一是以增强写作能力,追寻名家之作而阅读。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阅读价值

应用文写作主体的阅读虽具有阅读的普通意义,更具有专有阅读的意义。作为文学创作者的阅读,阅读文学经典是主体,通过阅读提高文学创作水准;作为一名中学生阅读,阅读典范的文章,更多表现在提高文章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普通人阅读更多是自主阅读,随个人兴趣选择读物,以消遣为主。应用文写作主体阅读,含有双重阅读内涵,一是以自己从事的岗位和专业背景,选择阅读他人与平日里自己常写的同类文章为阅读对象,一是以增强写作能力,追寻名家之作而阅读。

一、阅读使人优美脱俗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或曰“知识分子家庭”,则被称之为“书香门第”。

由这“书香”又想到宋人程颐有语:“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有“书香气”的人,读书时若能品出书的味道来,可谓进入读书的真境界。

何谓读书之味?人生是需要滋养的,吃饭,是对身体进行补养;读书,则是对精神进行补养。读书如吃饭——饭有饭、菜、汤,饭有家常饭、待客饭、筵席饭;饭有西餐中餐、地方风味小吃……但不管是什么样的饭菜,吃的时候总要品尝一下滋味,五味俱全方能构成美味佳肴。读书亦然。读书之味乃是甜酸苦辣。

翻阅一本好书,犹如走进一幢新房,打开一扇未知的窗户,展现在面前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让读书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张开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臻于此境,读书人就会享有甜滋滋的意味。

有读书人说,读书令人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使人宁静,高尚依然。

读书的味道虽说是酸甜苦辣,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愉悦快乐。人活在世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毕竟要比没滋没味不知要好多少倍。我常想,如果没有书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个无眠的黑夜和无聊的白日将会是怎样的难熬,而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无趣和乏味。的的确确,有书相伴,且能从书中品出味道来,得到的点滴收获,都会在心中涌满喜悦,进而由衷欣慰,随即增强读书的志趣,进而坚定与书相守的信念。

林语堂曾经设想过在书房天花板上装一佛教的油灯笼,书房中要有油烟味和发霉的书味,以及无以名状的其他气味才好。看来,林语堂已经将读书味道的造化从书里牵引到了书外,从意境宕延到了环境。读书人若真能化入这般读书境界,读书的味道想必是更加醇酽了。

读书却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乃第一境也。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就是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乃第二境也。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乃第三境也。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乃第四境也。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要毕生践履,求精图新,倡导一种不断攀登、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终身学习,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读绵绵无绝期。这是一种“时人合一”的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的境界。

二、阅读使人智慧聪颖

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能为理智和心灵插上了翅膀。我们阅读是为获取实用的智慧和变得聪颖。书是有灵性、有感情的。你广泛地阅读,用心阅读,把人生“读”活,把智能“读”活,把美感“读”活,“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叶圣陶)。

与书为友是我们获取智慧,变得聪颖,得到快乐,便于运用的最佳途径。愿我们在独立的意识中阅读,获取人格的独立;愿我们以自由的心态阅读,追求精神的自由。愿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不离不弃的终身伴侣。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我们可以与先哲、圣者、大师跨越时空对话,寻找心灵的碰撞点。“阅读一百本好书,就是和一百个有思想的人对话。”作者所显露的智慧我们都可以感受,有的也成了我们毕生追求。西方人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从书本里获得精神营养和智慧力量。基于这一价值取向,他们才会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他们读书是自觉自愿,是自得其乐,是“我要读”,是“乐读”。西方人是怎样形容书籍与阅读的,莱文:“人类发出的最美好的声音”,歌德:“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革拉特珂夫:“书籍使我们变得思想奔放”。这些话语的背后,是沉醉书海的幸福,是沐浴书香的快乐,是酣畅淋漓的精神洗礼。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他们认为读书和吃饭一样,都是人类自身成长的需要。食物滋养人的肉体,而书籍滋养人的精神;从食物中获得饱足感,从书籍中获得愉悦感,二者对人而言,都一日不可缺少。

从古到今,犹太人的孩子在刚刚学会爬的时候,父母便在书上滴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让他们对书产生甜美的感觉。有人做过统计,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他们平均每人每年读30本书。犹太人仅占世界3‰的人口,但掌握了全球社会财富的1/4,产生了诸如马克思、斯宾诺莎这样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路透社的创始人、电脑的发明者,青霉素、链霉素等一系列对人类生存生活有巨大影响的药物和物质的发现者也是犹太人。100年来的诺贝尔获奖者中有20%的是犹太人。犹太人在世界各个领域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为人类社会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这民族崇尚读书的风气不无关系。他们认识到阅读不仅能提升人的精神涵养,更重要的是为民族和人类的进步,需要通过阅读使自己变得聪敏。

相比国人在读书的价值取向上有过摇摆。千百年来,中国人也是崇尚读书的,常言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这“高”的含义变成了“高官厚禄”。在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意识之下,在“学而优则仕”的谆谆教导之下,读书成了莘莘学子踏入仕途的唯一途径。于是,一小部分读书人金榜题名,意气风发,“一举成名天下知”;一大部分读书人名落孙山,心灰意冷,被“千军万马”挤下“独木桥”。古人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好了书,荣华富贵,金钱美女,应有尽有。读书被蒙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读书与名利地位,与升学率和文凭攀上了关系。这样的价值取向之下,读书是负重而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寒窗苦读的故事也多带有悲剧色彩,如囊萤映雪,如凿壁偷光,如头悬梁、锥刺股等。

但阅读给人带来智慧与聪颖不可否认,中国人虽在阅读中带有功利色彩,但从古代到现代,阅读良好风气一直有人在坚守。多读一些好书、好文章,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古人说善读可医愚,所谓“善读”,就是看通、看透。即要懂得书中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并身体力行,而且能从书中寻找、体验并领悟到某种与现实生活相沟通、相联系的智慧和美,或从书中找到开启自己心智的东西,从书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个过程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要在阅读中用想象去填补书中的空白。可见,阅读不仅是借鉴,更是一种创造。

三、阅读能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极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

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文思。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他认为观察事物可激发文思,研读古籍也可以丰富文思。有些人写文章如行云流水,笔到之处,文意丰富,言辞自然,这和他读书多有极大关系;其次,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说,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社会生活,但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宇宙间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不可能亲自去接触、认知的生活和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第三,阅读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好文章读得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作法。鲁迅先生也特别提倡这一点。他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他称这为“实物教授法”。熟读名篇佳作,往往会从写法上加以效仿。读多了,效仿的次数多了,慢慢就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能有所改进和创造;第四,阅读又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切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的规范化语言写成的。阅读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词汇,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评议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评议的技巧。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阅读是吸收,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写作是倾吐,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写作能力是最高级的语文能力,写作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写作能力是写作主体一辈子要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安身立命,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种能力。它很重要的一个链接点就是阅读。阅读这个“链接点”上所能提供的资源越多,写作就会精彩纷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