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减负惠企政策的成效

减负惠企政策的成效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2014年,浙江省建立和实施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进一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政策,企业减负工作稳步推进。本节对浙江省减负恵企政策的实施成效、面临的问题及进一步做好减负工作的对策进行了介绍。浙江省大部分私营企业职工人均工资偏低,但以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保核准的参保缴费基数,抬高了企业缴纳社保的基数。
减负惠企政策的成效_2015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根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2014年,浙江省建立和实施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进一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政策,企业减负工作稳步推进。本节对浙江省减负恵企政策的实施成效、面临的问题及进一步做好减负工作的对策进行了介绍。

一、浙江省企业减负及惠企政策的成效

(一)简政放权效应逐步显效

调查显示,在“四张清单一张网”政策实施后对企业办事便利性影响方面,41.4%的企业认为较好,12.4%的企业认为很好,两者合计达53.8%,而认为变差的企业仅占0.5%,说明“四张清单一张网”政策在实施不到1年的时间内,成效已初步显现,企业认同度较高。在“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与政府机构沟通协调上花费精力”方面,认为较少的企业占43.4%,认为一般的企业占53.2%,两者占比达96.6%,认为较多的企业只占3.4%。

(二)惠企政策稳步落实

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均享受过惠企政策,其中享受过税收缓减免退政策的企业占比最高,为50.3%;其次是享受过工商登记年检改革措施和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资金补贴政策,分别为39.4%和33.3%;享受过节能环保资金支持,创业、就业和培训支持,以及融资担保支持的企业分别为16.5%、8.8%和6.6%,也有一些企业享受到政府采购支持等惠企政策。在“企业对惠企政策了解程度”方面,有所了解或非常了解的企业占比达80.0%。在了解“企业获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惠企政策”渠道方面(多选题),政府宣传是主渠道,其中通过政府网站获知的企业最多,占47.2%,通过政府发放宣传资料(42.8%)、政府组织培训(31.0%)渠道获知相关政策的比例也较高,此外主要是通过媒体(35.1%)宣传和企业间交流(37.7%)。

(三)“精准服务”扎实推进

从“企业对政府入企调研的评价”看,认为效果较好的占多数,有44.8%的企业认为政府调研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问题。从“减负相关优惠政策疑问解决途径”看,企业向行政主管部门咨询解决的占73.7%,企业自身查阅资料解决的占26.9%,企业网上需求解决的占16.8%,其他途径解决的占8.7%。而从“企业与政府各部门有关的接待费开销程度”看,认为较少的企业占66.5%,认为一般的企业占33.4%,认为较多的企业仅占0.9%。

(四)近七成企业仍感负担较重

此次调查大、中、小、微型企业分别占5.7%、31.4%、51.9%和11.0%,其中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占比较高,接近2/3。调查显示,有68.6%的企业认为负担较重或非常重,30.6%的企业认为负担基本合理,仅0.8%的企业认为负担不重。从成长阶段看,初创期的企业税费增长相对较少,成立3年以下的企业2014年税费比上年增长的比例为43.9%,分别低于成立4—6年(53.99%)、7—9年(53.08%)和9年以上(53.03%)的企业。

从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和税费增长情况看,2014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持平和下降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6.9%、27.5%和25.6%,其中增长15%以内的最多,占到1/3,以成立4—6年的企业经营状况最好;利润比上年增加、持平和下降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6.4%、32.6%和31.0%;而税费较上年增加、持平和下降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6.6%、29.5%和13.9%。反映税费增长的企业占比高于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9.7个、20.2个百分点;反映税费减少的要分别低于营业收入和利润减少的9.7个、17.1个百分点。如图10-2所示。

图10-2 企业在税费、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方面占比

从不同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认为企业负担较重的比例最高,为71.3%,其次是外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占比是69.4%和67.4%,国有企业认为企业负担较重的比例最低,但也达到57.1%。如图10-3所示。

图10-3 企业在不同企业类型中负担情况占比

二、影响企业减负的因素

(一)人工成本上升

针对挤压企业利润事项的调查显示,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职工工资福利社保等成本较大”“经营管理成本上升”“税费负担重”,分别占62.7%、58.6%和50.6%,其他财务成本高(利息、融资费用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产品出厂价下跌等因素占比也分别为43.7%、33.0%和31.6%,如图10-4所示。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人均工资平均每年要上涨10%以上,人工总费用要增长15%以上。

图10-4 当前挤压企业利润的因素分析

受访企业表示,负担较大的主要税费有“企业税收支出(76.3%)”“银行等金融机构收费(43.5%)”,而“行政事业性收费(9.6%)、行政审批相关中介收费(8.4%)、行业协会收费(8.8%)”相对较低,均未超过10%,如图10-5所示。

图10-5 造成企业税费较高的因素分析

(二)隐性收费行为仍然存在

调查显示,仍有19.41%的企业表示存在摊派刊登广告和订购报刊、杂志、书籍、音像制品等现象,强制企业出资编写名录、大全、画册等图书资料;19.05%的企业表示存在非自愿参加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缴纳会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相关费用;17.18%的企业存在行政审批前接受不必要的中介服务并收费现象。

(三)社保费用偏高

很多地方缴费基数就高不就低,增加企业用工成本。浙江省大部分私营企业职工人均工资偏低,但以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保核准的参保缴费基数,抬高了企业缴纳社保的基数。同时,如果员工实际工资超过参保缴费基数,实际缴纳时则按员工工资总额缴纳养老保险。一些企业反映,在聘用退休熟练工时重复缴纳了这批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员工的养老保险,同时也拉高了企业养老保险缴纳基数,不利于解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问题。此外,生育险没有设置年龄范围,即使女员工超过50岁处于非育龄段,企业仍需为其缴纳生育保险。

(四)税费结构不够优化

一是土地使用税过高。如湖州市某县土地使用税为10元/m2,超过杭州郊区。金华市某县土地使用税从2013年的6元/m2提升到16元/m2,两年间翻了近3倍,上涨过快。此外,企业对个人所得税提高起征点呼声很高,为2011年确定的起征点3500元/月,这个收入在经济发达地区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费。

二是水利建设基金收费过高且收缴结构不合理。目前,水利建设基金一般按照营业收入的0.1%缴纳。不少企业认为,水利建设基金应纳入财政年度支出预算范畴。同时,浙江省企业集团内部的子公司之间普遍采取独立核算,一个公司的产品往往是另一个公司的原材料,但以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作为基数的收缴方式,存在严重的重复征收问题,高额的水利建设基金费用让企业感到压力很大。因此企业建议集团公司按终端产品的营业收入为基数缴纳更为合理。

三是部分政策中收费标准有待改进。如建议排污费以排污量而非用水量为衡量标准;工会经费、残保基金等建议按企业规模大小收缴等。

(五)“红顶中介”和垄断性收费问题突出

一是行政审批前存在被迫接受指定关联单位服务。如测绘费、白蚁防治费、电费扩容费等。丽水市一企业反映建设厂房前,需接受指定机构的测量,测量费按时间收费,3000元/小时,不满1小时按1小时计算,收费较高。湖州市企业反映产品检测费,有政府背景的中介机构检查费高于市场价3倍,该公司1年中需要检测4次,为规避检测通不过的风险,只能采取1(关联机构)+3(市场机构)模式进行检测。

二是垄断企业强制收费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如金融领域附加收费项目较多。银行放贷前要收取资产评估费、保险费等相关费用;企业进行贷款抵押时,在资产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要对同一资产进行审计、评估,并收取相应费用。此外,还有银行询证函费用、贷款承诺费、财务顾问费等。个别垄断性国企仍存在强制性收费等现象。

三、下一步推进减负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推进依法减负

调查显示,将“加强法制建设,将保护企业权益纳入法制轨道”列为“减轻企业负担最迫切举措”首位的企业占比达55%;在“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受到损害”方面,企业选择“经营自主权和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比例分别是38.8%和28.5%,列前两位;从“希望政府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重点体现的内容上”看,企业选择“建立法律服务机制的相关平台,切实为企业维权”的占比最高,达46.17%。因此,下一步要以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规定》为重点,积极推进各级政府和部门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依法行政理念,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把减轻企业负担作为当前稳增长、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企业依法维权观念,探索成立企业权益保护专家委员会,构建包括法律专业人士在内的专家顾问团,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上门体检”等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

调查显示,企业将选择“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政府的职权边界”列为“减轻企业负担最迫切的举措”第二位,占比达50.0%。浙江省已率先在全国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并取得较好成效,但与企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深化简政放权精神要求,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对违规收费项目进行清理整改,对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收费项目提出减免建议。同时通过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

(三)进一步落实惠企政策

调查显示,有81.7%的企业希望国家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呼吁国家有关部委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步伐改革现有税收结构,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征税、税收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精准服务”,落实好国家和省已出台的各项减负优惠政策,根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分类指导,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依法依规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同时利用电视、电台、报纸、政府门户网站、微信等多元媒体,强化政府主动推送政策、社会新闻媒体专题报道等举措,使惠企政策深入人心,让企业及时充分享受国家政策改革红利。

(四)进一步完善减负机制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机制。加大省级减负成员单位间密切交流和配合力度,落实责任主体,形成工作合力。二要推进“企业减负工作与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减负信息交流通畅,及时准确了解企业负担状况,精准服务企业宣传惠企政策,提供举报投诉渠道,督办解决反馈问题。三是建立减负监督机制。重点在销售收入10亿元企业和创新型小微企业中选择200家企业,探索建立监督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跟踪反馈企业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督促各项减负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立企业减负工作评价机制,设立社会满意度和企业负担第三方评估制度,监督涉及企业权益的法律、法规及惠企政策的执行,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减负取得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